调频有线广播传输的推荐模式_第1页
调频有线广播传输的推荐模式_第2页
调频有线广播传输的推荐模式_第3页
调频有线广播传输的推荐模式_第4页
调频有线广播传输的推荐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调频有线广播传输的推荐模式有线广播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宣传媒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文 化的重要阵地。有线广播已经在地方乡镇、行政村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省的农村有线广播建设经历了音频有线广播到有线 调频广播+音频广播的模式,再到现在的全程光纤同频调频广播共缆传输的 模式。系统和产品发展成熟,用户可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 同的方案。这里就调频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的几种模式及技术特点作一下介 绍。1、 乡镇调频广播信号控制村级扩大机模式:村广播室镇广播室这是一种比较早期的做法,该模式采用调频和音频相结合的方式,适 合村级广播已经采用音频传输且仍将继续使用的地区。

2、该方案中,乡镇广播站将转播或自办节目。该节目通过镇级调频调制 器送入CATV网,通过CATV网络共缆传输到各行政村。在村广播室将调频信号输入调频自动接收机,当有相应频率的FM信号时,调频自动接收机会自动打开功放设备的电源开关,完成县或乡镇广播节目的自动播出。当FM信号被关闭时,调频自动接收控制器将关闭主功放设备,完成自动 关机。若村需要自己播音时,只要将调频自动接收机的状态开关由自动拨 到手动位置,村扩大机会打开电源开关,完成村级广播的即时播出。2、 调频广播双频传输全程共缆模式:f】曲曲“T唯号+尸髓fl干放或光收机下放或光发机外部音源话同输入多功能调频调制器从而光纤而 来先接收出射轴输出!

3、 / 射题输入该方案适合乡镇广播站能够自办节目,并能独立控制广播播出时间和 内容的地区。该方案为县、镇二级异频,镇、村二级同频广播方式。此方案中,乡 镇调频多功能调制解调器自动解调市级广播信号,并自动输出一个新的调 频广播信号。当乡镇自己不播音时,县的广播通过该调频调制器传送到村 里,当乡镇自己播音时,只要切换至乡镇的信号就可以了。同样,村里的 调频调制器(和镇调频调制器同频)不工作时,用户收听到的是县或乡镇的节目,当村里的调频调制器工作时,收听到的是村的自办节目3、 调频广播同全程共缆传输模式也级CAN* 信号从市光纤而 来好接收机同顺惟痛慎级CATV+FLHft号干他屈光发机射顿输出向甄揉

4、席十放成光收机至其它自哂村害功能调抑调制器外部音源 面明将人时艇地电国制霹话冏棺入其它轴人村广播室镇广播室该方案中,县、乡、村全部共用一个频点,适合县市广播电视台有合 适的固定播出时间和内容的地区。平时,乡镇和村广播室并不需要开机。正常广播时,县的调频信号直接控制各乡镇、村的调频音箱。当乡镇 广播站要播音时,只需开启镇级 FM调制器即可强制插入自己的广播,完 成乡对村的播音。当村要播音时,只需开启村广播室的 FM调制器也可以 强制插入村级广播,完成村一级的播音。该模式,由于三级共用一个频点,各自的信号都可以起控调频音箱, 村广播优先,乡广播次之,平时乡镇或村的调制器并不需要开启。用户直 接收听

5、到的是县里传下来的节目。该方案无需多级解调、调制,使用方便可靠,在CATV共缆网络中应用广泛。4、上级信号131Dnrn仇淤信号上班光地1 31 OnrrvfnE 匚口啮IflL波分任用咕或光混合器双南口光分路患村广播室光纤有线电视信号与村级光纤调频广播信号混合复用传输目前光纤传输网络已被广泛使用,本方案很好的解决了有线电视光纤 联网的乡镇如何插播村级广播信号。本方案适合于光纤传输网络以行政村 为中心组网的地区。有线电视信号通过光缆直接传送到村里,并已经在村部所在地或该村 的某个位置配置了各组光分路器。我们只需从村广播室架设一根专用光纤 直接联接村级调频广播光发机和波分复用器即可,波分复用器一

6、般安装在 光分路器边上或与光分路器组合在一起,它们也可以被安装在镇广播机房, 此时就要利用村级空闲的光纤来作回传。本方案采用1310nm/1550nm波分复用技术,使用简单,性能稳定,对 有线光纤传输网络没有任何影响。系统为强制捕获插播,同频插播效果很 好,是目前光纤传输优选的方案。波分复用器也可用宽带光分路器倒接替代,只是光衰减会大一些,此时可选配不同的分光比,以取得更小的光路衰减。该机光纤发射采用小功率DFB 激光器,光功率输出稳定,功率一般可采用1-3mw。接收端的接收电平可低至-9dBm。调试方法:1 调整插播调制器的频率为F0 (F0 = F0) ,并调节调制器输出电平,使得在光接收

7、机输出端测得F0 的电平较上级F0 电平高出5-7dBu。2 调整调制器的话筒或辅助输入的音量,以前面板的电平指示器黄灯刚闪烁为最佳。3 当插播调制器打开,即可插播节目;当插播调制器关闭,则原信号直传。4 音箱FM 输入电平宜在45-55dBu 之间。5 光纤有线电视信号与村级光纤调频广播信号混合复用传输(同一根光纤方式)131clI知接收A村曰调领信口I可传155cl光接收Wift问传信号小光发射机波分文用波分复用光公路骂网村n村级网络光楂收机县级CATV光发送调颗调制器W雄羌轩广播信号回传接我UfL播书目F镇广播室A村广播室(启用备用光纤方式)十祓回一信号Fg13101550村级网络O_-

8、MFsA市级CATVCAWiaelfll-造势豆HI的竹想此灯广播信号回ftft收量广播flH镇广播室村广播室此方案解决了光纤有线电视网络同村不同网的行政村如何插播广播节目。本方案适合于光纤传输网络不以行政村为中心组网,或合并自然村后带来的同村不同网现象的地区。系统充分利用波分复用和解复用技术,在同一芯光纤上进行反向回传,将村级调频光纤信号回传至镇广播机房。镇广播机房用小光收解调村级调频信号。然后再将其混入镇级CATV 网络。该信号随网络传输至该镇所有的村。现在,只要在属于A村范围内的自然村装上频率为 Fa的调频广播就可以收听到A 村的广播了。村级多功能调频光纤调制器既能自办节目又能自动转播镇

9、级广播,彻底解决同村不同网区域内的用户收听自己村里的广播。同理,该镇其他行政村也采用同样的方法。本方案能够同时传输50 路不同的信号,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如果村级光纤有空余的芯线,则可免去波分复用和解复用过程,还会更加简单(见图) 。此方案每个行政村采用的频点是不同的,这样对音箱的维护会带来一些不方便,如果有可能尽量能够改造网络并采用前面介绍的方案。FM+CATV 调频共缆传输常见问题解答在市有线台机房,首先将调频调制器信号混合于系统中,FM 电平应低于CATV电平5-8dB。该调频信号F由光缆送至镇广播站机房,镇广播站采用多功能调频调制器接收并重新调制成新的频率混入系统中。从镇里经重新混合的

10、信号由光缆传至村里。配合村级插播调制器,即可将村级调频信号插入,用户音箱电平为50± 5dBu。 以上所述即构成市镇村联网调频广播系统。1、村广播室有时不能插播自己的广播信号主要是线路连接不正确或电平调整不对,要注意的问题为:A 插入分支器一定要反接;B 插入电平比原始电平高5-7DBUC 调制器要调出带点标记(带点为插播状态)D 上一级调频信号有电平增大现象E 如是光纤插播,检查光纤链路和波分复用器。2、只装广播不装电视的用户如何安装音箱将本公司的专用TV/FM 滤波器接上即可,这样喇叭用户将看不到电视节目。3、 有线电视网络同村不同网时如何实现村级自办广播采用光纤回传技术或电信网

11、络,将村级信号回传至镇广播站,再配合不同频点的调频音箱即可实现,具体详见方案5 介绍。如果有条件还是逐步改造成同村同网模式。4、 用户音箱不响或常响(一片噪音、误开机)用户音箱“不响”或者“常响”,通常为用户电平不合适:电平过低造成音箱不响,调频广播音箱的开户电平一般控制在38士 2dB。若电平低于该值,则广播不响。若电平恰好为自动开机电平的临界状态,可能会出现时响时不响现象。电平过高引起静噪失灵。当有信号时,音箱能正常工作, 一旦关掉调频调制器,则音箱仍发出杂音,不能实现自动关机,解决方法是:将电平调为正常值50± 5dBu 即可。5、 用户音箱音量不能开大,开大后声音时断时续A 、调制器的调制度调的过大导致功放过载。B 、由于震动和运输的原因造成机内功放集成块与散热器间的螺丝松动,产生热保护。6、 广播电视相互干扰A、机房时调频调制器送往 CATV系统的电平超过TV电平许多,使整个系统过载而出现交互调干扰,电视图象出现网纹干扰。解决方法:将FM 与 TV 电平调为标准值,正常为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