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职业学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doc_第1页
卫生职业学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doc_第2页
卫生职业学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卫生职业学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摘 要】目的:评价在卫生职业学校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效果。方法:在南阳市某所卫生职业学校中随机抽取大二学生8个班级464人,其中4个班级计216人为教育组, 4个班级248人为对照组。在教育组中培训50名作为同伴教育者,对所有教育组学生实施预防艾滋病相关的健康教育,教育实施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内容一致的问卷调查。结果:教育前两组在各方面具有可比性。教育后, 教育组的有关艾滋病性病及性生殖健康的知识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职校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对于提高学生有关知识有明显效果,但是态度和行为的转变是长期的过程,因此不仅应加强对

2、职校学生的预防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加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而且还应重视对职校学生的观念教育,关爱他人。【关键词】:p 】卫生职业学校;艾滋病; 同伴教育【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_)04-0800-02卫生职业学校的大学生象其他大学生一样正处于性活跃期, 但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也是艾滋病的侵害对象之一,他们关于 HIV/AIDS 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对保护自身的健康有根本意义,而且对其走入社会以后对全社会 AIDS 防治工作都有重要作用。同伴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正是利用同伴之间的信任感, 通过榜样的示范带头和杠杆作用, 对同伴施加潜

3、移默化的影响1。国外学者研究认为,同伴教育具有文化适宜性 (即能提供符合某一人群文化特征的信息)、可接受性(即同伴间容易沟通,交流更为自然)、经济性(即花费少而提供服务有效)等优点2。目前, 同伴教育作为一种健康教育模式, 已广泛地运用于公共卫生的许多领域, 包括劝阻吸烟、戒毒、预防犯罪、计划生育、预防艾滋病/ 性病/ 安全性行为和营养学教育等。本文旨在分析p 同伴教育在卫生职业学校中学生预防艾滋病/ 性病/ 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中的效果及适宜性。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在南阳市某卫生职业学校中随机抽取大一学生8个班级464人,其中4个班级计216人为教育组,男生118人,占54.6, 4个

4、班级248人为对照组,男生127人,占51.7。1.2 方法1.2.1 同伴教育者的选拔 同伴教育者( 志愿者)共50名。要求同伴教育者具备以下条件: 有责任心、自信心、自愿为预防艾滋病/ 性病远离校园而热情为同伴服务的精神。愿意拿出时间和精力投入该项工作,当同伴教育活动与其它活动有矛盾时,尽可能保证前者。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对待艾滋病等应持客观态度2。教育开始前对同伴教育者进行培训,经试讲合格后方可上岗。1.2.2 同伴教育者的培训 对同伴教育者进行为期两天的培训,(1)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艾滋病 性病 安全性行为 避孕自我保护沟通的技巧自尊、自信、责任感。培训教材采用高教授编写

5、的艾滋病青年同伴教育3(2)培训方法:第一天首先观看为了你的健康预防性病艾滋病的录相,播放3次,回答学员的相关问题;由专家讲解30张有关艾滋病的幻灯片及观摩展板,让同伴教育者产生感性认识。第二天进行艾滋病和性有关的脱敏和沟通技巧培训,以便开展工作。第三天学习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展板的内容;由专家用通俗易通、借助比喻、方言和俚语进行详细讲授宣传册的内容;模拟进行同伴教育通过趣味游戏、游戏、分组讨论、辩论和测评实验等多种模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直到学员准确地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3)培训时间:3d。培训次数3次,直到骨干成员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感染途径,非感染途径,及安全套可以避孕、及预防艾滋病和

6、性病的知识。1.2.3 同伴教育 培训合格后,大约以1名同伴教育者对5个同学,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宣传、教育和指导,采用个别交谈、集体活动、小组讨论和睡前恳谈、发放艾滋病预防资料等措施,对同学进行同伴间的教育。经过培训的志愿者对象开展教育,同伴教育后 1 周对接受教育的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以分析p 教育前后的效果。1.2.4 对照组教育 对照组教育按照正常的知识讲座方式讲授教育组的相关知识内容。1.2.5 问卷设计 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填写完毕后由工作人员统一收卷。对教育组、对照组在教育前后同时用同一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状况、生殖健康知识、艾滋病知识、性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7、。3 讨论3.1 卫生职业学校学生知识及态度基线水平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卫生职校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及艾滋病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知晓,但是关于性病知识知晓率相对较差,所以通过基线水平的调查,我们认为卫生职校学生应加强此方面的健康教育,为其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开展艾滋病及性病的防治工作奠定基础。调查发现在安全性行为相关知识、认知、自我效能和行为意向等方面,教育组和对照组在教育前没有差异,在教育后,教育组各方面大幅提高或趋于正向,明显高于教育前,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在对待艾滋病病人或HIV感染者的态度方面,两组无差异,而在对待婚前婚外性行为方面,两组教育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1)

8、。过早的性行为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少女怀孕、性病传播等。职校学生毕业后将走向社会,他们比大学生年龄小,面临同大学生一样的挑战,如果不利用他们在校阶段进行相关的性教育,结果令人担忧4。3.2 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的评价 对比教育前后的效果,可看出在教育组教育前后无论是生殖健康知识还是艾滋病、性病知识的都有提高,且存在显著差异,而对照组调查的结果基本无改变。而且教育后调查组间比较情况看,教育组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存在显著差异,充分说明教育对提高职校学生预防艾滋病等方面的知识水平卓有成效。对于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在教育组发现通过教育改变不明显,说明态度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也说明今后我们在

9、进行艾滋病同伴教育的时候对此需再进一步的强调。只有更多的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转变为宽容和同情,只有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在社会上的生存不受到歧视,才有利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婚外性行为,学生要处于相对否认的状态,近80的同学明确表示反对婚外性行为。对于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持同情态度的比例不高,仅30左右,而且教育后效果也不明显,说明对于艾滋病病人的关心是社会大环境的问题,在目前大家对于艾滋病病人的否定态度多于同情的状况下,要改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教育组在正常社交下不躲避艾滋病病人的率从教育前后比较上升明显(P<0.01),说明通过教育,大家对艾滋病病人的容纳也有一定程度提高。

10、我们还发现对为朋友感染艾滋病是否保密的问题比较特别,教育后为朋友保密率有所下降,且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学生通过教育认识到如果艾滋病处于隐藏情况下更不利于控制,所以部分人认为不应该一直处于沉默状态。总之,本次同伴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对于卫生职专学生是适宜的,和以往高中生同伴教育的结果接近5,6。我们将和有关教育机构进一步合作,争取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艾滋病的同伴教育,降低并控制艾滋病在青少年中的发病。【参考文献】:p 1 吕姿之, 高 .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项目评价设计J.中国健康教育杂志, 1999, 15(11) : 352 F Caron, G Godin, J O

11、tis, et al.Evaluation of a theoreti-cally based AIDS/STD peer education program on postpo-ning se_ual intercourse and on condom use among adoles-cents attending high schoolJ.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J.20_4;19(2): 1853 高 , 吕姿之.艾滋病青年同伴教育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_2; 1204 仇玉兰,施 榕.上海师范大学生艾滋病/ 性病和安全性行为的同伴教育J.中国学校卫生, 20_1;22(3)245 王燕玲,常 春,钮文异,等.高中生艾滋病和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近期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