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精选_第1页
(整理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精选_第2页
(整理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精选_第3页
(整理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精选_第4页
(整理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精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解析版人教版按章节)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精选74题) 1(2011·广西北海)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5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5cm时,成像的规律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成像规律相同(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近视跟镜1.b 解析:根据题意知,2f=25cm,所以焦距f=12.5cm,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5cm即物距u=15cm时,fu2f,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该成像的规律与投影仪的成像规律相同。本题答案为b。2(2011·广西崇左)张大胜同学是近视眼,自习课上他戴上眼镜看书。如果摘下眼

2、镜,要想还能够看清书上的字迹,关于他的做法以及书上的字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书靠近眼睛,像是倒立的 b将书靠近眼睛,像是正立的c将书远离眼睛,像是倒立的 d将书远离眼睛,像是正立的2.a 解析:近视眼只能看到近处的物体,所以需要把书靠近眼睛;人眼看物体时,眼睛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即类似于物距在2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本题答案为a。3.(2011·湖北武汉)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c.所成的像是实像    3.d 解析:人眼就

3、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他把来自于物体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物体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本题答案为d。4.(2011·山东日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实像 b. 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c.投影仪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d. 放大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4.b 解析: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投影仪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本题答案为b。5(2011·吉林长春)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投影仪

4、 d放大镜5.a 解析:此题考查凸透镜的应用。照相机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正确。6.(2011·山东泰安)照相机是生活中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c.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6.c 解析: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机成像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应该在2倍焦距以外;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而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是不一样的。本题答案为c。7(2011·江苏扬州)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

5、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7.c 解析:由图象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所以物体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8(2011·湖南岳阳)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哪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近视眼镜9(2011·湖南怀化)正午时分,小红拿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光心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以下说正确的是( )a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b若用此凸透镜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30cmc应用此凸透镜不能成缩小的实像d应用此凸

6、透镜不能成放大的实像9.a10(2011·山东枣庄)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正确的是( )a在照相机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 b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的实像c在摄像头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 d做放大镜时,成放大、正立的实像10.b 解析:照相机、投影仪、摄像头和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工作的:使用照相机时,物体离镜头的距离即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在照相机中成缩小、倒立的实像;使用投影仪时,物体放在了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摄像头成像与照相机相同,成缩小、倒立的实像;使用放大镜时,需要把物体放在1倍焦距内,所以在放大镜中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本题答案为b.

7、11.(2011·四川内江)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11.d 解析:a、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b、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c、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d、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符合题意故选d12(2011·湖北荆门)实验室里某凸透镜的焦距是8cm,把物体放在距该凸透镜10cm处,则物体通过该凸透镜成的像是( )a正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13(2011·云南昆明)

8、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15cm处放一支点然的蜡烛,那么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的是( )a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 b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 c烛焰倒立放大的虚像 d烛焰正立放大的实像13.b 解析:焦距f=10cm,物距u=15cm,则fu2f,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本题答案为b。14(2011·广西桂林)如图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b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c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d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14.b. 解析:双塔在湖中的倒影

9、属于平面镜成像,其是倒立、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照相机工作的原理是凸透镜成像,即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越大,成像越小,所以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即是减小物距扩大成像,故本题答案为b。点评: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够用光屏成像,例如照相机拍照时,在胶卷上所成的像就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组成的,没有实际光线通过,不能用光屏成像,如平面镜成像。15.(2011·广东佛山)下列有关光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15.a 解析: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选项a正确;照相机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选项b错误;白光是复

10、色光,选项c错误;近视眼镜是由凹透镜制成的,而远视镜是由凸透镜制成的,选项d错误。本题答案为a。16(2011·广西柳州)以下物品中没有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是( )a穿衣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放大镜16.a 解析:穿衣镜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不需要凸透镜,其他都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故本题答案为a。点评:考查常见光学物品的工作原理。17(2011·安徽芜湖)物体从距离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6cm b10cm c16cm d20cm17.b 解析:当物距fu2f

11、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f12cm2f且f18cm2f,即9cmf12cm,本题答案为b.18(2011·内蒙古杭锦旗)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7.5 cm b12.5 cm c4.5 cm d 10 cm 19.(2011·陕西省)有关光学元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光通过三棱镜时不发生偏折 d.平面镜不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9.a 解析: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选项b错误;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偏折,选项

12、c错误;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不能改变光束性质,选项d错误。20(2011年·江苏徐州)如图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关于此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是正立的 b像是放大的 c像是虚像 d像比灯丝亮20.b 解析:此题考查凸透镜成像及其相关知识。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像距大于物距,此像为倒立放大实像,选项b正确。21(2011·河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个清晰的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a放大镜 b近

13、视镜 c投影仪 d照相机21.d 解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应用是放大镜;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由图知,物体经凸透镜后成的是实像,物距为24cm,像距为16cm,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所以a不符合题意;近视镜是凹透镜,所以b不符合题意;投影仪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所以c不符合题意;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所以d符合题意。点

14、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搞清物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22(2011·四川自贡)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a变小 b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22.a 解析: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特点“物远像近像变小”,当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像会离透镜近一些,所以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变小23(2011·黑龙江哈尔滨)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

15、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23. c 解析: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不符合题意;b、甲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不符合题意;c、甲图成虚像,物距变小,像变小;乙图成实像,物距变大,像变小,符合题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不符合题意。故

16、选c24(2011·湖北宜昌)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出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24.c25.(2011·四川宜宾)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矫正的是()25.d 解析:a、图示是远视眼的成因,远视眼在看近处的物体时,像落在视网膜的后面,不符合题意;b、图示是对远视眼的矫正,佩戴凸透镜可使光线提前会聚成像在视网膜上,不符合题意;c、图示是近视眼的成因,近视眼在看远处的物体时,像落在视网膜的前面,不符合题意;d、图示是对近视眼的矫正,佩戴凹透镜可以使物体射来的光

17、线先发散一些,通过晶状体时会聚点靠后,落在视网膜上,符合题意26(2011·江苏南京)如图所示,用焦距为l0cm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的图片,此时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a大于10cm小于20cm b等于20cm c小于10cm d大予20cm26.c 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用焦距为l0cm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的图片,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此时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27(2011·湖北黄石)关于透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凸透镜所

18、成的像都是实像 d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27.a 解析:a、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戴近视眼镜使光线发散一些,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镜是凹透镜,符合题意;b、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镜头是一个凸透镜,不符合题意;c、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不符合题意;d、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当u2f时能看到一个倒立、缩小像,当2fuf 时,能看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uf 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28(2011·四川成都)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

19、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b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c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d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28.d 解析:小聪看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在放大镜的1倍焦距之内,当成缩小的像时,物距应大于2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实像在光

20、屏和凸透镜之间,所以小亮应使放大镜远离花朵,像在放大镜和小亮眼睛之间29(2011年·山东济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5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幻灯机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29.a 解析:由图知,像距大于物距,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a符合题意;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此时像距小于物距 b不符合题意;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c不符合题意;平面镜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d不

21、符合题意30(2011年·黑龙江牡丹江)下面是小婷为教材插图配的解说词,描述正确的是( )31(2011·山东泰州)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对于近视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所形成像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矫正方式是(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 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 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31.a32(2011·江苏无锡)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 )a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

22、的眼镜c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32.b 解析:因为小华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所以小华的眼睛患上了近视眼的毛病;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33(2011·四川雅安)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露珠看树叶,叶脉会变大,而且更清晰,这是因为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种情形下,叶脉应位于“放大镜”的( )a焦距以内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处d二倍焦距以外34(2011·湖北孝感)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阳光下

23、,微风吹拂的湖面,波光粼粼,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开灯,是为了避免车内景物通过车前玻璃成像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虚像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34.c35(2011·广东湛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外夜视仪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 b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c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 d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35.bd 解析: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到的光,夜间,人的体温比周围环境中其他物体的温度高,发出的红外线比较强,红外夜视仪是就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选项a错误;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选项b正确;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24、来矫正视力,选项c错误;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选项d正确。本题答案为bd。36(2011年·黑龙江龙东地区)蒙蒙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正确的是( )a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等原因造成很多中学生患了近视,为了矫正近视而佩戴的眼镜是凹透镜b生物课上用来观察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c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凸面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d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明亮的窗户之间移动(离墙近些),在墙上一定能看到窗户倒立放大的像36.ab 解析:a、近视眼

25、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符合题意;b、显微镜的目镜焦距较长,可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符合题意;c、雨水进入饮料瓶后能够透光,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不是凸面镜,不符合题意;d、凸透镜离墙较近即像距较近时,物距较远,在墙壁上应该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不符合题意。37.(2011·山东泰安)凹透镜对光具有_(填“发散”或“会聚”)作用;放大镜是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37.发散;凸透镜 解析: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放大镜利用的是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的原理,所以放大镜是凸透

26、镜。38(2011·湖南张家界)张家界因山而著名,吸引许多中外游客来旅游,有少数游客在山上游玩时将空纯净水瓶仍在山上,这样做既污染了环境,同时还可能引起山林火灾。这是因为,当下雨时纯净水瓶装入水后,就相当于一个透镜。晴天强太阳光照射它时,它对光线会产生作用,可能会引起枯叶着火。因此我们在山中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38.凸;会聚39(2011·湖南娄底)如图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透镜。40(2011·内蒙古杭锦旗)鄂尔多斯在创建交通模范城市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措施,为市民在交

27、通上提供优质服务。如:(1)市公汽公司为了保证人们从公汽后门上下车时的安全,在无人售票车上安装了“车载电视监控器”,如图所示,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图中的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_透镜成_像(填“实”或“虚”)。(2)市出租公司为了调度及时,在出租车上装上了“车载无线电话”,它是通过_来传递信息的。40.(1)凸;实 (2)电磁波41(2011·广西河池)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如通话、游戏、照像和上网等。照像时,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41.实 解析:手机的照相功能利用的是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42. (2011·陕

28、西省)如图是一款带有放大镜的指甲刀。使用时,透镜到指甲的距离应 一倍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拇指按压的杠杠是 杠杠,人的指甲对上刀刃的阻力方向是 的(选填“向上”或“向下”)。42.小于;省力;向上 解析:放大镜是凸透镜,指甲应处于焦点与凸透镜之间,即透镜到指甲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拇指按压的杠杠是省力杠杠,人的指甲对上刀刃的阻力方向是向上的。43(2011·江苏苏州)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相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等大的像,由此可推断:所成的 (都是实像/都是虚像/个是实像、一个是虚像),甲透镜的焦距 (小于/等于/大于)乙透镜的焦距

29、43.都是实像;小于44(2011年·黑龙江牡丹江)如图所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_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44.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或f<u<2f)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或改变光路45(2011·湖北黄冈、鄂州、随州)如图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简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_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_ (

30、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_ (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请你再动脑思考指出该手电筒另外一项不同的功能:_。45.焦点;右;倒立;取下套筒可作放大镜使用46(2011·湖北宜昌)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_(填“虚”或“实”)像。46.凸;虚47.(2011吉林省)右图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 ,对光有 作用47.凸透镜;会聚 解析: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点评: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31、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48(2011·湖南长沙)小红家有一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她利用该相机做了如下实验:(1)去下镜头,让太阳光正对镜头,可将太阳光会聚成一点,说明镜头相当于_。(2)用该照相机镜头当作放大镜来观察地面上的蚂蚁时,发现蚂蚁被放大了,此时镜头距蚂蚁的距离_(填“大于”、“等于”、“小于”)50mm。48.(1)凸透镜 (2)小于49.(2011·湖南省株洲)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a)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5.0cm,现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cm处(如图b),在凸透镜另

32、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缩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像49.15.0;缩小 解析;当物距为35厘米时,由于35厘米大于该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确定此时的物体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50(2011·福建南平)一朵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可爱,近视的小薇应佩戴适当度数的_透镜制成的眼睛,才能看清远处的这朵花,如果把这朵花放在蓝光下,它将失去光彩显_(选填“白色”、“黑色”或“红色”)。50.凹;黑色51(2011·四川泸州)物理课中使用幻灯机投影,投影屏幕上得到了放大的 (选填“虚像”或“实像”);投影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

33、,这是利用光在白布上发生 (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可以使教室里各个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而且白布能 (选填“折射”或“反射”)所有颜色的光,能使同学们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51.实像;漫反射;反射52(2011·江苏苏州)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 (甲透镜/乙透镜)是凹透镜,可用于 (近视/远视)眼的矫正52.乙;近视53(2011年·黑龙江鸡西)同学们学习很辛苦,很多同学的视力发生了变化,影响学习生活,需进行矫正。请你从下面两幅图中正确选出:矫正近视眼的是 ;矫正远视眼的是 。(选填“甲”或“乙”)53.乙;甲54.(2

34、011·山东日照)小丽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m;她是近视眼,应该佩戴由_透镜片做的眼镜。54.3;凹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知镜中的像与她相距3m;矫正近视眼,要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即应该佩戴由凹透镜做的镜片。57(2011·广东省)如图所示是人眼球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则:当物体在很远的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 (选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 (选填“变大”、

35、“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下列哪种光学仪器成像原理与人眼球成像原理一样? (选填序号)照相机 放大镜 投影仪 潜望镜 57.后;变小;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远离凸透镜,所以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若晶状体的焦距变小,相当于视网膜向后移,则它的像将会刚好落在视网膜上,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人眼球的成像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人的眼睛就像一部照相机。58(2011·广西河池)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近视眼的人看远处的物体时,物体成像于视网膜 (

36、填“前”或“后”);他应该用 透镜做眼镜的镜片来矫正视力。58.前;凹 解析:近视眼能够看清近处的物体,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近视眼的人应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59(2011·北京)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选填“凸”或“凹”)59.凹60(2011·辽宁大连)如图3所示,来自物点a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点: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点a应该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_透镜制成的眼镜。60.左;凸 解析:图中所示为远视眼看近处物体时的情景,类似于凸透镜,要想让像靠近晶状体,物点a应该向远离晶状体,即向左运动,这就是

37、“凸透镜成像过程”中的“物近像远或像近物远”;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61.(2011·山东青岛)请在下图中画出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61.如图所示。解析:会聚在虚焦点上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上图所示。62.(2011·广东省)完成如图所示透镜的光路图。62.根据会聚在虚焦点上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可作出如图所示光路图63(2011·福建福州)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63.如下图所示。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光线经过焦点。64(2011·湖北孝感)在图中完成光路

38、图,并标出a点的像a。65.(2011·江苏南京)完成图甲中光路图 65.如图所示,平行光经过凸透镜会会聚与焦点上66.(2011福建泉州)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66.如图所示解析: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所以入射光线必定过焦点。67.(2011·山东日照)请在图中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offoff解析: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68(2011·吉林长春)在图中画出光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69.(2011·云南昆明)完成下图中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传播路径。下图所示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后必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不改变方向,如上图所示。70(2011·辽宁大连)如图4所示,平行主光轴和通过光心的两条光线入射到凸透镜上,画出这两条光线的折射光线。(两条折射光线的方向各1分;实线、箭头1分) 解析:平行主光轴的光线入射到凸透镜上后折射光线经过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入射到凸透镜上后折射光线的方向不变,如上图所示,注意光线画成实线,用箭头标出光的方向。71(2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