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资料_第1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资料_第2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资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资料 1、重要虚词整理。之三里之城(的,结构助词)环而攻 之而不胜(代词,指“城郭”)(夫环而攻之委而去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的,结构助词)(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至IJ,动词)亲戚畔 之 天下顺 之(代词,指得道者)以天下 之所顺,攻亲戚 之所畔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而环而攻之而不胜 (A、顺连;B、转折,但是)夫环而攻之(顺连)然而不胜者 (然而,转折,但是)委而去之(顺连)以域民不 以封疆之界(凭借)(固国不 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 以兵革之以天下之所顺(凭借,有时也翻为“用”)2、重要实词整理。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郭外城。【是】,这环包围。池护城河。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指盔甲之类。委放弃;去离开。(1。)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11)封疆划定的疆界。(12)固巩固。(13)山溪地势;山河。(14)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 的人,此处特指君主。(15)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16)至极点。畔通“叛”,背叛。(18)顺归顺,服从故所以。3、重点语句翻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好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条件,有利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放弃而离开城

3、池,这是因为有利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限制人民不凭借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凭借山河的险要,威震天下不凭借无力的强大)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的帮助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的帮助就少)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家人和亲戚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 的人都会归顺他)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用天下人都归顺的力量,攻打连家人和亲戚都背叛的国君,所以,施“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要战就一定能胜利)4、主旨提炼或理解

4、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本文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人和”,就是人心所向、内部团结,这正是施“仁政”的结果;“得道”,就是施“仁政”。)5、写作特色 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 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 阐发,说明,欲得火和”,必先要 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 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议论中运用排比、正反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6、课后练习课文中有不少排比句,读时要注意节奏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 /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 /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论点的提出和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特点?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证:开头提出论点,然后对论点进行论证。运用类比论证的手法,以战争中的情况 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以短文中你感受最深的语句为话题,发表简短的看法。“得道者多助,失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