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火灾安全防范知识_第1页
电气火灾安全防范知识_第2页
电气火灾安全防范知识_第3页
电气火灾安全防范知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气火灾平安防范知识 国内某消防局资料显示,1至3月份,全国共接报火灾7.32万起,亡418人,伤206人,直接财产损失7.8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1.6%、16.6%、22.6%和19.3%。其中,较大火灾17起,比同期减少7起,未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火灾。从上图引起火灾的原因来看:因违反电气安装使用规定引发的火灾占总数的26.6%,因用火不慎引发的占22.1%,因吸烟引发的占8.1%;此外,自燃占4%,生产作业占3.6%,玩火占2%,放火占1.2%,雷击静电占0.1%,原因不明确占3.9%,其他原因占16.6%,在查的占11.9%。另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火灾数据统计信息显示:2004年11

2、月,全国共发生火灾1.43万起,其中用电引发的火灾占到30%多,在重特大火灾起火原因中,电器故障导致的险情所占比例高达61.5%。由此可见电气火灾已成为火灾频发的首要原因。电气火灾是指由于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器具以及供配电设备出现故障性释放的热能:如高温、电弧、电火花以及非故障性释放的能量;如电热器具的炽热外表,在具备燃烧条件下引燃本体或其他可燃物而造成的火灾。引起电气火灾的原因又有哪些呢?1、过载。所谓过载,是指电气设备或导线的功率和电流超过了其额定值。造成过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安装时选型不正确,使电气设备的额定容量小于实际负载容量。(2)设备或导线随意装接,增加负荷,造成超

3、载运行。(3)检修、维护不及时,使设备或导线长期处于带病运行状态。过载使导体中的电能转变成热能,当导体和绝缘物局部过热,到达一定温度时,就会引起火灾。2、短路、电弧和火花,短路是电气设备最严重的一种故障状态。产生短路的主要原因有:(1)电气设备的选用、安装和使用环境不符,致使其绝缘体在高温、潮湿、酸碱环境条件下受到破坏。(2)电气设备使用时间过长,超过使用寿命,绝缘老化发脆。(3)使用维护不当,长期带病运行,扩大了故障范围。(4)过电压使绝缘击穿。(5)错误操作或把电源投向故障线路。短路时,在短路点或导线连接松弛的接头处,会产生电弧或火花。电弧温度很高,可达6000以上,不但可引燃它本身的绝缘

4、材料,还可将它附近的可燃材料、蒸气和粉尘引燃。3、接触不良。接触不良主要发生在导线连接处,如:(1)电气接头外表污损,接触电阻增加。(2)电气接头长期运行,产生导电不良的氧化膜,未及时去除。(3)电气接头因振动或由于热的作用,使联接处发生松动。(4)铜铝连接处,因有约1.69V电位差的存在,潮湿时会发生电解作用,使铝腐蚀,造成接触不良。接触不良,会形成局部过热,形成潜在引燃源。4、烘烤,电热器具(如电炉、电熨斗等),照明灯泡,在正常通电的状态下,就相当于一个火源或高温热源。当其安装不当或长期通电无人监护管理时,就可能使附近的可燃物受高温而起火,尤其是在夏季。5、摩擦。发电机和电动机等旋转型电气

5、设备,轴承出现润滑不良,枯槁产生干磨发热或虽润滑正常,但出现高速旋转时,都会引起火灾。随着现代科技的开展,电力能源相应的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发,社会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电的依赖也越来越强。电能像一把"双刃剑"既造福人类,也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平安隐患,导致电气火灾频发。我们该如何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呢?1、从电气工程设计方面考虑。据某消防机构统计,近十年全国共发生群死群伤火灾含放火35起,亡677人,这35起火灾集中分布在9类场所。相关职能部门:首先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要求设计单位必须对电气相关内容进行计算,并进行归档。电力系统部门需加强对于电力系统管理,应当掌握自己负责

6、的电力系统的短路参数,并自觉的向工程设计单位提供设计需要的电力系统短路参数。最后需要消防部门在消防审查时要审查电气工程设计的计算书,以保障电力系统设计的平安性。从根本上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特别是商场、宾馆、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气工程设计,从设计质量上全面审查工程设计,从而引起设计人员对必要计算的重视。设计单位及工程师:设计单位的领导要为设计人员留出工程计算的时间,必须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保护开关,使空气开关能正确切断短路电流,切除故障回路。在设计出平安可靠的供电线路的同时,还要对民用建筑、公共建筑等不同场所,对于平安疏散通道的设计,在明确标准及标准的同时,责任到人,严格监督

7、。2、对于电气设备的选择。根据引起电气火灾的不同原因与位置,我们对于设备的选择也要"对症下药"。短路和过载保护: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家庭用电负荷不断增加。例如同一电源板上连接的多个耗能设备,当两个导体之间无意中发生接触时,电流将采用"最短"路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短路,这将导致电流增加和随后导体的温度升高,最终会破坏供电电路并引起火灾。这时就需要有足够可靠的断路器去保障电路的平安。像拥有业内多款最高等级断路器的施耐德电气,其产品均具备高分断和应对严酷环境的能力,可为高规格电力应用提供出色的保护和效劳连续性。同时,利用施耐德电气在数字化方面的优势,产品可

8、集成电能测量、警报、诊断和通信功能,有助于最大限度提高能源效率和网络可靠性,实现更进一步地火灾预防。电弧故障保护: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电流通过某些绝缘介质例如空气所产生的瞬间火花。当跨越间隙发生电弧时,中心温度可达5000到15000°C之间,热气体和电极位在所有方向上射出,显然这时容易引发火灾。不管是熔断器、断路器还是剩余电流保护器,都无法在接触不良造成的串联电弧故障中有效动作,目前只有故障电弧保护器才能有效对此故障进行保护。根据调查机构数据显示,综合国内外电气火灾的发生比例是:美国13%;法国25%;德国34%;中国30%。美国从2021年开始推广故障电弧保护器,2021年开

9、始在所有生活空间推广,这也是美国电气故障远低于其他西方国家和中国的原因之一。施耐德电气是早期开发电弧故障保护器的企业之一,他们的iARC系列电弧故障保护电器采用高质量材料制造,可安装在绝大多数配电箱的DIN导轨上,通过持续分析大量的电气参数,可检测出会引发电气火灾的故障电弧,并可在火焰出现前自动切断被保护电路,有效降低火灾风险。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特点在于漏电监控方面属于先期预报警系统。它可以帮助用户节省电能,保护设备,防火减灾,及时预测隐患。所以,不管是新建或是改建工程工程,还是已经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单位,仍需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我国在GB50016-2021?建筑设

10、计防火标准?中明确了在诸如影剧院、馆所、仓库、住宅小区、医院、商店、学校等场所需要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施耐德电气的WEFP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可对剩余电流、异常温升、故障电弧、过电流、过电压进行监测;精度高,响应快速,通讯距离长;主机具备主备电源自动切换功能;可集成仪表监测功能,降低多系统设计复杂性,同时节省工程整体本钱,而且操作便捷;可充分考虑系统自然泄漏电流,具备固有漏电补偿功能,同时考虑工业环境复杂性,设计为传输数字量信号,可有效降低系统误报警。家用电器的选择:电气火灾的成因有局部是由电器自身故障引起的。我们在选择电器和导线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格的产品,而且不得私拉、乱接电线;空调、冰箱等

11、大功率的电器要做到"专插专用",并防止在同一个插座上使用;电器存放时要保证良好的通风和散热,并定期做好清洁维护,防止因为设备自身引起的电器起火。3、电气防火知识的普及和培训。电气火灾的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火灾虽然发生在电气设备上,但防火意识的建立是否到位,作业时是否细致等等,也是对扼制火灾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电工作业平安:电工应具备一套完整的平安用具,像根本的绝缘杆、绝缘钳,检修平安用具方面的接地线、遮拦、围拦、装有绝缘手柄的工具、低压验电笔等。还需佩戴绝缘手套,且手套的长度至少应超过手腕10cm,要戴到外衣衣袖的外面;还有绝缘靴、鞋,要定期做电气试验等。最重要的还是电气平安知识的储藏,做到持证上岗,提高电工电气防火的整体水平。防火意识增强:我国电气火灾多年来居高不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电气火灾预防的重视程度不够。应当广泛宣传普及电气防火常识,对生产过程中电气防火的设计、施工、运行、检查等各方面的知识进行培训,学习有关规定、标准,进行新技术、新设备的学习,满足电力新设施防火的需要,向全社会进行平安用电宣传,提高全民的电气防火意识。夏季,由于气温骤升,降雨量增大,电气设备会出现发热、高温现象,再加上雷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