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基坑监测周围建筑沉降观测方案设计_第1页
某基坑监测周围建筑沉降观测方案设计_第2页
某基坑监测周围建筑沉降观测方案设计_第3页
某基坑监测周围建筑沉降观测方案设计_第4页
某基坑监测周围建筑沉降观测方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大全生活后勤综合用房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监测方案一、工程概况该场地整平标高为5.80m,设计土0.00=6.40m。拟建两层地下停车场,基坑总面积约为3748周长约253mt地下一层底板板面标高为-3.85m,二层底板板面标高-7.85m,开挖面标高为-9.05m,基坑实际挖深为8.45m左右。本工程采用排桩加一道支撑的挡土形式,止水结构采用双排深搅桩,坑内布置8口管井进行降水。、监测目的及监测项目一)、监测目的:1.保证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和安全;2.保护基坑周边环境(周边建筑物、道路管线等) 根据设计要求监测项目如下:1.基坑周边水平垂直位移监测2.周围建筑物、构筑物、管线、道路

2、沉降监测3.深层水平位移监测4.水位监测5.支撑轴力量测二)、点位布设:1.沿圈梁顶每15m左右设位移监测点,共布设15个;2.周围建筑物、构筑物、管线、道路共布设约30个沉降监测点;3.基坑周边共布设8个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管,孔深15.0m;4.支撑轴力监测,布设4个断面,每个断面4个应变计;5.设4个水位监测管,孔深8.0m。具体监测点点位见后附平面位置示意图。三、监测依据的技术标准及监测方法(一)、监测依据的技术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士工程勘察规范建筑基坑设计规范城市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JGJ/T8-97 ) (GB50021-2001)(JGJ120-99) (CJJ8-99) (GB

3、50026-93)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6-98)(二)、监测方法:表面变形观测:包括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使用精密经纬仪和精密水准仪进行观测。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大全水平位移采用测小角法,角度观测一测回,距离按1/2000的精度测量,测小角法是利用精密 经纬仪精确地测出基准线与置镜点到观测点视线之间所夹地微小角度a i(如图所示),并按下式讨 算偏移值:li=a i.Si/p式中S为端点A到观测点R的距离,P =206265 ;2)沉降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观测,按二级变形等级或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执行;支撑轴力监测:支撑轴力监测采用阵弦式频率测定仪,这种仪器的传感器是利用钢弦的振动频率

4、将物理量转 变为电量,实施远距离电子测量。在传感器内有一块电磁铁,通过激振使钢弦振动。因钢弦的自 振频率和钢弦应力值的平方根成正比,传感器所受压力值与钢弦频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P=K (f2-f %)式中K 传感器常数;f 传感器变形后钢弦自振频率;f 0传感器变形前钢弦自振频率。地下水位测量:地下水位测量是采用水位计测量地下水和测水管管口的距离,即水深;水位计一端接有探头,另一端接有指示表,两者通过钢尺连接, 钢尺上有长度尺寸,当探头接触到水时指示表会有变化, 可以从钢尺上可以读出尺寸,即水深。四、监测测点的埋设1.基本水准点在远离本基坑(40m外)的地方设置基本水准点BM1BM3基本方位

5、控制点,设置PG1PG42.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点测点布置沿支护结构体延伸方向每15米左右布置一个观测点。在水平位移布设时建立初始读数,在基坑开挖当日起实施监测。3.周围建筑物、构筑物、管道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标志为长度12cm,直径16mml彭胀螺栓,采用冲击电钻钻孔,将膨胀螺栓埋入其 中。4.支撑轴力监测点支撑轴力监测采用钢弦式钢筋应力计并配合频率巡检仪进行监测。在绑扎支撑钢筋时将应力 计埋设在其中浇筑支撑混凝土时将其覆盖并将其上电线拉出。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大全5.水位观测点在埋设点上用钻机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逐段安放水位观测管,顶底密封,接头处用自攻 螺丝拧紧,并用胶布密封。安放完毕后用

6、粗沙和碎石子回填,直到钻孔孔隙密实为止并用混凝土 封口。水位观测管采用外径50mm内径8mmPV管。孔深8m水位观测点共布设4个,用水位计观测。6深层位移监测点在埋设点逐段安放测斜管,顶底密封,接头处用自攻螺丝拧紧,并用胶布密封。测斜管采用外径60mm内径8mmPV剜斜管。孔深为15mio五、 监测精度及所采取的措施基准点观测及沉降观测点采用DSZ2(编号CS001)精密水准仪及配套的2M因瓦水准尺,水平位移观测点采用Leica Tc402型全站仪(编号CQZ001,支撑轴力监测采用WW-1型振弦读数仪(CPL001),水位观测点采用SWJ型钢尺水位计(编号CSW001,深层水平位移采用ZW2

7、000电阻 式位移计。1.监测精度本次监测精度按二级变形测量等级要求执行,其精度为:a.水准测量每站观测高差中误差M)= 0.5mmb.水准闭合路线,闭合差fw=土1.0 jn (n为测站数)c.垂直变形监测精度(最弱点中误差):M弱=2.0mm2.技术措施(1)为了确保各项监测项目的精度,投产的仪器必须按规定内容检查标定其主要技术指标,仪器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并做记录归档。遇特殊情况(如受震、受损)随时检查、标定。不合 格仪器坚决不能投产使用。(2)水准测量采用闭合环或往返闭合观测方法。(3)观测数据不能随意涂改。(4)各监测项目变形量或测量值接近报警值时,及时报警,并提醒业主及有关单位注意

8、。六、 监测频率及监测预警1.监测频率基坑安全监测时间为,开挖前一周至地下室建成土体回填后一周止。监测时间间隔要求:1开挖过程开挖深度至第二层支撑底面,即设置第二层支撑时,监测时间间隔为3d;开挖深度至基坑底面时,监测时间间隔为1d2d;1.开挖完成以后小于15d,监测时间间隔为12d;1530d,监测时间间隔为23d;大于30d,监测时间间隔为3d遇超过警戒值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监测时间间隔直至跟踪监测,以保证及时反馈信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大全2.预警值a支护桩变形预警值:变形速率2mm/q位移总量小于0.5%挖深;b支撑立柱及建筑沉降速度不超过1mm/q沉降总量小于15mm支撑立柱沉降总

9、量小于房屋差异沉降不超过1/1000。c立柱桩差异隆沉:立柱桩隆起或沉降量10mm速率10mm/d。d支撑轴力:不超过设计值的80%七、监测人员安排及数据传递方式及时提交观测数据,如有特殊情况需召开现场办公会,全体人员参加。10mm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大全试题1、某沉降观测记录手簿,补全相关的内容。往测测站编号上丝 后尺下丝上丝刖尺下丝方向及 尺号标尺读数基加 K减辅(一减二)观测顺序后距前距基本分划(一次)辅助分划(二次)视距差 d工d(1)(5)后(3)(8)(14)(2)(6)前(4)(7)(13)(9)(10)后一前(15)(11)(12)h115561928后145 49145 48+

10、1后刖刖后13531723前182 55182 56-1203205后一前-37 06-37 08+2-0.2-0.2h-0.3707 m214121499后125 91125 92-1前后后前11061192刖134 55134 54+1306307后一前-8 64-8 62-2-0.1-0.3h-0.0863 m2、某基坑开挖需作降水处理,在其周围有一砖混丙级建筑,长53 m,宽23 m,需对其作沉 降监测,问需要布置多少个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并在该建筑平面图上画出工作基点布置图。50 m23 m需要 3 个基准点和 10个工作基点。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大全233、试根据某建筑物的最终沉降观测数

11、据平面图绘制建筑等沉降曲线示意图(单位:mn)18.6215.26 22.45答案:1&624、某二级基坑,采用桩径800 mm灌注桩作支护结构,若监测采用测小角法进行视准线测量监测点的水平位移线,若两次测得观测点偏离视准线的偏角分别15 , 20“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50 ll17.38 22.72H 23.5220.23 22.53*25.14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大全为1天,P到A点的距离为100米,问是否发出预警。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大全解:d = :. / : .Dd1 = .1/ : D =15 / 2062651001000 = 7.3mmd2= :2/ : D =25 / 2062

12、651001000 =12 .1mmAd =12 .1 _7.3 = 4.8mm /天,应预警。5、某二级基坑,采用桩径800 mm灌注桩作支护结构,受场地条件制约,采用前方交会法进行监测点的水平位移测量,若两次测得的角度分别为口1= 253515“,世=45012*1 5”口2=253505,携=451205,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为1天,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500.000,500.000)、(600.000,600.000),问是否发出预警。_ XACtg : XBCtg艺yB -V A_ yACtgctg x - ctg I 1yBCtg : XA-XBXACtgctg : ctg :X

13、BCtg工yB -yA_ yACtgctg上1ctg :yBCtg:XA-XBXACtgctg ctg :XBCtg艺yB-yA-yACtgctg *一ctg :yBCtg:XA- XBctg上1ctg :=:x2:y2= 0.0054 m二5.解:由前方交会公式:= 600 .2305=600 .2273= 535 .3257LSypXPyp2yp1XP2=535 .3213XP14 mm,应预警。B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大全6、某建筑沉降观测,布设6个工作基点形成一闭合环, 采用二级水准观测路线, 计算环线闭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大全合差,并判断是否超限。假定1号点的高程为5.0000m,推算其它各点的高程。角车:闭合差:. =0.1523 - 0.1458 -0.2362 -0.1378-0.1930 - 0.2664 = -0.0025 = -2.5mm限差=击.0而 =1.0/0 =3.2mm ,没有超限。改正数H2 5R .1H3= H2. h2 . . 2H4 =H3.h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