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S60-F安装调试说明书(DOC)_第1页
LCS60-F安装调试说明书(DOC)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SG-AP/LCSII-32-B1安装调试说明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二 00 四年十月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第 1 页共 20 页目录1 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简介1.1 空气预热器的漏风1.2 自动漏风控制系统设计构思2 机械部分安装2.1 机械安装概述2.2 安装步骤3 电气控制部分的安装3.1 电气安装概述3.2 电源接线3.3 电动机接线3.4 传感器初级限位开关和次级限位开关的接线3.5 力矩保护限位开关接线3.6 行程指示组件接线3.7 热电偶温度辅助控制装置接线3.8 转子

2、测速停转报警装置的接线3.9 用户报警信号接线3.10 主控箱接线端子排和分控箱接线端子排之间的接线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4 热电偶温度辅助控制装置的安装第 2 页共 20 页5 传感器冷却压缩空气6 管道调整要求7 系统调试7.1 准备工作7.2 手动调试7.3 自动调试8 冷态调试与热态调试8.1 冷态调试8.2 热态调试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 LCSII 安装调试说明书1 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简介1.1 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空气预热器的漏风包括二部分:直接漏风和携带漏风,预热器的 转子与壳子之间存在间隙。预热器中空气与烟气由惰性区

3、密封分开。 转子密封片与壳子密封板之间的密封间隙总是大于零。压力较高的空 气必然要穿过密封间隙漏向压力较低的烟气中,这是直接漏风。转子仓格中所包容的风量随着转子的旋转,会不断地转移到烟气 侧,被烟气带走,这是携带漏风。携带漏风是预热器的结构型式本身 决定的,无法减小。直接漏风与密封间隙成正比,与压差的平方根成正比。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预热器中气流间压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锅炉烟风道以及制粉系第 3 页共 20 页统的阻力。预热器冷端气流间的压差与预热器本身结构也有一定的关 系,但当预热器的直径大小确定后,就不可能通过预热器设计本身去

4、减小预热器中气流间的压差值了。因此,从预热器设计的角度力图减小漏风的唯一途径是将密封间 隙,控制在最小限度。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的设计的关键就在于研究预热器变形的规 律,使设计出的密封装置能够有效地控制各种工况下,主要是 MCR 工况下密封间隙处在最小限值。自动漏风控制系统就是实现这一目标 的一个有效手段。1.2 自动漏风控制系统设计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LEAKAGE CONTROL SYSTEM以下简称 LCS )的设计原理是:使扇形密封板与热变形的转子形状紧密吻 合。在各种工况下,扇形板与在规定的间隙内跟随着转子径向密封片。 这使漏风面积在各种过渡工况和 MCR 运行时期都减小了。LCS

5、II 是在传统 LCS 的基础上进行重新优化设计,结合温度数据 采集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和触摸屏的一体化控制、具有技 术含量高、设计合理、结构简便、操作、维护、保养方便、稳定可靠 等特点。LCSII 主要包括加载机构、传感器、热电偶温度辅助控制装置、 停转报警装置和电器控制五部分。2机械部分安装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第 4 页共 20 页2.1 机械安装概述当发电机组发电量增加时预热器中温度升高,其中转子的圆周 产生下垂弯曲,系统将控制扇形板外侧端跟踪向下位移使扇形板底面 的密封面与转子上的径向密封片始终保持理想的间隙,以

6、达到控制漏 风取得节能的目的。LCSII 机械部分的组成:加载机构、传感器、热电偶温度辅助 控制装置、停转报警装置。2.1.1 加载机构(附图 1)每块扇形板配一套加载机构。电动机通过减速器降速后,与二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第 5 页共 20 页只螺旋千斤顶连接。螺杆千斤顶中装有螺杆间隙调整装置,保证系统 的灵敏度,使螺杆千斤顶中螺杆准确上下运动,施力于扇形板不可弯 曲面外侧。为了使二只千斤顶同步调节,扇形板始终处在水平位置, 采取了 一齿轮箱同时驱动二只螺杆千斤顶的布置方式。行程指示组件 可显示扇形板的准确位置。加载机构配有力矩保护

7、装置。当传动机构过载时,力矩保护装 置动作,触发提升信号。系统将自动提升至“完全回复”位置。2.1.2 传感器(附图 2)为了探测锅炉各运行状态下,转子位置的变化,使扇形板的密封 面能准确地跟踪转子,保持热端径向密封间隙处在最佳值,LCSII 中米 用了一个能探测密封面到热变形转子外侧端的相对位置的传感器,传感 器将测量的结果转换成电的信号发出,触发加力传动装置动作,调节扇 形板的位置,实现设计的目的。第 6 页共 20 页如图所示,传感器中心有一根探杆,探杆的下端装着一只探测头, 安装时该探冷却压缩空气次级限位开关ranuliL111L;图(2)传感器的安装1L 窣11 1*IT -TV_探

8、测头初级限位开关探杆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测头与装在转子圆周角钢上的传感瓣保持 0.81.2 mm 间 隙,热态转子下垂后,扇形板向下跟踪,装在扇形板侧部的探测头随 之向下,直到与传感瓣接触,届时扇形板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处在最小 允许值,这时探杆向上移动,触发上面探测头组件中的初级限位开关,此开关使电动机停转 2 秒钟,然后倒转,使扇形板回升到扇形板与转 子密封片的最佳间隙(可设定)。为了确保传感器正常工作,采用清洁的压缩空气进行温度控制, 压缩空气通过管路接头,一路通向传感器上部,使限位开关正常工作, 另一路通向传感器套管中,吹扫探测

9、头,使之保持一定的工作温度。 为了延长使用寿命,探测头端部与传感瓣均采用硬度较高的合金材 料。安装时要注意探测头与传感瓣对准,两者之间的间隙十分重要。一定要符合规定的要求。2.1.3 热电偶温度辅助控制装置LCSII 在自动跟踪过程中,当传感器的初级限位开关失效而触发 次级限位开关动作时,系统将自动转入温度控制模式。该装置由安装 在烟气进口处的热电偶来负责采集温度信号,再送至 PLC 进行数据 处理。根据当前烟气进口处温度来控制扇形板的位置。(温度与位置 的对应值可预先设定)2.1.4 转子测速停转报警装置(配套件型号:RAS (AP )系列)第 7 页共 20 页冷端连接板中间梁空预器冷端接

10、近开关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图(3)停转报警装置实时监测空气预热器转子的转速,每两台预热器配 1 套测速装 置。每台空气预热器有 3 路独立测速装置,当转子低于设定转速时,由它发出转子停转信号,使扇形板强制回复。该转子停转报警传感器 装在空气预热器转子下端轴承处。该装置的机械安装和布置详见转子测速停转报警装置的配合图 (另供),电气接线详见第 3.8 节。2.2 安装步骤扇形板加载机构在预热器制造厂内安装就位。其他部件如:传感 器、热电偶温度辅助控制装置、停转报警装置和电气控制箱等在电厂 安装就位。2.2.1 预热器制造厂内安装部分加

11、载机构的安装(附图 1)加载机构已敲硬印编号必须参照下图与扇形板联结要对号入第 8 页共 20 页座,传感器安装部位由现场指定人就位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2.2.1.1 加载机构的底座与预热器横梁采用焊接连接,需用两把水平 尺校平,要求横梁与底座面的平行度 0.1mm/m 校准后,先在连接 处点焊,再按图焊接完成安装。2.2.1.2 千斤顶螺杆与提升杆及扇形板吊耳相连接,提升杆与预热器 壳体之间有密封装置,垂直中心要求为 0.1mm。连接稳妥后才能点 焊提升杆密封装置,并用对称焊接的步骤完成。注意:上述二条在点焊后,扇形板必须进行上下

12、移动调试,在提升杆 与底座面和扇形板平面相对到位、移动灵活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实 施焊接。2.2.2 电厂(现场)机械安装部分LCSII 在安装前务必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本文涉及预热器及其中的扇形板的安装,安装步序如与 LCSII第 9 页共 20 页系统有矛盾,则请向现场技术员提示。按预热器安装说明书的要求安装转子热端径向密封片。按预热器安装说明书的要求校平扇形板的下底面无论机组发电量轻载或满负荷转子热端的任意一点轴向跳动 量应小于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0.5mm ,转子安装后试车务必注意。上述三条制造和安装质量将是关键。2.2.2.

13、1安装步序安装前应确信预热器已完全冷却并且空气流通,确保转子与电动 机(或空气马达)均不会转动。确认转子垂直和水平。2.2.2.2 传感瓣、传感器、行程指示开关箱的安装1传感瓣的安装1)用专用加工工具加工转子周边上的密封角钢平面,然后慢慢 转动转子,找出转子周边密封角钢的最高点,如果最高点与 最低点差值在 0.5mm 以内,则可任意找点;否则应重新加 工。2)见传感瓣安装图所示尺寸把一传感瓣直接安装在密封角钢 最高点处,传感瓣必须高出密封角钢 6 毫米,要求水平放置。 传感瓣安装见附图,然后焊妥。3)每台预热器安装二块传感瓣,按以上方法安装一块,另一块 则安装在对称位置的较高点。注意:在安装传

14、感瓣之前,按预热器安装说明书调整好扇形板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第 10 页共 20 页“零位”和水平位置。2传感器的安装1)根据传感器安装图安装(附图 2)。2)安装传感器时传感瓣要置于传感器之下,探测头与传感瓣顶 部间隙为 0.81.2 mm ,此时扇形板应处于 零位。3)确保传感器垂直,传感器支架尽量与扇形板顶面平行,该位 置可以通过调整传感器安装支架与扇形板的相对位置来实 现。4)将安装支架焊接在扇形板上。注意:安装支架和探测头孔座 的最下端不可超出扇形板底面,而探测头则必须超出扇形板 底面 5mm。5)初级限位开关和次级限位开

15、关的接线与调整。见(附图 4) 初级限位开关为接近开关,当接近开关上的指示红灯亮时表 明已接通,此时应将调节螺钉再向内旋转半圈(0.625mm)。 次级限位开关为微动开关,使用常开触点,调整时将调节螺 钉旋紧至次级限位开关发出“滴答”声即接通(用万用表检查 已接通),然后再向内旋转 2 圈(2.5 mm )即可。试着顶起传感头使初级限位开关断开(指示灯熄灭),此时 次级限位开关尚未动作。继续顶传感头直至次级限位开关也 断开,此时调整结束。否则重新调整。初级限位开关和次级限位开关调整好后应将所有相关的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第 11 页

16、共 20 页母锁紧,并检查接线是否松动,将引线定位、捆扎好传感器初级限位开关与次级限位开关的接线与调整(图4)注意:安装传感器冷却风连接管道和电气连接管,要保证供气 管道和电气接线管的连接是柔性的, 以便使传感器能自由地垂 直于转子作向下50mm运动。3行程指示开关箱的安装确定已经调整好扇形板“零位”和水平位置。将行程指示开关 箱装上(附图 1),连接上链条,调整行程指示开关箱与减速器 前后位置,张紧链条。调整限位开关、挡块和指针之间的相对位 置,“完全回复”为-6 ” “最大变形”为+35。指针指向钟面 0 ”位。松 去位移传感器联轴器的紧定螺钉,待系统调试时再调整。(注意: 以上“完全回复

17、”最大变形”位置的调整为初调,待系统调试时再作 调整。但“零位”必须校准!)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第 12 页共 20 页4力矩保护限位开关的安装力矩保护装置:当力矩超过某一值时,限位开关动作,使电机停止工作。进电厂之前已经将力矩保护装置的机械部分装好,现场只需 把限位开关安装在基座上,调整限位开关与挡块之间的距离。使 力矩保护装置动作时能推出挡块,触发限位开关动作。限位开关 与法兰端面之间的距离为 2mm。限位开关的电气接线安装见 3.5 节。2.223 按照以上步骤安装其他几块扇形板的传感瓣、传感器、行程指 示开关箱。3电气控制部

18、分的安装3.1 电气安装概述:空气预热器有 A 侧和 B 侧两台,每台预热器各有三块扇形板,共用 一个主控箱和六个分控箱控制每块扇形板的漏风量。扇形板及其控制箱的编号见 2.2.1 的插图(A 侧和 B 侧对称)。控 制箱的安装位置可由施工设计单位决定,原则上与对应的预热器就近 安装。每块扇形板的控制系统都是相同的,由主控箱和分控箱来完成, 主控箱安装在平台上,分控箱为挂箱形式,通过焊接支架就近安装在 千斤顶附近,这样便于调试时的现场操作。用户需提供二路 3 相 4 线 380V、50HZ 的交流电源,功率8KW,供电动机工作使用。线路安装参见图纸名称如下: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19、 二研究所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第 13 页共 20 页LCS 电气原理图LCS 控制系统电器设备接线图LCS 电线敷设图主控箱和分控箱间的外部接线图现场线路安装时请参阅以上图纸及电缆敷设示意图(图 5):线槽敷设图5 .电缆敷设示意图3.1.1 电源电缆及控制电缆从控制箱底部可拆装的进线盖板孔引入到控制箱3.1.2 电缆线从主控箱底部引出,经走线槽到分控箱的接线端子上,应用铜芯阻 燃电缆,从分控箱到电动机、传感器、行程开关等用高温电缆,穿白铁管或金属 软管架空敷设(见图 5 )。3.1.3 由于电缆的电压性质等级不同,安装时需要特别

20、注意,以免引入干扰:N1、N2、N3 为 380V、50HZ 电源性质N4 为 220V、50HZ 电源性质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第 14 页共 20 页N5 为直流 5V 模拟信号,屏蔽线。N6 为直流 24V 开关量信号。N7 转子测速检测信号,24V 电源。N8、N9 温度检测,模块电源为 24V,采用补偿导线连接(生产单位提供)。为了避免干扰,上述电缆的直流和交流需分开,也不要在同一电缆敷设中既有 直流又有交流。3.1.4 从分控箱的接线端子到传感器、开关箱、力矩保护、位移显示及电动机所用的高温导线在连接前 0.5 米要用包塑

21、金属软管过渡,并用相应的管径接头。3.1.5 穿有电线的白铁管及金属软管应架空敷设,避免预热器高温影响,更不能 埋在预热器的保温层内。3.1.6 每只控制箱应接地良好。3.2 电源接线:电源接线时参见图名:主控箱和分控箱间的外部接线图,主控箱中 接线端子排为 XT。一路 380V、50HZ 电源为 A1B1C1N,接线端子号为 XT1、2、3、4。另一路 380V、50HZ 电源为 A2B2C2N,接线端子号为 XT9、10、11、12,对应的端子号相位要相同,中线端子号为 N。3.3 电动机接线: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由于预热器有

22、A 侧和 B 侧之分,所以电动机也分为 A 侧和 B 侧,A 侧分别为 A1M、A2M、A3M,B 侧为 B1M、B2M、B3M。3.3.1A 侧 380V、50HZ 由 XT5、6、7 引出到 A1MAMA3M。第 15 页共 20 页B 侧 380V、50HZ 由 XT13、14、15 引出到 BMP2MB3M。3.3.2 电动机必须能正、反转,如果电机的转向与扇形板的运动方向不符,则可 在分控箱的接线端子上换相纠正。3.3.3 进入电动机接线盒的导线要用尼龙扎带固定,不要与传动部分碰擦,以免 发生事故。3.4 传感器初级限位开关和次级限位开关的接线:3.4.1 预热器转子热变形的位置,由

23、传感器进行检测,内有初级限位开关和次级 限位开关,初级开关采用非接触式接近开关,次级开关采用接触式微动开关。3.4.2 初级开关和次级开关的引线,通过安装在开关箱内的耐高温接线端子引出, 其公共端子为+24V 电源,初级引出线和次级引出线分别接到PLC 的输入端口,见表 1:初级、次级接线(表 1)扇形板公共端初级限位端子号次级限位端子号A124VI104I105A224VI113I114A324VI206I207B124VI215I300B224VI308I309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B324VI4011I4023.5 力矩保护限位

24、开关接线: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第 16 页共 20 页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力矩保护限位开关安装在基座上,当力矩超过某一值时,限位开关动作,使电机停止工作。其接线直接接入开关常闭触点 1( NC )和 2( NC),见表 2力矩保护接线(表 2)扇形板开关端子号 1( NC)开关端子号 2( NC)A124VI108A224VI201A324VI210B124VI303B224VI312B3- 24V- 14053.6 行程指示组件接线:行程指示组件包括扇形板上下位置指示,上限开关和下限开关,塑料电位器传送模拟信号至触摸屏显示。“完全回复”限位开关、“最

25、大变形”限位开关由档块来控制,其接线如表 3,模拟信号接线如表 4:完全回复”限位开关、“最大变形”限位开关接线(表 3)扇形板公共点上限开关接线端子号下限开关接线端子号A124VI107I106A224VI200I115A324VI209I208B124VI302I301B224VI311I310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第 17 页共 20 页B324VI404I403模拟信号接线(表 4)扇形板DC 负端DC 正端输入 PLC 端A1-l0(XT0 110)DC 10V(XT030)+I0(XT0 109)A2-l1(XT0 110

26、)DC 10V( XT0 31)+I1(XT0 111)A3-I2(XT0 114)DC 10V(XT032)+I2(XT0 113)B1-I3(XT0 114)DC 10V(XT033)+I3(XT0 115)B2-I4(XT0 118)DC 10V(XT034)+I4(XT0 117)B3-I5(XT0 118)DC 10V(XT035)+I5(XT0 119)3.7 热电偶温度辅助控制装置接线:当检测到扇形板位移传感器失效或不能工作时,测温元件即自动投入工作。由位移控制变成了温度控制。安装在烟气侧中间梁的二只热电偶(一只备用)投入工作,A 侧 B 侧预热器各有主备二只热电偶检测温度。其接

27、线如下表5:热电偶检测接线(表 5)预热器热电偶接线屏蔽接地A 预热器主-I0+I099备-I1+I1102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第 18 页共 20 页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B 预热器主-12+12105备-13+131083.8 转子测速停转报警装置的接线:3.8.1 每组空气预热器有三只转子停转报警传感器(接近开关),检测出三路 转子转速值,当其中的任两路转速值小于设定的报警转速值时, 系统发出转子停 转报警信号,并自动将扇形板强制提升到完全回复位置。3.8.2 每组空气预热器转子的下轴承上装有三只停转报警传感器,用电缆从转子测速停转报警装置的现场接

28、线盒接至控制箱的端子排上。见接线表 6:转子测速停转报警接线(表 6)预热器测速装置的现场接线盒接控制箱 XT0 端子号A1棕色XT-A 2XT021(+24V)二色 XT-A 1XT0A1(PLC I410A2棕色 XT-A 5XT021(+24V)兰色 XI-A 4XI0A2(PLC 1411A3棕色XI-A 8XIU21(+24V)三色 XI-A 7XI0A3(PLC 1412B1棕色XI-B 2XI022(+24V)三色 XT-B 1XT0B1 (PLC 1413B2棕色XT-B 5XT022(+24V))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第 19 页共 20 页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

29、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兰色 XT-B 4XT0B2( PLC 1414)B3棕色 XT-B 8XT022( +24V)兰色 XT-B 7XT0B3( PLC 1415)3.9 用户报警信号接线:3.9.1 当任何一组预热器转子停转报警时,除声光报警外,另有一组常开触点可供接到集控室作为 A 侧和 B 侧预热器转子停转报警。3.9.2 LCS 在运行中如发生电源故障、电机过载、力矩保护、转子停转、传感器异常等故障时,除声光报警外还提供一组常开触点供集控室报警使用。3.9.3 LCS 系统的运行主要由 PLC 来控制,当 PLC 运行正常时 80A 80B 接通,可供集控室监测使用,用户报警接

30、线端子号见表7。用户使用端子(表 7)名称控制箱 XT0 端子号A 侧转子停转报警50A50BB 侧转子停转报警51A51B故障报警53A53BPLC 正常运行52A52B3.10 主控箱接线端子排和分控箱接线端子排之间的接线: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第 20 页共 20 页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参见图名:主控箱和分控箱间的外部接线图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第 20 页共 20 页4热电偶温度辅助控制装置的安装4.1热电偶温度辅助控制装置安装(参见图名:热电偶测温组件)该装置的热电偶组件安装在烟气进口

31、处中间梁上,在烟气进口处 中间梁上开 2 只51mm 的定位孔(具体尺寸见图)再把 2 台法兰座 安装到预热器的烟气进口处中间梁上, 调整 2 台法兰座组件的位置,使中心在同一中心线上, 位置误差不大于1.5mmmm ,间距误差不大 于2mm m,并焊接固定在预热器上。复测法兰座安装的位置必须符合上述要求。检查确认热电偶组件 无损坏后,加上石棉垫圈,插入法兰座中。(注:安装时热电偶探针 头部不允许碰伤、擦伤)然后用螺栓固定。本装置共有 2 套(每台预 热器 1 套)均以此顺序进行。4.2电气接线电气接线安装见 3.7 节。热电偶的引出导线 N8、N9 为 E型补偿导线,红色为+”黑色为“”直接

32、接入现场主控箱。5传感器冷却压缩空气传感器所需的干净、干燥的冷却空气大约是 20m3/h。由于工作 在高温状况下,为了传感器的冷却和密封应保持一定的流量与压力, 大约需要 30KPa 的压力。压力与流量可由管道上的减压阀和截止阀 调节。(参看图名:传感器组件总图)第 21 页共 20 页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6 管道调整要求保证供气管道和传感器管道部件的联接以及电器联接是柔性的。以便使传感器能自由地垂直于扇形板运动。管道(G1/2 镀锌管)材料和敷设由安装施工单位负责。7 系统调试7.1 准备工作7.1.1 扇形板处于零位置,即允许扇

33、形板向上或向下移动一定的距离,并不会损坏装置,此时行程指示开关箱中“完全回复”和“最大变形”的 限位开关与挡块都末碰到,传感器的探测头与传感瓣也末碰撞,“初级 限位开关”与“次级限位开关”也末动作。7.1.2 检查主控箱与分控箱的接地是否良好。7.1.3 检查电气控制箱对外接钱是否安全、可靠、正确。7.1.4 两路用户电源进线的相序是否正确。7.1.5 检查主控箱与分控箱内所有自动开关都处于断开位置。7.1.6 检查停转报警装置接线是否正确。7.1.7 检查热电偶温度辅助控制装置接线是否正确。7.2 手动调试7.2.1 合上电源箱内的空气开关 QS1、QS2、Q1、Q2。然后合上主控箱的 22

34、0V 空气开关 Q3。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7.2.8 将预热器密封角钢上的传感瓣位于 A-1 传感器的下方,往下调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第 22 页共 20 页7.2.2 若电压正常, 打开主控箱面板上转换开关 SA39, 指示灯 HL38 亮, 触摸屏和 PLC通电。此时触摸屏、PLC 运行。7.2.3 待触摸屏启动完成,屏幕显示欢迎界面,按键进入主页。注意:开关置“OFF ”表示关闭,开关置 0N”表示打开。(以下均如此)7.2.4 若此时预热器转子尚未旋转,故触摸屏主页上停转联锁开关应 置 OFF”然后,分别切换到各扇形操作页,将“手动控制”开关全

35、部置0N ”7.2.5 对应图纸检查所有的外部信号是否接线正确。例如,检查转子 A 停转报警接近开关的信号是否接线正确, 可用铁片在接近开关感应 面前移动时, PLC 上对应的 LED应有闪烁。用上述方法依次检查各 输入点,使外部信号都保证有正确响应。注意:在调试时一定要试动 作的一次仪表或传感器。例如,初级、次级限位开关的试验,必须直 接顶传感器探测头,而不能在控制箱的接线端子上拆掉接线来试。7.2.6 由于在试验中某些开关的动作会产生报警。注意,报警时接触 器会动作,由于分控箱内的空气开关尚未合上,故不必担心电机动作。 试验完毕后必须把报警复位。以下以 A-1 扇形板为例7.2.7 检查行

36、程开关箱钟面上指针是否指向 0 ”位以该 0 ”位作为基准 调节位移传感器, 使触摸屏表盘刻度位置与钟面指针相位一致。 锁紧 位移传感器联轴器的紧定螺钉。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第 23 页共 20 页节传感器探测头,使探测头与传感瓣相碰。然后锁紧传感器探测头。注意:此时探测头与传感瓣之间间隙为零。729 检查 A-1 扇形板操作页上“手动控制”已置 0N。合上分控箱内的 空气开关 A1Q,面板上电源指示灯亮,旋转“上下行”开关 SA60 置“上 行”位上行指示灯亮(3 秒后按停止钮 SB61),检查电动机的旋转 方向是否与扇形板上下运动要求的方向一致。如不一致则调换电动机 引线的

37、相位。7.2.10 将扇形板提升到“完全回复”位置(零位以上-6 mm),调整行程 开关箱中的档块,使之刚好能使“完全回复”行程开关动作。重复操作 几次检查“完全回复” 行程开关的可靠性,即挡块碰到时能使电机可靠 停转。(注意:扇形板位置水平时为零位,向下为正,向上为负) 7.2.11 初调行程开关箱中的档块,设置“最大变形”位置(零位以下 +35 mm),待机组达到满负荷运行时在作调整。7.2.12 使预热器密封角钢上的传感瓣位于传感器的下方,旋转分控箱 的“上下行”开关置“下 T”位 使扇形板下行。当传感器探测头与传感 瓣相碰,“初级限位开关”动作时,扇形板应停止下行。(注意:此时, 过

38、2 秒钟会自动回复规定距离)7.2.13 短接传感器的初级限位开关,执行 7.2.12 步骤。当传感器探 测头与传感瓣相碰,“次级限位开关”动作时,转入温控运行状态。此 时扇形板应停止下行,过 2 秒钟会提升至预先设定的位置(冷态调试 时设定为“零位”注意:该项调试完成后立刻还原初级限位开关,以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说明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 O 二研究所第 24 页共 20 页免产生故障。7.2.14 旋转分控箱上 “上下行”开关 SA60 置“上亍”位将扇形板提升 到“完全回复”位置。7.2.15 按同样方法调试其他扇形板。7.2.16 手动调试结束。7.3 自动调试7.3.1 自动调试前必须确认手动调试正确,所有限位开关的开闭状态 可靠无误。以下以 A-1 扇形板为例7.3.2 使预热器密封角钢上的传感瓣位于 A-1 传感器的下方。7.3.3 在触摸屏上调到 A-1 扇形板的操作页。7.3.4 按“手动控制”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