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7人文地理社会调查鲁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1页
(新教材)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7人文地理社会调查鲁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2页
(新教材)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7人文地理社会调查鲁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3页
(新教材)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7人文地理社会调查鲁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4页
(新教材)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7人文地理社会调查鲁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分层作业(十七)(建议用时:45分钟)合格基础练卜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所绘制的我国东部某城市的功能区平面图。据此完成14题。=生鼾厂”等由我|素)也使61 .该考察小组在进行该地的实地调查前首先需要做的是()A.选定定点B.选择交通方式C.选择考察路线D.设计调查方案2 .该小组在该地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开展了路线考察和典型地段调查相结合的 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路线考察有助于深入地认识该城市的土地利用状况B.典型地段调查有助于了解该城市各功能区的分布C.典型地段调查有助于了解该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D.路线考察可以实地观察沿途土地利用的分布与变化3 .为了优化城市环境在M处应

2、布局()A.文化区B.绿化带C.高级住宅区D.商业区4 .在考察结束后,该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发现该城市中功能区布局不合理。布局不合理 的功能区是()A.化工产业区B.高新技术产业区C.轻纺工业区D.以上都不合理1. D 2.D 3.B 4.A 第1题,该地理考察小组的考察地点已经确定,在开展实地调查前应首先设计调查方案。选择交通方式和选择交通路线都是设计调查方案的组成部分。第2题,路线考察有助于了解地理事象的分布与变化、典型地段调查有助于较深入的认识被调 查区域,如了解不同类型土地的利用和经营、管理状况。第 3题,化工产业区有大气污染, 与轻纺工业区之间应布局绿化带。第4题,化工产业区有大气污染

3、,不能位于该地冬季风的上风地带。56题。卜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绘制的城市功能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5 .作为生态城市规划,与图中功能区对应的应该是()A.工业区、绿地、商业区、住宅区B.绿地、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绿地、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绿地6 .有关该城市功能区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厂位于城市河流上游,污染水源B.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造成噪声污染C.绿地呈环状分布,加剧城市热岛效应D.功能区的布局遵循了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5. C 6.D 第5题,由图可知,功能区所占面积最大,为住宅区;功能区主要分 布在郊区,地租便宜,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小

4、, 为工业区;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附近, 为商业区,故答案选 Co第6题,工厂与河流相距较远,对水源污染较小,A错;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可以减轻对城市的影响,B错;绿地呈环状分布,面积较大,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C错;功能区为商业区,布局在城市中心及交通便捷处,遵循了市场最优原则 和交通最优原则。卜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 78题。7 .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的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8 .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A.处和处C.处和处B.处和处D.处和处7. B 8.A 第7题,读图,

5、该城市城区间绿地面积广,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B对。城区间距离增大,加大了出行距离,A错。各区之间联系减弱,C错。增加了基础设施的投资,D错。第8题,物流园区建在交通便利的地方,靠近高速出入口,处适合。化工 园区有大气、水污染,应布局在盛行风下风向,河流的下游,处适合,市中心,易造成交通拥堵,处错。处位于河流上游,处错。等级过关练A对。处位于城911题。下图是某社会调查小组绘制的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9 .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10 .随着新城区

6、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作f接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11 .要获得上图中土地利用状况及其变化的资料,适宜的方法有(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讨论法B.D.A.C.9. B 10.A11.A 第9题,老城区码头对面有沙洲形成,结合图中河流形状可判断出老城区码头处为河流凹岸,不易淤积。第 10题,由图可知,待建码头附近既有公路,也 有高速公路,此处建码头可将公路、高速公路和河流运输进行有效衔接。第11题,讨论法不是人文地理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12 .合肥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通过上网查阅等方式获得了以下资料,据此请回答下列问

7、题。材料一 20022015年,合肥市城镇人口由 153.5万人增加到548万人,合肥市城镇化率由34垢高到70.4%。城镇人口增长率及城镇化率均高于同期全国和安徽省平均水平。材料二 安徽省合肥市19522015年人口、城市化率统计图。(1)分别指出19522002年和20022015年合肥市城镇化发展的特点。(2)指出2008年到2012年合肥市人口变化的特点,并推断其主要原因。(3)指出合肥市在城镇化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的主要问题。解析第(1)题,主要从起步情况、发展速度以及发展水平三方面分析。第(2)题,结合图文材料可知,2008年到2012年合肥市人口数量快速增加,非农业人口比例上升(城镇化率上升),可以推断其主要原因是行政区划调整和人口迁入。第(3)题,合肥市城镇化速度快,应注意避免出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等问题。答案(1)19522002年起步低,发展慢,城镇化水平低;20022015年,起步低,发展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