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流行学》_第1页
《植物病害流行学》_第2页
《植物病害流行学》_第3页
《植物病害流行学》_第4页
《植物病害流行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协同进化(co-evolution ):寄生物的进化是紧跟着它们寄主进化的。反之,寄主的进化也受它们寄生物进化的某些影响。两种生物互相施加选择压力,使一方的进化部分地依靠另一方进化,这种相互关系称为协同进化。侵染概率infection probability :又称侵染几率。指接触寄主感病部位的一个病原物传播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侵染成功,引起发病的概率。侵染梯度(infection gradient ):又称病害梯度(disease gradient )或传播梯度(gradientof spread),是指传播发病后,子代病害数量(或密度)随着与菌源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逐渐 减少(递减)的现象

2、或状况。重叠侵染:当寄主植物有限的侵染位点遇上大量的病原物接种体时,在一个发病的位点上, 同时或先后遭受接种体不止一次的侵染,但最终只形成一个发病点,在这个发病点上即发生了重叠侵染。遗传稳态(genetic homeostasis ):当寄主一病原物系统在协同进化中建立的病害平衡状态因受到遗传因素或外界条件的干扰和破坏时,寄主一病原物系统可进行自我调节,仍保持或恢复平衡状态,生物群体这种使本身遗传组成保持平衡并抵制突然变化的倾向称为遗传稳态。水平的抗病性(horizontai resistance) :当一个品种的抗性是普遍一致地对病菌的所有小种的,这种抗性是水平的,不属于基因对基因系统,其抗

3、性是催化作用和催化产物决定的。侵染单位:当一个传播单位与一个适当的植物感病部位接触,并有适当的环境条件,使其侵染成功,这样一个传播单位就变成一个侵染单位。一个侵染单位占据一个侵染位点并可识别和计量。垂直抗病性(Vertical resistance) :当一个品种是抵抗一种病原物的某些小种而不抵抗其它小种,这种抗性是垂直的,也称专化性抗性,存在基因对基因的关系,是由蛋白 质的聚合作用决定的。ES (expect system): 是一个(或一组)能在特定领域内,以人类专家水平去解决该领域中困难问题的计算机程序。广泛的ES应包括专家知识、统计模型、模拟模型集合为一体。IPM:它从生态学和系统论的

4、观点出发,针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采用尽可能相互协调的有效防治措施并充分发挥自然抑制因素的作用,将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并使防治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内外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EIL:经济损害水平相当于经济损害阈,是指造成经济损失的最低害虫种群密度(病害水平)。侵染链infection chain :由多个侵染环构成的链,是病原物传播体从一个寄主到另一个寄主的一系列传播。系统分析system analysis :系统分析是一种研究方略,它能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对问题的充分调查,找出其目标和可行方案,并通过直觉和判断,对这些方案的结果进行比较, 帮

5、助决策者在复杂问题中作出最佳的决策。稳定化选择(Stabilizing selection) :和定向选择方向相反的选择压力叫稳定化选择。即在病原物同一位点上对无毒基因的选择优于毒性基因,不利于毒性基因突变,使之在后代中出现的频率下降。单年流行病害(monoetic disease):是指在作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适宜,菌量不断积累,流行成灾的病害。度量病害流行进展的时间尺度,一般以“天”为单位。积年流行病害(polyetic disease):积年流行病害是指病原物需要经过连续几年的菌量积累,才能流行成灾的病害度量病害流行进展的时间尺度一般以“年”为单位。与单利病害 (simple in

6、terest disease )同义。微梯拂利亚效应(The Vertifolia Effect):植物抗病性是一种复合性状,水平抗性和垂直抗性是混合存在的,在培育垂抗品种的过程中丧失水平抗性。这种现象称为Vertifolia 效应。突发流行(Explosive epidemic ):某地区以前没有,出现不久就迅速漫延成灾的流行状态。稳态流行Endemic :是指在某地区早已存在,年年或经常发生而波动不大的流行状态,也称“常发病”。病害锥体 disease cone or disease pyramid :由于"流行"的概念离不开速度,而速度又包含着时间,必须再增加一个要素

7、,即时间这样就形成一个病害锥体。AUDPC流行曲线下面积模型。ID DI曲线:以接种密度(inoculum density)为横座标,发病数量 (disease incidence) 为 纵座标作图,就可绘出发病数量随接种密度的增大而变化的曲线,简称 ID-DI曲线。校正侵染速率corrected infection rate :是指单位时间传染性组织引起病害的增长速率,因单位时间为"日",故称病日传染率( daily multiplication factor)。定向选择directional selection :指病原物按照克服推广品种的抗性基因的毒性方向发展。定向选

8、择导致毒性发展,毒性小种(或基因)频率上升。这就叫定向选择。内源流行(中心式传播广流行病开始时,田间有明显的发病中心。空间扩展有明显点片状态,传播梯度明显,田间病害属非随机分布,初侵染源主要来自本地,土传病害多属此类,某些气传病害。外源流行exodemic (弥散式传播):外来菌源(包括田外或区外)一般不表现明显的发病中心,田间病害一开始就呈散发性的随机分布,或本地菌源侵染时间集中的病害,如玉米黑粉病、小麦赤霉、小麦纹枯等。I-S关系 :普遍率(I)和严重度(S)之间的关系。病害三角The disease triangle :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相互配合才能引起侵染性病害的关系。

9、病害四面体 Disease pyramid :随着自然生态系统逐步改造成农业生态系统,人也成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成员之一。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过程的干预作用日益增强,改变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原有的平衡。因此作物病害系统中还要加入“人类干预”这个重要 因素,形成病害四面体。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 :是指一种病害从寄主的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这个循环由病菌越冬(越夏)、传播、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组成。传播距离distance of spread :是指病害从菌源中心向四周扩散蔓延的距离,病害传播距离是病原物传播体的有效传播距离,不仅包括传播体的物理传播,还要

10、考虑传播后,受各种生物、非生物因素影响,引致侵染发病的概率。传播速度rate of spread :是指单位时间内病害传播距离的增长量。时间单位可以是日、周或月,也可以是一个潜育期的天数(p)。潜育期(incubation period) :从病菌侵入寄主到寄主开始表现症状所经过的时间。盛发期:逻辑斯蒂增长期,从病情发展到的一段时间,或转向水平渐近线病情停止增长的时 期。 衰退期:流行末期。病情以后,曲线水平或下降。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 , ET :有害生物达到对被害作物造成经济允许损失水平时 的临界密度。1.试举出国外2个历史上病害流行的重大事例的的病害名称马铃薯晚

11、疫病、玉米小斑病3 .科学研究的许多基本方法同样适用于流行学,如对比法、归纳法、演绎法等。流行学研究又特别注重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数理统计、系统分析与系统模拟。4 .在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中,将模型可分为物理、婺、计算机四种。5 .病害锥体(disease cone or disease pyramid):包括 寄主、病原、环境 和 时间。6 .病害四面体(Disease pyramid):在寄主、病原、环境三个因素的基础上,加上“ 人 类干预”这个重要因素,构成病害四面体。7 .在植物病害流行学中将病害流行时间动态可分为三个级别即始发期、盛发期、衰退期。8 .植物病害的侵染概率为发病点

12、数与接种于寄主体表的传播体的商。9 .当接种体数量增加时,协生作用可以使侵染概率埴如,而拮抗作用可以使侵染概率降低。10 .通常将植物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的形式分为S型曲线如锈病、单峰曲线如棉苗黑斑病、多峰曲线如稻瘟病。13 .病害流行阶段的始发期、盛发期和衰退期的区分点通常设为病害普遍率为2和_95%。14 .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的流行过程中,当发病率达到5%时,即进入了逻辑斯蒂期,当发病率超过95%时,即进入了缓慢增长期。15 .随着接种体数量的增加,当发病率达到一定程度后,病情趋于平缓,其主要原因是 重叠侵染和环境条件不适官 曲线是以 接种密度为横座标,发病数量为纵座标作图,所绘出发病数量随

13、接种密度的增大 而变化的曲线。17 .潜育期是指从接种至显症的时间,而潜伏期则是指从接种至病斑产生抱子的时间。18 .时间动态是指病害数量或发病程度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变化。它主要研究病害流行的委节发展曲线、定量描述 的数学模型、流行速率 及其影响因素。19 .从病原菌变化的比率看病害循环,单年流行病害也叫做 复利病害,积年流行病害也叫做单利病害。21 .表观侵染速率的计算方法有二点法、四点法、笠。22 .日传染率(daily multiplication factor)也称相对侵染概率,它是指一定数量的亲代病现在一日内传播侵染引致一定数量的子代病斑,两者数量的比例。24 .指数期增长模型中,x

14、o、r、t的含义分别为 病害数量、病害指数增长速率 和时间。25 .逻辑斯蒂增长模型中,R r、t的含义分别为 积分常数、种群的内禀增长率 和时间。26 .表观侵染速率包括初侵染和再侵染两个阶段的侵染速率。27 .分析基本侵染速率时不考虑已经表现病状但是没有产生虹的病斑,而分析校正侵染速率时还需要考虑抱子已经释放完毕,没有传染作用的报废病斑。28 .依据病害在田间发展的阈值定律,当病害传染期( i )和病害日传染率(Rc)的关系为 iRc>1时,病害日趋严重;iRc=1时,病害处于稳态流行;iRc<1时病害则衰退。29 .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是流行过程的一个侧面观,是以 距离为量纲,

15、研究病害梯度(x/d), 传播距离以及病害分布问题。30 .病菌抱子的传播可能有三种去向:(i)空,主要指发散至冠层以上空气中的抱子,这部分抱子随气流到达一定的高度和距离,可构成对邻田或中、 远距离的传播;(ii)释放在冠层内最终着落到附近植株感病部位,主要指水平方向的传播。(iii) 着落土壤表面或寄主的非 感病部位(如叶部病害的传播体BI落到穗或茎秆上),通常只有很少数的抱子对传播是有效的。31 .在病害流行学的空间动态研究中,通常将菌源类型分为三类 点源可以是单病斑、单病叶、单病株或一定面积的发病中心等。线遮区遽可看成是密集四向排列的点源的集合。32 .侵染梯度又称 病害梯度 或传播梯度

16、,是传播发病后,发病率(或密度)随着与菌源中心距 离的增加而有规律的下降的现象或状况。33 .病害传播剃度模型中a菌源中心处的病情、3距离、b梯度系数 的含义分别为、和。34 .病害传播剃度模型中a X1菌源中心处的病情、di离菌源中心的距离,d>=、b、n的含义分别为梯度系数<b<3、决定系数。35 .判断植物病害田间传播图式时当为二项分布,为聚集分布, 为随机分布。37 .在D= exp1/b(ln a-ln Xmim)式中a值一定时,b值越小D越大,传播距离 越远。38 .植物病害远程传播的必要条件是笃选、本身重量轻、感病寄主存在、繁殖量大。39 .植物病害预测的原理要

17、遵循 惯性和类推。40 .按照预测机理和主要特征预测方法可分为四大类型它们是专家法、数理统计法、系统模型法、类推法。41 .在不同预测方法中,专家评估与数学方法相比,前者预测复杂程度直,后者的解析程度直。42 .在病害调查中,估测值或代表值接近真值的程度称作准确度,也称可信度(reliability) ,是评价一种监测技术好坏的重要标准。调查计数的最小单位称作精准度。43 .在植物病害流行学中I-S关系是指普遍率(I)和严重度之间的关系。44 .病原物的监测方法有 直接和间接。45 .在病害流行的监测项目中对寄主的监测内容有寄主生育阶段、生长量和抗性。48 .在病害预测中,类推法是利用与植物病

18、害的发生情况有相关性的某种现象作为依据或指标,推测病害的发生始期或发生程度。包括 包、指标、物候等。49 .植物病虫害预测资料的整理过程一般包括资料的采集、分析、列表和处理四个阶段。50 .数理统计预测方法的预测的一般过程可分为资料的采集、因素的选择、模式的筛选和拟合度检测等过程。51 .卡方检验的计算公式:中,和y的含义分别是代表 理论预测值 和实测值。52 .在利用回归方法检验病害流行增长方程的拟合效果时,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关系Y=A+B*其中A值趋近于0和 B值趋近于1,则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54 .作物损失就是指 实际与预测之间的差距,55 .在一定范围内,损失和病情大体上呈正相关。但是

19、两者并不一定总呈直线关系,通常有 直线型、补偿型和S型三种种情况。57 .进行病害损失测定时,控制小区病情的方法有.定期使用杀菌剂控制病情 ,.AX接种,.采用不同抗菌性的同源基因系品种 。58 .在进行作物病害损失研究的试验设计时,为了保证得到比较可靠的试验结果,在试验中 应该注意的是要作到:各小区实验条件均一性 和保持实验小区之间病害发生程度的差异 。59 .一个成功的病虫害预测系统必须被 爰里,该预测系统应用后可以受到一定的修正。60 .预测准确度是预测值与病害实际发生情况的符合程度,它说明预测的可靠程度。预测准 确度应包括历史符合度和预测符合度二个方面。61 .根据误差的性质与来源,可

20、将误差分为三类:即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62 .提高预测经济效益的方法可从二方面考虑。一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二是降低测报工作的成本。63 .在研究病害管理时,EIL和ET的关系是。推算这两个值时,首先确定的是旦L,其次才能根据病虫害动态规律(预测模式)和防治效率推算ET,1、何谓植物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就你熟悉的一种病害,分析其流行的主导因素。针对具体时间、地点的某一种或某一类病害,会有一些对病害流行起主要作用的因素,称为病害流行主导因素。高度敏感而大面积密植的感病品种;具有大量致病能力强的病原物;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且足以支持病害流行。例如美国1970年玉米小斑病流行。病原物致病性的

21、变化是其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2、植物病害不同季节流行曲线形成的原因答:分为S型曲线、单峰曲线、多峰曲线。不同曲线的形成与病害循环的特点,作物生长的特性,作物抗性的变化,播种期的早晚,环境条件的改变和虫媒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3、简述进行作物病害产量损失测定时,在田间制造不同等级病情的方法单株法:调查大量植株一从中寻找发病等级不同的个体一一并逐株挂牌登记一在整体生长过程中调查数次病情一一收获季节按单株收获计产一一找出产量损失关系最在的一次或数次病情数据一一作为损失预测依据。盆栽试验法:供试土壤一一杀虫剂或其它药剂处理一一人工接入不同剂量的病菌一一处理后的土壤装盆一一埋入田中保持自然环境一一调查病情

22、与产量一一寻找病,f#与损失的关系。群体法:a定期使用杀菌剂控制病情;b人工接菌。c采用不同抗病性的同源基因系品种 :整体法:利用高空摄 像研究根腐病的损失估计,可以概括田间多种性状的共同作用。4、从生态观和系统观阐述农业生态系统中植物病害易于流行的原因。农业生态系统中病害亚系统进化历程短,且很大程度是人为的进化;农业生态系统日趋简化,自身 调节功能减退;大面积采用遗传相似的作物和连作,替代了多样性的自然植物群落; 栽培植物的遗传基因变得简单;农业的集约化种植;人类活动的影响。5、简述植物病害流行系统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农业生态系统是由所有栖息在作物栽培地区的生物群落与其所有周围环境所组成的

23、单位。它是受到人类各种农业、工业、社会以及娱乐等方面活动的影响而改变。其实质是人类利用生物措施固定、转化太阳能获取一系列社会必需的生活与生产资料的人工生态系统。植物病害流行系统是病原物和寄主植物两个种群通过寄生作用构成的开放的和动态的生物系统。病原物与寄主的遗传关系和协同进化便成为分析植物病害流行机理的重要范畴。6 .简述植物病害系统管理的原则。答:病害管理是农业生态系统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健身栽培或安全栽培;合理评价各种防治技术,协调利用多种方法;明确和完善管理目标;完善对病害的监、测、防技术体系与植保工作的体系。7 .为什么说损失估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病害对产量的影响,因病害种类而异,同

24、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病害损失估计要通过寄主产量表现出来,病害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有复杂关系;补偿作用;二种以上病害和虫害同时发生时,它们之间往往存在复杂的互作。总体损失并不是单一病虫危害损失的相加。8 .为什么说逻辑斯蒂方程是自我抑制增长方程:与指数增长模型比引入 (1-x)为校正因子,使其包含自我抑制作用。当x-0时,1-x-1,此时自我抑制作用很小;当x-1时,1-X - 0,自我抑制作用明显;当 x=1时,1-x=0,可侵染组织达到饱和,病害不再增长。9 .从生态观和系统观阐述自然生态系统中病害处于稳态的原因:协同进化:寄生物的进化是紧跟着它们寄主进化的;遗传稳态;物种的异质性;植被互相混

25、合,种间与种内具有遗传传多样性的背景。10、绘制病害流行曲线有何意义答:植物群体中的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经历着由少到 多到严重的发展,流行成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病害的流行随着时间的序列的变化而进展,因此病害流行程度是随时间而变的动态过程。曲线横坐标上的起始位置即为病害的始发期。最高点反应病害流行的程度。上升逐渐平缓下降,反应病害衰退。曲线上各 点斜率的大小,代表病害流行速度的高低。11为什么说指数增长阶段是病害流行预测和防治的关键阶段答:指数增长阶段是从田间初见微量病害至病情普遍率达5%勺一段时期,此阶段病情相对值低,侵染位点充裕,重叠侵染可能性小,自我抑制作用小,从初见病叶率为%!IJ5

26、%病情数量增加500倍,是菌量积累的关键时期。12、复利病害(comopound interest disease) 和单利病害的区别答:复利病害:初始病情低,但病害潜育期短,繁殖力强,适宜条件下,一个生长季节可连续繁殖多代,病情发展迅速。单利病害:病害发生的前几年菌源量少,发病率不高,但病害能逐年稳定增长积累,并造成危害,一个生长季只发生一次侵染,或虽 有再侵染,但代次少,对病害流行不起作用。13、简述植物病害预测效益的计算方法答:一般基本计算法:按预测结果进行决策取得的产值与没有按预测结果进行决策时产值之差再减去有关工作成本=预测经济效益。以实际产值计算:计算某项预测的经济效益。概率角度分

27、析某一段时间的经济效益。14、Logistic 模型和Gompertz模型所描述的病害进展曲线各有何特点答:G模型速率曲线与L模型曲线相比较,呈钟形,但前后点不对称,高峰偏于前方,S型曲线是以拐点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应用上更适合那些S型曲线不对称、病情发展先快后慢的病害。15、简述植物病害流行学中系统分析法的概念和作用答:系统分析是一种研究策略,他能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对问题的充分调查,找出目标和可行方案,并通过直觉和判断对这些方案的结果进行比较,帮助决策者在复杂的问题中作出最佳决策。它不仅在对所研究的系统能客观地理解或解释其结构和行为,更重 要的是为了控制管理甚至改造系统,使其适合人类需要,并

28、达到系统的最优化。16、自然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区别以及在病害流行学中的意义答:人既是系统的成分,参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有事系统的组织者,调控和决定系统的结构、功能 及其发展,农业生态系统是半自然,半人工的生态系统。自然系统物质循环是自我完结的即自我施肥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必须从系统外不断补充。占据主要地位的生物种 群是经过人工驯化训练和选择的作物品种。自然生态系统向顶级发展,农业生态系统向偏途顶级发展,以特定生产为目的人为组织变迁的进发。在种群的作物特性上,前者系统中特定种类的植物是自然选择的,和后者主要受人为对产量、品质方面的选择;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还受社会经济规律和

29、行政使命的制约。17、简述植物病害预测预报的含义。预测就是从实查数据,历史资料及病害流行规律的理论和知识中,提取信息,进行加工,推测未来的一项科学技术,其工作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原料的搜集阶段;信息提取和加工阶段;预报阶段。病害流行的基本条件:高度敏感而大面积密植的感病品种、具有数量致病能力强的病原物、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且足以支持病害流行。病害田间传播图式分中心式传播 和 弥散式传播 两大类病害流行的最重要因素高度敏感而大面积密植的感病品种、具有数量致病能力强的病原也、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且足以支持病害流行。表观侵染速率:(apparent infection rate)基本侵染速率(ba

30、sic infection rate)校正侵染速率 (corrected infection rate)流行学的阈值原理(threshold theorem)流行学的 当量原理 (equivalence theorem of epidemiology)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spatial dynamic of epidemic侵染梯度:(infection gradient)病害的传播距离:(distance of spread)一代传播距离:与一次传播距离:传播速度:(rate of spread)中心式传播:弥散式传播:系统分析(system analysis ):蒙泰奇技术:关键期病情模

31、型(Critical Point Model , CMP流行曲线下面积模型(AUDPC)单株法 (Single plant method ) 群体法(field population experiment )X0-对策、r-对策和t -对策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 IPM)持续农业持续植保经济损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 , EIL);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 , ET)二、填空题:1.试举出国外2个历史上病害流行的重大事例的的病害名称马铃薯晚疫病、玉米小斑病3 .科学研究的许多基本方法同样适用于流

32、行学,如对比法、归纳法、演绎法等。流行学研究又特别注重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数理统计、系统分析与系统模拟。4 .在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中,将模型可分为物理、婺、计算机四种。5 .病害锥体(disease cone or disease pyramid):包括 寄主、病原、环境 和 时间。6 .病害四面体(Disease pyramid):在寄主、病原、环境三个因素的基础上,加上“ 人 类干预”这个重要因素,构成病害四面体。7 .在植物病害流行学中将病害流行时间动态可分为三个级别即始发期、盛发期、衰退期。8 .植物病害的侵染概率为发病点数与接种于寄主体表的传播体的商。9 .当接种体数量增加时

33、,协生作用可以使侵染概率增如,而拮抗作用可以使侵染概率降低。10 .通常将植物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的形式分为S型曲线如锈病、单峰曲线如棉苗黑斑病、多峰曲线如稻瘟病。13 .病害流行阶段的始发期、盛发期和衰退期的区分点通常设为病害普遍率为西和_95%。14 .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的流行过程中,当发病率达到5%时,即进入了逻辑斯蒂期,当发病率超过95%时,即进入了缓慢增长期。15 .随着接种体数量的增加,当发病率达到一定程度后,病情趋于平缓,其主要原因是重叠侵染和环境条件不适宜 曲线是以 接种密度为横座标,发病数量为纵座标作图,所绘出发病数量随接种密度的增大 而变化的曲线。17 .潜育期是指从接种至显

34、症的时间,而潜伏期则是指从接种至病斑产生抱子的时间。18 .时间动态是指病害数量或发病程度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变化。它主要研究病害流行的至节发展曲线、定量描述 的数学模型、流行速率 及其影响因素。19 .从病原菌变化的比率看病害循环,单年流行病害也叫做 复利病害,积年流行病害也叫做单利病害。21 .表观侵染速率的计算方法有二点法、四点法、笠。22 .日传染率(daily multiplication factor)也称相对侵染概率,它是指一定数量的亲代病现在一日内传播侵染引致一定数量的子代病斑,两者数量的比例。23 .若病害的增长符合逻辑斯蒂期模型,病害侵染速率的计算公式为1 c Ix21X1r

35、 一? ln ln。t 1 x21 X124 .指数期增长模型中,xo、r、t的含义分别为 病害数量、病害指数增长速率 和时间。25 .逻辑斯蒂增长模型中,B r、t的含义分别为 积分常数、种群的内禀增长率 和时间。26 .表观侵染速率包括初侵染和再侵染两个阶段的侵染速率。27 .分析基本侵染速率时不考虑已经表现病状但是没有产生王的病斑,而分析校正侵染速率时还需要考虑抱子已经释放完毕,没有传染作用的报废病斑。28 .依据病害在田间发展的阈值定律,当病害传染期( i )和病害日传染率(Rc)的关系为 iRc>1时,病害日趋严重;iRc=1时,病害处于稳态流行;iRc<1时病害则衰退。

36、29 .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是流行过程的一个侧面观,是以距离为量纲,研究病害梯度(x/d),传播距离以及病害分布问题。30 .病菌抱子的传播可能有三种去向: (i) _K,主要指发散至冠层以上空气中的抱子,这部分抱子随气流到达一定的高度和距离,可构成对邻田或中、远距离的传播;(ii)释放在冠层内最终着落到附近植株感病部位,主要指水平方向的传播。(iii)看落土壤表面或寄主的非感病部位(如叶部病害的传播体BI落到穗或茎秆上),通常只有很少数的抱子对传播是有效的。31 .在病害流行学的空间动态研究中,通常将菌源类型分为三类 点源可以是单病斑、单病叶、单病株或一定面积的发病中心等。线源区源可看成是密集四向排列的点源的集合。32 .侵染梯度又称 病害梯度 或传播梯度,是传播发病后,发病率(或密度)随着与菌源中心距 离的增加而有规律的下降的现象或状况。33 .病害传播剃度模型中 a菌源中心处的病情、3距离、b梯度系数 的含义分别为、和。34 .病害传播剃度模型中 a X1菌源中心处的病情、di离菌源中心的距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