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 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 【摘要】关于证明责任的理论,我国目前有三种,“结果责任说、“双重含义说和“行为责任说。关于证明责任的分配,以“谁主张,谁举证为一般原那么,以证明责任倒置为例外。但由于我国证明责任研究起步较晚,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良,以完善证明责任理论。 【关键词】证明责任;分配;一般原那么 一、证明责任的定义 理论界对于证明责任定义的解释,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是“行为责任说。证明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所负有的提供证据的责任,该说动态地反映了证明责任的诉讼内容。 第二种是“双重含义说。即“证明责任有双重含义: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和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这
2、种学说是将证明责任与诉讼中的事实真伪不明状态联系起来。 第三种被称为“结果责任说。证明责任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一方当事人应承当不利于自己的法律后果。这种观点认为证明责任应从结果的角度分析,设定证明责任是为了解决事实真伪不明时法院该如何作出判决的问题。 现在我们所说的证明责任是指当作为法院裁判根底的案件事实在诉讼中处于真伪不明时,当事人一方因法院不能认定这一事实而承受的不利于自己的法律后果的负担。证明责任的具体内涵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证明责任的性质是法定的不利诉讼后果负担。证明责任绝不是一种义务,是在诉讼中涉及到真伪不明时,总有一方要承当不利后果的问题。 证明责任适用的前提是作为裁判根底的案
3、件事实真伪不明唯有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才能引起证明责任的适用。如果案件事实十分清楚、明确,就不需要证明责任的存在。 证明责任只能是一方当事人承当的责任。一般情况下在同一案件中,针对同一事实一项主张只会产生一个证明责任,根本不存在双方同时对同一案件的同一事实承当举证责任的情况。 法院在民事诉讼中不承当证明责任。证明责任不是指收集和提供证据的责任,所以,虽然人民法院在特定情况下要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和运用自己收集的证据,但也不能认为人民法院也要承当证明责任。 二、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 通常情况下,法院在进行裁判时,必须首先弄清案件事实,然后以该事实为根底适用相应的法律来进行裁判。而真伪不明的事实的认定需
4、要法院通过相关证据来判断,因此就产生了认定这些事实所需的证据应由哪一方当事人提供并加以证明的问题,以及无法判断事实真伪不明时应由哪一方承当诉讼的不利后果的问题。这种确定由哪一方当事人承当证明责任的过程,就是证明责任的分配。总体来说,证明责任的分配就是指法律明文规定或法官在特殊情况下行使自由裁量权,将不同事实的证明责任在原被告双方当事人之间进行预先分配,使原告被告分别对其中的一局部事实负证明责任,在不能证明的情况下由双方各自承当不利后果。 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那么 证明责任分配的核心问题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分配证明责任。一般情况下,提起诉讼的一方理应承当证明责任,但假设将此责任全都推给提起诉讼一方,
5、必然会导致原被告双方在诉讼中的地位严重不平等,对原告的结果也会更加不利。目前,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那么是是“谁主张,谁举证,该原那么来源于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主张可分为积极主张与消极主张,一般而言,积极主张是指认定一定事实或现象发生或存在的主张。积极主张的情况下,主张者应该承当证明责任。当事人提出消极主张时,是否也应当对此提出的消极主张加以证明呢?比方,主张不存在债务关系的事实,但对于没有发生或存在的事实,当事人要加以证明,在许多情况下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这里的主张仅指积极主张。 证明责任的倒置 证明责任倒置必须是在有法律的规定明确规定时,法官不可以在诉讼
6、中任意将证明责任的分配加以倒置。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那么是是“谁主张,谁举证,但任何原那么均有例外。因为在某些案件的诉讼中,如果仍按这一原那么去要求主张者承当举证责任,客观上难以或根本无法提供证据。在这些特殊的案件中,如原告主张出侵权事实的存在,被告加以否认的,那么由被告负责举证,不再由积极主张者承当证明责任。该理论就称为举证责任倒置。举证责任倒置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许多新类型的侵权行为中,侵害者一般都拥有相对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着有关证据。而被害者无法掌握有关材料,他们在诉讼中难以提供侵权人应负责的充分证据。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是为了充分保护弱者的权利,表达法律的公平合理,是完全必
7、要的。 2、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有利于加强平安管理,尽最大限度地注意义务,防止和减少损害的发生。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在我国实体法中主要是法律规定适用无过错归责原那么,过错推定责任原那么等严格责任中。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产品质量侵权、专利侵权、医疗事故侵权、劳动争议等案件都适用举证责任倒置。 三、对我国民事证明责任制度的反思 由于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还存在不少缺陷。 首先,证明责任分配不合理,许多规定形同虚设,不利于操作。“谁主张、谁举证原那么难以操作。 其次,证明责任正置与倒置概念不清。证明责任倒置理论应以证明责任正置理论为前提,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正置理论。 最后,笔者认为应建立专门的证据法。目前实体法和程序法关于民事举证责任分配等证据规那么仍然混杂在一起,难以区分。对确实需要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情形也应以根本原那么的形式加以规定,因此专门的证据法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语 证明责任理论在我国起步较晚,只停留在一般举证责任和举证责任倒置的研究层面上,这是远远缺乏的。而且,证明责任在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中都有涉及,但还缺乏专门的证据法,对证明责任加以统一的规定。因此,民事证明责任在我国有待做进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结构调整建议3篇
- 农田耕作劳务承包合同3篇
- 人力入股合伙人协议模板3篇
- 库存控制策略劳动合同模板3篇
- 房产租赁逾期付款的纠纷解决3篇
- 女婿赡养岳父岳母协议书3篇
- 出庭授权委托书格式模板设计3篇
- 天津房屋买卖合同精要解读3篇
- 员工合规承诺保证书的创新特点3篇
- 保险业务系统开发贷款合同3篇
- 2025购销合同(电子产品)范文
-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 2025年普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80题)
- 心力衰竭护理查房 课件
- 【课时练基础作业】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期中计算能力测试》(含答案)
- 树木修剪合同协议
- 2025年兰州市九年级诊断考试(一诊)物理试卷
- 2024年4月27日福建省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制度
- 药物治疗管理MTM
- 初级培训机器人的机械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