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相关书籍_第1页
风电相关书籍_第2页
风电相关书籍_第3页
风电相关书籍_第4页
风电相关书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序 号书名单价内容简介风力发 电技术 丛书- 风力机 设计、 制造与 运行¥58.00本书是风力发电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本书介绍了风和风能的基本知识及各种风能发电技术,详细介绍了风轮机设计、设计优 化、风轮机动态分析和风轮机安全性设计及风轮机的数值模型和数值计算技术,风轮叶 片和各主要部件轮毂、齿轮箱、变桨距、增速箱、发电机、机舱、塔架和基础的结构设 计和制造技术,以及风力机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故障分析和故障诊断技术。还 简要介绍了几种新型的风力机,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本书是一本有关风能发电的技术参考书,适合从事风能发电产品设计、制造和风电场风 力机运行的工程师、工程技术管理人

2、员和设计院风电场工程设计参考使用,也适合高等 院校热物理和动力专业师生作为教学参考书,对想了解风能发电的读者也是一本极好的 科技读物。目录¥第1章 风和风电场的特性1.1 风和风的特性1.1.1 风的形成和分类1.1.2 风速与风向1.1.3 风速特性和风能“玫瑰”图1.1.4 环境对风速的影响1.2 风能和风能密度1.2.1 风能1.2.2 风能密度1.2.3 风能密度计算方法1.3 风电场特性和风电场设计原则1.3.1 风电场特性资料1.3.2 风电场设计原则1.4 风电场优化设计1.4.1 风力发电机组选型显示全部信息在线试读部分章节第1章 风和风电场的特性风是由于太阳辐射不均

3、匀加热地球表面造成的。温度不均匀的地球表面使大气层空 气温度不均匀,导致大气层中空气的压力分布不均匀。空气在不均匀压力的作用下,沿 水平方向运动就形成风。空气流动所形成的动能称为风能,因此,风能本质上是太阳能 的一种转化形式。风速和风向是风特性的两个最重要参数。“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从北方吹来 的风称为北风。实际的风速是随时间在/、断变化的量,因此风速一般用瞬时风速和平均 风速来描述。瞬时风速是短时间发生的实际风速,也称有效风速。平均风速是一段较长 时间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1.1 风和风的特性1.1.1风的形成和分类1.风的形成(1)太阳辐射与空气压力风能利用主要是将大气运动时所具有的动能

4、转化为其他形 式的能。风是水平运动的空气,空气产生运动,主要是由于地球上各纬度所接受的太阳 辐射强度不同形成的。在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度强,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多,温度较高;在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日照时间 短,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小,温度低。这种高纬度与低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形成了 南北之间的气压梯度,使空气作水平运动,风应沿水平气压梯度方向吹,即垂直与等压 线从高压向低压吹。,风电场 电气系 统¥28.00本书主要讲述风电场电气部分的系统构成和主要设备,包括与风电场电气相关的各主要 内容。全书分为8章,主要内容为风电场电气系统的基本构成、主

5、接线设计,风电场主 要电气一次设备的结构、原理、型式参数及电气一次设备的选取,风电场电气二次系统、 风电场的防雷和接地,风电场中的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等。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物照片和 结构示意图,使读者对电气设备有直观的感性认识。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的教材,也 可为风力发电领域的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及自学提供参考。目录¥序前后第1章 风电场和电气部分的基本概念1.1 风力发电概述1.2 风电场的概念1.3 电气和电气部分1.3.1 电气的基本概念1.3.2 电气部分的一般组成1.4 电气部分的图示1.5 本书的主要内容习题第2章 风电场电气部分的构成和主接线方式2.1 风电场电气部分的构成2

6、.1.1 风电场与常规发电厂的区别2.1.2 风电场电气部分的构成风电场 规划及 后评估¥56.00能源和环境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人类能源和环 境问题的必由之路。风电是目前技术最成熟、最具市场竞争力、且极具发展潜力的新能 源发电技术,中国高度重视风电产业发展,已把发展风电作为调整能源结构、转变发展 方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采取优惠电价、全额收购、成 本分摊等方式,积极推动风电产业发展。丹麦是全球风电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在风能资源分析评价、风电设备制造、风电项 目建设和运行管理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为了学习借鉴丹麦风电发展经验,提

7、高中国风电开发能力,2006年中国和丹麦两国政府启动了中国-丹麦风能合作发展项目(简称中丹风能发展项目),由丹麦政府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中国开展风能资源评价技术、风电并 网技术、风电建设和运行管理技术能力建设。目录公第1章风电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1总则1.1 编制依据1.2 编制深度2概要2.1 项目介绍2.2 内容摘要3项目任务和规模3.1 项目任务3.2 项目规模4风能资源4.1 气象站总体气象条件4.2 风电场现场风能资源测量和数据分析4.3 现场条件4.4 风能资源计算4.5 附表、附图5工程地质5.1 概述5.2 区域地质概况5.3 地形地质条件5.4 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评价5.5 结

8、论与建议5.6 附图6风电机组选型、布置及风电场发电量估算6.1 风电机组选型与轮毂高度6.2 风电机组也置一一微观选址6.3 风电场年上网电量计算6.4 附图、附表7电气7.1 设计依据7.2 接入系统方式7.3 电气一次7.4 电气二次7.5 附图、附表8消防8.1 工程概况和消防总体设计8.2 工程消防设计8.3施工消防9 土建工程9.1 设计安全标准9.2 基本资料和设计依据9.3 风电场所处的河流水系情况、各建筑物的防洪(潮水)设计9.4 风电机组基础和箱变基础设计9.5 变电站建筑物设计9.6 其他建筑物设计9.7 土建工程各建筑物详细的工程量汇总表9.8 附图和附件10施工组织设

9、计10.1 施工条件10.2 施工总布置10.3 施工交通运输10.4 工程征用地10.5 主体工程施工10.6 施工总进度10.7 附图、附表11工程管理设计11.1 工程管理机构11.2 主要管理设施12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12.1 环境保护12.2 水土保持设计13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13.1 设计依据、任务与目的13.2 工程概述13.3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3.4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对策措施13.5 风电场运行期安全管理13.6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3.7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专项投资14节能降耗分析14.1 概述14.2 编制依据和基础资料14.3 施工期能耗种类、数量分析和能耗指标

10、14.4 运行期能耗种类、数量分析和能耗指标14.5 主要节能降耗措施14.6 节能降耗效益分析14.7 结论和建议15工程设计概算15.1 编制说明15.2 512程设计概算表16财务评价与社会效果分析16.1 概述16.2 财务评价16.3 财务评价表16.4 .中外合资、外资项目的财务评价16.5 社会效果评价17风险分析18招标18.1 招标范围18.2 标段划分和招标顺序18.3 招标组织形式18.4 招标方式第2章RH风电场可行性研究报告1概要18.5 目介绍18.6 容摘要2项目任务与规模18.7 目任务18.8 目规模3风能资源3.1 风能资源评估依据3.2 风电场场址概况3.

11、3 气象站资料的整理和分析3.4 风电场测站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第3章风电场后评估风电场 工程技 术手册(精)¥88.00本书是风力电方面的本内容丰富详实的大型工具书。书中详细地介绍了风电场设计,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与制造,风电场建设施工,风电场的运行、维护与管理等技术 内容。在附录中还编写了风电场的名词术语(汉英对照表)、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中外;商和国内外风电场的简介。本书可供风电场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管理等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院校师生以及投资商参考作者简介目录欠序1序2前后绪论第一篇风电场设计安章风能资源第二章 风电场场址的选择 第三章风电场项目建议书 第四章

12、风电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第五章风电场的设计第二篇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与制造A章概述第二章风力发电机组总体设计 第三章风力发电机组结构设计 第四章风力发电机组风轮系统 第五章风力发电机组的齿轮箱 第六章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系统 第七章风力发电机组的液压系统和刹车机构 第八章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机 第九章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与安全系统 第十章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与基础一章风和发电机组的装配与试验 第十F大型风力发电机组介绍 第三篇风电场建设施工A章风电场建设施工前期准备 第二章风电场工程施工 第三章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输、安装与调试 第四章风力发电机组试运行与验收 第四篇 风电场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A章风电场的

13、运行 第二章风电场的维护 第三章风电场的管理 第四章风力发电机组的润滑风电场 工程可 行性研 究报告 设计概 算编制 办法及 计算标 准¥15.00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大型风电场建设前期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03408号)文件精神要求, 编制了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编 制办法及计算标准(以下简称本办法)。由于当时没有与本办法配套的风电行业 概算定额,所以缺少对人,预算单价、建筑及安装工程单价等内容的具体计算方法,随 着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的发布,我院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并对其他部分内容进 行了修订。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

14、(2007年版)适用于我国陆上规划建设的风电场工程,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和经验,将意见 和建议反馈至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原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同时作废。本办法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出归口和负责解释。目录1 总则2项目划分3费用构成4概算编制及费用标准5报告内容中国风 电场工 程建设 标准与 成果汇 编(2009年版)¥ 368.00本书是我国第一部国家风电场工程建设标准与成果汇编,内容包括了国家相关政策法规、风电行业管理办法与技术标准、行业配套软件及其应用实例,以及20052008年中国风电建设成果统计报告,系统和完整地展示了我国风电

15、场工程建设事业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本书主要适用于风电场工程设计、咨询、投资、施工等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使用,对于希望全面了解和熟悉风电场工程的人士也大有裨益。目录公前后Preface第一篇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大型风电场建设前期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03408 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风电特许权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及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发改能源20031403号)附件一:风电特许权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关于批准颁发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等办法的请示(水电顾新2005000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发改办

16、能源2005899 号) 附件一: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报送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及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建议稿)的函(水电顾新20050007 号)关于印发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能源20051511号)附件: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我国不同地区风电场工程项目上网电价测算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定价机制的建议研究成果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091906号)附件:全国风力发电标杆上网电价表关于报送海上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管理办法(建议稿)的函(水电规新200993号)附件:海上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管理办法(建议稿)

17、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可再生能源工程定额和造价管理有关问题的复函(发改办能源2008135 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定额和造价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08649号)附件: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定额和造价工作管理办法关于印发风电场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办法的通知(水电规办20080001号)附件:风电场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办法第二篇技术标准与技术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全国风能资源评价技术规定的通知(发改能源2004865号)附件:全国风能资源评价技术规定关于批准颁发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等办法的请示(水电顾新2005000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

18、于印发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05899 号) 附件二: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编制办法 附件三: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关于批准颁发风电场前期工作技术管理办法的请示(水电顾新2003000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风电特许权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及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发改能源20031403号) 附件二:风电场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附件二: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7E附件四: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和评估技术规定附件五: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附件六:风电场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关于发布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2007年版)和风电场工程概算定

19、额(2007年版)的通知(风电标委20070001号)附件一: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2007年版)附件二: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2007年版)关于印发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的通知(风电标委20070002号)附件: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试行)关于印发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的通知(水电规水工20070019号)附件: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关于印发风电场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定的通知(水电规安办20070006号)附件:风电场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定关于印发风电场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编制规定的通知(水电规安办20070007

20、号)附件:风电场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编制规定关于印发风电场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技术文件编制规定的通知(水电规安办20096号)附件:风电场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技术文件编制规定关于印发近海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编制办法(试彳T)»的通知(风电标委20081号)附件:近海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编制办法(试行)关于印发近海风电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彳T ) »的通知(风电标委20082号)附件:近海风电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关于印发海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的通知(风电标委20095号)附件:海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彳T)关于

21、印发海上风电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风电标委20096号)附件:海上风电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规定(试彳T)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全国风电场建设前期工作成果验收及成果出版有美要求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06662号)第三篇CFD风电工程软件介绍及工程应用实例CFD风电工程软件介绍CFD风电工程软件一风电场测风数据验证与评估软件(MWVE)CFD风电工程软件一风电场风能及发电量分析计算软件(WEPAS)CFD风电工程软件一风电场工程特性分析与微观选址软件(WMS)CFD风电工程软件一机组塔架地基基础设计软件(WTF)CFD风电工程软件一概算软件 (WEC)CFD风电工程软件一经

22、济评价软件 (WEE)CFD风电工程软件 风电场工程安全评价方法及验收管理系统(WSA)CFD风电工程软件一风电场工程电气设计标准图库软件(WES)CFD风电工程软件一风电场标识系统编码软件(WIS)CFD风电工程软件一风电场风能资源经济可开发量评估软件(WEA)CFD风电工程软件一风电场发电量预报系统软件(WPGF)第四篇 中国风电建设成果报告2005年度中国风电建设成果报告2006年度中国风电建设成果统计报告2007年度中国风电建设成果统计报告2008年度中国风电建设成果统计报告2008年中国风电发展报告风电机 组地基 基础设 计规定( 试 行)¥39.00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3、的委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作为全国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 的技术归口管理单位,负责全国风电场前期工作的技术管理、监督检查和成果验收。为 促进我国风电场工程建设健康、后序发展,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领导下,水电水 利规划设计总院近年来组织制定了一系列风电场工程管理办法和有关技术规定,并编制 了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及配套软件。本标准的编制历时两年,在编制过程中,对已建和在建风电场、设计单位、生产厂家进 行了实地及信函调研;收集了国内外规程规范、已建和在建风电场工程的设计资料;开 展了试设计,并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进行了对比分析;开展了地震

24、作用对地基基础的影响和扩展基础设计方法等专题研究; 以GB 50007为基础,并借鉴了建筑、电力等行业的相关设计规范,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反 复修改完善,经审查形成了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我国陆上规划建设的风电场工程,近海风电场工程应符合今后制定的有关 近海风电场工程技术标准。目录A前后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 总则4 术语5 基本规定6地基特性6.1 岩土的分类6.2 岩土体工程特性指标7荷载、荷载工况与荷载效应组合及分项系数7.1 何载7.2 荷裁工况与荷裁效应组合7.3 分项系数8地基计算1.1 一般规定1.2 地基承载力计算1.3 地基抗压计算1.4 变形计算1.5 稳定性计算9 基础设计9

25、.1 一般规定9.2 扩展基础9.3 桩基础9.4 石后钿杆基础9.5 一般构造规定10 地基处理10.1 一般规定10.2 土岩组合地基10.3 压实填土地基10.4 岩溶与岩石地基10.5 软弱地基11 检验与监测11.1 检验11.2 监测附录A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划分附录B岩体风化带划分附录C岩休结构分类附录D碎石土野外鉴别附录E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附录F抗剪强度标准值Ck、4k附录G 土的振动液化送判别附录H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附录K桩的极限侧阻力及极限端阻力经验值表附录L考虑承台、基桩协同作用和土的弹性抗力作用计算受水平荷载的桩基 附录M桩基础最终沉降值计算风电场 工程概

26、算定额(2007 年版)¥75.00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委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作为全国风电场工程前期工 作的技术归口管理单位,负责全国风电场前期工作的技术管理、监督检查和成果验收。 为促进我国风电场工程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领导吓,水电 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年来组织制定了一系列风电场工程管理办法和有关技术规定,并编 制了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及配套软件。本定额由风电场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 风电场建筑工程概算定额、风电场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三部分内容组成。在借鉴水 电、电力行业定额,收集在建、已建工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风电场工程特点编制形成 了本定额初稿

27、;初稿形成后,邀请了中电联电力建设定额站、水电、火电系统设计院、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的专家对本定额从定额的子目、步距和结构内容进行了全面 的讨论,并反复修改经审查形成了本定额。目录火前后风电场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总说明赤-章 风电机组、塔筒(架)、基础环安装第F 变压器安装第三章配电装置安装第四章母线、电缆安装第五章接地安装第六章控制设备安装第七章架空线路工程第八章通信系统安装第九章分系统调试风电场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总说明A章 土方工程第F 石方工程第三章基础处理工程第四章混凝土工程第五章钢筋工程第六章道路工程第七章砌筑工程第八章其他工程风电场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总说明一、土后方机械

28、二、基础处理机械三、混凝土机械四、运输机械五、起重机械六、辅助机械七、加工机械附录附录1岩石(普氏)分类表附录2 土壤分类表附录3放坡系数表附录4海拔系数表附录5装置性材料损耗率表附录6材料运输重里表附录7 土石方松实系数表附录8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附录9材料预算价格参考表NB/T 310012010 风电机 组筒形 塔制造 技术条 件¥6.00本标准适用于陆上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钢制筒形塔,其他类型的筒形塔可参照执行。目录前后前后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符号4 总则5 材料6 部件加工7焊接8焊接件装配9防腐蚀10检验及验收11出厂资料12 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中华人 民共和

29、国电力 行业标 准DL/T1 0842 008风电场噪 声限值 及测量 方法¥5.00本标准是根据中国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卜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3873号)的安排制订的。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风力发电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目录前后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噪声排放限值5测量方法6测量记录与测量数据修正附录A (资料性附录)风电场噪声测量记录表在线试读部分章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

30、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 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风电场 并网稳 定性技 术¥58.00本书介绍了一种稳定风电场功率输出的通用方法,这其中包括了恒速和变速两种风力发 电机组构成的系统。本书提供了一个适用于风电场建模和控制策略分析的工具,具体提 出了一种采用储能装置减小风电场输出功率和输出端电压波动的新方法,同时讨论了该 系统瞬态稳定性的提高方法。本书还提供了进行系统建模和控制器设计的先进仿真工具, 同时给出了仿真结果。全球变暖、环

31、境污染以及化石能源的日益衰竭,都成为了科技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绿色能源技术为包含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在内的绿色科技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近 年来,绿色科技研究热点集中在能源和电源供应两方面,风能是其最重要的研究方面之"o内容简介本书提出了提高风电场并网稳定性的方法,它从机械和电气两方面人手,对风力发电机 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机械方面,重点体现在传动链的模型和桨距控制等方面的改 进;电气方面,主要介绍了适用于风电场的各种控制方法,本书对恒速风力发电机组、 变速风力发电机组、桨距控制器和氢能发生器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对超导储能、 电容器储能、飞轮储能、静止同步补偿器/蓄电池等储能

32、装置在风电场中的应用进行了 深入探讨。本书适用于在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在校学生,也适 用于具有良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的、任何想成为风电专家的人。目录会译者序原书序前后第1章绪论1.1 可再生能源1.2 全球风力发电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2.1 美国1.2.2 亚洲1.2.3 欧洲1.1.4 中东和北非地区1.1.5 太平洋地区1.1.6 拉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1.3 风力机技术综述1.4 风电场的并网1.5 本书背景1.6 本书的研究目标和范围1.7 本书概要第2章风力机建模2.1 风能输出2.1.1 理想风力机的功率输出2.1.2 实际风力机的功率输出2.2 风力发电机

33、组系统2.3 恒速风力发电机组系统2.3.1 恒速风力发电机组系统结构2.3.2 恒速风力发电机组系统特性2.3.3 驱动链模型2.3.4 /、同驱动链模型的比较2.4 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系统2.4.1 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系统结构2.4.2 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系统特性2.4.3 变速风力发电机组对驱动链模型的影响2.5 本章小结第3章桨距控制器3.1 传统桨距控制器3.2 基于模糊逻辑桨距控制器的功率和转速控制3.2.1 控制器设计3.2.2 系统模型3.2.3 模糊逻辑桨距控制器的仿真结果3.3 平滑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的新型桨距控制器3.3.1 控制器功率输入指令的计算3.3.2 桨距控制器的设计

34、3.3.3 能量损失和平滑估算3.3.4 系统模型3.3.5 新型桨距控制器的仿真结果3.4 本章小结第4章静止同步补偿器4.1 静止同步补偿器的基本原理4.2 系统模型4.3 静止同步补偿器的建模及控制策略4.4 连接于恒速发电机的静止同步补偿器的仿真与分析4.4.1 用静止同步补偿器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暂态稳定性4.4.2 用静止同步补偿器改善风力发电机组的电能质量4.4.3 在静止同步补偿器补偿下风力发电机组叶什轴系的扭振阻尼4.5本早小结第5章风电场中的储能装置5.1 电力系统中的储能装置5.1.1 储能装置的应用5.1.2 装置简介5.2 储能装置中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5.3 风力发电用

35、储能装置5.3.1 静止同步补偿器/电池储能装置5.3.2 超导储能装置5.3.3 飞轮储能装置5.3.4 电容器储能装置5.4 性价比分析5.5 本章小结第6章风能制氢6.1 氢能简介6.2 氢气发生器的建模6.3 系统结构6.3.1 模型1(整流器、直流斩波器和电解器 )6.3.2 模型2(整流器和电解器)6.3.3 氢气产量的计算方法6.4 采用风能供电的氢气发生器的应用现状6.5 在风力机塔架中的氢气储存6.5.1 压力储氢罐6.5.2 塔架6.5.3 储氢塔架6.6 本章小结第7章 带储能电容器和氢气发生器的风电场运行策略7.工储能电容器系统的模型和控制策略7.1.1 双电层电容器的

36、模型7.1.2 电压源变流器的建模和控制策略7.1.3 Buck /boostDC-DC 变换器的建模7.2 氢气发生器的模型7.3 风电场输出功率的平滑和端电压的控制7.3.1 系统模型7.3.2 输出功率的参考值7.3.3 全系统仿真研究7.4 电容器储能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瞬态稳定性7.4.1 瞬态分析的系统模型7.4.2 瞬态分析的仿真结果7.5 本章小结第8章变速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稳定性的提高8.1 取大功率点跟踪8.2 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建模8.3 整流器斗直流环节+逆变器拓扑结构的变速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1.1.1 发电机侧整流器的建模与控制策略1.1.2 电网侧逆变器的建模与控制

37、策略1.1.3 系统模型1.1.4 仿真分析8.4 整流器+直流斩波环节+直流环节十逆变器拓扑结构的变速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8.4.1 整流器拓扑结构8.4.2 直流斩波控制策略8.4.3 电网侧逆变器模型与控制策略8.4.4 系统模型8.4.5 仿真分析8.5 本章小结附录A.1式(4-1)的推导A.2电解器参数风力发 电场安 全规程¥5.00本标准是根据国家经贸委电力司关于确认1998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定计划项目的通知(电力1999 40号文)安排制定的。本标准为全文强制性标准。风力发电是洁净能源,发展风力发电事业是目前国内外电力事业发展趋势之一。为 了规范风力发电生产,在吸

38、收国外风力发电安全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风力发电 生产实践制定本规程。本标准是我国首次制定关于风电场安全工作方面的行业标准。本标准充分考虑了目 前已投入运行的风力发电场中的设备多为进口设备,今后必将加快风电机国产化进程的 实际情况。为了对风电场安全生产全过程进行规范,本标准内容包括:风电生产工作人 员基本要求、风电机安装安全措施、风电机安全运行、风电机维护检修安全措施等。在 编制过程中力求使标准更全面,更具有可操作性。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原水电与新能源部提出。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电源建设部归口。目录前后1范围2引用标准3 总则4风电场工作人员基本要求5风电机安装安全措施6风电机安全运行7风

39、电机维护检修安全措施电力工 业标准 汇编 水电卷 风电卷2007(全两 册)¥235.00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从1996年起,按综合、电气、火电、水电四卷每年编辑、出版上年度标准汇编。2002年后,电力体制改革形成了新的电力系统格局,因多方原因,暂停了标准的年度汇编。为使电力工业标准年度汇编具有连续性,满足电力生产建设的实际需要,方便广大电力工作者的使用和收集整理,我们决定陆续补齐各年度的标准汇编。本标准汇编收集了 2007年颁布的有关电力工程设计、建设、生产运行等方面的行业标准及相应的编制说明和条文说明等共116个标准,由于本年度标准较多,特分为电气卷,火电、核电卷,水电、

40、风电卷(上、下)二卷。目录公汇编说明水电卷上册1. DL/T 5006 2007水电水利工程岩体观测规程2. DL/T 50172007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3. DL/T 5020 -2007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4. DL/T 5055 2007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5. DL/T 5064 2007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6. DL/T 5367 2007水电水利工程岩体应力测试规程7. DL/T 5368 2007水电水利工程岩石试验规程8. DL/T 5370 2007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9. DL/T 5371 -2007水电水

41、利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10. DL/T 53722007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11. . DL/T 53732007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2. DL/T 5376 2007水电工程建设征地处理范围界定规范13. DL/T 5377 2007水电工程建设征地实物指标调查规范14. DL/T 5378 2007水电工程农村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15. DL/T 5379 2007水电工程移民专业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下册16. DL/T5380 2007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城镇迁建规划设计规范17. DL/T 538 1 2007水电工程水库库底清理设计规范1

42、8. DL/T53822007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费用概(估)算编制规范19. DL/T 53852007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施工监理规范20. DL/T 5386 2007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预冷系统设计导则21. . DL/T 5387 2007水工混凝土掺用磷渣粉技术规范22. DL/T 5388 2007水电水利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23. DL/T 5389 2007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24. DL/T 5079 2007水电站引水渠道及前池设计规范25. DL/T 5395 2007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26. DL/T 5396 2007水力发电厂高压电气设备

43、选择及布置设计规范27. DL/T 5397 2007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28. DL/T 5398 2007水电站进水口设计规范29. DL/T 53992007水电水利工程垂直升船机设计导则30. DL, T 540 (02007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31 . DL/T 5401 2007水力发电厂电气试验设备配置导则32. DL/T 5402 2007水电水利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风电卷33. DL/T 5383 2007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34. DL/T 5384 2007风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风电场¥24.00WE顷目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风资源评估、风电

44、规划和风电项目评估、风电并网研究以及并网研相关能力建设的培训,它们分别由中国气象局、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电力究成果科学研究院和中丹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执行。汇编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的部分称为C部分:中国风电并网研究的咨询服务。在(中国2008年1月正式启动,项目的持续时间是12个月加6个月的扩展时间。该部分项目专家丹麦团队是由中方专家和外方专家组成的国际专家团队。中方专家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负政府合 作风能责,由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东北电网公司、吉林省电力公司、黑龙江省电力公司、H丁省电力公司和H丁电力勘测设计院的电力东筑、风电和电能质里方回发展项的专豕及工作人贝组成

45、;外力专豕由丹麦BALSLEV司负责,出耒自丹麦技术人学( CET目系列/DTU、丹麦国家实验室( Risoe/DTU、丹麦电网公司(EnerginetDK )、发电公司丛书)DONGEnergy奥尔堡大学(AAU、EM必司和BALSLES司的多名外方专家组成。目录欠第1章概述1 WE预目C部分简介1.1 项目背景1.2 项目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1.3 WE或目C部分负责单位介绍2 WE预目C部分子项目简介2.1 C01风电场并网标准的研究和国家并网技术规定的修订2.2 C02、C0& C04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电网风电接纳能力研究2.3 C06吉林向阳风电场接入系统研究2.4 C0

46、8软彳WindPROt用培训及其热线服务3 WE预目C部分执行情况及主要活动3.1 项目执行情况3.2 主要活动回顾4 WED®目C部分研究成果及能力建设成果4.1 风电场并网标准研究成果4.2 电网风电接纳能力研究成果4.3 吉林省向阳风电场接人系统研究成果4.4 能力建设成果5 WE预目C部分研究成果推广情况第2章风电场并网技术规定研究1 风电场并网技术规定概述1.1 制定风电场并网技术规定的必要性1.2 风电场并网技术规定的主要内容2 风电发展及风电并网技术规定的国际经验总结2.1 丹麦、西班牙的风电及并网技术规定介绍2.2 国际上部分国家风电并网技术规定内容总结3技术标准编制

47、的具体研究内容3.1 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和斜率控制3.2 风电场无功功率控制和电压控制3.3 风电场运行电压和频率允许偏差3.4 风电场低电压穿越3.5 风电场电能质里3.6 风电场通信与信号3.7 风电场和风电机组模型4风电并网技术规定的修订第3章 地区电网风电接纳能力研究1中国东北三省电网及风电发展情况1.1 辽宁省1.2 吉林省1.3 黑龙江省2 地区电网风电接纳能力研究内容及基础数据2.1 研究内容2.2 基础数据3 地区电网风电接纳能力研究3.1 风电功率及其与负荷相关性研究3.2 电网调峰能力及其对风电接纳能力的影响分析3.3 无功电压和系统潮流分析3.4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3.5

48、 风电可靠性研究综述4 地区电网风电接纳能力研究结论4.1 风电功率及其与负荷相关性研究4.2 电网调峰能力及其对风电接纳能力分析4.3 无功电压和系统潮流分析4.4 风电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分析结论4.5 风电可靠性研究分析第4章大型风电场接入系统研究1大型风电场接入系统研究内容2白城地区风电发展情况及吉林向阳风电场接入系统介绍2.1 白城地区电力系统及风电发展概况2.2 吉林向阳风电场一期工程概况3向阳风电场接入系统研究3.1 风电场输出功率特性及其与负荷相关性分析3.2 风电场接入后的系统潮流和无功电压分析3.3 风电场接入后的短路电流计算和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3.4 向阳风电场接入电网后

49、的电能质量分析4向阳风电场接入系统研究结论 结束语奔f文献风电场 工程等 级划分 及设计 安全标 准(试 行)¥10.00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委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作为全国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 的技术归口管理单位,负责全国风电场前期工作的技术管理、监督检查和成果验收。为 促进我国风电场工程建设健康、后序发展,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领导下,水电水 利规划设计总院近年来组织制定了一系列风电场工程管理办法和有关技术规定,逐步形 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风电场前期工作管理和技术标准体系,本标准为该体系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本标准适用于我国陆上规划建设的风电场工程,近海风电场工程应符合今后制

50、定的有关 近海风电场工程建设标准。本标准统一了风电场工程的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划分的技 术指标,以及建筑物设计的各项安全标准。目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 基本规定4术语和定义5工程等别和建筑特级别6建筑特结构安全标准7洪(潮)水设计标准8抗震设计标准9 安全超高条文说明近海风 电场工 程预可 行性研 究报告 编制办 法 FD 006-20 08 (试 行)(风 电厂工 程技术 标准)¥15.00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的委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作为全国风电场 工程前期工作的技术归口管理单位,负责全国风电场前期工作的技术管理、监督检查和 成果验收。为促进我国风电场工程建设

51、健康、后序发展,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 家能源局的领导下,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年来组织制定了一系列陆上风电场工程管 理办法和有关技术规定。为合理开发利用近海风能资源,规范和指导近海风电场工程开 发建设,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组织编制完成了近海风电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 制办法(试行)。目录¥前后1总则2编制依据和任务3编制内容和技术要求3.1综合说明3.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3.3 工程任务和规模3.4 风能资源3.5 海洋水文气象3.6 工程地质3.7 机型选择和发电量估算3.8 电气3.9 土建工程3.10 施工组织设计3.11 环境影响评价显示全部信息在线试读部分章节2编制

52、依据和任务2.0.1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对近海风电场工程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取得可靠的基础资料。应收集以下资料:1风电场工程规划资料。2附近长期测站(长期测站尽量为海洋测站)气象资料、灾害记录和近30年历年最大风速值、历年各月平均风速值。了解测站基本情况,如位置、高程、周围地形地貌及建筑物现状和变迁;资料系列与仪器、测风仪位置变化的时间和设置等。收集与风电场现场测风同期完整年的逐时风速、风向资料。3场址范围内至少连续 1年的现场风能资源实测数据(风速和风向梯度观测、气温、气压、湿度)和已有的风能资源评估资料,U集的有效数据完整率应不低于90%。风电场范围内海上测风塔风能资源评估有效控制半径不超过

53、10kra ,且至少有一座测风塔高度不彳什1OOm4有关台风资料,包括台风移动路径、强度、影响时段、极大风速的历史资料。5附近海洋观测台站长期(20年以上)观测资料,包括测站基本情况(位置、高程、资料系列、仪器)和历年极值海浪(波高、周期、波向、海况、波型)、潮汐(高低潮汐 时最高与最彳氐天文潮位)、海流(流速和流向)和水位(最大与最小静水位、平均静水 位)等资料。6附近海洋观测台站至少连续1年的历时海浪、潮汐和海流等观测资料。7近海风电场场址海域海底沙层沉积物的运动以及对建筑物基础的冲刷和侵蚀资料。欧美风 电发展 的经验 与启小¥45.00本书在全面收集整理欧美风电发展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发展理念、法律环境、政策 措施、并网管理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总结了欧荚风电发展的经验,以及欧美在该领域 的最新科技进展。基于丰富翔实的资料,本书还系统地介绍了我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 电基地一一甘肃洒泉风电基地的实况,并对我国风电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