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复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黄生借书说》《黔之驴》_第1页
课内复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黄生借书说》《黔之驴》_第2页
课内复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黄生借书说》《黔之驴》_第3页
课内复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黄生借书说》《黔之驴》_第4页
课内复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黄生借书说》《黔之驴》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辅导讲义学员编号:学员姓名:年 级:辅导科目:语 文课时数: 学科教师:12授课类型T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黄生借书说黔之驴 内容回顾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黄生借书说 黔之驴知识点复习T义含义知识之使动 用法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内容醐I同九、课文回顾(默写重点语句,概述课文主要内容。)黄生借书说黄生借书说袁枚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 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 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2、。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度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 嶂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 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内容理解:一阐明“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一紧扣“借书” 一事,指出黄生有幸遇到肯“公书”的人,向 黄生提出希望,读书要专,归书要速。勉励他应该珍惜少年时光,勤奋学习。黔之驴黔之驴 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

3、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日:“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内容理解:描述了虚有其表的驴子最终被老虎所食的故事,旨在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 的人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4、,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内容理解:本文是孟子的一段游说之辞。一般为后人所接受的解释为,原文中先列举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出身下层,然后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令人很容易想到意志的磨练方面,最后一句尤其令人想到逆境中发奋图强的浓厚悲剧意识。二、同步典型例题例1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他日,驴一呜

5、,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日:“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9、本文作者是 朝的著名文学家 。(2分)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稍出近之,憋憋然,莫相知 11、下列是从文中得到的启示,表述最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生活中我们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弱点。B 不要被生活中强大的东西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C 人有真才实学,才不至于使自己陷入困境。D 认识事物的过程,是观察探究的实践过程,是从现象到本质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专题知识梳理(

6、复习中考文言文点击重点实词部分要抽查其他义项;,掌握以下三个知识点。如程度一般,在文学常识部分要拓展学习过的相关作家作品, 如程度较好,重点放在道理启示、寓意的课内外拓展方面,回顾相关知识在课外 文言文中的呈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一)文学常识积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在初中我们还学习过他的文章天时不如地利王顾左右而言他。重点知识点(二)重点字词句翻译【通假字】入则无法家 拂士拂通弼,辅弼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横,梗塞,不顺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重点字词】所以动心忍性用这些来使坚韧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有所作为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举用,被选

7、拔、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而后喻知晓征于色表现困于心困惑人恒过常常犯过错【词类活用】苦:使痛苦劳:使劳累饿:使饥饿动:使,原动忍:使坚韧【重点句子】(温馨提示:加粗部分翻译时需重点关注。)(1)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知识点(三)课文内容、中心、道理启示把握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内容手法理解:孟子在谈到艰苦生活能使人大有作为,连举六名在历史上有成就人物,是否重 复,为什么?有什么作用?共同特点:出身低微(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 ,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 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

8、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使用排比, 文章富气势和说服力。从古到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人)多方面举例,内涵丰富,说服力强。为下文“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黄生借书说知识点(一)文学常识积累黄生借书说选自小仓山房文集,作者为清朝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主人,著有诗歌评论集随园诗话知识点(二)重点字词句翻译【一词多义】子:子不闻藏书者乎(你)祖父积子孙弃(儿子)然:然天子读书者(但是)非独书为然(这样)为:为一说(写)非独书为然(是)若:若不相类(相同)赋若夫(你)焉:子孙弃者无论焉(语气词)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代词,代有书的人)

9、与:往借,不与(给)幸与不幸(和)【词类活用】1、塞屋(汗:名词做动词,使流汗。)2、束焉,度藏焉(高:形容词作“束”的状语,“在高处”。)【古今异义】古义今义祖父祖父和父亲父亲的父亲子孙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无论不用说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所有拥有的全部的可惜值得珍惜值得惋惜【重点句子】1、书非借不能读也。2、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3、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4、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难点知识点(三)课文内容、中心、道理启示把握中心论点:书非借不能读也内容理解:文中的对比论证还有几处?这几处的对比意在分析哪几方面的问题 ?作用是什么?(1)天子、富贵家藏书之多与“余”幼时

10、和黄生无书作对比;(2) 一些人家“祖父”藏书与“子孙”弃书作对比;(3)藏书者有书不读与“余”和黄生无书可读作对比;(4)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5)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心理作对比。(6) “余”幼时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7) “余”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的对比;(8) “余”幼时之“不幸”与黄生之“幸”的对比。这些对比集中起来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藏书者往往不读书;二是唯借书方能读书。作者 卜 正是在这两方面事实的基础上作出“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论断的。对比论证的作用是可以使观点更黔之驴知识点(一)文学常识积累黔之驴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

11、学家,我们初中还学习过他的小石潭记 捕蛇者说。文学史有以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曾巩、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往往用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知识点(二)重点字词句翻译 【通假字】1、技止此耳止“通只”,只,仅。2、古今异义稍出近之稍, 因跳踉大阚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古义:渐渐今义:稍微。古义:于是今义:因为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一词多义】把当做 认为的样子 然而,但的1、以为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以为且噬己也2、然愁愁然,莫相知。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3、之黔之驴的虎见之代驴蹄之代老虎4、益益习其声渐渐益狎更加5、出稍出近之出来又近出前后出现

12、6、因虎因喜因此因跳踉大阚【重点句子】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2、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3、虎因喜,计之日:“技止此耳。”难点知识点(三)课文内容、中心、道理启示把握u禺意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阶级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 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此外,以“三戒”为三篇文章的总题目。并以“黔之驴”为本文的 题目,也表明作者讽刺意图的指向。但我们也可以不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而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 的角度,来理解本文的寓意:1、老虎角度: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但面对突 如其来的敌人不能贸然斗争,要深入调查

13、探究底细,掌握了敌人的详细资料时,再攻其要害,方 能胜券在握。2、驴子角度:我们不能做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要有真才实学。生存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中,要 有自知之明,面对强敌要沉着应付,以智求得生机。3、好事者角度:影射为某些官僚主义者不顾实情,贸然引进,致使人才被荒废扼杀。二、专题精讲(以下巩固练习如果完成得不理想的话,可以多做一些专题汇编讲义中的练习,加以巩固。)例题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 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 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

14、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9、作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他是继孔子以后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分)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1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第一段为下文论述人才的成功必须经历磨难做事实论据。B第二段运用排比句是论证了人才须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C第三段的论述是从个人推及国家:生于忧患;多难兴邦。D文章围绕个人和国家之间的生死存亡关系提出中心论点。例题2:1用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

15、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 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 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度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2: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嶂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3:泠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 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9、选文的作

16、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借,不与,归而形诸梦。11、下面说法 有误的一项是()(3分)A “书非借不能读”是本文的观点,意思是: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真地读。B “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表明了借书者想把书据为己有的心理。C全文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如作者少年借书的经历等就是事例。D选文主要的写作意图是告诫黄生要懂得珍惜机遇、读书要专心致志。例题3 (选做):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 之,愁愁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

17、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日:“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毓,断其喉,尽其肉,乃去。9、本文作者柳宗元是 (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段写了老虎初见驴,小心谨慎地观察。B第二段写了老虎认清驴,大胆吃掉了对方。C本文中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生动刻画了老虎的形象。D本文本文详略得当,详写驴,突出了驴外强中干的形象。三、专题过关检测题1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

18、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 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 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舜发于吠亩之中发:()(2)人恒过然后能改过:()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1)俄其体肤翻译:(2)行拂乱其所为翻译:3、阅读第段,说出就“国”而言, “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3分)检测题2:黄生借书说(节选)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19、。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 嶂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1、选文作者是 朝的 (人名)。(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3 .作者写本文的真正用意是(3分):检测题3 (选做):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他日

20、,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毓,断其喉,尽其肉,乃去。9、黔之驴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 ,在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文章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虎初见驴时,“蔽” “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B “稍出近之”至“荡倚冲冒”而激怒驴,写虎一再试探,处处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C本文以细致入微的刻画见长。写虎,不仅刻

21、画其外貌、动作,还描写其心理活动。其中写虎与驴争斗的动作和心理尤为出色。D这篇寓言生动形象,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W能力.一、能力培养(如程度较好,请你自己先进行讲解,在概念讲解部分不需要太深入,能够判断出两种用法,准确翻译相关 词语即可。)迁移: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某些动词或用如动词的形容词等在充当谓语时,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 宾语所代表的人物施行这个动作,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例如捕蛇者说 君将哀而生之乎”句中,主语是"君",但"生"并非&q

22、uot;君"的行为,而是"君"使宾语"之”发出的行为。"生之"要译为"使我活",凡在语译中动词前要加"使、让”等词语的,我们称之为使动。难点:注意与意用法区分文言文中的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用如动词和名词用如动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一般可译为“认为” “以。.为。.” “对。. 感到。.”等。例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一八上、难

23、点二者区分点: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而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人J二、能力检测检测1:(重点掌握课内、课外语句。)指出下面句子中哪些词语是使动用法,请找出来,并解释该词语。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渔人甚异之4、劳其筋骨,饿其体肤5、父异焉,借近旁与之6、父利其然也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8、汗牛充栋9、春风又绿江南岸10、讪右臂支船1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3、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1

24、4、公善之,欲行。检测2:(选做)程氏爱鸟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 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 毂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此皆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 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快之诚,信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 其子有蛇、鼠、狐狸、鹏、莺之扰。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 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选自苏轼东坡杂记)【注释】1.武阳君:苏轼的母亲。2. 毂kou :初生的小鸟。 3.快zhi :凶狠。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5、2分)(1)信于异类也 ()(2)去人太远()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此皆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3、联系上下文,众鸟“皆巢于低枝”的原因是什么? (2分)4、选文最后“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 一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3分)三、能力点评学法总结一、知识收获二、方法总结课后作业作业1: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26、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度藏焉,曰: “姑俟异日观”云尔。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 嶂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1、以上选文由 朝著名学者 写给其学生,用以勉励。(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书非借不能读也3、判断下列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乂'。(4分)(1)文中天子、富贵

27、人、其他人及作者本人的事例都证明了 “书非借不能读也”。()(2)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两个主要目的:劝勉黄生专心读书;督促黄生尽快还书。()作业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傅说 举于版筑之间 (2)必先声其心志(3

28、)营益其所不能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翻译:3、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4分)作业3:黄生借书说(节选)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嶂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1、黄生借书说的作者是 (朝代)的

29、(人名)。(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故有所览辄省记。3、上文第 段作者以自己读书的亲身经历有力地论证了 的观点。(3分)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日:“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鹤啄其肉,蚌合而箝 其喙.。鹤日: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鹤日: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鹤。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 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日:“善。”乃止。, , .(选自战国策)【注释】鹤(y u): 一种水鸟。 箝(qi an):夹住。 喙(hu ):嘴。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赵且伐燕

30、()(2)以购大众()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2分)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3分)17参考答案:T同步二、同步典例:例1:12012杨浦、崇明】9 .唐柳宗元(2分)10 .(老虎)渐渐出来靠近它,小心翼翼地(观察它) ,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东西)。(3分)11 . B (3分) A (1 分)C专题二、专题精讲:例1:9. (2分)孟子(1分)儒家(1分)10. (3分)在内心受到困扰,在思路上受到阻碍, 然后才有所作为。11. (3分)D例2:9.清 袁枚10.(我)前去借书

31、,(他)不借给我,回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了向他借书的情形。11. B例3:9、唐代小石潭记或捕蛇者说10、(老虎)逐渐习惯了驴的叫声,又走近(了一些) ,出现(在它的)身前身后, (但)始终不敢进攻(它)。11、D三、专题过关例1:1 .答案:(1)起,指被任用(2)犯错误(或:犯过失)2 .答案:(1)使他经受饥饿(之苦)。(或: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身体消瘦)(2)使他做事不顺。(或:所行不顺,使所做的事颠倒错乱。/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所行不顺,使他的经历总是不顺畅如意)3 .答案: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例2:1 .清(1分)袁枚(1分)2 .(我)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后在

32、梦中还出现我向他借书的情形。(3分)3 .勉励年轻人应该珍惜年少时光,勤奋学习(3分)例3:9 .柳宗元小石潭记/捕蛇者说10 .(老虎)逐渐习惯了驴的叫声,又走近了一些,出现(在它的)前前后后,但始终不敢进攻(它)。11 . CT能力检测1:2使,原动 使坚韧4使劳累 使挨饿8使流汗9使绿10使弯曲11使听见12使扰乱使劳累13使跟从检测2:1. (1)使一信任(2)距离,离2 .这种鸟的羽毛是最为珍贵很难得见得到的,但(这种鸟)却能很驯服不受干扰(地待在那儿),而且也不怕人。3 .因为我的母亲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捉鸟雀。或:因为(主人)对待这些鸟雀的诚心,对待这些不同于人类的动物一直守信用。4 .例:人类不能以自然之长的居高心态来欺压其它动物,要与其它动物相互信任,和谐共处,不能以恶毒的方式或 态度来伤害其它动物。我在少年的时候,所居住的书房前,种有翠竹松柏以及一些花草,郁郁葱葱地长满在庭院里,许多鸟在上面筑巢。我的母 亲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