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和评价管理制度_第1页
风险管理和评价管理制度_第2页
风险管理和评价管理制度_第3页
风险管理和评价管理制度_第4页
风险管理和评价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1目的对公司生产活动的风险进行辨识,评价确定出重大职业健康安 全风险(以下简称重大风险),并就此制定风险控制措施。2范围适用于公司的周边环境、平面布置、设备设施及工艺、设备维 保、公辅设施、安全管理、应急救援、职业危害等所有区域、工序 的风险识别、评价、分级、管控的管理。3编制依据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府文件及企业内部制定的相 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本公司的风险识别、评价、分 级、管控实施手册。3.1 相关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014第十三号,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

2、和国主席令2008 第六号,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3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七号,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011第五十二号,自2011年12月31日起施行,2016年7月 2日修正);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4 第二十八号,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2009年8月27日修正);6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013第四号,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7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六十九号,自

3、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8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务院令 2002第352号,自2002年5月12日起施行);9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院令2007493号,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10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13第645号,自2013年12月7日起实施);11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修订(中国气象局令2013J第24号,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12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6第88号,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13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

4、东省人大常委员会2006第80号,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14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修泽)(山东省人民政府令2016第303号,自2016年6月7日起施行);15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 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16 .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 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 安发201616 号);17 .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 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荣安发20164号)。3.2 相关标准规范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

5、B50187-2012);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3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4 .峥除削(GB50011-2010);5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7 .峥采光削标淮(GB50033-2013);8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9,峥名窗勾根W(GB50009-2012);10 .彰卜给水印规范(GB50013-2006);11 .彰忖非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4);12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6、;13 .室加必报(GB4452-2011);14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15 .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辨识(GB18218-2009);16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7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18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19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20 .20k反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21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22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 12801-2008);23

7、.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24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29639-2013)。3.3公司内部资料1 .安全生产责任制;2 .安全管理制度;3 .安全操作规程;4 .生产工艺流程;5 .其他基础性资料。4职责4.1 生产运行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 划的工作;4.2 生产单位、科室负责本单位活动、产品及服务范围内风险辨识 与评价工作;4.3 生产运行部门负责生产单位风险辨识的领导与指导工作,分管 安全副总经理负责批准重大风险及风险控制措施。5工作程序5.1 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策划的时机5.1.1 公

8、司进行初始状态评审时,要做好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 险控制策划5.1.2 每年内审之前,根据以往前的结果、环境的变化和对持续改 进的要求,生产运行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对相应风险进行再识别和评 价。5.1.3 在相关法律法规变更,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 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可适时进行风险辨识、风险 评价。5.1.4 公司认为有必要重新进行辨识和评价。5.2 风险辨识5.2.1 生产运行管理部门将OHSI险识别及风险评价表发放到相 关部门和生产单位5.2.2 生产单位组织评价人员通过现场观察及所收集的资料,从其 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中找出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职 业健康

9、安全风险,对确定的评价对象尽可能识别其危害。辨识的主要内容包括:a.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b.人的不安全行为c.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条件和环境d.管理缺陷等对查出的风险填写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价表。5.2.3 对生产单位共有的安全设施设备、建筑物及其周边地带的风 险,生产运行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只进行一次辨识,其他单位进行补 充。5.2.4 生产单位将识别的风险逐一填入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价表, 进行统计和分析。5.3 风险评价5.3.1 生产单位及部门组织相关人员按本程序进行风险评价,将评 价所得的平均值填入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价表中,交生产运行管 理部门统一汇总整理、评审、确认。5.3.2 风险级别

10、的确定评价公式:D=L< EXC式中D-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E-暴露的频繁程度C-事故产生的后果表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极部可能0.1实际不可能表2频繁程度(E)分数值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0.5非常罕见的暴露表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40灾难,数人死亡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7严重,重伤3重大,伤残1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健康要求表4危险等级划分(D)风险 等级D值

11、危险程度措施1>320极其危险,不能 继续作业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 须禁止工作。2160320高度危险,需立 即整改直至风险降低后才开始工作。必须配给大 量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 就应采取应急措施。370160显著危险,需要 整改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 成本,并应在规定时间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 措施。在中度风险与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 合,必须进行进一步的评价,以更准确地确 定伤害的可能性,以确定是否需要改进的控 制措施。42070一般危险,需要 注思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 佳的解决方案或不

12、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 需要监测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5<20稍有危险,可以 接受/、需采取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5.3.3 风险级别的含义(见表5)表5风险级别的含义风险级别风险级别的含义1级风险(/、可容许风险)“故潜在危险性很大,并难以控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大,一旦发 事故将会造成多人伤亡的风险。2级风险(重大风险)(故潜在危险性较大,较难控制,发生频率较高或可能性较大,容易 ,生重伤或多人伤害;或者会造成多人伤亡,但事故发生可能性一般 的风险。粉尘、噪声、毒物作业危险程度分级达 m、IV级者。3级风险(中度风险)防导致重大伤害事故的可能性小,但经常发生事故或未遂过失,潜(有伤

13、亡事故发生的危险。粉尘、噪声、毒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I、R级者,高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m、IV级者。4级风险(可容许风险)1有一®危险性,虽然重伤口能性极小,但有口能发生一M伤宙事故勺风险。高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I、II级者;或粉尘、噪声、高温、毒物作5级风险(可忽略风险)危险性小,不会伤人的风险。5.3.4 重大风险的确定5.3.4.1 重大风险的确定准则1级、2级风险确定为重大风险。下述情况可直接确定为重大风险:a.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b.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c.曾经发生过事故,至今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d.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5.3.

14、4.2 重大风险的登记生产单位将确定的重大风险登记到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一览 表中,上报生产运行管理部门。5.3.4.3 生产运行管理部门将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一览表报 HSE 主管副经理批准后,下发至生产单位。5.4 风险控制策划5.4.1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策划风险控制措施。风险级别见表 5用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进行控制。对1级、2级风险,生产单位负责按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 程序组织制定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对3级风险,视情况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对1级、2级、3级风险实施管理。应急控制对于潜在的紧急风险情况,生产单位负责组织制定应急准备和响 应控

15、制程序,按程序进行管理。5.5 风险及重大风险的更新下述情况,生产单位应及时对风险进行补充辨识和评价,报生 产运行管理部门进行评审和确认,并重新确定重大风险:a.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颁布和变更;b.拆、扩、改建、加工过程或产品改变;c.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发生改变;d.工艺技术及操作规程改变时;e.发生事故或安全技术进步等。5.5.1 生产单位将补充辨识及评价结果报生产运行管理部门进行评 审和确认,重新确定重大风险,更新相应的记录,并采取适宜的控 制措施:5.5.2 风险的评审及确认生产单位至少每季度组织对风险的辨识及评价进行评审和确认 管控措施。5.5.3 风险点分类标准5.6 .3.1

16、物的不安全状态A.1.1装置、设备、工具、厂房等a)设计不良强度不够; 稳定性不好; 密封不良; 应力集中;一一外型缺陷、外露运动件;一一缺乏必要的连接装置;一一 构成的材料不合适;一一其他。b)防护不良一一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或不完善;一一没有接地、绝缘或接地、 绝缘不充分;一一缺乏个体防护装置或个体防护装置不良;一一没 有指定使用或禁止使用某用品、用具; 一一其他。c)维修不良废旧、疲劳、过期而不更新; 出故障未处理; 平 时维护不善;一一其他。A.1.2 物料a)物理性高温物(固体、气体、液体);低温物(固体、气体、 液体);一一粉尘与气溶胶;一一 运动物。b)化学性一一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

17、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 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 自燃性物质; 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 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 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 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一一其他化学性危险 因素。G)生物性一一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一一传染病 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源因 素。A.1.3 有害噪声的产生(机械性、液体流动性、电磁性)A.1.4 有害振动的产生(机械性、液体流动性、电磁性)A.1.5 有害电磁辐射的产生一一电离辐射(X射线、丫离子、(3离子、高能电子束等);

18、非电离辐射(超高压电场、此外线等)。5.7 .3.2 人的不安全行为A.2.1 不按规定的方法没有用规定的方法使用机械、装置等;使用有毛病的机械、工具、用具等;一一选择机械、装置、工具、用具等有误;离开运转着的机械、装置等; 一一机械运转超速;一一送料或 加料过快;一一机动车超速;一一机动车违章驾驶;一一 其他。A.2.2 不采取安全措施加一不防止意外风险;一一不防止机械装置突然开动;一一没 有信号就开车;一一没有信号就移动或放开物体;一一 其他。A.2.3 对运转着的设备、装置等清擦、加油、修理、调节加一对运转中的机械装置等;一一对带电设备;一一对加压容 加;一一对加热物;一一对装有危险物;

19、一一其他。A.2.4 使安全防护装置失效加一拆掉、移走安全装置;加一使安全装置不起作用;一一安 全装置调整错误;一一去掉其他防护物。A.2.5 制造危险状态加一货物过载;一一组装中混有危险物;一一把规定的东西换 成不安全物;一一临时使用不安全设施;一一 其他。A.2.6 使用保护用具的缺陷加一不使用保护用具;一一不穿安全服装;一一 保护用具、服 装的选择、使用方法有误。A.2.7 不安全放置加一使机械装置在不安全状态下放置;一一车辆、物料运输设 备的不安全放置;一一物料、工具、垃圾等的不安全放置; 加一具 他。A.2.8 接近危险场所加一接近或接触运转中的机械、装置; 加一接触吊货、接近货 物

20、下面;一一进入危险有害场所;一一上或接触易倒塌的物体;一 一攀、坐不安全场所;一一其他。A.2.9 某些不安全行为一一用手代替工具;一一没有确定安全就进行下一个动作;一 一从中间、底下抽取货物;一一扔代替用手递;一一飞降、飞乘; 不必要的奔跑;一一 作弄人、恶作剧;一一其他。A.2.10 误动作货物拿得过多;一一拿物体的方法有误;一一 推、拉物体 的方法不对;一一其他。A.2.11 其他不安全行动5.5.3.3 作业环境的缺陷A.3.1 作业场所的一没有确保通路;一一工作场所间隔不足;一一 机械、装置、 用具、日常用品配置的缺陷;的一物体放置的位置不当;一一物体 堆积方式不当;一一对意外的摆动

21、防范不够;一一信号缺陷(没有 或不当);标志缺陷(没有或不当)。A.3.2 环境因素的一采光不良或有害光照;一一通风不良或缺氧;一一温度过 高或过低;一一压力过高或过低;一一湿度不当;一一给排水不良; 的一外部噪声;一一自然危险源(风、雨、雷、电、野兽、地形等)。5.5.3.4 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A.4.1 安全生产保障a)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b)没有安全管理机构或人员;G)安全生产投入不足;d)违反法规、标准。A.4.2 危险评价与控制a)未充分识别生产活动中的隐患(包括与新的或引进的工艺、 技术、设备、材料有关的隐患);b)未正确评价生产活动中的危险(包括与新的或引进的工艺、 技术、设备、

22、材料有关的危险);G)对重要危险的控制措施不当。A.4.3 作用与职责a)职责划分不清;b)职责分配相矛盾;G)授权不清或不妥;d)报告关系不明确或不正确。A.4.4 培训与指导a)没有提供必要的培训(包括针对变化的培训);b)培训计划设计有缺陷;g)培训目的或目标不明确;d)培训方法有缺陷(包括培训设备);e)知识更新和再培训不够;f)缺乏技术指导。A.4.5 人员管理与工作安排a)人员选择不当 无相应资质,技术水平不够; 生理、体力有问题; 心理、精神有问题。b)安全行为受责备,不安全行为被奖励;G)没有提供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或设施;d)工作安排不合理 没有安排或缺乏合适人选;人力不足;

23、生产任务过重,劳动时间过长。e)未定期对有害作业人员进行体检。A.4.6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a)没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b)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缺陷(技术性错误,自相矛 盾,混乱含糊,复盖不全,不实际等);g)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落实。A.4.7 设备和工具a)选择不当,或关于设备的标准不适当;b)未验收或验收不当;G)保养不当(保养计划、润滑、调节、装配、清洗等不当);d)维修不当(信息传达,计划安排,部件检查、拆卸、更换等 不当);e)过度磨损(因超期服役、载荷过大、使用计划不当、使用者 未经训练、错误使用等造成);f)判废不当或废旧处理和再次利用不妥;g)

24、无设备档案或不完全。A.4.8 物料(含零部件)a)运输方式或运输线路不妥;b)保管、储存的缺陷(包括存放超期);G)包装的缺陷;d)未能正确识别危险物品;e)使用不当,或废弃物料处置不当;f)缺乏关于安全卫生的资料(如 MSDS或资料使用不当。A.4.9 设计a)工艺、技术设计不当 所采用的标准、规范或设计思路不当; 设计输入不当(不正确,陈旧,不可用); 设计输出不当(不正确,不明确,不一致); 无独立的设计评估。b)设备设计不当,未考虑安全卫生问题;G)作业场所设计不当(定置管理,物料堆放,安全通道,准入 制度,照明、温湿度、气压、含氧量等环境参数等);d)设计不符合人机工效学要求。A.4.10 应急准备与响应a)未制订必要的应急响应程序或预案;b)未进行必要的应急培训和演习;g)应急设施或物资不足;d)应急预案有缺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