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河南省潢川一中高三早读阅读材料及滚动练习7 新人教版一、根底知识1、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2012年2月8日,药家鑫已经被执行死刑8个月后,“药家鑫案受害者张妙家属既索命又要钱,而且先索命再要钱。张家的行为不仅无所依据,而是有悖人情。b. 今年的两会上,财政部长谢旭人就“税收痛苦指数答记者问时提到,今后将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进一步完善和改革增值税制度,适当降低效劳业的税收水平。c. 这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规定,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对于情节严重的,可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2、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当的一项为哪项 3分a. 女性作者的
2、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b.面对战略上的调整,该公司必须做出选择:要么联手业内巨头,强势逼宫,使对手就范;要么急流勇退,套现获利,回归软件市场。c.自第三分钟朴智星被断球后,曼联队在五分钟内竟然无法控制局面,而阿森纳队排山倒海般地高速狂攻,压得曼联喘不过气来。d. 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十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
3、国,且将断火试断茶,诗酒趁年华。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答: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答: 三、名篇名句填空1青,取之于蓝, ;冰,水为之, 。2、故木受绳那么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3、吾尝跂而望矣, 。4、假舆马者,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5、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天天语文根底知识滚动练
4、习 张波 2013-3-20 一、根底知识1、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六英里高的月球尘埃和碎片云,通过对它们扫描可以找到水冰的证据,但令大家失望的是,两次撞击后,没有发现任何云状物。c.孔子具有极其深邃广阔的眼光,他所提出和答复的问题,不仅超越了一朝一国、一姓一君的保国安邦的狭隘眼界,也超越了君民关系的思考,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事实吗?d.2010年4月22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商业为环境全球峰会,那么是继哥本哈根大会之后,世界环保组织和全球商界领袖首次谋求绿色共识。2、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丛飞病重期间,受过他资助的人,没有
5、一个来探望他,但他虚怀假设谷,毫不介意,还劝大家不要责怪这些人,这种胸怀令人钦佩。b.看完电影虎口脱险后,大家说小王就像影片中的那个有才能的音乐指挥,常常因粗心做出一些有惊无险的事。c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d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 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6、。 答(2)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三、名篇名句填空1鹏之徙于南冥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 ? 3、朝菌不知晦朔, ,此小年也。4、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5、假设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诗歌鉴赏1 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2 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这样写的
7、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诗的开头两句,总述新晴野望时的感受:经过雨水的洗刷,空气中没有丝毫尘埃,显得特别明净清新;极目远眺,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诗人一下子就抓住了环境的特征,仅仅用“原野旷、“无氛垢六个字,就把此情此境真切地表现出来,同时也将读者引进这一特定情境中来。“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这四句描绘的是纵目远眺所看到的周围的秀丽景色,远处,可以遥遥望见临靠
8、着河边渡头的城门楼;近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比平时显得明亮;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峰峦叠现,远近相衬,比平时更富于层次感。这一组风景镜头,紧紧扣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点。随着目之所及,由远而近,又由近及远,层次清晰,色彩明丽,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然而,这样一幅画,还只能说是静物写生,虽那么秀美,却缺乏活力。王维作为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大师,自然不会忘记添上画龙点晴的一笔。因而在最后两句中,他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虽然是虚写,却给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
9、能让人想见初夏田间活泼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劳动的气氛。这样一笔,整个画面都活起来了。这首诗风格明朗、清新,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诗人对自然美有敏锐的感受,他善于抓住景物特征,注意动静结合,进行层次清楚的描绘,不愧为山水诗画的大师。答案:1、a解析b项语序不当,“不仅“而且后的内容应调换位置;c项“否认不当,“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事实吗?这个句子含三重否认,“事实最终还是被否认掉了,与想要表迭的意思相反。d项主宾不搭配,大会应是“谋求绿色共识的大会,在句末加“的大会,或者将“共同主办的中的“的改为“了。 2、答案b 6、蚓无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
10、二螯, ,用心躁也。诗歌答案:1表达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竭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2“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发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表达了作者深厚的喻情于景的功力。鉴赏春天还没有过去,杨柳在温暖的春风中飘荡。登上超然台眺望,只见半沟护城河的春水,满城的春花,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寒食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只得自我抚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土了,姑且用新火来烹煮新茶,趁著时光未老,借吟诗饮酒来自
11、得其乐吧。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片之景,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更重要的是,整首词表达思乡的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编辑本段鉴赏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那么行,舍之那么藏的人生态度。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首以春
12、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比照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
13、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表达。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
14、、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 答案:1、c(a.关联词搭配不当,张家的行为不仅无所依据,而且有悖人情。 b.语序不当,应该是“改革和完善。d.成分残缺,人家强调的是母语教学。)2、答案d解析d、“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a 持平之论:持平:主持公正,没有偏向。指公正的意见。也指折中、调和的话 b、急流勇退: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引退。c、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天天语文根底知识滚动练习 张波 20
15、13-3-22一、根底知识1、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项 3分a今年三人获得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奖金将由在“先天性免疫系统的活性作用方面取得成就的科学家巴特勒和霍夫曼各分一半,其余将由科学家斯坦曼获得。b“金九银十”历来是楼市旺季,但进入九月以来,各大一线城市房地产业销售纷纷遭遇“滑铁卢,主要的原因是政府一系列严厉的调控政策造成的。c国庆长假的第二天,对于故宫保卫处而言,是整个国庆长假中安保压力最大的一项工作,上午11时,此前规定的8万限流人数就已突破,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了。d“天宫一号将会在升空一个月后和神舟八号进行对接试验,并将在两年内和神舟九号
16、、神舟十号交会对接,这将为我国顺利地建立自己的国际空间站奠定根底。2、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3分a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b. 这些村办企业虽几经努力,但终因产品差强人意而被市场淘汰。c美国首都华盛顿地方法院6月23日就白宫和国会因8名联邦检察官被解职风波而发生的争执召开审前听证会,白宫和国会各自派出法律代表对簿公堂。d他告诉记者:“我希望到使馆来表达,我们与中国人民息息相关,这次灾难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对这些家庭的痛苦感同身受。二、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一题。(7分)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
17、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注释: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 芣苢:车前(草名),可食。 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 有:得到。 掇:摘取、拾取。 捋:成把地握取。 袺:手持衣角盛物。 襭: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1分) 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2分) 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4分 三、名篇名句填空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2、人非生而知之
18、者,孰能无惑?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师之所存也。4、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诗歌答案| (1分)赋【评分参考】 此题答案具有唯一性,凡不答"赋"者皆不得分。 (2分)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 (4分)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参考】劳动、唱歌、欢快是答案的三个要点,只要答出这三个要点的意思即给总分值,注释 1采,采取。这句写开始摘取芣苢。2有,收藏。一说,有,获取。3掇:拾取。4捋(lu):捋取5袺(jié):拉起衣衽以盛放物品。
19、袺之,拉起衣衽,把芣苢装进去。6襭(xié):把衽插在衣带中以盛放物品。襭之,把衽插在衣带里,把芣苢装进去。2这篇似是妇女采芣苢子时所唱的歌。开始是泛言往取,最后是满载而归,欢乐之情可以从这历程见出来。赏析“芣苢(fú y 又作芣苡)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是典型的赋手法的应用。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
20、。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
21、出来。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假设远假设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这话虽说想像的成分多了些,体会还是很准确的。这种至为简单的文辞复沓的歌谣,确是适宜于许多人在一起唱;一个人单独地唱,会觉得味道不对。袁枚曾经嘲笑地说:“三百篇如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之类,均非后人所当效法。今人附会圣经,竭力赞叹。章艧斋戏仿云:点点蜡烛,薄言点之。剪剪蜡烛,薄言剪之。闻者绝倒。(随园诗话)说诗经不宜盲目效仿,当然不错,但他所取的例子,实为不伦不类。一群人在野外采芣苢,兴高采烈,采而又采,是自然的事情,诗歌可以把这欢快表达出来。而一个人在那里把蜡烛芯剪了又剪,还唱着“剪剪蜡烛,薄言剪之,除了精神病,也没有别的解释了。这完全是文人制造出来的滑稽,并非芣苢不值得赞叹或绝对不可以效仿。 问题倒是:当时的人们采芣苢车前草用来派什么用处?毛传说此草“宜怀任(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报告
- 2025企业单位终止补偿劳动合同范本
- 2025授权材料采购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房地产交易合同 房地产交易合同范本
- 瀑布丙烯美术课件
- 汉唐古典舞艺术体系精讲
- 儿童教育教师说课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健康教育
- 2025试用期的劳动合同书范本
- 精神病人的家庭护理
- 拆除外墙合同范本
- 国企内部审计计划模板范文
-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散文阅读》课件
- GB/T 13305-2024不锈钢中α-相含量测定法
- 2024年高中英语衡水体书法练字字帖
- DL∕T 618-2022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
- 诗词研究与创作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南昌大学
- 校园安全漏电
- 与医保有关的信息系统相关材料-模板
- 肿瘤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模式探索
- 热分析技术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