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87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必刷题_第1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87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必刷题_第2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87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必刷题_第3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87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必刷题_第4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87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必刷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点八十七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1.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现象及原理均正确的是A.用玻璃棒蘸取NaClO溶液点在干燥的pH试纸上,试纸呈现蓝色,证明HC1O是弱酸B.将一定量的FeCl3晶体、盐酸依次加入容量瓶中,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FeCl3溶液C.为证明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 CuSO,可将反应后的混合液冷却后再加入水,若显蓝色即可证明生成了 CuSOD.用乙醇、乙酸及浓硫酸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中发现忘加碎瓷片,需在完全冷却后再补加【答案】D【解析】A项,N司C10具有涛白性,范右则出溶液pH,不能判断NaGlQ淹灌的酸碱性,应选pH计测定其 pH,才能作出判定,故A项错误j B项,不能在容量题

2、中溶解,应在烧林中溶解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客, 最后加盛翻帷!I水解j故B项错误)匕】页,反应后的溶液中有剩余的浓硫酸,因此加水幅阪应后的溶液 时,应把反应后的混含液加入水中,若显蓝色则证明生成了硫酸铜,不能反之操作,易发生危险故C项 错误5 D项j发现忘加碎姿片,应先冷却,再加碎姿片,防止暴沸,故DJ页正确2 .下列实验的现象及相应的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向FeCl3溶液中滴入足量 KI溶液,再加入CC14振荡、静置上层液体呈紫红色氧化性:Fe3+ > 12B向NaCl饱和溶液中先通入 NH至饱和,再通入足量 CO溶液中后固体析出固体成分为NaHCOC向碳酸钠溶液申先滴入酚Mt,再

3、滴加稀盐酸溶液先变红,后溶液红色变浅直至消失非金属性:Cl>CD向溶后SO的BaCl2溶液中加入物质X有白色沉淀生成SQ 一定被氧化【答案】B【解析】A、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生成的碘被四氯化碳萃取后下层溶液为紫红色,选项A错误;B、向NaCl饱和溶液中先通入 NH至饱 和,再通入足量 CO,溶液中含有氯离子、钠离子、俊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混合后碳酸氢钠过饱和,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固体成分为NaHCO选项B正确;C、盐酸是无氧酸不是氯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根据盐酸酸性强弱判断非金属性强弱,选项 C错误;DK若向溶有SO的BaCl2溶液中通入

4、气体 X后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为亚硫酸钢或硫酸银,则 X可能为氯气或氨气等,若为氨气则二氧化硫没有被氧化,选项 D错误。3.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FeBs、Feh,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的Bl一定被氧化B.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白溶液中是否存在Fe2+C.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 Fe2+不一定被氧化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 再加入CC1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AgNO溶液, 一定能产生淡黄色沉淀【答案】B【解析】逋入一定量氯气后再滴加KSCN溶港呈红色、说明有FW*生成,F

5、W+被氧化但不一定全台睇皮氧优:, 没有实魄现象说明祓氧化或完全被氧化,/A错误;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再滴加KSCN,落海呈红恒,说 明有亮小生成,F群上被氧化但不一定全部祓氧化,所以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W+,故B 正确J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再滴加KSCN,澹液呈纪色,说明一定有F/十生成,故C错误,没有实险现象说 羽而一被氧化或完全被氧化,反应后漠离子不一定有剌余,所以向分涌后的上层酒悻中加入足量硝瞄艮涔潘】 不一定生成浅黄色沉淀,故口错误,4 .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及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制氨气时,可直接加热氯化钱或者碳酸氢钱固体B.制氯气时,可用二氧化镒与浓盐酸加热制得

6、C.制乙快时,可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反应,所得气体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 证明乙快具有还原性D.制二氧化硫时,可用硫代硫酸钠和稀硝酸反应【答案】B【解析】A.直接加热氯化钱生成氯化氢和氨气,但在试管口又重新化合生成氯化钱,所以不能用此法制取氨气,故错误;B.二氧化镒与浓盐酸加热生成氯化镒和水和氯气,故正确;C.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乙快,但是含有硫化氢气体,硫化氢也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所以要证明乙快具有还原性,应先除去硫化氢杂质,故错误;D.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硫代硫酸根离子,得不到二氧化硫,故错误。故选B。5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理论及操作说法正确的是A.在1mL相

7、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中,分别滴加2滴0.1mol/L1AgNO3溶液,只有前者中出现沉淀,说明 Ksp(AgSQ)<Ksp(Ag 2CO)B.基于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S和SO,在定量分析测定反应速率时,既可用S对标记遮盖法,也可用排水法测SQ体积,计算出相关的反应速率C.燃料电池的制作:用包有薄海绵的两根碳棒做电极电解NaSQ溶液,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在两极之间接上发光二极管,发现发光D.过滤、结晶、灼烧、萃取、分液和蒸储等都是常用的分离有机混合物的方法【答案】C【解析】在1皿相同浓度的碳酸铜和硫酸钠濡滴中,分片方商加2滴QJinoLLlRgNS港济,只有前者中出 现汛

8、9;淀,即只出现碳政银沉,淀,则应该说明Ksp(A必Q0>K5p£Ag3c5),选项A错误口 S(h易溶于水(博解 度为1:4),所以不能用徘相去测体积,,再计算相关的反应速率,选项B错误。电解N3SO,溶液相当 于电解水,生成氮气和氧气,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在两极之间接上发光二根管,会组成氢氧燃料电池, 对外放电使发光二极管发光,选项C正房口有机物一般易燃或受热易分解,所以灼烧不是常用的分离有机 混合物的方法,选项D错误。6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到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翦操作实验观蒙实襄结电A向亚城酸钠3样中滴人然酸酸化的EMf1飞叫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试样已真化变质

9、向at仿cchcu样品中加入AgMC卜济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样品已变质C向排测液中依次滴入皴水和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存测液中含行R"D向*溶液中滴减有白色沉淀和气体产生AMg GHDE 发生双水髀反应【答案】B【解析】A.滴入盐酸酸化的 Ba(ClQ) 2溶?,生成的HCIQ可氧化亚硫酸钠为硫酸钠,硫酸根和银离子生成硫酸钢的白色沉淀,所以出现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是否变质,故A错误;B.氯仿属于有机物不溶于水,溶液中无氯离子产生,与硝酸银溶液不会产生白色沉淀,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仿已变质,故B正确;C.氯水有强氧化性,滴入氯水可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应先加KSCN§液无现象,再

10、加氯水变血红色检验,可以检验亚铁离子,故 C错误;D.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偏铝酸钠溶液,发生的反应为:NaHCO+NaAlQ+HkO= NaCO+Al(OH) J只有白色沉淀,没有气体,也不是双水解反应,故 D错误。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的方法是:在水解液中先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加碘水,未变蓝,说明已水解完全8 .检验皂化反应是否完全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滴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振荡, 观察是否有油滴浮在水面上C.利用蛋白质盐析的性质,可进行分离提纯D.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NH2)、竣基(-COOH),所以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答案】A【解析】A,

11、氯氤化辛内过量,碘单质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因此溶瀛为变蓝不能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j 故A说法错误:B、:排旨不涔于水n油脂发生电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瑶6和甘油,两者都溶于水,用玻 璃棒籁取反应游辞”盛有热水的烧杯中j振荡,如果水面上没有油滴j则说明水解完全j反之,没有水解 宾成,故B说法正确;C、稔析是降低蛋白质使之析出,蛋白质仍具有活性,可进行分离提纯,故C说法 正磁口 D、氨基酸中吉有氧招口检基,氢基具有碱性,斐基具有酸性,因此氨基酸既能与船反应又能与碱反 ISj故D说?去正确©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其反应产物。查阅资料CO能与银氨溶液反应:8 .甲烷在加热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气

12、体产物除水蒸气外,还有碳的氧化物。某化学小组CO+ 2Ag(NH3)2 + + 2OH =2AgJ + 2NH4+ CO32- 十2NH。CgO为红色,不与 Ag+反应,能发生反应:C12O+ 2H+=Cu2+Cu+ H2Q(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按气流方向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Z (填字母编号)(3)实验中滴加稀盐酸的操作为 。(4)已知气体产物中含有 CO则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装置F的作用为。(5)当反应结束后,装置 D处试管中固体全部变为红色。设计实验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bQ 欲证明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向少量红色固体中加入适量0.1

13、mol L-1AgNO溶液,发现溶液变蓝,据此判断红色固体中含有Cuo乙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欲证明甲同学的结论,还需增加如下对比实验,完成表中内容。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现象和结论若观察到溶液不变蓝,则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若观察到溶液变蓝,则不能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答案】Al4G+ 12HCl=3CHT + 4A1C1 3F-A B-CG 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先使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旋塞打开,使稀盐酸缓慢滴下试管内有黑色固体生成(或试管内有银镜生成)除去甲烷中的 HCl气体和水蒸气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若

14、溶液变为蓝色,则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 CutO取少量CiiO 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 0.1mol L-1AgNO溶液- 33 -【解析1A申Al4a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电,反应方程式Aha+12HC1?CH4T+4A1O1;因此本题 答案是;AUC3 + 12HC1-3CH<r+4AlCb。(2) A中反应后,需除去气体可能携带的H0,故里接着是E然后将气体通入反应器D,随后通入B中, 检驶是否有水生成j再通入澄清石灰水E,检验二氧化碳最后通入C中检验一氧化蕨j最后G收集尾气, 故顺序为:FT>tBtEtC-*Gj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J*DB*E-*CG(3)滴加稀盐酿操作:先打开分

15、满博斗上口的理瑙室或先聘分灌漏斗上口的玻璃墓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 的小孔),再将分港漏斗下面的族塞打开j使稀盐酸缓慢滴下i综上所述j本题答案是:先打开分淹漏斗上 口的玻藕塞母先使分满漏斗上口的豳雷塞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孑IJ,再将分港漏斗下面的旋塞打开,使稀 盐酸摄慢滴下。 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气体产物中含有CO,所以C中银氧溶濯可祓还原为银,试菅内有黑色固体生成三 反应产生的甲烷气体申含有HC1和以6为了不影响后续反应,利用F装盥除去甲烷中的HC1和国6综 上所述,本题答案是:试管内有黑色固体生成试管内有银镜生成j除去甲烷中的HCI气体和水蒸气。欲证明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11,用同学设计如产实脸

16、:向少量红色固体中加入适量0_出4八都5 ,溶液,发现涔液变蓝,据此判断红邑固体中含有乙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含理,欲证明甲同学的结论,还 需墙加如下对比实睑二取少量汽色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若溶液变蓝色,说明澹液中含有Cu则证明红色固体中含u?O 保上所1S,本题答案是: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若溶酒变为蓝色jIRE明红色固体中含有go “ 取少量的CM3固体于试管中"口人适量的(HmM-LTNCh瀚如若涛澈不变蓝,则可排除红色固体中 。阻。的干扰,证明其中含有M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取少量6m固体于苴管中,加入适量 O.lmolf SO气体还原Fe3+的产物是(填离子符号),参

17、加反应的SO和Fe3+的物质的 量之比是。(2)下列实验方案适用于在实验室制取所需SQ的是。A. Na2SO溶液与HNO B . Na2SO固体与浓硫酸【答案】Fe2+和SO42 1 : 2BD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BF方案SO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解析】(1)根据反应 SO+2Fe3+2H2O=2 Fe2+SO2-+4H+可知,SO气体还原Fe3+的产物是Fe2+和 SO2-;参加反应的SO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Fe2+和SQ2-;1:2。AgNOi7§75o9 .某兴趣小组探究 SQ气体还原Fe3+、I2,它们使用的药品和装

18、置如图所示:Fed.含有淀物NaOEl溶液的磷水溶液ABC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铜与热浓H2SO( 3)装置C 的作用是 。( 4)若要从A 中所得溶液提取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 。A.蒸发皿B.石棉网C.漏斗 D.烧杯E.玻璃棒F.塔期(5)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为了验证 A中SO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取 A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酸性KMnOW液,紫红色褪去。方案:往第二份试液中加入KSCN§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方案:

19、往第三份试液中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上 述 方 案 不 合 理 的 是 , 原 因 是B、浓赢酸虽具有强氧化性,但不能氧化亚硫酸钠和亚疏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所以B 选项是正确C固体硫在线氧中怫,操作不容易控制,故已错误:D.铜与热浓均肛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可以制备二氧化硫,所以邛选项是正确9综上所述, 本题答案是:BD.(3)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刺激性气味,直接排放污染大气,能彳硼反应生成盐和水同以可用碱诙处理 二氧化砒所以装置C的作用是吸质Sth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吸收多余的二氧优硫, 防止污染空气<C4»

20、栗作步骤;茎炭需用到A蒸发皿,E玻璃棒,冷却结晶需用到烧杯,过滤需用到G漏斗,D.烧杯,翊 璃棒.故不霭翼B一石棉网、FWj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旧已C5二氧化硫有还原性?高镜酸钾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疏能与高镭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镒酸钾溶液褪 色,也使高臻酸钾溶液褪色,所以不合理的是方案,因为A的溶港中含有S<h,S6也能使KMoO”溶 谦福色;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方案£6也能使酸性高谅酸鲫溶灌褪色.10 .某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比较 Cu2+、Ag+的氧化性。查阅资料:Ag+ + I - = AgI J K =1.2X1016; 2Ag+ + 2I - = 2Ag J +

21、I 2 K = 8.7 X108(1)方案1 :通过置换反应比较向酸化的AgNO溶液插入铜丝,析出黑色固体,溶液变蓝,说明氧化性Ag+>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方案2:通过Cu2+、Ag+分别与同一物质反应进行比较实验试剂编号及现象试管滴管11.0 mol/L1.0 mol/L AgNO 3溶液I .产生黄色沉淀,溶液无色口2niLKI溶液1.0 mol/L CuSO 4溶液n .产生白色沉淀 A,溶液变黄经检验,I中溶液不含 I2,黄色沉淀是 经检验,n中溶液含 12。推测Cu2+做氧化剂,白色沉淀 A是CuI。确认A的实验如下:jj足量片封6苕一过谑、浣漆白色工淀工灰詈史

22、图体二M至甚凌_I取上县溶液HXo/ J fSHCl黄生沅淀a.检验滤液无12。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含有 (填离子符号)b.白色沉淀B是。c.白色沉淀A与AgNO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说明氧化性Ag+>Cu2+。编号 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HKI溶液KI溶液 AgNO 3溶液a bKI溶液 CuSO 4溶液c d(3)分析方案2中Ag+未能氧化,但CiT氧化了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a中溶液较快变棕黄色,b中电极 c中溶液较慢变浅黄色;现象 无明显变化上析出银;电流计指针偏转电流计指针偏转(电极均为石墨,溶液浓度均为1 mol/L , b、d中溶液pH- 4)a中溶液呈棕黄色的原因是 (

23、用电极反应式表示)。“实验3”不能说明Cu2+氧化了 I-。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也有氧化作用,设计实验证实了该依据,实验方案及现象是 。方案2中,Cu2+能氧化I-,而Ag+未能氧化I-。其原因一是从 K值分析: ;二是从Cu2+ 的反应特点分析:。【答案】Cu+2Ag = 2Ag+Cu+ ; AgICu2+AgClCuI+2Ag+= Cu2+Ag+AgI2I 2e = 12 将 d 烧杯内的溶液换为pHM的1 mol/L N&SO溶液,c中溶液较慢变浅黄,电流计指针偏转K>K2,故Ag+更易与I_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 AgI2Cu2+ + 4I - = 2CuI + I 2 ,生

24、成了 CuI沉淀,使得CiT的氧化性增强【解析】向酸化的硝酸银中插入铜丝,析出黑包固体,澹液变蓝,说明银离子氧化铜,反应生成银单质 和铜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A.2AsMu*Q羟过检蟾,U申溶液含有勰单质,推测铜离 子做氧化剂,白色沉温A为硼化亚铜,沉淀A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得到灰焦色沉淀,过滥得到浦漉为篮 包,说明生成了铜离子,滤渣加入浓干搬得到黄色况淀为硬化银,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生成白色肝淀,说明 B为氯化银c0经检脸j I中溶液不含H黄色玩淀为蝇U ®a,检脸滤港无L谭液呈蓝色说明溶速含有 铜离子J b,白色沉淀B是氯化银步c.白色沉淀A与NNO,溶液反应的离子用罡式

25、是GiH2A二 CiFRAgMa (3)a中濯满女快变棕黄色,b中电极上析出银,说明形成原电池,a为负极失去 电子发生氧北去应口溶液变黄色是生成了碘单质,电极反应为上一%一 二h,实脸3不能说明铜离子氧 化碘离子,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也有氧化作用,设计卖脸验证了该依据,实验方案及现象为二将a烧杯内 的溶浦换为阿国的Im&ZLNi3s5溶液?中溶液较慢变浅黄j电流计指针偏转。方案2中铜离子氧 化碘离子,而银离子未能氧化硼离子的原因,&>4 故9*更易与I-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L铜离子 氧化硼离子的方程式为:2Ga44F = 2Cul4 k ,生成了 Cui沉淀,使得GiH

26、的氧化性增强>11 .某小组在验证反应“ Fe+2Ag +=Fe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 Fe3+,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向硝酸酸化的0.05 mol 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 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1)检验产物取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 (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 Ago取上层清液,滴加 阿Fe(CN) 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 。(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Fe3+,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Fe3+,乙依据的原理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取上层清液,滴加 KSCN§液,溶液变红,证实

27、了甲的猜测。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变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序号取样时间/min现象i3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ii30产生白色沉淀;较 3 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 min时加深iii120产生白色沉淀;较 30 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0 min时变浅(资料:Ag+与SCN生成白色沉淀 AgSCN) 对Fe3+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设:假设a: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Fe3+;假设b:空气中存在 Q,由于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Fe3+;假设c:酸性溶液中NO-具有氧化性,可产生 Fe3+;假设d:根据 现象,判断溶液中存在 Ag+,可

28、产生Fe3+。 下列实验I可证实假设 a、b、c不是产生Fe3+的主要原因。实验n可证实假设d成立。实验I :向硝酸酸化的 溶液(pH- 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不同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 3 min时溶液呈浅红色,30 min后溶液几乎无色。实验H:装置如图。其中甲溶液是 ,操作及现象是 。Am'Q-HN我溶液【答案】加入足量稀盐酸(或稀硫酸) ,固体未完全溶解(或者加硝酸加热溶解固体,再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Fe2+Fe+2Fe3+=3Fe2+4Fe2+Q+4hf=Fe3+2h2O白色沉淀 0.05 mol NaNO溶液FeCL、FeCl3混合溶液按图连接好装置,

29、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分别取电池工作前与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烧杯中溶液,同时滴加KSCN§液,后者红色更深【解析】(1XD黑色国悻中含有过量铁,如果同时含有银/则可以加入HC1或氏*6溶解F巧而银不能溶 解,故答案为;加入足量稀盐酸或稀硫酸)S化.固体未完全,溶解鼻KpqCNX是检脸F。的试剂7所以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含有Fe丐故答案为:Fe,id量铁粉与F声反应生成Fe± 即T/2Fc:»3Fe 故答案为二Fe+1F日=3Fe%5氧化Fe>+反应为4Fe产他44H-斗2H3s白色沉淀是A豳6,所以实险可以说明含有Ag"可能氧化T产生成F*,故答案为&q

30、uot;Fy寸4十"4氏"十汨5白色沉淀予实验I:证明假设abc错误,就是排除的对卖险的影响,相当于没有原存在的空白实险了考虑其他条件 不要变化,可以选用D.05ftHLTNaNOh故答案为:O.OStnol实验口:蔗电池实验需要证明的是假设d的反应A才+FW*=AgHV喟售够实现,所以甲池应当注入FeCh.FeCla 混合澹液,按图连接好装置,如电,赫指针发生偏转,分别取电池工作前与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位杯中溶 港,同时滴加KSCN溶液,后者红色更潦,可说明d正确,故答案为;FcCh、FcCfc混合落液j按图连接好 装置?电端来指针发生偏转,分别取电池工作前与工作一段时间后

31、左侧烧杯中涔漉,同时滴加RSCN溶液, 后者红色更深。12 .硫酸亚铁(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FeSO - 7H2O晶体:将5%NaCO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 N&CO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 23遍;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c之间至铁屑耗尽; ,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 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将制得的FeSO7H2O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2)写出

32、实验步骤中的化学方程式 .(3)补全实验步骤的操作名称 (4)实验步骤中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其目的是 (5)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你 (填"是”或“否”)同意 乙的观点(6)丙同学经查阅资料后发现,硫酸亚铁在不同温度下结晶可分别得到FeSQ-7H2O、FeSO4HO和FeSQ - H 2O.硫酸亚铁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和该温度下析出晶体的组成如下表所示(仅在56.7 C、64c温度下可同时析出两种晶体).硫酸亚铁的溶解度和析出晶体的组成请根据表中数据画出硫酸亚铁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再解危国(7)若需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结晶出FeSQ. 4HO,应控制的结晶温度 的

33、范围为(8)取已有部分氧化的绿矶固体(硫酸亚铁的相对原子质量用M表示)wg,配制成100 mL用cmol/L KMnO4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为VmL则:该固体中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为%(用相关字母表示,要化到最简 )(填“偏高”、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读数时,俯视滴定管液面,使测定结果 “偏低”或“无影响”)50 m【答案】去除油污或利用碳酸钠水解后显碱性的性质除去表面油污Fe+HSO(稀)FeSO+吨T趁热过滤洗去杂质,降低洗涤过程中FeSO 7H2O的损耗是【解析】(1).碳酸钠电离出的碳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砒性油暗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溶于水的物质所以步骤的目的是去险由污或利用

34、碳酸射水解后显碱性的性质除去表面油污“向洗漏过的废铁屑中加 入过量的稀硫竣.控制温度在52800c之间至铁屑耗尽,反应的方程式为:9鱼肛(稀)50七*£七_ _FeSOrHHj% (瑶卜全实睑步骤的操作名称先趁热过涯马(4)温度低晶体的澹解度小j则少量冰水洗涤,洗去杂质降f用先涤过程中及so*殂!O的损耗1可以防止晶体溶解.(5)因亚铁离子容易被氧化,加入铁可以防止氧'化,所以实险步骤不合理。(叫结合图表中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用描点法绘制变化曲线图,注意温度做横坐标,澹解虎曲纵坐标,画出图像为;“17一根据图标数据分析,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为55rc<twrc . (s

35、j酸性高镒酸钾氧化硫酸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Fc也MndMr=5Fd»Mh*+4Hid 求出亚铁离子物质的量 nF卡=n (FcSOi 711:0) =5uKMtQ) -5xVxlC>xcxlO(V2S=2eV得到硫酸铁质量为2cVtIWXMmoL硫酸亚铁质量分数为2cVX10-2XMK wx 100%=2cVM/w)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读数时,俯视标准液液面,读取标准溶液的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13. CuCl是一种白色粉末,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绿色,见光则分解,变成褐色,是应用广泛的有机合成催化剂,它可采取多种方法制取。方法I :铜粉还原CuSO溶液。-泰;- “流液三

36、* “成灌"Ctil I已知:CuCl微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CuCl+2Cl -= CuCl 3 2-(无色溶液)。(1)将废铜板浸入热的HbSO溶液中,并通入空气,可以生成CuSQ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中观察到 现象时,即表明反应已经完全;中加入大量水的目的是 (请 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3)上述流程中,“洗涤”操作所用洗涤剂应选用 (填所用试剂名称)以减少滤渣的溶 解损失;“真空干燥”的原因是 。方法n: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装置如图。往U形管中注入饱和食盐水,将两边的铜丝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4)运用电解法制备 CuCl的电极反应式为 (5)

37、产品分析:准确称取所制备的氧化亚铜样品m g,将其置于足量的FeCl3溶液中,待样品完消耗&Cr2Q溶液b mL全溶解后,加入适量稀硫酸,用a mol/L 的K2Cr2Q溶液滴定到终点, 反应中Cr2。2-被还原为Cr3+,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2Cu+O+4H+=2Cif+2HO溶被由蓝色变为无色稀释促进平衡 CuCl(白色)+2Cl -=CuCl 3 2-(无色溶液)逆向移动,生成 CuCl乙醇防止 CuCl被氧化Cu-e-+Cl- =CuCl(0.597ab/m) X100%1解析】(1而废铜板浸入热的HaSOi溶液中,并通入空气j可以生成535,可以认为反应的过程

38、是Cu 先和01反应得到CuO, CuO再和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铜和水,两个方程式相加得到 !CiH<h+4H+= 2*+ 21W,(2)反应完全时F溶液中所有的3都被还原F所以溶诫的蓝色褪去即仍中观察到洛满由蓝色变为无色的现象时,即表明反应已经完全。甲加入大量水的目的是为了使Ci£l+2Cl, CwChF的平衡向逆反应 方向移动,以便使CiiCl转化为沉淀析出口(3)因为CK1微溶于水,用水洗潦会有一部分Cud溶于水而损失产品,所以用乙酸洗(CuCl在乙醇中 不澹)这年可以减少产品损失。题目已知CuCl在空气申易被氧化,所以应该用真空干燥,以避免CuCl被 氧化,(4)明显CWI

39、只能生成在阳极,阳极材料为Cu,日瞰反应应该为金属单质矢电子生成物一定是6CL 所以3瞅的电腿应为:GieMlYuCL(5)考虑到CuQ易被氧化,所以认为其能被氧化铁氧化,方程式为:CuCl -+ ffiCh = CUCh ' Fed,反应 后的溶液OA重辂酸钾溶涌再将生成的FeChMO Fee® CnO产被还原为0%因为Fe的化合价开始和 最后都是+3,所以认为化合份升高失电子应该等于CmOA化含价降低僵电子。asZ比的体积为b彩 其中含有氏036为iWlOCOtnob K=Cn5转化为5升1讨价降低为+3价),所以得电子为 及3町值WQQwlj 1,卜CUC1只3影t去卜

40、电子J贝IO1C1为工叼*&/1 onomob 质量为 劣一方2黑诉WKWg , 质量分数力阻数口心心r1000«1=。597址i/m.14 . FeCl3为中学化学中经常使用的物质,长郡化学实验小组为探究FeCl 3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1)学习小组A为探究FeCl 3与KI溶液的反应,特设计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学习小组 A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先偏转,最后示数为零。若此时向甲中加入适量FeCl 2固体,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又发生偏转此时 (填“甲”或“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对应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2)学习小组B把FeCl 3溶液分别加入 Na2C

41、O溶液和Na2SO溶液中,发现有如下实验现象:2 ml溶僦(pHw |>iiLlt2 riiuhlN/S部鹿(pH4 2j® nroL0.2mDl/LM心。溶薄HEin12 二逸:ll无色飞传产生红总包掘住无气悔产生氏色淋吨学月乳悚也需正融储甲 乙对于中的实验现象,学习小组B的同学们有诸多猜测,继续进行实验:I .小明取中的 红棕色溶液少许,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小明得出结论:FeCl3与Na?SO 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n,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不严谨,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证实了小明的结论是正确的。其实验方案是。(3)学习小组C进一步探

42、究FeCl 3溶液与足量锌粉的反应。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I则操作实脸现象配猫 IOC) mL LO null,的 F,Ch 溶液.流 其 I>H 妁为 M即/<H+>q(h 2 moi , IL丁i向反应瓶中加入也5昌锌将,然后加入50城, 】E eoIL的F<<'L溶诲,榄胖溶液温度迅速上升箱后出现红褐色 就淀.同时出现少量气泡;反应一段时 网后静置,上工溶液为浅绿色反应软 碟部有黑色固体收集并检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悔集气管口靠近火埴,6堀”出已知:Zn的化学性质与Al相似,能发生反应*COHTa/nO: I HJ结合实验现象和平衡移

43、动原理解释出现红褐色沉淀的原因: 分离出黑色固体,经下列实验证实了其中含有的主要物质。i .黑色固体可以被磁铁吸引ii .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气泡;iii .将ii中剩余固体用蒸储水洗涤后,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iv.向iii 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变化。a .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b .学习小组 C认为上述实验无法确定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 FesQ,理由是 为进一步探究1 . 0 mol/L FeCl3溶液中Fe 3+和H+氧化性的相对强弱,学习小组 C补充实 验并观察到反应开始时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实骏操作实斡现象将 5 mLi.0 moi *

44、I丁的 FeCU 溶液与也65封锌粉混合溶液温度迅速上升开始时几乎 没有气泡樗与0,楮5桂粉混合癖液中立即产生大片气泡学习小组C得出结论:在1 . 0 mol/L FeCl3溶液中,Fe3+的氧化性比H+强。则表格中横杠处应填【答案】(1)甲 (2) Fe2+-e-= Fe3+ (3) 2Fe3+SO2+HaO=2Fe+ SO42+2H+ (4)取中红棕色溶液少许,滴加铁氧化钾溶液,出现蓝色沉淀。(5)溶液温度升高,反应过程中生成 H使溶液中的c(H+)降低,同时促进了 Fe3+3H2OFe(OH) 3+3H+的水解,使溶液中出现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6) Fe和Zn (7) III中若存在F

45、e3Q,稀盐酸和Fe3Q反应,产生的Fe3+可与铁继 续反应生成Fe2+,导致VI中检测不到Fe3+。所以不能确定是否存在 Fe3。(8) 5mL 1.0mol.L - 的盐酸【解析】(1)当在甲中加入氏G12固体实际是加入了 FF ,导致2F/*H= 2F*十Ii平衡逆向移动,则 F*失去电子生成爪”,作为负队 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方程式为2FF J2d=2F铲w答案:甲2F铲 -2e-=2Fe>+.(2)取中的红棕色濯液少许1滴人盐酸酸化的B1C1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FeCb与NaiSO,叟生了 氧化还原反应,禽子方程式是2F曲+飙序包A 2£片+ SdJ绝。因为知的化学

46、性质与A1中由£能与碱发生反应放出氨气J由其的知'溶'/温度升高J反应过程中 生成坨使溶液中的C(HB降优 会促进电+*3坨。=Fe9HM3H*的水解,使溶海中出现红褐色的氮氧化 铁沉淀。答案:溶液温度升高,反应过程中生成山使溶液中的降低?都会促进Fe*+3H= Fe(0H)升3H泡水解,使溶涌中出现红褐色的氯氧化锌沉淀。因为Za的化学性质与A1相傀,能与碱发生反应放出氯气,根据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足量的NaOH培涌, 产生气泡,说明有瓜存在,行中乘馀固体用蒸溜水洗海后,;MX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说明含有金属 屣#足向iii反应后的遨港卬滴加KSCN流满无变化说明没有F

47、A,无法确定是否有FeHX因为F* 可与铁继续反应生成小,导致VI中检测不到FW ,所以黑色固体申一定含有的物所是民和的。答案: Ft 和 Zd-jb.因为FciOk也是黑色固体,也可以被磁铁嗔引,但是上述实睑无法确定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Fua,理 由是m中若存在羟心用盐酸和反应,产生的F即可与铁继续反应生成F回,导致VI中检测不到 e铲6所以不能确定是否存在反3a 0<4)本实脸的目的是探究1. 0 mWL FeCk澹洒中F汨口 H毫化性的相对强用口所以盐酸和FcS溶清 的浓度和体积应i豺目同J所以应该选择5血 LOmolL”的盐酸做对比实险。15.氢化铝锂(LiAlH 4)是有机合成中

48、的重要还原剂。某课题组设计实验制备氢化铝锂并测定其纯度。已知:氢化铝锂、氢化锂遇水都剧烈反应并产生同一种气体。I.制备氢化锂:选择图 1中的装置制备氢化锂(有些装置可重复使用 广(1)装置的连接顺序(从左至右)为 Z(2)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打开装置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后,点燃酒精灯前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n.制备氢化铝锂1947年,Schlesinger、Bond和Finholt 首次制得氢化铝锂,其方法是使氢化锂与无水三氯化铝按一定比例在乙醛中混合,搅拌,充分反应后,经一系列操作得到LiAlH4晶体。(3)写出氢化锂与无水三氯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出.测定氢化铝锂产品(不含氢化锂)的纯度(

49、4)按图2连接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装好药品(Y形管中 的蒸储水足量,为了避免氢化铝锂遇水发生爆炸,蒸储水中需掺入四氢吠喃作稀释剂),启动反应的操作是。(5)在标准状况下,反应前量气管读数为Vi mL,反应完毕并冷却之后,量气管读数为V2 mLl该样品的纯度为 (用含a、V V2的代数式表示)。如果起始读数时俯视刻度线, 测得的结果将 (填“偏高” “偏低”或“无影响”)。【答案】 A B- 8 B-E 用小试管在装置E的水槽中收集气体并验纯 4LiH+AlCl 3 LiAlH 4+3LiCl向量气管中加水至左右出现液面差,静置,若液面差保持稳定,则 装置气密性良好倾斜 Y形管

50、,将蒸储水(掺入四氢吠喃)全部注入a g产品中19 (V2-V1)/448a% 偏(Wj【解析】工(1)氯化锂遇水能够剧烈S应J因此生成的氯气需要干俱,并除去其中混有的TfcS,因此需要 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疏化氢气体再通过浓橘酸干燥,然后在C装置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锂,为防止 外界水蒸气进入装能后面需要接干燥装置Bj最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未反应的氧气,装置的连接顺序(从 左至右)为AtABYtEE;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DtEYtBTEq(2) 后好装置的气密性,点燃酒精灯前需要首先制备氯气,并检验氯气的究度,因此进行的实脸操作为; 打开装置A中分淹漏斗的活塞,一段时间后,用小试管在装置E的水

51、槽中收集气体并睑死;缘上所述n本 题答案是:用小试管在装置E的水槽中收集气体并脸纯口n. (3)氮化锂与无水三氧化铝按一定比例在乙醮中混合,充分反应得到LiAH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工 LiH-+AJCh=LiAlH4+3Lia 综上所述 了 本题答案是: 4LiH+AlCh=LiAlH3LiCLm.(4)按图2装配仪器,向量气管中加水至左右出现海面差,静置,若液面差保持稳定,则装置气密性良好i 检查好装置气密*性并装好药品,Y形管中的蒸1留水足量,启动反应寸只需要倾斜Y形管,将蒸储水(掺入 四氢唉喃)全音B主入电产品中即可5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向量气管中加水至左右出现液间差,静置? 若涌面

52、差保持稳定,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倾斜Y形管,将募循水6的入四氢吠喃年都注入Ug产品中,氯化铝锂、氧化锂遇水都剧烈反应并产生同一种气体为氧气,LiAMH3=U0H+Al(5ihMH4,在 标准状况下,反应前量气管读数为V 1mL反应完毕并冷却之后,量气管读獭为V皿,则生成的氯气为(V* Vi) mL7根据方程式,LiAlHi的物质的量为(Vr中1弊10刊(4由24加%则样品的纯度为:口"(VrUN问(4加一4)吃1口眸韦;嘎如 如果起始读教时僻映度线,导致V偏小,结果偏高s综上所述, 44a <3.本题答案是:整吧, J偏高, 443 a16.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 Fe"

53、;、Fe”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取10mL0.l mol - L -1KI溶液,加入6 mL0.l mol - L-1 FeCl 3溶液混合。分别取 2mL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CC14充分振荡、静置, CC1 4层显紫色;第二支试管中加入 1滴K3Fe(CN) 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第三支试行中加入 1滴KSCN§液,溶液变红。实验检验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实验和说明:在 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填离子符号) ,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 (填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 。(2)乙组同学向盛有 H2Q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

54、eC1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生成沉淀的原因是(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3)丙组同学模拟工业上用NaClQ氧化酸性FeCl2废液制备FeCL若酸性 FeCl2 废 液中:c(Fe")=2.0 X10-2 mol”-1, c(Fe3 +)=1.0 x 10-3 mol”-1, c(Cl -)=5.3 X10-2 mol L -1 ,则该溶液的 pH约为。完成 NaClQ氧化 FeCl2的离子方 程式:口003+口 Fe2+口 七Cl -+DFe3 + o【答案】Fe2+ Fe3+可

55、逆反应 2562+修02+24=2533+2H053+催化H2Q分解产生 QH2Q分解反应放热,促进Fe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21 66H+ 16 3H2O【解析】(I)加入I滴K3FCN>I溶酒,生成蓝色汛建国关离子的检验特征反应现象;实脸检蛉的离 子是F群+,加入1滴KSCN溶液,海灌娈红是柱离子的检聆特征反应现象,实验木D®说明:在过量的 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熊心反应最后电鼠J L其存,说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也向盛有珀5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无商酸化的用Gtr溶涌,,溶液变成棕黄色,说明F©"被坨5氧化为Fc3+1反应离子方程 式是州521以城2日乜出+型

56、弧Fe”部催化焦5分解放出氧气,所以一段时间后,溶涌中有气泡出现J 揄6分解反应放熟,温度升高促进Fd*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有红褐色氢氧化铁沆淀生成。3)根 据电荷守恒,比(FR+H3c(FP)cCCl), c(H+> c(Gl-)-7£(re2+)-3c(Fe355 mol 匕”318mol-L-LX 2-1,0x10-3 tacl L<X ALQxiy mol J/1,所以P H=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NaClQ?氧化 FeCk的禽子方程式是IPS4五FE*:61r =17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a、b为弹簧夹,其他装置略去)BiiClM 心II肃液 溶液 溶流(一)验证酸性的相对强弱:碳酸 >苯酚。(已知酸性:亚硫酸 > 碳酸)(1)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A中的足量的试齐U是。(2)连接仪器、加药品后,打开 a关闭b ,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能说明碳酸的酸性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