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1页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2页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3页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晏子使楚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3、 学习晏子的语言艺术。 教具:小黑板,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 晏子使楚 。上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 课文,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谁能用简洁的话说一说。抽生说, 师板书。 2、 楚王三次侮辱晏子,均被晏子一一反驳。他们俩第一回合的较量,上节课我 们已学了。楚王是怎么侮辱晏子的呢?(钻狗洞),那晏子乂是怎样反驳的呢? 哦,晏子不动声色,反唇相讥,暗讽楚国是(狗国)。结果,楚王只好大开城门, 迎接晏子。

2、3、 过渡:还未谋面,楚王就已败下阵来,他会善罢甘休吗?接下来,楚王乂是 怎样侮辱晏子,而晏子乂是怎样反驳楚王的,精彩在后面。请孩子们打开课文, 自学4自然段,注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好好品读,细细体会。 二、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一)研读第二回合的较量 1、 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2、 交流:晏子见了楚王了,楚王怎么对待他的?生读。从中你体会到什么?预 设从两个方面去分析:神态和语言。 注意抓“瞅” “冷笑”,什么叫瞅了他一眼啊,哦,连正眼都不瞧一下,够自大 的。再看,冷笑一声,从这冷笑声中你听出了什么? 你抓住了楚王的语言知道了楚王在侮辱齐国没有人, 笑话,堂堂一个国家,会没 人吗?孩

3、子们思考,楚王这里所说的人指什么人?板书(没人才) 看,这就是楚王,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傲慢无礼。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看到这 样一个楚王。点评朗读。 3、面对楚王的咄咄逼人,晏子是怎么应对的呢?抽生读,这是晏子的应对之语 (板书)。听出他话里的意思了吗?(板书:弦外之音)生说,弦外之音就是人 多嘛!我们来看,文言文里,晏子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出示文言文: 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白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晏子的话里,藏着三个成语,一一对应课文里的句子。哪三个?张袂成阴就是, 读,挥汗成雨就是?比肩继踵就是?把这三个成语写在书上对应的句子旁边。 回到课文,再读读晏子的话,体会

4、一下他这样说,妙在何处?生自读,抽答。运 用夸张手法,更加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齐国人多。晏子说话的确极具艺术性。 4、 接着楚王乂开始刁难:既然这么多人,怎么派你来呢?,晏子的应对之语是? 抽生读出。听出他的弦外之音了吗?板书: 下等国。他的这番话乂妙在何处呢? 晏子没有明说,却来个将计就计,顺水推舟。你楚王说我不中用,我就承认不中 用,先自贬身份,再以退为进。反正我国的规矩是下等人访问下等国家,既然我 最不中用,派到你楚国来,你楚国自然就是(指黑板)! 5、 这次较量,结果如何呢?生读出句子:楚王只好陪着笑。咦,注意,楚王乂 笑了。他刚与晏子见面时笑了一次,那是冷笑,是盛气凌人的笑,不可一世的笑

5、, 瞧不起人的笑。而现在的笑呢? 乂是什么样的笑?(尴尬、苦、无可奈何)前后 真是鲜明的对比呀! 6、面对楚王的再次侮辱,晏子针锋相对,巧妙反驳,这样的场面真是既紧张乂 精彩,孩子们想不想给老师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呢?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先 自己准备准备,注意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你还可以加上动作。生自练,抽两组 读。点评:入情入境地朗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研读第三回合的较量 1、 刚才咱们看了楚王与晏子的第二次交锋, 楚王乂吃了个哑巴亏。他一计不成, 乂生一计。请看5自然段。这一次,老师不讲,你们来讲,好吗?好,小组合作 学习5自然段,板书提纲:怎样侮辱,结果怎样。小组既要合

6、作,也要分工,共 同学习,互相帮助,最后汇报时,每个人至少要汇报一个问题。 2、 小组学习 3、 全班交流: (1) 怎样侮辱?教师相机板书:没出息 (2) 弦外之音:风气不好,或强盗国。其它小组有补充吗? (3) 所言之妙:举例说明齐国人在楚国为盗的原因,而且也回敬了楚王:是你 楚王治国无方,造成楚国社会风气不好,致使好人变成盗贼。让楚王搬起石头砸 了自己的脚。注意结合学生的回答,如此时已说歇后语,则引入。其他小组呢? (4) 结果:唉,此时此刻的楚王落得个什么下场啊,真是偷鸡不成一一反倒蚀 把米啊,你还能用哪些歇后语来形容此时的楚王呢? 4、 学生质疑:对于这一自然段,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7、5、 那好,咱们在读中再来体会晏子的语言艺术吧。齐读 5自然段。 (三) 了解故事结果,悟写法 1、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一下可让楚王彻底败下阵来,不得 不认输了。所以课文最后一段说,抽读,板书:不敢不尊重 2、 什么意思? 3、 故事到这儿就结束了,孩子们整体回顾一下课文,注意文章的开头、中间、 结尾有什么联系呢?这样写结构完整,条理活楚,值得我们在习作中借鉴。 三、评价人物,升华情感 1、孩子们,课文学完了,相信你对晏子一定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你能说说 吗? 2、 是啊,晏子虽貌不出众,但是足智多谋,能言善辩,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和国 家的尊严。 3、 出示资料: 晏子去世时

8、楚王失声痈哭,他对晏子高度评价:无晏婴,政不活。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思想家赞美晏子:古今少有贤人。 史学家司马迁在管晏列传的结尾中写道: 假如晏婴还在世的话,我即使替他手拿鞭子做个仆人,也是我高兴和向往啊! 3、在老白姓心中,晏子是智慧的化身,他的才能品质为世人所称道。如果 孩子们对他感兴趣的话,可以去读晏子春秋。 板书设计: 11、晏子使楚 不敢不尊重 楚王 晏子 应对之语 (侮 辱) (反击) 弦外之音 钻狗洞 狗国 所言之妙 没人才 下等 国 没出 息 强盗国 反思: 这堂课是我组一课多研的教研课,之前,胡老师与肖老师已上了两次, 我们定的主题是“有效预习,让课堂充满活力”。这一主题来自

9、于我教研组的研 究课题。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早就发现,一堂课成功的关键除了受教师的课前精 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影响外,还有学生课前是否作好了充分的预习这个重 要因素。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在精读指 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著名专家杨再隋教授也曾说过: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 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预习这一环节,只知道自己拼命研 读教材,精心撰写教案。可有时却仍然收不到好的效果,除了教学机智差之外, 不可否认学生的预习很有影响,特别是文字学科。其实教学本来就是师生共同参 与的活动,学生的

10、预习不相当于老师熟悉教材,钻研教材吗? 那么,怎样预习,这就需要老师指导方法。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学生不预习, 而是他们不知道怎样预习。因此,这堂课之前,我给了一个预习提纲给学生,那 就是书后的4道练习题,这4道题其实也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 一是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二是晏子面对侮辱是怎么应对的,体会 其语言的妙处;三是评价晏子;四是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关、中间、结尾有什么 联系。对于课堂要达成的目标,学生做到了事前知晓,做到了心中有数,你说, 课堂上他们是不是会给你一个惊喜呢?课后, 有很多老师说,课堂效果不错,特 别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充分,我想,我得感谢学生的预习

11、,正是有了他们充分 的预习,才让课堂充满活力。 我的这一堂课,能够体现学生课前预习的成果;其实,课中的预习也是 不可忽视的。以前,我不知道有课中预习这一说,自从加入了生态化教学实践研 究后,才知道,其实,预习是可以纳入到课堂之中的,其实就是我们所谓的学生 的自学环节。 例如对第二次交锋的学习,我是这样导入的:还未谋面,楚王就已败下 阵来,他会善罢甘休吗?接下来,楚王乂是怎样侮辱晏子,而晏子乂是怎样反驳 楚王的,精彩在后面。请孩子们打开课文,自学4自然段,注意抓住人物的神态、 动作、语言好好品读,细细体会。前面三个问题的提出,此时并不需要学生回答, 而是在总结前一次交锋后的设问,目的是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让他们产生探究 的兴趣,同时明白探究的内容。后一句话,明确提出自学的要求,同时,指导自 学的方法: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去细细体会。 再如第三次交锋的学习,在总结前面的学法后,我更加放手让学生在小 组内学习,再组织交流。 从这节课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