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之专题调研报告_第1页
梅州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之专题调研报告_第2页
梅州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之专题调研报告_第3页
梅州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之专题调研报告_第4页
梅州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之专题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梅州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之专题调研报告 卢倩妮陈卓华陈向明引言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广义的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在征服自然、 改造社会和改造客家人自身中,在客家人求生存、争发展奋斗过程中,长期创造 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被客家人认同和接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客家话、客家风 俗、生活习惯、客家人的性格、气质、心态、思想、观念、意识及它们的载体;客家人物、客家建筑、装饰、客家妇女的服饰、艺术品、客家文艺,各类客家文 献资料等等,都是客家文化的具体体现。梅州作为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 也是客家文化的代表区域。因此梅州客家文化资源具有典型性, 主要体现在:客 家民居文化资源

2、、客家民间艺术资源、客家饮食文化资源、客家历史文化资源、客家古汉语资源、客家民俗风情资源、客家服饰文化资源、客家精神文化资源等。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梅州客家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对梅州旅游发展 具有重大意义:一、梅州客家文化遗产不仅是梅州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梅州经济发展的基础;二、对客家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有利于为梅州旅游业的 发展提供多种渠道;三、梅州客家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可成为梅州旅游业可持续 发展强而有力的后盾。但客家文化优势究竟如何转化为梅州旅游、 梅州经济优势 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特别需要提炼经济与文化、旅游与文化,文化开发 与文化保护这种互动发展的模式。针对资源的

3、开发利用与保护相对立”这一认识误区,我们课题组以梅州客家文化 遗产为例,进行了一系歹 0 0 的调查研究,提出在综合效益(经济、社会、教育)基 础上的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相结合的模式,让开发利用资源成为资源保护的一种 有效方式。而本课题的专题研究报告与论文可以成为规划专题文件之一,提供给梅州市政府,旅游局、文化局作指导,从而对宣传梅州客家文化,在保护前提下 挖掘客家文化资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梅州客家文化遗产资源的类型特征(一)基本类型1 1、民居建筑围龙屋围龙屋建筑始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活,其设计和建造,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 窑洞、广西的 杆栏式”、云南的 山颗印”并列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

4、筑。客家人 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或斜坡地段建造。在建筑上以南北子牛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 明,错落有序,布局规整。主体结构为 进三厅两厢一围”。围龙屋左右两厢俗 称横屋,在左右横屋尽头,筑起围墙形的屋,把正屋包围起来,正中一间为 龙 厅”,故名围龙”屋。小的围龙屋一般只有一至二条围龙, 大型围龙屋有四至六条 围龙。然而梅州的客家围龙屋基本上都不是圆形的, 是半圆形的,屋前定有一个 呈半圆的水塘,水和屋最后合成为一个圆,这些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土围楼土楼直径达几十米,高三至五层。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之分,楼内房间一模一样, 不分贫富,每

5、户人家从底层至最高层,均等分到各一间房。客家人统一将底层作 为厨房,饭厅及客厅,二层作为贮仓,三层以上作为卧室。其中营垒式的土楼是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活做黏合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夯筑起的墙 厚一米、高十五米以上的土楼外体,具有很强的抵御性。中西混合式的民居建筑顾名思义,这种建筑就是讲客家传统的房屋和西洋的建筑装饰混合。 虽然,外观 上吸收了西洋的艺术装饰,但是其内部还是地道的客家民居传统结构。 比较典型 的有梅县白宫镇的 联芳楼”、丰顺黄金乡的 祥耀楼”和程 7 7 工镇的 方秋楼”。另外,走马楼、四方楼、一字屋、列杠楼、高层围楼、府第式、山寨式、五凤楼、 园林式、石构建筑等都届

6、客家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2 2、 古村、古镇、古城古村如桥溪村,桥溪村始称叩头溪。始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约400400 年)。村内最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有朱氏的继善楼和反围龙式的积善堂等。该村堪称梅州 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和革命老区的一个缩影,为客家民系的研究提供了历史、 科学和艺术的宝贵资料,极富客家民俗旅游的开发潜力和价值。古镇如松口镇,松口镇曾是广东内河港第二大港口, 经千年孕育,具有丰富的客家人 文资源,享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的美誉,并有 白姓杂居”的现象和 松口八景”或松口十景”之说。古城如茶阳,茶阳自明嘉靖五年(15261526 年)始建县城,因建于满种茶树之茶山南,

7、故名茶阳,历 435435 年。茶阳天然胜景,文物古迹颇多,有东石示悬流、神泉秋 望、狮崖春花、湖山月舫、古寺晨钟、南华石洞、印江冬雾、茶山令松涛等八景。3 3、 地方饮食 客豕采客家驰名中外的特色菜主要有盐煽鸡,醋溜鱼,梅菜扣肉,水晶肉,酿豆腐,蘸仔鸭,东坡肉(乂叫扣肉”),酿香菇,十炯狗肉,五香猪手,香炸南乳肉, 白花酿香芋等。客家小吃菊花糕、甜芋泥、蓼花等,活水皖圆,捶肉丸,味窖板,延寿堂药糕,白侯薄饼, 炸油果(乂名 炸煎堆”),酿卷春,萝卜圆,柚皮糖,味醇饭、仙人板、笋板、 腌面等都是有名的客家小吃。客家洒客家人的酿洒业历史悠久,目前梅州地区的知名洒品牌有四大类。一是久享盛誉 的历史

8、名洒,如五华长乐烧、平远南台洒、蕉岭线天”、兴宁 珍珠红”等。二是民俗文化洒,如等郎妹洒、客家妹洒。三是利用近年来大量种植的农产品酿造 的特制洒,如梅县的金柚洒、丰顺的甜玉米洒。四是各具特色的乡镇小洒,如兴 宁罗浮镇的阳天洒、大埔三河坝洒、平远八尺镇的娘洒、蕉岭高思镇的小锅米洒其中乂以客家娘洒和长乐烧洒最为著名 客家娘洒,是客家古文化和洒文化相结合的精华, 是我国最古老的洒种,已有五 千年的历史。客家娘洒选取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通过传统的酿造工艺精制而成, 含丰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并有行气活血等功能。五华县 长乐烧洒 哭五华民间的传统产品,素有 南粤佳酿”美称,其酿造技术发 朝于晋,

9、成熟于明,纯宵于今,因公元 10711071 年宋朝时县名为长乐县而得名。由 于她有得天独厚的玳瑁泉水,加于精良酿技,酿出的洒具有色活透明,密香幽雅, 醇厚绵桑,闻名遐迩,在嘉应五届、潮汕工区乃到南洋、港澳享有盛名。客家茶梅州种茶历史悠久,盛产优质茶叶,品种繁多。梅县活凉山茶、大埔西岩茶和苦 丁茶、平远锅笃茶、蕉岭黄坑茶、兴宁官田茶、五华天柱山茶、丰顺马图茶等名 扬四海,深受人们欢迎。其中梅州市是全国闻名的单极茶之乡”,其单极茶在国内外获奖多达上白个。客家茶艺是功夫茶法,这种饮茶法是从唐代陆羽茶经中演变而来,其特色就是以 水淋壶身,目的在于发挥茶性,到了后来更使用温润泡,内外双重引发。功夫茶

10、的大致过程:烫壶、温杯、置茶、滤茶、高冲、烫杯、低泡、分茶、敬茶、闻香。4 4、纪念馆与博物馆纪念馆梅州市国家级纪念馆有:叶剑英故居;省级纪念馆有:丘逢甲故居、谢晋元故居、 黄遵宪故居(乂名人境庐)、张弼士故居。博物馆平远县博物馆,蕉岭县博物馆,五华县博物馆,大埔县博物馆,梅县博物馆,丰 顺县博物馆以及梅州市华侨(客家)博物馆等都是梅州现有的博物馆。5 5、宗教场所寺庙。五华英烈庙、千年古刹灵光寺(省级)、千年的大觉寺其中灵光寺,初名”圣寿寺”,是广东省五大名寺之一,至今已有一千一白多年历 史。灵光寺有”三绝”,其一绝是:寺前草坪有两棵柏树一生一死;二绝是,寺里 最壮观的主殿大雄宝殿,常香烟鼎

11、盛,可都没出现香烟薰人的情况;三绝是大雄 宝殿后古木参天,但殿顶上却没有一片树叶。佛塔。五华狮雄山塔、梅县元魁塔、梅县区千佛塔(省级)其中千佛塔始建于公元 965965 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它由生铁铸成,每面铸有大小佛像 250250 尊,四面合计为 10001000 佛,故名千佛塔。 在千佛塔下雄伟的千佛殿中有各样栩栩如生的神像 ,中问毗卢庶那大佛像镶嵌着 两万颗宝石,为中国之最。6 6、特色民俗风情 客家话客家方舌是汉语八大方言之一,以唐宋汉语为基础,以白越土语为辅助的一种语 言共同体,是客家文化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全世界客家人公认的纯正客家话是以 梅县话

12、为标准音的。在梅州,客家话播音已成为广播电视台的一大特色,客家话方言词典也已修订出版。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有很多种类,但主要由情歌、斗歌、即席演唱三大精华部分组成,此外还有习俗山歌、述事山歌、尾驳尾山歌等等。她常用赋比兴、直叙、比喻、双关、 等手法,吸收了梅州当地原瑶、畲民族的民歌表现手法,加上客家语言本身的丰 富表现力,显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民俗节日客家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活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 节、冬至节等和一些地方性的神社祭会、农事会,如观音诞、伯公诞、灶启节以 及天穿节、立秋节、冬至节等。7 7、客家民间工艺品 陶瓷大埔县高坡镇以盛产优质陶瓷名扬天下,素有 白玉城

13、”的美称。传统产品有宵花、宵釉、五彩,薄胎瓷等,畅销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五华金木雕金木雕以五华、大埔两县制作的金木雕工艺品最为著名,选取优质樟木,按动物、人物等造型设计,用平雕、立雕等刀法精雕细刻,经打光、油漆、贴上金箔而成。 大埔工艺厂生产的观音过海”、水漫金山”等工艺品,荣获广东工艺美术优质产品奖。五华县工艺厂制作的 八仙骑八兽”金木雕挂屏,荣获全国工艺美术白花奖 银杯奖”。竹编工艺品梅州工艺厂生产的程式吊篮、提篮、花盆套、各种动物等竹编工艺品,造型逼真, 制作精美,富有艺术感染力,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港澳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彩色立体木雕彩色立体木雕为兴宁市工艺厂的传统产品,所产金鹰”、角

14、鹰”、孔雀”、天鹅等彩色立体木雕工艺品,曾获国家轻工部优秀产品铜奖。8.8.其他 客家服饰。客家服饰的男女区别不明显,上衣是 大襟衫”,右边斜下开襟,安布钮扣,讲究 的用铜钮。 女服只在襟边加一两条边 (讲究的绣花边) 。 客家成年人的服装基本 上以兰,靛宵和黑色为主色调。在妇女和儿童的头饰和服装上, 客家人喜欢红, 粉,绿,黄等鲜艳的色彩。客家礼仪嫁娶礼仪:嫁娶礼仪有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反映 了客家人对人丁繁衍兴旺的期望。庆寿:摆寿堂,行寿礼,儿女亲朋要致颂祝辞,送贺礼寿匾等。一般在寿辰举办 家宴,为老人添置一些衣肌用具,以表孝心,同时邀请嫡亲姑表姐妹回乡为老人 祝

15、寿。其他文物资源会馆(兴宁两海会馆一一省级),学宫(五华长乐学宫、兴宁学宫一一省级), 牌坊(丝轮世美牌坊一一省级) 意识及信仰文化客家精神主要表现在:客家意识强烈,宗亲观念浓郁;爱国爱家,尚名节,重忠 义;重教风气千载传承;刻苦耐劳,勤俭节约;多多神主义者等。(二)客家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 1 1、类型众多客家文化遗产包括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如客家民居、宗教建筑等皆届于物质遗产。 非物质遗产包括客家话、客家人精神等。2 2、特色浓厚 围屋,布局严谨,讲究坐向、主次、对称,外观均衡、庄重,表现了儒家正统文 化的审美旨趣和高度的建筑水平,集居住、贮存、晾晒、加工、防盗、防火等设 施于一体。客家菜,与

16、潮汕菜(潮州菜)、广府菜(广州菜)并称广东三大菜系。传统客家 菜多用肉类,主料突出,讲究 咸、烧、肥、香、熟、陈” 2P1382P138 咸:客家菜 偏咸,甚至有 吃在客家,咸是一绝”之说;烧:强调趁热吃,且 烧唔烧”成了品 评菜肴是否好吃的标准之一;肥:普遍用油很重,肉食多选五花肉甚至纯肥肉, 馅料用半肥瘦;香:做菜多煎、炸、炒、烧、煽、炯,以香口为佳;熟:做菜强 调熟透、熟烂;陈:常用菜十等陈料,如梅菜扣肉。客家山歌继承了诗三白篇的风格,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纪念馆是客家名人精神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客家文化的沉淀。如叶帅故居,以五 个阶段、2020 个专题展示了叶剑英同志光辉伟大的一生。3 3

17、、历史久远,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客家人是来自中原古汉族的一个民系, 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例如梅州客家 山歌、千年古刹灵光寺、冠有 古汉语化石”之称的客家话等。其中梅州客家山歌 自唐代开始,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主要是反映社会历史的进程,对真善美的 追求及对假丑恶的摒弃。4 4、山区特征,客家文化形成与山区环境密切相关文化首先是环境的产物,随后才是交融的结果,客家文化也不例外。客家民系自 向南迁徙以来大多聚集在湿热的山区地带, 长期与山打交道,形成了与山区环境 紧密联系民居文化和饮食文化。如客家民居的建筑多选择丘陵或斜坡地段建造, 而客家菜的食物宜温热、忌寒凉、多用煎炒、少吃生冷、略偏咸、油”等

18、。5 5、客家文化传播范围广泛客家人是汉族的一支特殊民系,祖居中原地区,经多次南迁,最后集中定居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明活时期,以广东梅州为基地, 枝散五叶”,乂扩散 至四川、广西、海南、台湾、香港、东南业各地,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二、梅州客家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一)文化旅游在梅州旅游业中的地位1 1 .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企业经营方面1.11.1 文化旅游规模不大与国内省内文化资源的开发规模相比,梅州文化旅游的开发规模相对较小,导致 对梅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牵动和贡献率偏低。1.21.2 精品开发缺乏,特色开发不足梅州市文化旅游的国内国际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旅游产品多,

19、但拳头产品少; 自然景观产品多,但文化产品少;旅游景点多,但可参与性内容少等。作为 中 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梅州市,并没有擦亮世界客都”的金字 招牌。目前的旅游资源开发无论是深度还是与客家文化的结合方面都有待加强。1.31.3 旅游业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梅州市从事旅游业的专业人才数量缺乏, 素质参差不齐、责任心不强、创新意识和工作能力均存在严重隐患,大大减缓了当地旅游开发的步伐。1.41.4 文化旅游缺乏形象包装宣传推介资金紧缺,形象包装没有足够重视,造成梅州市旅游产品缺乏知名度和 市场占有率。1.51.5 旅游行业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各县(市、区)旅游局大部分不

20、是行政单位,个别县还是政企不分的单位,不利 于旅游局代表政府制定法规和行使管理职权,削弱了行业管理的权威,更难实现 整个行业的宏观管理。2 2 . .从旅游地形象定位看如何实施 文化梅州”战略,特别是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在 艾化梅州”中的地位,缺 乏明确的定位。对客家整体文化的意义把握不明确,文化价值不突出,文化梅州”的形象不明显。目前,尽管提出了世界客都”的形象定位,但其认可度有待提 高。如何从 7 7 工西、福建等拥有浓厚客家文化的地区中脱颖而出,并成功塑造 客 都”品牌;如何充分开发 侨文化”,以此展现 客都”的世界性等问题至今没有得到 解决。(二)客家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存在的问题1.1

21、.缺乏系统性、规划性的保护开发1.11.1 文化内涵有待于整体上进一步发掘如客家民居建筑,一是缺乏必要的保护经费和保护措施。政府把主要的资源和精 力都放在了文物单位的保护上,将文物单位开发成旅游景点去获得更大的经济效 益,而一些普通的围龙屋则被放在了次要的地位上, 既没投入资金保护,也没规 划性,系统性地将大片围龙屋开发成为旅游景点。二是居民本身保护意识不强。因为当地居民还没意识到围龙屋不仅是他们的生活居所,更是一种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客家建筑是客家文化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载体, 客家人从他们的先祖 开始已经非常重视客家文化,但正因为他们还没意识到围龙屋对其文化的传承 性,所以缺乏必要的重视。

22、三是如果将围屋开发成为围屋洒店, 并且围龙屋休学 旅游住房的时候,围龙屋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1.21.2 历史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深 如丘逢甲故居,如此一位名人的故居,却没有将其浓厚的历史文化发掘出来, 严 重缺乏历史韵味。原本拥有的极强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名人博物馆,却给人零落 不堪的感觉。1.31.3 客家民俗活动内容单一在客家民俗节日方面,政府和开发者已经做了努力,如客家山歌节。但内容过于 单一,民众的认识不深。通过之前的客家民俗节日分类, 我们可以看出客家还是 有很多具有特色化的节日,但当地还没有做好一个品牌性的民俗节日, 并以此为 依托,促进其它节庆的发展。1.41.4 旅游商品没有赋予

23、充分的文化内涵以洒文化为例,19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五华长乐烧、平远南台洒、蕉岭 山线天”、 兴宁珍珠红”享誉岭南甚至全国,特别是蕉岭的 南国白珍珠”,被视为市政府招 待贵宾的接待用洒,可是这些洒业的发展趋势却是辉煌后似有停滞不前的倾向, 没有达到深入民心的效应。反而是近两年新开发出的具有客家文化附体的郎妹 洒、客家妹洒及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梅县的金柚洒等比较受追求文化价值和新鲜 感的游客欢迎。总的来说,梅州客家洒文化资源的开发差强人意, 最主要表现在 洒产业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多为小作坊形式且分布比较分散,许多小洒厂进入惨 淡经营的状况。而大部分经营客家洒的洒厂科技创新投入不多, 造洒工艺设备

24、和 水平比较落后,难以应付突如其来的市场需求,也不利于品牌升华的要求;同时 因为梅州地区交通的不便利,闭塞的客观条件使得梅州总体洒产业的竞争意识不 强,并且市政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宏观调控。以客家茶为例,品牌包装意识不强,梅州茶的开发只为了开发茶而开发茶, 而没 有把茶和客家文化相融合,使其茶文化的内涵难以得到提升,这直接造成了其品 牌的含金量不高,在质量与其他茶不相伯仲的情况下, 如果不融入客家文化,做 出特色化,将很容易遭到市场的淘汰。以客家饮食为例,许多客家菜馆缺乏客家文化装饰,没有形成客家文化余围,客 家菜的文化背景单调、杂乱。象万秋楼、承德楼、雁南飞(围龙屋式菜馆)那样 具有客家文

25、化品位的客家菜观凤毛麟角。2 2、缺乏市场营销意识 2.12.1 缺乏市场推广计划如有千年历史的客家山歌大部分游客都是只闻其名未听其声,去深入的了解它所蕴藏的文化就变得更加的不可能了,这说明在客家山歌这个旅游资源上开发得还 不成熟,宣传力度不到位和宣传方法缺乏多样性,怎样将深山里的美妙旋律唱出 梅州,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乂如客家洒,客家洒知名度不算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大力的宣传, 在大量 国外红洒,国内名白洒充斥市场的时候,宣传就成为攻占市场的一个有力武器。, 但客家洒却缺乏针对性的宣传。再如客家民俗节日虽然有特色,可是缺乏对外的宣传力度,其深层原因是政府和 开发者对民俗节日不够重视

26、,总觉得只是一个普通的节庆,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但实际上,办一个成功的民俗节日除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能起到非常好的宣传作用,能将客家文化,梅州特色通过媒体,游客宣传出去。另外,如何保护客家文化优秀传统,如何对外如何传播客家文化品牌,特别是如 何通过传播客家文化,促销梅州旅游产品,促销梅州等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2.22.2 对目标市场细分不够,缺乏长期眼光如客家菜,厨师观念守旧,对客家菜创新不够,没有考虑到现代人追求绿色、健康、营养、品位”的需要,更不用说不同细分消费者的口味了,许多客家菜馆 包括如餐饮名店一一可园洒家的某些客家菜品仍然偏 咸、油”,粗料粗做,不够 精致与档次;另一方面,许

27、多管理者的小作坊意识浓厚,缺乏品牌意识,满足现 状。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如小孩、老人、白领、官员、商人,推出特色客家菜品, 并建立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对于许多客家菜馆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3 3、客家文化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中受到冲击文化的碰撞是文化得以不断发展的动力,客家文化更是这样。面对着文化全球化, 工业化趋势的加强,客家年轻一辈的新思维新观念也渐渐抵制不住外来文化所带 来的诱惑,逐渐脱离了客家文化的本质。例如外表陈旧,设施不齐全的围龙屋, 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不重要了。 他们对围龙屋也没有了祖辈所寄托着 的一份深厚感情。围龙屋在他们心目中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一所普通房子。乂如客 家服饰是客

28、家文化和客家人精神的物质载体之一,但受现代化生活的影响,梅州 客家居民已经很少穿传统的服饰。据采访梅州客家的同学所知,现在只是少部分 老人家会穿客家传统服饰,几乎没什么人穿,估计一二十年之后就没什么人穿了。 而且在客家服饰方面的开发利用也近乎空白,只有一些以客家文化为主题推出的 旅游产品会把它当作标识应用,比如旅游购物点的服饰商品及餐饮业一些服务人 员,还有像雁南飞茶田度假村的采茶姑娘等。可见客家服饰的可发利用有它的局 限性。由于工作生活或时尚的影响,有着 古汉语化石”之称的客家话在年轻一代 的当地及海外的客家人中,很少用客家话交流,取而代之的是说普通话,粤语, 英语等其他语言。三、梅州客家文

29、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思路与有效保护对策(一)客家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思路1.1.完善文化旅游开发的系统规划 1.11.1 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非相对立的,因此当地政府和企业,首先都应该树立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指导思想,让资源开发成为资源保护的一种有效方 式。在此思想指导下,政府通过政策调控、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形成规模化的客 家文化旅游景区景点、规模企业或规模集团,促使客家文化旅游产生规模效应和 范围效应。1.21.2 资源的整合 将几个距离不远的景点景区整合为一条旅游线路,或者将某景点开发为旅游度假 区,不仅可以提高景点的竞争力、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还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 配

30、置。1.31.3 文化内涵的挖掘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称的名人故居,如丘逢甲故居,谢晋元故居应充分发挥 其历史文化内涵,对广大人民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而围龙屋等典型客家古民居, 通过对其文化内涵的发掘,让人民了解客家居民的历史经历、生活习俗。2 2、提高文化旅游的管理效益 通过对旅游企业、休闲者、客家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总体的客家文化旅游 环境等实行全程全面的管理,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品牌经营,提高文化旅游的管理 效益。例如围龙屋是梅州客家民居的代表性建筑, 可是现在真正住在围龙屋的客 家人却寥寥无几,有些围屋已几乎废弃了,宵砖地面缝中长出了杂草,到处一片 寂静,这使得活围龙屋变成了死围龙屋。

31、对此,政府或企业可考虑对围龙屋采取 市场和客家文化结合开发管理的模式,进而从微观管理效益提升到宏观管理效益 或者从宏观管理效益着手到微观管理效益, 实现客家民居文化资源管理效益的质 量性的突破。客家洒多数小作坊似的经营,自然灵活性比较强,但是正因为规模小,使得收集 到的信息不对称。规模化的经营能够增强梅州客家洒产业的竞争能力。例如,可以将梅州客家的一些洒作坊组织起来, 共同协商创新,在某些方面实行规模化和 集团化经营,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客家洒文化品牌,打响客家洒文化知名度。客家菜作为梅州饮食文化的代表,目前已拥有一定数量的客家餐饮名店, 完全可 以实行品牌输出,如雁南飞,其中可以考虑先客家人地

32、区、国内,后非客家人地 区、国外进行连锁经营,通过主题形成品牌、通过品牌形成规模。升级客家文化旅游资源营销策略一方面,可以从对客家文化资源的营销过渡到城市营销、区域营销,从文化旅游形象到 文化梅州”世界客都”的形象、区域形象。另一方面文化旅游目的地的人 员人人都是公关员”、人人都是促销员”,通过树立家乡自豪感,来促销家乡; 同时,公共机关中,人人都有义务有责任促销客家文化,围绕目标市场、立体性 营销。3.13.1 客家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品质。可以把客家精神制成宣传小册子, 让旅游服务人员学习并运用到具体的服务中, 从而将梅州旅游服务业的管理制度 化、系统化、标准化,让服务意识深入当地

33、每个人的骨髓, 最终为梅州市争做 旅 游文化强市奠定软件基础,也为世界客都”擦亮招牌。也可通过五邑大学培养更 多精通客家文化习俗和旅游专业的学生,为梅州市的客家文化资源长期开发保护 打好坚实的人才基础,和为其资源的开发提供更为多样想营销技术。3.23.2 针对客家民俗,可以建一座客家民间艺术博物馆。以山歌为例,在博物馆里 面详细结合客家山歌的历史由来,特点,服饰,唱腔等,使外来游客加深对客家 山歌的认识。建客家民间艺术学馆,吸引一些年轻人去参加,如学生,可作为素 质拓展的一部分,使承载悠久历史的客家文化更深层次地影响每位客家人。3.33.3 针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需求,客家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应该注

34、重对市场需求对 象的细分。文化差异固然可以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但是,文化旅游资源的 开发脱离了针对性就会无的放矢。例如客家菜的主题化开发经营,通过对不同市 场需求开发各种有针对性的主题菜式, 来吸引不同的需求群体。一方面,要充分 挖掘不同时期与地域的客家文化,构建不同客家菜馆的客家文化环境,形成体验 余围,创造文化主题,如围龙屋洒楼万秋楼、承德楼等;另一方面,针对不 同目标市场,形成客家菜品主题,其中包括药膳型菜客家(如雁鸣湖旅游度假区)、 经典型客家菜(如承德楼)、创新型客家菜(如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农家型客 家菜、DIYDIY 体验型客家菜等。3.43.4 我们还可以考虑用现代化多元化

35、的手段去包装,宣传客家文化资源。例如将 客家民居开发成迷你模型。据调查发现,梅州客家文化所开发出的旅游纪念品很 少,去梅州旅游的游客除了欣赏民居建筑、 品尝特色食品,能带走保留的东西却 很少甚至没有。因此我们建议整理出全部的客家民居建筑类型,开发出一整套标准的客家民居迷你模型,不仅可以当成旅游纪念品出售,也可以把它用于赠品送 给一些有重要影响的顾客。乂如很多人知道客家山歌,可是却很少人听过,因此 可以将客家山歌、山歌剧和客家舞蹈录制成光盘、录像及MP3,MP3,把这些光盘发送到各旅行社及各媒体,达到更广泛地宣传客家民间艺术,推广客家文化。另外, 音像产品可制成旅游纪念品,如纪念山歌历史,世界客

36、家山歌节的盛况,增强原 本对客家民间艺术不了解的人的直观认识, 也可勾起海外客家人的思想情节,通过一部分已经回来梅州旅行的海外客家人将梅州的现状,客家风俗等宣扬出去, 勾起一些还没回来旅行参观的客家人的回忆, 激发他们的旅游动机。还可以可考 虑借助媒体这个平台宣传客家民间艺术, 以山歌为例,如组织客家山歌的顶尖女 歌手参加超级女声。今年超级女生业军谭维维唱民族歌曲广受成功。已经证明了每种音乐都会有它独有的市场。而参加此类比赛更能吸引广大的粉丝”,去为偶像建立网站,宣传,也会迅速有效地提高客家山歌的影响力。 虽然大部分人都听 不懂客家话。但观众们可以用心去感受客家山歌的文化, 所以说客家山歌还是

37、很 有市场的。3.53.5 火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是对外传播文化的载体。因此可以考虑把客家的特 色饮食搬上火车作为火车快餐,旅客能在身心劳累的状态下轻松品尝到特色食 品,自然会喜出望外,最重要的是火车快餐能让客家饮食文化驰向全国各地。3.63.6 当今社会背包式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亲睐,吃”作为旅游业的六大要素之一,自然是背包旅游族重视的环节。 而客家菜喜欢用围餐的形式,这大大打击 了背包旅游者尝鲜探新的动机。因为很多背包族都是三五成群人数较少的旅游主 体,如果把客家饮食开发成自助餐的形式, 可以方便背包族各取所需,尝尽客家 的各色饮食。3.73.7 增加旅游项目的体验性。文化旅游与文化休闲

38、不仅要有观光性的项目, 而且 还应开发文化表演,文化娱乐,文化节庆等参与性的项目。(二)有效保护对策1 1 .普查一一定级一一利用方向,建立文化资源信息库通过对客家文化资源的普查来收集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如法国曾经通过对 本国文化大到教堂小及汤匙的大普查来大范围收集整合本国的文化资源) ,然后 对所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定级, 确定各种文化资源的利用方向, 同时建立文化 资源信息库。经过以上的措施能够对现存的客家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地、 系统性地 保护。2.2. 申报文化遗产客家文化并不只是梅州拥有,但通过和其他拥有客家文化的省市合作,便可以通 过资源互补,将客家文化做强做大。因此可以考虑梅州客

39、家的围龙屋和福建永定 土楼协商联合申报文化遗产。这样不仅可以更有力地宣传中国的客家文化, 而且 能更好地保护客家文化资源。3.3. 对商业开发、旅游开发进行规范,形成保护与开发的互动市场的运行毕竟有其自发性和盲目性的缺点, 因此,应该对客家文化资源的商业 开发、旅游开发进行规范,形成保护与开发的互动。例如在客家菜开发方面,在 考虑建设正宗客家菜一条街时,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可建立相关的管理部门指导 街内的店铺均进行特色经营、公平竞争。在价格上,给出上下波动范围,避免为 了吸引顾客而使产值效应过低,影响经济效益。同时还应注重整条街的古色和风 味结合。使客人在品尝客家菜的同时, 也能领略到客家文化。

40、 在客家菜旁边可再 设一条风味客家小菜街道,将一些地道小食办得特色地道,好像一些城市的夜市 一样,丰富该地区居民的夜市生活,同时也规范了一些如卫生消防问题, 避免了 一些私人小贩的无牌经营。在开发上,将门面,卫生等做成标准化,其到整齐划 一的效果,而在食品上则做出特色化。在客家服饰开发方面,可以考虑让旅游服 务招待人员穿正式的客家服饰招待远到而来的游客,制定一套标准的客家服饰系 列。这不仅能给游客宾至如归的感觉,而且能很好地开发并保存发扬客家服饰。在开发和保护山歌的过程中,必要的创新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客家山歌毕竟是一 定时代的产物,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它难免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我们需要注 意一

41、点的是避免一些古老艺术的误区。就是为了使一些古老艺术能够得到社会大 众的认同,而刻意取新,去故意迎合大众的喜好。我们认为在这点上,就是一个 保护与开发怎样处理好的问题。其实,我们需要保护的是客家山歌的本质内涵, 即山歌文化,在这一点上,我们切不可改变它的固有本质届性去获取更多的经济 效益。但在怎样将客家山歌文化去更好地发扬宣传上, 我们则可以借用一些新的 方法。如在客家山歌里使用一些西方乐器去伴奏等,实现中西结合。4.4.开展文化遗产环境建设开展文化遗产环境建设包括:软件方面,政府相关的政策环境建设、法律环境建 设,当地居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建设,开发商的开发理念等;硬件方面主要 是指地理环境。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应该和文化底蕴相得益彰,而不是开发了景 点忽视了主要的文化环境甚至破坏性或毁灭性地践踏文化遗产资源。例如围龙屋的开发,不能完全脱离原有的客家民居建筑风格,民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