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读后感]读林老师的《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有感_第1页
[2021读后感]读林老师的《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有感_第2页
[2021读后感]读林老师的《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有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读后感读林老师的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有感;邹建微维果茨基,苏联心理学家,20世纪30年代初,首先将最近 发展区这一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出前面良好的教学亦须 走在发展前面的著名论断,并指出,教学的着眼点就是要看到儿童的 明天,即判明儿童发展的动力状态.在此之前,教育与心理学界普遍 认为教学是充当健康发展的尾巴的,发展总是走到教学的前头的。在林老师看来,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学生出了问题后的应对, 而是问题发生前在的引导。一一赞同极了!这是我今天想分享的心得 共享重点。问题会发生前的引导,关键在于深究问题其原因,寻找防 止策略,设计教育方案,构建完备的学生成长引领课程,引导学生探 寻未知

2、领域,给学生以启迪,为学生解惑,使教育工作与生活相通, 让学生在观察和经历中同获得感受,受到熏陶,学有所获,知而善行, 幸福成长。教育是引领学生幸福成长的艺术,需要有走在学生发展的前 面。好的教育是什么样态?不是学生出现问题后的急急挠挠,而是智 慧引导后学生能知善而行的从容;不是学生陷入困境时之时的单向灌 输,而是和学生一起面对困难的双向交流;不是围追堵截的一曝十寒, 而是巧妙疏导的细水长流;不是简单鲁莽的疾风骤雨,而是精雕细刻 的和风细雨;并非操之过急的生硬呆板,而是循序渐进的循循善诱; 不是战战兢兢的耳提面命,而是生动活泼的经历感悟。好的教育是拨 动心弦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润物无声,是

3、春风化雨,它能促使 学生自我感悟、自我内化、积极主动,这是最优的教育效果,那么, 林老师的班会课恰恰这样老师的课,正是这样一种班会课的从微革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界就赞开始关注赞可夫的 发展性教学理论,并将其主要观点和举措陆续传入我国。跳一跳,摘 桃子,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二区;教学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 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等等,可以说,这些都是对赞可 夫教育思想的和发扬光大。在国际上,夸可夫被誉为与布鲁纳、瓦根 舍因齐名的共同组成现代教学论三大流派的代表。可夫不仅将毕生的 精力放在教学论的研究上,而且利用自己20多年专精于亲自从事教育 实践的经验,成功地将心理学

4、的研究方法有机地应用到教学研究中。 他在教学目的、教学原则、课堂生活、教师提出工作等方面明确提出 的独到见解,成为后来指导教育的一盏明灯.从学生和生活实际出 发,与实践保持密切的联系,这一重要的教学指导原则,放到今天, 林志超同学在努力、日臻完善地践行着这一原则。教导与指导,学生当更需要那一样?在和学生谈话时,不止 一次听到学生说:道理我都懂,但就是不知道怎样去做成。可见,学 生可能需要的不是道理,而且开锁的钥匙.这次比赛中,有的主题班会课教导学生学生的若干浓墨重彩 、指导学生的部分苍白无力.即使有的参考资料课有指导学生的内 容,由于不是出自班主任或老师之口,其施予权威性和给予师生的影 响也打

5、了折扣。2021年4月,在名校复旦大学发生了一起学生投毒杀害室友 的悲剧。针对这一事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位教授上 写了这样一篇评论专文文章复旦投毒案:除了知识教育还要给学生 什么。其中的观点,发人深省。他说:一个万里上了中国最优秀高 校的硕士生,怎么能将如此高科技却残酷冷血的作案手段,对准自己 的同学? ! 导致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峻的根源,其实不在法 学院而在中小学。从心理学上说,一个人若长期近于封闭式全封闭 式地专注于某一事物,则易产生对事物的非正常认识。在心智尚未成 熟的公立学校时期,'专注'于高考制度的结果只能是:日渐多的小 朋友孩子不是输在起跑线上,

6、而是或轻或重地'病'在起跑线上。诸 如,缺乏基本的社会话剧表演交际及处事能力,缺乏宽容、中庸心态, 心理脆弱、感情冷漠,经不起摔打,遇事爱傻头傻脑等。爱因斯坦说:衡量一个学校教育水平的高低是在学生书本知 识遗忘之后,还留下怎样的业务水平.因此,通过主题班会课,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明白 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为什么要与人开展合作、为什么要树立理想、为 什么要爱父母等等,而且要通过一定的为形式,让学员知道怎样珍惜 时间、怎样与人合作、怎样做才能实现自己的专一、怎样爱父母等等, 这才是师生最需要的。总之,通过教师的指导,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真爱学习、会学 习,还要在可预见的学生内心发展情况下,人格让学生具有正常人的 思维和心理,这才是更重要的。洪老师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去去践行,他去创建、设计、补 充、逐步完善学生成长的引领课程,期待能系统性地教育工作和引导 学生,引领学生幸福成长。这一份的班会课的从微革命,让我首先意 识到教育理当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那么很多问题我们就可以从容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