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丁”族新词探微-汉语言文学“丁”族新词探微李小格摘要:本文对“丁”族词的产生与发展、语义、句法以及衍生途径等问题进行了初 步探索。通过首字母拼读产生DINK并音译传入中国后,“丁克”被迅速传播,以旧 词新义、类推等方法衍生出一系列的“丁族词“。“丁“族词以叮”和“丁克”为中心 词,以“X 丁“”丁 X” “X 丁克“ ”丁克X”四种结构形式不断壮大家族队伍,但“丁族 词“中的“丁“与汉语中“丁”字本义存在较大的差异。“丁族词”可充当句子的主语、谓 语和宾语,这一词组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关键词:新词“丁族词“DINKT克、弓|言语言是一条流动的河流不同时期有看不同的风景新词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映照
2、出 社会的变迁。如今,“粉丝”不仅指食品,“备胎”不只是汽车配件,“爆炒“不再仅限于 厨房,“狗仔队”不是由狗组成的,“白骨精'不再是西游记里的人物,而是"白领 +骨干+精英蛋白质”不再是有机化合物,而是“笨 蛋、白痴、神经质精“山寨”也 不再是山中的城堡,而是各种模仿、复制、抄袭行为。“冏“也已不再是说文解字 中的”冏,明亮也”,而因其字型特殊,现今多用于形容一个人惊讶或无可奈何的表盾。 语言进入了超级“选秀”时代,“ 丁族词”则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本文分析“丁族词”的句法功能、语义特征、语用效果,探究该词族中新词的产生 规律。因大多数新“丁族词”都未被收录于词典,因此本文的
3、研究将基于网络语料库(包括报纸杂志等新闻标题),客观描写和分析从网络与报刊语料中搜 集而来的一些 实例,进而发现其衍生的规律。二、“丁”族词的由来和发展(-)英语中DINK的产生与演变DINK有两层含义,第一,它是"Double IncomeNo Kids”首字母缩写形式;第 二,DINK 被定义为:“derogatory for Vietnamese , 1969 , U.S.military slang , of uncertain origin。”虽然起源不详,但可追溯到上世纪50至70年代越南战争期 间,它随战争应运而生,是美国士兵贬低越南人的用语。本文中的DINK选取它的第
4、一层含义即"acronym fordouble income ,no kids , popular from 1987”。DINK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由首字母拼读法 而产生,是 社会工业化的产物,代表了一种新型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展至今,DINK在西方 依然被七川6干它危”替代了。(二)”丁族词“在中国的发展自DINK的音译词“丁克“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得到广泛地应用,衍生 出一系列的”丁族词“。”丁克”作为“丁族词”的始祖,已被收录于很多汉语词典。当” 丁”加上小尾巴,便产生了 ”丁狗“丁宠”"丁琪“丁啃“白丁“铁丁“被丁克”“假丁 克”等一系列的“丁族词”
5、。甚至为它们创造出了对应的英文单词,如:(1) 丁狗DIN KWAK ( Double Income , No Kids , With A Dog ;双收入,没孩子,养宠物狗);(2) 丁期 DINKY ( Double Income ,No Kids Yet 双收入还没孩子)(3)丁啃 DINKEM( DoubleIncome , NoKids , ExcessiveMortgage ;双收入,没孩子,高按 揭1三、“ 丁族词”的衍生路径(-)旧词新意很多”丁族词”的产生来源于旧词新意。”白丁“有3层含义,M-,原指平民百姓和 知识浅薄的人如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谈笑有鸿儒彳主来无白丁。”第二
6、,本无 军籍临时征集起来的壮丁。第三,病名。“丁族词“中的“白丁”被赋予新的内涵,指那 些曾经宣称自己要“丁克”,后来又选择要孩子的夫妻,义为“白白丁克了一回“,这种 人通常也被称为“伪丁克“。”丁期”的本义是“正当其时” o汉代蔡邕上始加元服与群臣上寿表:“伏 惟陛 下,应天淑灵,丁期中兴。”而作为“丁族词”成员之一的“丁期"DINKY是“Double Income f No Kids Yet”(双收入,尚未有小孩)的缩略形式。“DINK”加了个“Y”,仿佛加上了个悬念,不如“DINK”直截了当,因此将它翻译成“ 丁期”,表示对孩子仍有期待。(二)英语擀借词“丁族词“中,“丁克”是
7、由英文短语"Double IncomeNo Kids”经过缩略 截取其 四个单词首字母组合成“DINK”后,音译为汉语“丁克”。(三)类推造词“丁族词”都是根据“丁克唧“丁 乂“)丁“”丁克*”以及'丁克”类推而来。例 如:“丁宠”丁克ing“ “丁狗”丁期“丁啃”“白丁“铁丁”晦丁“假丁克”被丁克”以 及“丁克女生”等等。四、”丁族词”的语义特征(-)”丁”字的本义“丁”字拥有大量的词义,有名词、形容词、动词三种词性。L名词”丁”有以下5种词义天干的第四位,即“甲乙丙丁”。本义为“钉”,为象形字,如图: 能担任赋役的成年男子。叮粮”指的是“对男丁征收的粮食”。 家庭人口。“
8、添丁”即“增添家庭的人口”。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例如:“园丁 “家丁 “庖丁“。小的立方体。肉、瓜果、蔬菜等割成的小方块,如“黄瓜丁”“炒鸡丁“”羊肉丁 “ 02 .形容词”丁”有以下两层含义 强壮的。钉子是金属做的,坚硬,因此将其引申为“健壮”义。”丁夫”指的是” 健壮的男子”。 序数第四。“丁夜唧为“四更夜,凌晨1点到3点”。3动词“丁”有以下两层含义 当。汉代刘向九叹惜贤:“丁时逢殃,孰可夸何兮。”其中的“丁” ,释 义为“当“。 遭逢。“丁了母忧"即“遭了母丧”。(-)"丁“族词中的“丁“1 .“丁”作为名词解释为"家庭人口“。例如”丁克“,”克”义为“相
9、生相克”或者”克 制”,“丁克”可理解为“克丁“,“克制人丁兴旺“或“克制添 人丁“,与英文DINK (Double Income No Kids )含义相同。此处“丁克“中 的“丁“,本义为“家庭人 口“。“丁期“,也就是“期丁“,表示对孩子仍有期待,这里的“丁“也可理解为“家庭人 口”。2 .“丁”作动词,义为“养“。例如“丁宠“丁狗“分别指“养宠物“养 狗”。(三)“丁族词”的构成到目前为止,”丁族词”的家族队伍并未像其他新词构式如“被XX"吧族词”"X门 “另曙庞大,但随看现代人生活观念的转变,大批的“丁族词“将会应运而生。已存在 的“丁族词”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冲心
10、词“丁“不变,整体构式既可为“X 丁”也可为叮X”,“X”相对于“丁”的 位置是随意的。其中“X”的词性可以是名词 :“丁狗“丁猫“丁琪”“铁丁”,也可以 是动词,如:”丁啃”“丁宠悔丁”;还可以是形容词,如:“白丁”。第二类不变的中心词为“丁克“,“ X”的位置相对于“丁克”也是自由的,因此构式 整体可以是“丁克X”或者“X 丁克”。其中“X”的词性可以是名词,如“丁克梦”;可以 是动词,如:“丁啃”“丁宠”;也可以是形容词,如:“假丁克”;甚至可以是介词, 如:”被丁克”。就目前收集到的用例来看,除”丁克“以外的大多数”丁族词”出现时都带有引号, 说明其词汇化程度不高且都未被收录于词典,不
11、能不加引号直接使用。五、”丁族词”的句法特征1作主语(1) “丁克“已不再时髦。从丁克族到悔丁族,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故事?2作谓语(2)你让别人都丁克,为何自己生两个。3作宾语(3 )我们是“丁克”,但一直快乐地生活。六、“丁族词”产生的社会语用条件考察在语言、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丁族词”的队伍将会 不断壮大。第一,语言经济原则和类推机制的共同作用。“类推”作为语言发展和演变的一种 重要机制,是新词产生的重要途径。通过类推造词符合语言学的经济原则,可以达到 少投入多产出,事半功倍的效果。且类推的产物直接继承了 “丁族词”的影响,被接 受性更强。第二,思根观念转变。自上个
12、世纪80年代“丁克“在中国悄然出现到现在,随看社 会的多元化和舆论环境的改善,“丁克”作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方式,已从另类转为 普遍。生育之痛、身材走形、减薪压力,使现代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恐生症“,而养 家责任也让许多男性无所适从。时代进步带来的思维方式的转变,是促使“丁族词” 繁荣的主力军之一。第三,社会经济等因素的推动。虽然现在“丁克”大多聚居于大都市,但随看中国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很多小城市的居民也会加入“丁克”一族,这也会带动“丁族词” 的繁荣。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压力过大,很多工薪族出于对职业发展的考虑而选择” 丁克”“丁宠”。另外,我国一直奉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发展到如今赡养老人的负
13、担已经很大,很多 人不愿意生孩子。虽然国家放开了 “二胎政策”,但是选择生二胎的家庭依然占少 数。有全新的婚恋观、家庭观、生育观的“新新人类”越来越多。种种原因,都将促进 “丁”族新词的衍生。由此看来,随看时间的推移,在语言、经济、社会的共同作用下,”丁族词”的家 族队伍可以不断状大。七、结语语言是反映时代的一面镜子,是展现生活的“晴雨表“。“丁族词”的产生反映了 ” 新新人类”渴望摆脱传统婚姻观念的束缚,选择新的家庭模式,是时代进步和经济发 展的一种标志。“丁族词”的产生与兴盛,体现了新时期的社会文化现实以及与之相呼 应的社会文化心理:第一现代年轻人普遍具有求新、求异的心理,他们追求自我创新
14、, 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满足于已有的表达,以引起受众的关注。第二,模拟仿效的社会 心理。在言语交际中,当某人发觉别人的言语对自己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时,会因喜欢 而接受其影响,进而有意识地模仿。这样,由最初的新鲜感而产生模仿,继而又在模 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而且使用范围由网络媒体逐渐向其他媒体扩展并迅速流 行。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忠实地记录并反映看一定的社会文化生活。“丁”族新词的产生与流行,集中地折射出当前复杂的社会文化心理。参考文献:1 刘玉梅.“吧”族词形成的认知机制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41):10-15.2 刘云,“裸”族新词探微几辞书研究,2009 , (2): 149-154.3 贺梦依,文旭.“门”族词的转喻认知及信息凸显几中国外语(中英文版)2012,(2): 38-43.4 孟昭水.“吧“字及“吧族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快递站点抵押合同范本
- 钢结构签合同范本
- 染料销售合同范本
- 监理合同范本 酬金
- 开公司 投资 合同范本
- 办公座椅购买合同范本
- 施工企业施工合同范本
- 员工集资合同范本
- 面地板装修合同范本
- 联合中标epc合同范本
- GB/T 987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老化性能的测定拉伸应力松弛试验
- GB/T 26480-2011阀门的检验和试验
- GB/T 19861-2005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基团、弱碱基团和弱酸基团交换容量测定方法
- GB/T 11085-1989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
- GB 30000.3-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3部分:易燃气体
- 《材料力学》说课-课件
- (完整版)沪教牛津版小学一至六年级英语单词汇总(最新)
- JJF 1587-2016 数字多用表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完整课件-西方经济学下册(第二版)
- 机械制图教学通用课件(全套)
- 天星择日的基本原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