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教案9_第1页
《望天门山》教案9_第2页
《望天门山》教案9_第3页
《望天门山》教案9_第4页
《望天门山》教案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 9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 人教(部编版)课题古诗二:首(望天门山)学科语文课型阅读年级六年时间主备人执教人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 国山河的热爱之情。3、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口形象思维能力。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学习难点想象诗中描绘的优美意境。预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环节导案,颉导入确立目标(板书:山),什么字? 你能说带后山或与山 肩关的成语吗?喜欢 游山玩水吗?都游过 哪些山?还想去游哪 些山?

2、老师带你们去游天 门山,怎么样?今天我 们学习一首古诗,板 书:望天门山。预习质疑自主探究学生交流1。初读先感知2朗读晓诗韵3.研读解诗意4.研读悟诗情5.品读拓诗境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合作交流体验快乐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占诗,遇到读不准 的字音多读几遍,把古诗读通顺,读流利,做 到声音响亮,读音准确,语速适当,读出诗的 节奏。2、我能联系课文中注释,借助工具书,或 请教老师同学,看着插图,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并练习用自己的话说出来。3、我想和学习小组的伙伴交流一下诗句的意思。精读点拨深化理解教师范读,学生评 议。(播放视频)师述:唐幺宗升元13年,25岁的李白第一次离开家乡,怀着济世安民 的雄

3、心壮志,又带着对 未木前途的忐忑之心。当他乘舟顺江而东,途 经大门山,天门山就像 大门一样敞开,让他的 眼前豁然开朗。于是, 他挥毫写卜了这首望 天门山。达标测评总结提升想象回向,感情朗读:在诵读这首诗时,我仿佛看到了诗人看到山 9的美景:雄伟的()山,()的长江水,乘风破浪的(),啊!真是气势浩荡,奇险壮观呀!假如我是诗人李白,我会这样吟诵望天门山3、背诵:这么美的诗我要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望天门山大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0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望庐山瀑布 人教(部编版)望庐山瀑布吟诵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望庐山

4、瀑布的教学,通过吟诵的引领,力求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 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在当前的古诗教学中,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 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用诗意的用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 象的空间。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 度、价值观的培 养。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 境中学语言。让学生在“吟、想、悟、背”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 的合作、积极的探究,解读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蕴,品味古诗的物质,体 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 .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2 .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

5、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3 .初步了解吟诵的基本规则,学习吟诵望庐山瀑布。【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学习吟诵,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吟诵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歌赋更是其中的灿烂奇葩。本学期,我们学了李白的 哪首诗?指名背诵。2 .吟诵早发白帝城,引入吟诵。3 .简介吟诵吟咏诗词,诵读文赋。传习雅言之道,养成君子之风。继往圣之绝学,留华夏之文脉。刘勰:“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有专家认

6、为,不吟诵的古诗词已经不是古诗词的原貌了。二、揭题:理解诗题,知晓诗人。1.谈话激趣:同学们,大家肯定知道唐 代大诗人李白吧,他号称“诗仙”,五岁时就开始读书 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要学习 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2.揭题:认真看老师写课题,读课题,注意停顿。3初读:疏通句读,初知诗意。以多种形式读这首古诗(可以自由读、同桌一起读、互换读、对读) ,要求读正 确,读通顺。4.指名读诗歌,要求读好节奏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图文结合,画中会意1.观察画面,理解诗意。2.

7、小组内交流。.3.集体交流。4 .想去游览一番吗?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 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 正在焚香 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5 .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四、再读:想象画面,领悟诗情。'1.站在这样极具震撼力的瀑布前,诗人李白会想些什么呢?他的心情怎样?请你们再去细细地读古诗,从哪些字,哪些词中看出来了?课件出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 “飞”、“直”写出了瀑 布的什么

8、特点?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长长的 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2)补充“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 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大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大。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3)“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4)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 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五、学习吟诵 1.教师范吟,说明是华调吟诵。 2.简要介绍吟诵规则: 一二声平三四

9、仄,入声 规则很奇特。平声吟长仄声短,韵字平仄皆回缓。3.学生练习吟诵。4.此时,你就是大诗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 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你想怎样吟诵这首诗?(4)过渡:这么美的诗,这么美的语言,我们应该好好吟诵一番。(5)指名配乐吟诵。(6)指名一个小组吟诵,没人一句。(7)齐吟:听着你们的吟诵,让老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自然真是神奇, 造就了如此美景,感谢李白又给后人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诗篇。 各位小诗人,如 此美景,让我们尽情抒发吧。板书设计:香炉紫烟见瀑布 前川 雄伟壮观飞流三千尺感银河落九天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望洞庭人教部编版望洞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10、: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和州,行经洞庭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写洞庭湖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 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 ”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 洞庭湖的柔和秀美。望天门 山教案 9古诗先以“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水月澄洁,一片和谐。湖面无风,如月下铜镜铺展于大地。 “镜未磨”写出了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呈现出迷蒙之美。放眼远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如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如一种工艺珍品,使人爱不忍释。全诗构想新奇,

11、化大为小,色调淡雅。 。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庭、未”等4 个生字,会写“镜、未”等6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磨”继续进行自主识字练习。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学习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3. 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 教学难点是体会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背诵比赛,激趣导入。1. 背诵比赛: 同学们已经读过很多古诗, 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古诗。2. 学生自愿背诵自己喜欢的

12、古诗,师生评议。3.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背诵了很多古诗。同学们背诵的古诗中有写人的,有写事的,有写物的, 我发现大多数同学喜欢写景的古诗。 一千年前的一个秋天, 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 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佳作。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这位诗人就是唐代的著名的诗人刘禹锡。(板书:望洞庭)4. 简单介绍作者:(课件出示20)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 人。 其诗通俗清新, 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 竹枝词 柳枝词 和 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设计意图】 背诵古诗的形式引

13、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境。二、朗读古诗,生字指导1. 学生自读全诗。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对准节奏。2.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交流节奏。 (课件出示21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板书:望洞庭)3. 课件出示本诗的生字。 (课件出示22 )j in g w ei m o y do y in p n t in g镜未磨遥银盘庭( 1)指名读。( 2)重点强调 : 前鼻音“银盘” ,后鼻音“镜庭” 。( 3)指名小组齐读生字。4)识记生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生字的?形近字辨析:境一镜 末一未 摇一遥 很一银 挺一庭组词扩

14、展:磨面磨坊 盘子 玉盘( 4)全班齐读。4. 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课件出示23、 24 )( 1)望:从远处看。( 2)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3)湖光:湖面的波光。( 4)两:指湖光和秋月。( 5)和:和谐,优美。( 6)潭面:指湖面。( 7)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 8)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9)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10)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5. 再读古诗,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课件出示25)(秋夜, 洞庭湖水清澈透明, 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 显

15、得十分宁静、 和谐; 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 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自主解决字、词,交流诗句的意思。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三、再读古诗,深入探究。(一)探究交流:湖光秋月两相和。1. 学生齐读,思考:从这句诗中读出了什么?( 1)读出时间:秋天的夜晚。( 2) 读出了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 洞庭湖水清澈透明, 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 3)读出了“两相和”中的“两”是指:湖光和秋月。 “和”是指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的美。2.

16、 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秋夜, 洞庭湖水清澈透明, 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 3. 学生自由朗读,读出宁静与和谐的氛围。(二)探究交流:潭面无风镜未磨。1. 学生齐读,思考:从这句诗中读出了什么?( 1)读出湖面的样子:风平浪静。( 2)读出了月光下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 3)读出了精确的比喻:把“潭面”比作“铜镜”。2. 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湖上无风, 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3. 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二)探究交流: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1. 学生自由朗

17、读。2. 互相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1)遥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 2)山水翠: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 3)运用比喻的写法,把洞庭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3. 自由朗读,想象诗人描绘的景象。4.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 的田螺。【设计意图】四、学习新字,指导写字1. 认读生字:( 1) (课件出示26 )镜未 磨 遥 银 盘(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读带拼音认读,去掉拼音认

18、读。( 4)开火车读、齐读。( 5)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磨”半包围结构, “广”写大,写长,里面“林、石”注意穿插避让,写得扁一 些。“盘”上下结构,上长下短。注意“舟”不要写太长,横基本压住横中线。( 6)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7)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设计意图】五、积累内化,迁移运用。1. 教师小结:我们一起学习了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七绝望洞庭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 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 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全诗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 指名有感情读背,齐读,学生自由朗读。3. 其实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并阅读。【设计意图】板书设计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 秋月/ 两相和,潭面/ 无风/ 镜未磨。遥望/ 洞庭/ 山水翠,白银/ 盘里/ 一青螺。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1 .展开想象, 体会意境。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适当引导, 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