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_第1页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_第2页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_第3页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目标:1. 认识“群、竹”等 10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的字音;会写“竹、牙”等5个 字和横折弯钩 1个笔画。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3. 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 感受“小画家” 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教学难点:会写“牙、马、几”等字。教法: 谈话法,引导法学法: 观察法,小组合作法教具准备:图片(竹叶、梅花、枫叶),田字格小黑板,生字卡片。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理解题意。板书:雪地里的小画家1“雪地”是什么样子的?(下大雪以后,地面

2、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大地都变成银白色的了)2什么是画家?(绘画技艺很高的人)3课题讲的谁?(小画家)4. 什么地方的小画家?(雪地里的小画家)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准生字的音。1学生自练看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记住生字的读音要读通顺。(读几遍后教师检查,指名读)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3这篇课文有几句话?4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知识?(四种小动物的爪或蹄子的形状不同,青蛙是冬眠动物)三、细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理解课文内容。1. 读第 1句,问:小动物们要在雪地画画,看到下雪了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它们很高兴?这句话最后的标点符号叫感叹号,在这里是表示高兴的语气。你们自己练习读

3、出高兴的语气。2. 读第 2句,自由练读,指名读。(1)这句话讲在什么地方?来了谁?(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2)“雪地” 与上句有什么关系? (冬天下了大雪, 才会有雪地)(3)“一群”是多少?(好多个)(4)这一群小画家和“雪地”有什么关系?(雪地是小画家画画的地方)3读第 3句话。自由练读,指名读。( 1)谁在雪地上画画?(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上画画)( 2)它们都画了什么?(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3)说说小画家画的画是什么?(是它们在雪地上踩出的脚印)( 4)为什么说小鸡画竹叶呢?(小鸡的爪子印出的形状像竹叶)其它小动物为什么画的不一样?4读第 4

4、句话。(自己练读后指名读)( 1)你们平常画画时要用什么?”( 2)这4位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呢?(不用不用几步就成一幅画)( 3)“几步就成一幅画”是什么意思?5 读第 5、6两句话。想一想,青蛙为什么没有参加?它为什么大白天“在洞里睡着”了呢?(因为青蛙是一种冬眠动物)四、指导朗读。你们觉得这篇课文有趣吗?读出小动物的快乐的情趣。五、进行创造思维训练。除了课文中的四种小动物,还会有谁也会来雪地里画画呢?它们画了什么?六、作业布置: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二、小组合作学会 5个生字。1. 竹: zhú, 拼读音节,读词语:青蛙(1)识记字形,自学后指名提问。(2)自己默记字形,

5、同桌互相检查。(3)口头组词语。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牙、马、用、几”四个生字。三、指导书写。1. 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钩。2. 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教师示范,学生练写。3. 提示 5 个字的书写要点。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表演、朗读等形式,感悟动物们雪地“作画”的快乐心情,体会课文的趣味和意境,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五、实践活动1. 你知道哪些动物也会来雪地“画画”,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并说出自己是从哪里了解的。2. 如果在下雪天,可以带领学生去雪地玩耍,亲自感受。六、作业布置:书写生字七、背诵课文。板书设计:雪地里的小画家小鸡竹叶小狗梅花小鸭

6、枫叶小马月牙教学反思:13乌鸦喝水教学目标:1. 认识“乌、鸦”等 11 个生字和 1 个偏旁反文旁;会写“只、石”等 5 个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教学重难点:认识反文旁;会写“多、出”等字。教法: 讲授法 实验法学法: 朗读法教学准备: 小黑板、瓶子、石子、水。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谈话:出示乌鸦图,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知道它的一些故事吗?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只聪明能干的乌鸦,你们愿意吗?(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组织学生自由读文,勾画出生字生词并自学。2、认识偏旁反文旁。3. 检查自学情况(1)利用字卡,互相指读生字,适当

7、组词,同学间相互评价,纠正读音。(2)多种形式读文。4、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5、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内容。三、巩固识字,提高写字水平。(1)再认生字,交流识字记字方法。如:谜语法、比较法、编顺口溜等。(2)自选生字进行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写字。学生书写展示,组织互相评议。(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多、出、见等。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指名读课文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来体会乌鸦喝不着水,想办法的心情。结合进行朗读训练。2. 结合看图,理解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 指导朗读“怎么办呢?”启发学生想象,说说乌鸦会想什么办法。3、引导学生再看第一幅图, 并要求学生

8、思考:乌鸦想出什么办法?这个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4、利用第二幅图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让学生上讲台做实验: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在瓶子里。要求学生看清楚水是怎么升高的。要求学生讲出瓶子里的水是怎么升高的,书上是怎么写瓶子里的水升高的,理解“渐渐升高”。并用“渐渐”说一句话。三、指导朗读,体会情感。1、第一句用坚定的语气读“一个一个地放在瓶子里”。“水渐渐升高”要读得慢。“乌鸦就喝着水了”要用轻松的语气朗读。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试着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四、深化主题拓展延伸1、讨论: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创设情境,组织讨论,发展学生思维。)2、学生讨

9、论,合作交流,表达看法。五、作业布置:书写生字板书设计:乌鸦喝水水不多、瓶口小喝不着想办法:放石子喝着水教学反思:14 小蜗牛教学目标:1. 认识“住、孩”等 12 个生字和王字旁 1 个偏旁;会写“对、妈”等 4 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法: 谈话法,引导法学法: 观察法,小组合作法教学准备:1. 制作多媒体课件 ; 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 ; 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 搜集

10、描写四季的古诗词。 ( 教师 )2. 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 了解四季的特点。 ( 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1. 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 你们见过蜗牛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 ( 板书:小蜗牛 )2. 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 出示蜗牛图片 ) 师生简介。3. 学写“牛”字。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4. 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 ?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2. 学生自由读

11、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3. 检查识字情况。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zhù z àiháiziwánquánbi àn hu íf yá住在孩子完全变回发芽ho jiw ni úwánbpáy pá好久蜗牛玩吧爬呀爬指名开火车认读, 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 “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 ; “住、树”是翘舌音 ; “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4. 学习新部首王字旁。5. 整体感知,学写生字。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课文,你能把它读好吗 ?请大家再一次自

12、由地大声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1) 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2)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师生以“五不”要求 ( 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3)想一想,这篇课文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向我们讲述这个小故事的?(3)( 4)学写“对”字。观察“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强调“又”变成部首时第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比“”低一点,最后一笔点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学生动笔写一写。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1. 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 ?你是怎么找到的 ?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

13、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2. 你能找到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吗 ?指名朗读第 2、3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3. 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 ?(1) 指名读第 2 自然段。(2) 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的问题。(3) 学写“妈”字。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观察“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强调“女字旁”。学生动笔写一写。4. 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 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 )你知道春天还有哪些特点吗?预设: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5. 图文结合,指导朗读。导学:蜗牛妈妈是怎么对小蜗牛说的呢 ?(1) 看第一幅图,

14、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一起时的表情和姿态,想象一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 ?( 很好、很幸福 ) 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 ?学生自由练读。(2) 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3) 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 ?( 没有 ) 为什么 ?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导读第 3 自然段第 1 句话。 ( “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 )(4) 那他看到了什么 ?出示第二幅图,说一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 ?( 又大又红 )(5) 指导朗读第 3 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6) 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 并评

15、出最优秀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6. 小蜗牛在春天出发,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诉妈妈他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 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2. 学生看图复述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3. 小蜗牛又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 ?让我们快到课文中去找找吧 !二、自主学习,感受四季特点1. 自然过渡,学习第二次对话。谁知道小蜗牛接着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请同学们读一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二次对话。你是从哪句话知道是夏天的,用横线画出来。出示第二次对话内容: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 ! 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小蜗牛爬呀,

16、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1) 这部分是谁说的 ?请你读一读。你能用妈妈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来读一读这部分吗 ?(2) 理解“已经”一词,用“已经”说一句话。预设: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我已经吃完早饭了。 ( 指导朗读蜗牛妈妈的话,注意重读“已经”这个词。 )(3) 从蜗牛妈妈的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 预设: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几颗草莓。(4) 小组交流:小蜗牛摘到草莓了吗?为什么 ?它又看到了什么 ?预设:小蜗牛没摘到草莓,因为草莓没有了,它看到了树叶黄了,地上长着蘑菇。(5) 指名全班交流。(6) 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注意读出小蜗牛和蜗牛

17、妈妈的不同语气。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分角色朗读。2. 自主学习第三次对话。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草莓,可它没摘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第三次对话。(1) 出示自学提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这次对话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用横线画出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干什么的句子。用浪线画出小蜗牛说的话,多读几遍,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2) 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巡视。(3) 指名交流。三、角色朗读,情境再现1. 三人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读。提示:注意角色分配 ( 一人旁白、一人小蜗牛、一人蜗牛妈妈 ) 。2. 指名分角色朗读。3. 评选出最佳选手。四、仿照课文,练习对话导语:

18、同学们,这篇课文通过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你能用对话的方式来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四季吗 ?小黑板提示_对_说:“_。已经是春天了 ! ”_对_说:“_。已经是夏天了 ! ”_对_说:“_。已经是秋天了 ! ”_对_说:“_。已经是冬天了 ! ”1.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2. 指名说一说,师生评议。五、指导书写1. 出示“全、回”两个字。2. 尝试给生字组词。3. 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 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5. 学生书上描红,体验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6. 学生再写,班级展示。7. 反馈

19、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板书设计:小蜗牛春天小树发芽了夏天小树长满了叶子,地上长着许多草莓秋天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黄了冬天地上盖着雪,树叶全掉了教学反思: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教学目标:1. 乐于与别人交流,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说清楚。2. 积极参与讨论,能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能说出理由。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借助简笔画、图片、关键词呈现搬运南瓜的方法教学难点: 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表述清楚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想方法1. 可以让 学生先连贯地看 3 幅图,看懂图意,明白第二幅图中的大问号就是指小兔可以用哪些方法 把南瓜运回家。2. 引导学生

20、针对南瓜的“大、重”,大胆想象可以有哪些方法。可以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借助简笔画、图片、关键词呈现搬运南瓜的方法。3. 指导学生用一两句话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表述清楚。二、讨论评议1. 学生小组讨论和评议黑板上呈现的运南瓜方法,哪一种最好,理由是什么。2. 进行全班交流,说说各自不同的想法。三、实践活动1根据自己想出的办法,邀请同学分角色演一演小白兔运南瓜的故事。2同桌合作,讲一讲小兔运南瓜的故事。回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听听爸爸妈妈还有什么方法来运南瓜。3选一种运南瓜的办法把第二幅图画出来,在班里举办“小兔运南瓜”画展。教学反思:语文园地八教学目标:1.识记了 4 组表示职业和工作地方的词语

21、,引导学生识记5 个生字,会写“工、厂”两个生字;2. 扩展积累 12 个词语并尝试写一句新年祝福的话;3. 了解汉字“先中间后两边” 和“先外后内” 的笔顺规则,按规 则书写汉字,培养学生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4. 朗读和背诵古诗风;5. 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了解春节的风俗,体会童谣中的淳朴情趣。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识记 5 个生字, 会写“工、厂” 两个生字;教学难点: 了解汉字“先中间后两边”和“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按规则书写汉字,培养学生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好一张贺年卡,自己画好图案,留出写话的位置;生字、词语卡片。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22、一、识字加油站1. 通过读读说说, 让学生感受职业和工作的地方之间的从属关系。2. 结合词语认识“工、厂、医、院、生” 5 个生字。3. 说说自己知道的职业和工作的地方。4. 学生观察田字格,正确书写“工、厂”,注意利用横中线、竖中线在定位中的平分作用,把字写端正。二、字词句运用(一)读一读1. 读一读 6 组新词,说一说每组词语有什么共同点。(让学生知道不仅同一个字可以组成不同的词,在不同的词里它们的含义可能也不同)2. 多种形式的读,并让学生适当进行扩词练习。(二)写一句新年祝福的话。1.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画好图案的贺年卡。2. 先想想自己想要祝福的人是谁,再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写的时候

23、注意参照图示上的贺卡书写格式,把祝福的人写在左上方,自己的名字写在右下方,别忘了写上日期。三、书写提示1. 指导学生书空同组的两个汉字,观察发现两个汉字共同的书写规则:“先中间后两边”和“先外后内”。2.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每个生字的位置,交流提醒关键笔画所在位置,再进行书写。3.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汉字中,哪些运用了“先中间后两边”和“先外后内”的书写规则。4. 总结回顾本学期提示的 3 条笔顺规则:从上到下,先横后竖;从左到右,先撇后捺;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第二课时一、复习:认读词语二、日积月累1. 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古诗,把诗读通顺。2. 感受风的多变,想象它在春天、秋天、水面

24、和竹林间掠过的画面,用上不同的音量和速度来朗读。3. 简单交流读不明白的地方。4. 鼓励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想象画面,进行背诵。三、和大人一起读1. 鼓励学生自己借助拼音,把这首童谣读通、读顺,并读给大人听,不正确的地方,大人再给予指导。2. 在熟读的基础上,了解春节的习俗,体会过年的快乐。3. 读完以后,大人和孩子可以一起聊聊,说说现在过年的方式和童谣讲述的内容有哪些不同,大人也可以讲一讲自己小时候是怎么过年的,还可以让孩子说说过年最喜欢哪些活动。四、课堂总结教学反思: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题一、读拼音,写词语,看谁写得最漂亮。zo shànkixnshbnshuu()()()()lìzhèn xiod ochzizìj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