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带通滤波器设计_第1页
有源带通滤波器设计_第2页
有源带通滤波器设计_第3页
有源带通滤波器设计_第4页
有源带通滤波器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源带通滤波器设计.有源带通滤波器简介 带通滤波器(bandband- -pass filter pass filter )是一个允许特定频段的波通过同时屏 蔽其他频段的设备。比如 RLCRLC 振荡回路就是一个模拟带通滤波器。带通滤波 器是指能通过某一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分量、 但将其他范围的频率分量衰减到 极低水平的滤波器,与带阻滤波器的概念相对。一个模拟带通滤波器的例子 是电阻-电感- -电容电路(RLC circuit)(RLC circuit)。这些滤波器也可以用低通滤波器同 高通滤波器组合来产生。 一个理想的滤波器应该有一个完全平坦的通带,例如在通带内没有增益 或者衰减,并且在通带之外

2、所有频率都被完全衰减掉,另外,通带外的转 换在极小的频率范围完成。实际上,并不存在理想的带通滤波器。滤波器并 不能够将期望频率范围外的所有频率完全衰减掉, 尤其是在所要的通带外还 有一个被衰减但是没有被隔离的范围。 这通常称为滤波器的滚降现象,并且 使用每十倍频的衰减幅度 dBdB 来表示。通常,滤波器的设计尽量保证滚降范 围越窄越好,这样滤波器的性能就与设计更加接近。 然而,随着滚降范围越 来越小,通带就变得不再平坦一开始出现“波纹”。 这种现象在通带的边缘 处尤其明显,这种效应称为吉布斯现象。 除了电子学和信号处理领域之外, 带通滤波器应用的一个例子是在大气科学领域, 很常见的例子是使用带

3、通滤 波器过滤最近 3 3 到 1010 天时间范围内的天气数据,这样在数据域中就只保留 了作为扰动的气旋。在频带较低的剪切频率 f1 和较高的剪切频率 f2 之间是共振频 率,这里滤波器的增益最大,滤波器的带宽就是 f2 和 f1 之间的差值。 I 有源带通滤波器电路 三. 设计要求: 要求频率范围 1010- -20kHz20kHz f1=10kHz,f2=20kHzf1=10kHz,f2=20kHz 四. 实验原理和设计思路 有源带通滤波器可由有源低带滤波器与有源高通滤波器组成, 因此将有源低 通滤波器截止频率为 20kHz,20kHz,有源高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 10kHz.10kHz

4、.考虑到实验时 间比较紧,实验的仪器比较简单,我们小组最后决定使用二阶的滤波器。 下表为 巴特沃思低通、高通电路阶数 N N 与增益 G G 的关系 阶数N 2 4 6 8 增益G 一级 1.586 1.152 1.068 1.038 二级 2.235 1.586 1.337 三级 2.483 1.889 四级 2.610 由上表可找二阶巴特沃思滤波器的 Avf1=1.586,Avf1=1.586,因此由两级申联的带通滤波电 路的通带电压为 2.5152.515,由丁所需要的通带增益为 0dB,0dB,因此在低通滤波器输入部 分加了一个由两电阻组成的分压器。 最终电路图如下: (1)低通滤波器

5、设计 有源低通滤波电路一般都是由 RCRC 滤波电路和同相比例放大电路组成。电路 输入电压频率越大,输出电压的幅值越小。当电压的幅值减小到原幅值的 1/ V21/ V2 倍时,此时的频率即为截止频率。 我们用 2 2 阶巴特沃思滤波器来实现低通滤波功能。 选定 C=1nfC=1nf 和 fH=20kHz,fH=20kHz,由公式: ?=1/RC?=1/RC 得 R1=7.95k?,R1=7.95k?,由丁实验提供的电阻阻值有限,现选 6.8 k ?+16.8 k ?+1 k? =7.8 k ?,k? =7.8 k ?,即 R1=7.8 k?R1=7.8 k?。Avf1=1.586,Avf1=1

6、.586,同时尽量要使运放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对地直流 电阻基本相等,R4=51 k?,R9=91 k?R4=51 k?,R9=91 k?。R5= (Avf1R5= (Avf1- -1 ) *R4=30 k?1 ) *R4=30 k?。 低通滤波器的交流小信号分析: 交流小信号分析交流小信号分析 A 23 0k IMOk Frequency (Hz) 2G.0k 64.0k 4G0 0k 1J Froquancy (Hz) 从上图知当f=20kHz时,信号出现了衰减,仔细了解参数后,得出3dB 的衰减,说明电阻电容设计正确。 低通滤波器的波特分析:2 6k 6.4k 64k 从波特图更能看出

7、在 20kHz20kHz 处的衰减,大概为 3dB.3dB. (2)高通滤波器设计 高通滤波器与低通滤波器相似,只是将电阻电容交换了位置, C=100nf,fL=10kHz,C=100nf,fL=10kHz,使用上述公式可得 R7R7 和 R8R8 为 180?180?,实验中只有 200?,200?,所 以 R7=R8=20?R7=R8=20?。R8= (Avf1R8= (Avf1- -1 ) *R9=53 k?1 ) *R9=53 k?。 高通滤波器的交流小信号分析: I P 母 交流小信号分析交流小信号分析 I I I I I 1 I 1 I I I I I I I I I 1I 1 6

8、.4k 28一昧 M.Ok Frequency (Hz) MOk 高通滤波器的波特分析: 从上图知当f小于10kHz时,信号有衰减,仔细了解参数后,得出3dB 的衰减,说明电阻电容设计正确。 五.实验multisim仿真 实验波特图: 利用波特图仪可以方便地测量和显示电路的频率响应,波特图仪适合丁分析滤波 电路或电路的频率特性,特别易丁观察截止频率。 55在 MultisimMultisim 软件的虚拟仪 器栏中选择波特图示仪,如图三电路图中的 XBP1XBP1,将波特图示仪的 ININ、OUOUT T 端 分别连接到电路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再点击仿真按钮进行仿真,得 示波器图: 在 Multi

9、simMultisim 软件的虚拟仪器栏中选择虚拟双踪示波器,将示波器的 A A、B B 端分别 连接到电路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再点击仿真按钮进行仿真。下图为输入信号频率 为1KHz,1KHz,幅度为 1mV1mV 时,由虚拟示波器测试得到的二阶带通滤波器电路输入输 出情况。图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电压幅度。 五. 元件清单及芯片管脚图: 厅 名称 型号 数量 1 运算放大器 LM324N 1 2 电容 104 2 102 2 3 电位器 100k? 2 4 电阻 20k? 1 12k? 1 51k? 1 6.8k ? 1 1k? 1 200? 2 LM324N管脚图: 五.调试过程与遇到的困

10、难 1 1 .接好线路后,输入 15kHz15kHz 的正弦波,结果示波器显示的是变形的正弦波, 初步估计应该是接线不好,我们先将线插好,并用万用表检查线路。 2.2.经过上一步的处理,波形已经稳定,但是中心频率的放大倍数非常不理想, 按照设计中心频率的放大倍数应该是 1,1,即是输入与输出幅值相等,但是示波器 输出波形幅值明显少得多。我们估计是运放出现了问题。丁是我们将运放做了一 次反比例放大输出的实验,结果发现运放确实没有放大。丁是我们换了一个 LM324NLM324N 3.3.运放换掉后,接通电源后发现输出正弦波波形出削波现象, 最大电压为+12V, +12V, 最小为- -12V12V

11、,经过老师指导后,我们了解到运放已经达到饱和,即放大倍数过大, 于是我们将电位器的阻值变化,经过几次调试后,终丁在中心频率放大倍数为 1, 1, 并且在频率小丁 10kHz,10kHz,大丁 20kHz20kHz 时,波形出现明显误差,到此调试完成。91k? 5ipLH I luvf rhii| Inpul I Z Nnci-mwrlmg- Inpul t 3 WL 4 Knn-inve rtirijj In pul. 2 5 In wuriiri* Inpui 2 ft ()Li Lpu L 2 7 匚匚匚匚匚匚匚 Uyi|iui 4 In rarlinj Inpul 4 Ntm-inwc-

12、 rimg Input 4 Hx - Ifiput 1 liTMe rtinp IrfiUii .1 OuLpilt 3 六.PCB图 七.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加强了我动手、思考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了设计一个东西的不易。 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每个问题的产生原因都是 不确定的,这就需要自己在检测中不断摸索总结才能解决, 这个过程对丁我来说 有着非凡的意义,因为科学研究就是需要这种理论结合实际及探索发现的能力, 而我们平时课堂缺少的就是这方面的锻炼。 同时做课程设计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巩 固和加强的一次好机会,由丁课本上的知识太多,平时课堂上的学习并不能让我 们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各个元件, 且考试内容有限,复习时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所 以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重新复习了大二相关的模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