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_第1页
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_第2页
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一课时课前预习案、预习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自由组合定律。、预习内容:(一)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1. 实验过程P(纯种)黄色圆粒 X绿色皱粒F2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比例 : 2. 实验分析(1) 亲本为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两对相对性状分别为种子的颜色 (即)和种子的形状(即 )。(2) Fi全为黄色圆粒,说明 对为显性,对为显性。(3) F2中有四种性状表现,其中 、是不同于两亲本的形状重新组合类型。(4) F2中粒形的分离比为 ,粒色的分离比为 。表明豌豆的粒形和粒色的遗传都分别遵循。3. 思考:从数学角度

2、分析,9: 3: 3: 1与3: 1能否建立数学联系,这对理解两对相对性状 的遗传结果有什么启示?(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假设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 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 亠控制,则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和, 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表现为黄色圆粒。(1) Fi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 。这样Fi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2)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因此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 _种,性状表现为种:黄色圆粒、绿色皱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P:YYRR(黄圆)X yyrr (绿皱

3、)JJ配子:YRyr /FiYyRr (黄圆)F2(填写右表)配子YRYryRyrYRYryRyrF2代中遗传因子组成有 9种: 、。性状表现有4种: 、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 。另:新的性状组合(重组类型:黄皱 和绿圆 )占F2代的 _,亲本类型(黄圆 和绿皱 )占F2代的。三、预习自测:1. 孟德尔用纯种黄圆豌豆和纯种绿皱豌豆做杂交实验,F2中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类型是 ()A. 黄绿、圆皱B.黄圆、圆皱C.黄绿、绿圆D.黄皱、绿圆2 已知一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遗传因子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 AABB B AABb C aaBbD Aa

4、Bb3. 下列各项中不是配子的是()A. HR B.YR C.Dd D.Ad4. 遗传因子组合为RrYy的水稻自交,其子代中的性状表现、遗传因子组合形式分别是()A.3种、9种B.3种、16种C.4种、8种D.4种、9种课内探究案【学习目标】1 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自由组合定律。2 分析子二代中的各性状的遗传因子组成种类,并总结成规律。3 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探究过程】讨论分析以下问题:1、孟德尔假设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两纯种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什么?2、 Fi代的遗传因子的类型、表现型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3、 F1代在产生配子时,两对遗传因子如何分配到配

5、子中?产生几种配子种类及比例 ?4、F2 代: 控制每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相对独立,互不干扰:I .控制粒色的遗传因子:YY: Yy : yy=1 : 2 : 1;n .控制粒形的遗传因子: 两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分析:(1) F2表现型有几种类型?比例是多少?(2) F2遗传因子的组合有 _种类型,其中,纯合子 种,即 ,各占总数的 ;只有一对遗传因子杂合的杂合子_种,即,各占总数的 ;两对遗传因子都杂合的杂合子 种,即,占总数的 。(3) 为什么出现了两种新的性状?(4) 孟德尔研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是位于一对,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例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植株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

6、传,F1只有一种表现型,那么 F2代出重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A.1 /16B.2 /16C.3 /16D.4 /16例2.两个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个体杂交,按照自由组合定律,F2出现的性状中,与亲本性状不同的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是()A.3/8B.9/16C.5/8D.3/8 或 5/8例3.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i全部为黄色圆粒,F2中的绿色皱粒豌豆种子有6186粒,F2中的绿色圆粒豌豆种子约有()A.6186 粒 B.12372 粒C.18558 粒D.309 粒【课堂检测】1、白色盘状南瓜和黄色球状南瓜杂交,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F1全

7、为白色盘状南瓜。若纯合白色球状南瓜有1000个,从理论上算,F2中杂合黄色盘状南瓜的数目是()A.1000 个 B.2000 个C.3000 个 D.40002、 某饲养场有纯种黑色短毛兔和纯种褐色长毛兔(独立遗传),它们的F2中有128只兔,其中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应有()A . 0 只 B . 8 只 C . 24 只 D . 72 只3、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在F2代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之比为9: 3: 3: 1。这个杂交实验不能说明()A. 黄色对绿色显性,圆粒对皱粒显性B. 豌豆子粒颜色和形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C. 控制子粒颜色和子粒形状的遗传

8、因子融合D. 决定豌豆子粒颜色和子粒形状的遗传因子互不影响4、在完全显性情况下,在同一环境条件下,性状表现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AABB 和 AABb B.Aabb 和 aaBbC.aaBB 和 AAbbD.AaBb 和 aaBB5、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 与亲本不同的类型。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F2中除了出现两个亲本类型外,还出现了两个F1 的( )A. 遗传因子发生了改变B. 成对的遗传因子的分离C. 非成对的遗传因子的分离D. 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的同时,非成对的遗传因子间自由组合第一章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二课时课前预习案一、预习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

9、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自由组合定律。二、预习内容:(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1. 方法:,即让Fi与杂交作用:(1)测定Fi产生的 种类及比例;(2)测定Fi的组成;(3) 判定 Fi在形成配子时 的行为。2. 写出测交遗传图解:3. 结果:孟德尔测交实验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符,从而证实了:(1) Fi 是。(2) Fi产生 _种类型比例为 的配子。(3) Fi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 ,不成对的遗传因子 。(四)自由组合定律:1. 发生时间:形成时。2. 遗传因子的关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 的。3. 实质: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

10、子 (五)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 正确选用 做实验材料是获得成功的首要原因。2. 在对生物的性状分析时,首先针对 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再对 性状在一起的情况进行研究。3.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4. 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的程序。按提出问题t提出 (解释)7 t总结规律的科学实验程序而进行的,被称为“假说一一演绎”法。(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将“遗传因子”命名为 ,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2.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 ;基因型:与有关的基因组成;等位基因:控制性状的基因。课内探究案 【学习目标】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探究过程】、思考:

11、1.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吗?二、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类型比较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研究性状控制性状的等位基因Fi的配子种类F2表现型种类及比例F2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三、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思路: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问题1. 配子类:女口: AaBbCC产生的配子种数?AaBbCCA aB bC种配子规律1配子种数=每对相对性状产生配子种数的 2. 配子间结合方式类:女口: 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多少种 先求AaBbCC与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AaBbCC :种配子,AaBbCc : _种配子再求两个配子结合方式,由于两性配

12、子间的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AaBbCc配子间有种结合方式。规律2:配子结合方式种数=两个亲本产生配子种数的 3. 表现型、基因型类女口: AaBbCC与AaBbCc杂交,子代有多少种基因型和表现型?AaAa_ AAAaaa 种基因型种表现型BbBb > BBBbbb 种基因型种表现型CC Cc > CC Cc 种基因型种表现型则子代形成的基因型有 种,出现的表现型有 种。规律3:子代基因型种数=每对相对性状产生基因型种数的 ;规律4:子代表现型种数=每对相对性状产生表现型种数的 。4. 求子代某一基因型出现的概率:女口:已知双亲的基因型为 AaBb与AABb求子代基因型

13、为 AaBb的概率?5. 求子代某一表现型出现的概率:女口:已知双亲的基因型为 AaBb与AABb求子代双显性性状,即A_B _的概率?6. 求子代中不同于或相同于亲本类型的概率:女口:亲本为 AaBbx aaBb,求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概率?7. 由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推导亲代的基因型: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下表是 4种不 同的杂交组合以及各种杂交组合所产生的子代数。请在表格内填写亲代的基因型。亲代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基因型表现型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黄皱X绿皱034036黄圆X绿皱16171415黄圆X绿圆217206绿圆X绿圆004

14、314黄皱X绿圆17161817例1、基因型为 AaBbCc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数是多少?其中同时含有A B基因的配子占多少?例2、香豌豆中,只有当A、B两显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一株红花植株与aaBb杂交,子代中有 3/8开红花;若此红花植株自交,其后代红花中,杂合子占()A、8/9 B 、6/9 C 、2/9 D 、1/9【变式训练】 天竺鼠身体较圆,唇形似兔,是鼠类宠物中最温驯的一种。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该鼠的毛色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这两对遗传因子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一批遗传因子 组成为BbCc的天竺鼠,已知 B决定黑色毛,b决定褐色毛,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 在(即

15、白色)。则这批天竺鼠繁殖后,子代中黑色:褐色:白色的理论比值为()A、9:4:3 B、9:3:4 C、9:1:6 D 、9:6:1例3、鸡的毛腿F对光腿f是显性。豌豆冠对单冠 e是显性。现有一只公鸡甲与两只母鸡 乙和丙,这三只鸡都是毛腿豌豆冠,用甲与乙、丙分别进行杂交,它们产生的后代性状表现如 下:(1 )甲乂乙t毛腿豌豆冠、光腿豌豆冠(2)甲X丙t毛腿豌豆冠、毛腿单冠则公鸡甲的基因型为。四、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1、育种方面原理:通过遗传因子重组,培育具有多个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如:小麦矮杆、不抗病X高杆、抗病t矮杆抗病新品种(纯合体)例1 .甲品种小麦纯合抗锈病高秆,乙品种不抗锈病矮秆。已知抗病

16、(T)对不抗病(t )为显性,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用甲、乙两品种杂交的方法在后代选育抗病矮秆的新品种:(1) F2有多少种表现型和基因型? 。(2) F2中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是什么? 为什么? (3)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 F2中所占的比率为 。2、医学实践方面:原理:根据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定律来分析家系中两种遗传病同时发病的情况,并且推断 出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和表现型以及它们出现的概率,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例题: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患者(由显性致病遗传因子D控制),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婚后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先天性聋哑的孩子(由隐性致病遗传因子p控制,遗传因子组

17、成为pp)。推测:这对夫妻的遗传因子组成是什么?这对夫妻生育的子女中两病兼得的概率是多少? 只得一种病的概率是多少?都正常的概率是多少?【当堂检测】1. 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 ddEeFF和DdEeff的2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遗传因子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A. 1/4 B . 3/8 C 、5/8 D . 3/42. 人类多指遗传因子(T)对正常(t )是显性,白化遗传因子(a)对正常(A)是隐性,是常 染色体上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且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机率分别是A. 1/2 ,

18、 1/8 B . 3/4 , 1/4 C . 1/4 , 1/4 D . 1/4 , 1/83. 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在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 80株,那么F2中表现型不同与双亲的杂合植株约为()A.160B.240C.320D.4804. 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遗传因子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遗传因子组成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 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 : 3 : 1 : 1。“个体X”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 BbCcB . B

19、bcc C . bbCcD. bbcc5. 已知柿子椒果实圆锥形(A)对灯笼(a)为显性,红色(B)对黄色(b)为显性,辣味(C)对甜味(c)为显性,假定这三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现有以下4个纯合亲本:亲本果形果色果味甲灯笼形红色辣味乙灯笼形黄色辣味丙圆锥形红色甜味丁圆锥形黄色甜味(1) 利用以上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的亲本组合有 。(2) 上述亲本组合中,F2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 ,其遗传因子组成为 ,这种亲本组合杂交 F1的遗传因子组成和表现型是 ,其F2的全部表现型有,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在该F2中出现的比例是 。课后拓

20、展案1. 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联的称为粘皮,不粘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粘连的称为粘核,不粘连的称为离核。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a)为显性。现将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据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A.AABB aabb B.aaBB AAbb C.aaBB Aabb D.aaBb Aabb2. 下列杂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Abbx aaB BB.AABbx aabbC.AaBbx AABBD.AaBBX AABb3. 在下列基因型个体中,只能产生

21、一种配子的是()A.YyRrDd B.yyRrdd C.yyRRDdD.YYrrDD4. 最终证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的假设性解释”正确的实验是()A.豌豆的杂交实验B.豌豆的自交实验C.豌豆的测交实验D. 豌豆的反交实验5. 下表是分析豌豆的两对遗传因子遗传情况所得到的F2遗传因子组成结果(非等位遗传因子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表中列出部分遗传因子组成,有的以数字表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配子YRYryRyrYR12YyRrYr3yR 14yryyrrA. 表中Y与y是等位基因,Y与R、Y与r是非等位基因B. 1、2、3、4代表的基因型成在 F2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 3>2=

22、4> 1C. F2中出现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是6/16、10/16D. 表中Y、y、R、r基因的载体有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6. 将高秆(T)无芒(B)小麦与矮秆无芒小麦杂交,后代中出现高秆无芒、高秆有芒、矮秆有芒、矮秆无芒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 : l : 1 : 3,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 TTBBX TtBb B . ttBB X TtBB C. TtBb X ttBb D . TTBbX TtBb7. 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则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数目依次是A. 5 和

23、3 B . 6 和 4 C . 8 和 6 D . 9 和 48.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他们各自的双亲表现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个患白化病的兄弟,问他们婚后生育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A.1/4B.1/6C.1/8D.1/99.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 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 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 =3 : 1,抗病:感病=3 : 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B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C.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24、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同10将基因型为 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 AABBCC 的个体比例应为( )A. 1/8 B . 1/16C、 1/32 D . 1/6411. 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A. FfGg X Ffgg B . FfGg X FfGg C . ffgg X ffgg D . FfGg X ffgg12. 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不必考虑的是()A.亲本的双方都必须是纯合子B.每对相对性状各自要有显隐关系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的花粉D.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13. 下列杂交组合中,所有后代与亲代性状

25、表现相同的一组是()A.AaBBx AABbB.Aabb X aaBb C.AAbb X aaBb D.AaBb X AaBb14. 遗传因子组成为 AaBb的个体进行测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15. 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 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 ,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 3个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圆甲X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9: 6 : 1实验2 :扁盘X长,R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9: 6 : 1实验3 :用长形品种植株

26、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 2 : 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定律。(2) 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 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扁盘的基因型应为,长形的基因型应为。(3) 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 有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扁盘:圆=1 :

27、 1,有的株系 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答案第一课时预习自测:D C C D课内探究:1. YYRR yyrr2. YyRr 黄色圆粒 黄色和圆粒都是显性性状,绿色和皱粒都是隐性性状3. 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 Yr yR yr =1: 1:1:14. RR: Rr:rr=1:2:1(1)表现型为2*2=四种即(3/4黄:1/4绿)*( 3/4圆:1/4皱)=9/16黄圆:3/16黄皱:3/16 绿园:1/16绿皱比例为9:3:3:13*3=9 种 4 YYRR YYrryyRR yyrr1/16(性状为黄圆、黄皱、绿园、绿皱)4 YYRr YyRR yyRr Yyrr2/161 YyRr 4/16(3)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了例1、E 例2、D例3、C课堂检测:E ECAD第二课时类型比较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研究性状一对两对或两对以上控制性状的等位基因一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