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技师论文_第1页
木工技师论文_第2页
木工技师论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省建筑行业技师考评论文表论文题目:浅谈现代建筑模板的安装技术措施学员姓名:曹正武 编号:专业工种: 期组指导导师: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年 月 日论文要求一、论文选题要符合自己专业、工种,结合生产工作实际 论点要正确,论据充分,论证符合逻辑,框架合理。二、论文提要是论文的要点简述,不少于 200 字。三、论文要认真撰写杜绝抄袭,并不少于 2000 字。论文提要模板工程指新浇混凝土成型的模板以及支承模板的一整套构造 体系,其中,接触混凝土并控制预定尺寸 , 形状、位置的构造部分称为 模板, 支持和固定模板的杆件、桁架、联结件、金属附件、工作便桥 等构成支承体系 , 对于滑动模板 , 自升模板则

2、增设提升动力以及提升 架、平台等构成。模板工程在混凝土施工中是一种临时结构。随着建筑的增多 , 不管是公用建筑还是民用建筑 , 其设计多为框 架、框剪结构。因此 , 模板工程成为结构施工中量大且周转频繁的重 要分项工程 , 其技术要求和安全状况亦成为施工技术与安全监督的重 点和难点。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中总结的一些经验 , 对建筑现有模板的安装工 艺与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探讨。浅谈现代建筑模板的安装技术措施一、模板安装操作工艺 :(一)柱:单片预组拼柱组拼T第一片柱模就位 T第二片柱模就位连接固 定T安装第三、四片柱模T检查柱模对角线及位移并纠正T自下而上安装柱箍并做斜撑T全面检查安装质量T群体柱模固

3、定1、安装就位第一片柱模板 , 并设临时支撑或用不小于 14 号铅丝 与柱主筋绑扎临时固定。2、随即安装第二片柱模,在二片柱模的接缝处粘贴2mm厚的海绵 条,以防漏浆; 用连接螺栓连接二块柱模 ,作好支撑或固定。3、如上述完成第三、四片柱模的安装就位与连接 , 使之呈方桶型。4、自下而上安装柱套箍 , 较正柱模轴线位移、垂直偏差、截面、 对角钱。并做支撑。采用小型钢间距 500mn分上、中、下固定柱模。5、校正柱模的轴线位移、两个方向上的垂直偏差、截面、对角 线, 最后固定牢靠。(二)墙体 :安装前检查t安装门窗口模板t一侧墙模安装就位t安装斜撑-插入穿墙螺栓及塑料套管-清扫墙内杂物-安装就位

4、另一侧墙模 板t安装斜撑t 穿墙螺栓穿过另一侧墙模 t调整模板位置T紧固 穿墙螺栓T斜撑固定T与相邻模板连接1、在下层外墙砼强度不低于 7.5Mpa时,利用下一层外墙螺栓孔 挂金属三角模板架。2、按照先横墙后纵墙的安装顺序 , 墙体模板按照两面模板分正、 负模板,将一个流水段的内墙正号模板按顺序吊至安装位置初步就位 用撬棒按墙位置线及模板的起止线调整模板位置 , 对穿模板的对拉螺 栓, 并调节至大致水平 , 用托线板测垂直、校正标高 , 使模板垂直度、 水平度、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 采用钢管就位后 , 立即拧紧螺栓。3、合模前检查钢筋、水电预埋管件、门窗及预留洞口模框、穿 墙套管是否遗漏 ,

5、位置是否准确 , 安装是否牢固 , 是否削弱断面过多 等。合模板前将墙内可能有的杂物再次清理干净。4、安装反号模板 , 经校正垂直后用穿墙螺栓将两块模板锁紧。5、在内墙模板的外端头安装活动堵头模板 , 它可以用木板或用铁 板根据墙厚制作 ;模板接缝要严密 , 防止浇筑砼时漏浆。6、安装外墙内侧模板 , 按楼板上的位置线将大模板就位找正。7、合模前检查钢筋、水电等预埋管件、门窗及预留洞口模框是 否遗漏正确无误。8、安装外墙外侧模板 , 模板放在金属三角模板架上 , 将模板就位、 校正、紧固穿墙螺栓。9、正、反模板、侧面堵头模全部安装完后 , 检查墙模之间、侧模 与墙模、施工缝处是否严密、牢固可靠

6、 , 防止出现漏浆、错台现象。 检查每道墙上口是否平直。10、模板安装完毕后 , 全面检查扣件、螺栓、斜撑是否紧固、稳 定, 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三)梁: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T搭设梁模支架T安装梁底楞或梁卡具T安装梁底模板T梁底起拱T绑扎钢筋T安装侧梁模T安装另 一侧梁模T安装上下锁口楞、斜撑楞及腰楞和对拉螺栓T复核梁模尺 寸、位置T与相邻模板连固1、安装梁模支架之前 , 首层为土壤地面时应平整夯实 ,首层土壤 地面,在支撑下宜铺设统长垫板,楼板5cm木方垫木,并且楼层间的 上、下支座应在一条直线上;支撑一般采用双排,间距一般以500 1000mm为宜(具体应按施工计算定),在支撑上

7、方连固梁底短钢管,在 支撑之间应设纵横水平联结杆 , 根据支撑高度决定水平联结杆设几道 一般离地200300mm处设一道,往上纵横方向每隔1600mm左右设一 道,并且与满堂架子拉结,对于无满堂架子或高度超过 5mm和大体积 深梁必须设置剪刀撑。应随时检查 , 保证完整牢固。2、在支撑上调整梁底短钢管 , 预留梁底模板的厚度 , 拉线安装梁 底模板并找直。梁底板应起拱,当梁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梁底板按 设计要求起拱 ; 如设计无要求时 , 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 1/1000 3/1000。固定梁底模板。3、在底模上绑扎钢筋 , 安装梁侧模板 , 安装外竖楞、 斜撑, 其间距 一般为750m

8、m当梁高超过600mm时,需加腰楞,并穿对拉螺栓拉结; 侧梁模上口要拉线找直 , 安装牢固 , 以二、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控制1 、模板工程的安全控制上存在的问题(1)重组( 模)轻支( 撑)从现场看 , 相当多的现场模板支撑不规范 , 如支撑间距大、 纵横拉 结少甚至无拉结;首层支撑无通板、垫砖或碎木;有的高净空(4m以上) 的支撑体系只有一道拉结等。从方案看 , 上述倾向更为明显。(2)对模板施工缺乏经验部分技术人员与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对模板施工尤其是大模板、 高 净空施工安全控制的认识 , 凭经验干事。如对标准层和超标准层 ( 门 厅、前厅 ) 的支撑与施工作业的特点及由此引出的安全控制要求掌

9、握 不够: 对普通模板与大模板施工特点、技术与安全要求的差异心中无 数, 用一般方法进行高净空、大模板的施工安全控制。2、结构施工中梁板平面支撑简述无论普通组合钢模板还是竹、 木模板, 其支撑材料几乎均为钢管 , 使用前须对材料质量尤其是扣件与可调螺栓顶管质量细致检查 , 避免 有安全隐患的材料用于施工。(1) 标准层模板支撑首层。一般情况下 ,首层地面为回填土 ,不论是否坚实 ,作业前都 要清整夯实,按支撑轴线铺5cm厚通长垫板,其长度至少能承受两个 以上支承点,然后按设计间距(一般不大于1m)搭设支撑杆、扫地杆, 且“沿高度方向每 2m 内应设双向水平拉结 , 拉杆端部应与坚固物连 接、 无坚固物时, 应设剪刀撑”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规程 (DB13(J)45 2003)(以下简称规程)。然后按设计要求进行组模、 校正、加固。标准层。一般的结构设计情况下 , 标准层的支撑除通长垫板不做 硬性要求外 ( 板的强度达到要求 ), 与首层是相同的。满堂红立杆纵横 水平拉结一般在距地面 l.8m, 双向设置。(2) 非标准层模板支撑由于非标准层模板及支撑的特性 , 其方案编写与搭设及施工作业 过程均为质量安全监控重点。非标准层(4m及以上)作业净空高,其支撑系统要经过计算方可施 工, 以确保其施工质量与作业安全。需要指出的是 , 模板与支撑作业中 , 应严格遵守建设工程施工安 全规程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