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设计实例2_第1页
道路设计实例2_第2页
道路设计实例2_第3页
道路设计实例2_第4页
道路设计实例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2一、设计课题 2二、设计内容 2三、设计原始资料: 2四、设计应解决的主要任务 2五、课程设计应提交的成果 2六、课程设计有关规定 3道路勘测设计说明 4一、确定公路技术等级, 4二、路线技术指标选定及论证 4三、纸上定线 6四、纵断面设计 7五、计算弯道超高及弯道加宽设计 7六、填写路基设计表,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 7七、绘制路线横断面图,标准横断面设计图。 7八、计算各个横断面挖填方面积 7九、方案比对 8附录设计计算表设计图纸地形图道路助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课题: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二、设计内容:按计划任务书指定控制点进行纸上定线,平纵、横断面设计

2、,土石方计 算与调配以及方案技术指标论证分析。三、设计原始资料:1 .设计用地形图一张:比例尺为 1/2000。2 .道路性质与控制点:本路为某矿区通往工业基地跨越重丘区的一段路线。3 .交通运输情况:主要为解决解放牌汽车运输,现年平均交通量1090辆(折合成中型车),平均年增长率为7.5%。4 .自然条件:本线一端接山区,另一端为微丘地形,中间为重丘过渡段 (即本课题设 计路段)。该段地质情况基本稳定,除地表 0.5-1.0米风化土层外,下部为石灰岩,地下 水位一般较深对路基与边坡稳定影响不大。四、设计应解决的主要任务:1 .公路技术等级拟定;2 .路线技术指标选定及论证;3 .指定控制点路

3、线选定;4 .纵断面设计;5 .路线横断面设计;6 .弯道细部设计(加宽设计、超高设计、视距检验及曲线段边沟排水检查及设计);7 .桥涵构造物布置;8 . 土石方计算与调配;9 .路线方案技术指标论证;10 .设计说明书编写;五、课程设计应提交的成果:1 .设计说明书;2 .路线平面图;3 .路线纵断面图;4 .路线标准横断面图;5 .横断面图;6 .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7 .路基设计表;8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或附土石方调配图);9 .其他。六、课程设计有关规定1 .课程设计前,学生应根据任务书要求,制定设计进度计划,并严格执行,按期独立 完成设计任务。2 .课程设计方法与步骤,可参阅

4、设计指导书,对于设计疑难问题,首先应独立思考与 查阅有关参考文件,确实不能解决时,可向指导教师提出请求答疑,如因资料不足,需 对设计中某些重大问题进行假定时,需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3 .本设计可学生二人组成小组,在相同控制点问选定一路线方案分别进行设计,最后 汇总进行方案技术指标论证分析,选定推荐路线方案。4 .设计图纸用铅笔绘制或墨绘应按指导教师的要求在指定规格图纸上绘制,力求线条 均匀,粗细分明,书写工整,尺寸齐全。5 .设计说明书应使用统一规格纸张正楷书写或同一规格打印,并加封面及封底连同设 计任务书和设计图表一并装订成册。6 .本设计完成后,经指导教师评阅后,交学院存留。道路助测设计说

5、明一、确定公路技术等级,11#-12#路线一端接山区,另一端为微丘地形,中间为重丘过渡段,同时本道路主要解决解放牌汽车运输,为某矿区通往工业基地跨越重丘区一路线。计算交通量为5450,据此选用三级公路,设计宿舍 30Km/h二、路线技术指标选定及论证(1)设计速度30Km/h;(2)路基宽度7.5m,路面宽度6.5m;(3)平曲线最小半径30m一般最小半径考虑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乘客的舒适性,另一方面考虑工程的可行性和工程量的限制,取横向力系数值为 0.050.06 ,超高值为6%8%(4)行车视距;反应距离20.8m,停车视距30 m会车视距60 m超车视距150m(5)弯道超高、加宽及缓和段

6、长度;加宽采用第一类加宽值,缓和段长度最小 25m(6)极限纵坡长限制;最小坡长一般限制为2.5V,为75m考虑行驶舒适度和竖曲线的敷设,选用最小坡长 100m最大坡长Bg制课本表3-11,取用。(7)竖曲线最小半径;考虑汽车的缓和冲击,R=V/3.2;满足行驶时间V/1.2 ;满足视距要求Stcd/4;所以最小半径400m(8)论证过程:a) 平曲线最小半径验算:极限值:般值:V2127(u iy)V2127(u iy)302127(0.06 0.16)302127(0.08 0.16)二 32m=29.5m经验算,符合技术标准。b) 缓和段最小长度验算:极限值:LS般值:LSV>1.

7、2301.2=25mRLS =R =3.33 -30m 9LS一 V3 一 303 一= 0.036 =0.036 = 14.9mR65V 30”=二25m1.2 1.2RLS =R =7.2 -65m 9经验算,符合技术标准。c)停车视距验算:- V30S t *2.5 -20.91m反应距离:3.63.6S2 二一KV 二 5.4m制动距离:254(1- -)其中,K=1.0, V=30,*=0.6,中=0.06安全距离:G =5-10mV3303= 0.036 =0.03630- = 32.4mR30则停车视距为,St = S S2 S3 = 31.3 - 36.3m经验算,符合技术标准

8、d) 超车视距验算:VS2 -t2 - 66.7m超车汽车在对向车道上行驶的距离:3.6超车完了时,超车汽车与对向汽车之间的安全距离:S3=20-100m超车汽车从开始超车到完成超车的过程中,对向汽车行驶的距离:-V ,、S4 = (t1 t2) = 91.7m3.6一 2一 一 一 一 Sc = -S2 s3 s4 = 178.4 - 258.4m则超车视距为,3经验算,符合技术标准。e) 竖曲线最小半径验算: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L min2T二245 m4,2=250 m3.6V1.2=25 m经验算,符合技术标准。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LminS2T 26.92 V 2 3.6 一V=36

9、.4 m250 m二25 m 1.2经验算,符合技术标准。三、纸上定线(1) 18#-20#路线间存在一条较深的峡谷,并且 18#西南方向有一座左侧悬崖,右侧 深谷的小山,为此,选用绕过此小山,通过次此山与临山娅口的路线,以加大路线长 度,提高爬坡高度。在20#点附近为一缓坡,坡度大概为 7%据此此处选用长直线。(2)据18妹20#之间存在64m的高程差,故选用匀坡度为5.5%,用卡规选取导向 点,并在硫酸图纸上标示。(3)参照导向线进行第一次平面试线,在尽量穿过更多的点,并保证两侧的点均匀 分布的情况下,避开峡谷及坡势较为陡峭的地点,划出导向线。点出交点,利用选用半径将两条导向线进行连接。并

10、进行曲线要素计算及主点桩位 里程计算。(4)第一次修正导向线将导向线上面选取30个点位(包括平曲线主点桩位),在蓝图上读出地面高程,并 在图纸上上以纵坐标1:200,横坐标1:2000标示纵断面图,并进行第一次试坡。根据纵断面图,基本上全部为上坡路线,根据三级公路,最大坡度为8%最长300m所以进行一次试坡,边坡点一般选在曲中附近的整点桩位上。初步定 0360, 6%勺 坡度,360760,2.5%的坡度,7601208,7%勺坡度,并依次计算出所选30桩位的设计高 程,在蓝图上标出一次修正导向点。(5)在蓝图上进行定线工作在标示的第一次修正导向点上,进行二次穿线,在尽量穿过更多的点,并保证两

11、侧 的点均匀分布的情况下,避开峡谷及坡势较为陡峭的地点,划出路线。(6)根据交点选用合适半径及合适的缓和曲线长度,计算平曲线要素,及主点桩位 计算。四、纵断面设计(1)根据计算将选取的50个桩位及实际高程在纵断面设计图纸上表示,进行二次 试坡。比例尺:纵向1/200,横1/2000纵断各栏格式自止而下分别为:土壤地质、设计高 程、地面高程、坡度/坡长、里程桩号、直线及平曲线、超高。进行竖曲线与平曲线组合的时候要保证变坡的起始位置与终止位置在缓和曲线上。选用 0305m 6.5%度,305705m 3%K度,7051024.8m, 6.5%M度。(2)进行竖曲线计算,根据平纵曲线组合要求,选取合

12、适的竖曲线半径,进行竖曲 线起始及终止桩位、高程计算,并计算竖曲线上所有桩位的设计高程。(3)计算其他桩位设计高程五、计算弯道超高及弯道加宽设计选用最大超高值为6%各个半径选用适当超高值。加宽值因为所设计公路为三级公 路设计速度为30KM/hi,选用取用第一类加宽值。进行相应桩位的超高高程差及加宽值。六、填写路基设计表,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七、绘制路线横断面图,标准横断面设计图。绘制路线横断面图,标准横断面设计图。根据路基设计表绘制填写相关数据。八、计算各个横断面挖填方面积计算各个横断面挖填方面积,填写土石方计算表,并进行土石方调配。调配原则是 根据横断面中确定的各桩填、挖方数量,及设计文件中给定的土壤地质情况确定各标段 的土石比例,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