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寻觅觅知音兮_第1页
寻寻觅觅知音兮_第2页
寻寻觅觅知音兮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寻寻觅觅知音兮一人荷樵, 一人抚琴; 一人消逝, 一人寻觅; 一曲高山,一曲流水。据吕氏春秋 ? 本味篇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泰山。 ”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高山流水在不经意间诞生了知音的传说,当年伯牙与子期相会的地方,如今成为许多后人寻觅的精神圣地。汉水在这里转了一个角,不管是在几千年前,还是在几千年后,都有着孤帆落不尽的远影,波纹掩不住的落日。几千年前,两个陌然相识的人,因为袅袅的琴音而成为千年时光

2、里沉淀的一个传说。一人荷樵,一人抚琴;一人消逝,一人寻觅;一曲高山,一曲流水。单单是这两行对列的文字,便叫人无限唏嘘。这是一个下过小雨的清晨,天空是透明的淡青色,我踩着扁扁的球鞋,向古琴台出发。它如此平常地坐落在武汉一个很稀松的公共汽车站台的后面,好像大隐隐于市中的贤者。当 “古琴台 ”三个苍劲的字体映入眼帘,心底里便有什么在暖暖地流淌,当年,就是在这里,俞伯牙遇到钟子期,高山流水的琴音就是在这里感动两个相逢的知音。在这个被绿树环抱的小小的院子里,走入圆形的月门后,游人会看到那盏高高的琴台遗址,但是不是也能看到几千年前那个吸引与被吸引、知心与被知心的故事踪影?能被那里面纯粹的一种感情所打动?高

3、山巍矣不随时光流转而消失,流水逝兮不因光华消失而流转。 总有失去的, 也总有不因失去而永恒的。 知音二字,对于凡尘中的人,有着一些心底的吸引。在不可得的现今,成为一个永恒的流传。 知音,若能与爱情有关, 是一种幸运;若与爱情无关, 则是一种纯粹。 这样一种简单到极臻的纯粹,是生活于现实俗世中人的一种渴望。不然,怎会有如此多的人,有着各种面貌、各种身份、各种心态的人,都来此地?推开古琴台的木门,是一个小小的院落。地面是用大大小小不一的小石子铺就的,雨水给石子路上了一层釉。路旁的两行树,巨大的树杆在头顶上交织成一片,偶尔还会有雨滴落下来, 清凉地滴在额头。 对面走来执着一柄伞的两个人,他们的轻轻细

4、言带着甜蜜的笑语。从这个流淌着吸引和知心这些词汇的地方走出来的人,应该是如此般的情怀。一池碧水, 是为汉水, 一岭峻山, 是为龟山。 锄去草禾,铺以仙乐,法门一道,便是仙境与人间的相隔。仙境里,是荷斧的樵子,他打来处来,要向去处去,或是偶然被天空里的一只小鸟掠过的翅尖所吸引,他立在了从来没有久伫过的江边。小鸟扑着灵巧的翅膀飞远,他却立在了江边。江边,这时候,神秘地响起了流水潺潺般的琴声。琴声的流转和江水的流逝缠绕在了一起,它们柔韧地流向了这个樵子的心房。他,和着舟子上的琴者指下的琴音, 流露出会心的笑容。那舟子上的琴者,他或是本来是要去向什么地方呢?他为什么又会偶然停靠在这个陌生的码头呢?几千

5、年前的那一份机缘,没有人能够作出解释。但是我们却记住了那两个人的名字,一人叫伯牙,一人叫子期。那四面雕琢着精臻花纹的石台,便是子期伯牙一个弹琴一个听琴而相知的旧址,石板与石板之间长满了青苔,让人一下子感觉到时光的久远。苔藓犹如逝去的友情一样沉默,它们只是默默布满这些角落,犹如布满了相遇相知的心灵,一个是宫廷曲高和寡的琴师,一个是山野云游天地的樵夫。悠悠的琴声里,我喜欢看那些树。它们吸满了雨水的湿润,每一片叶子都是青翠欲滴的绿,每一片叶脉上都闪烁着灵光。树下面,是石桌石椅,行人的脚印被雨水淋得凌乱,让人不忍心踩那些碎红。我被一棵柏树所折服,它的名字叫同心树。仔细地阅读树下的那一块小小的牌,传说这

6、本来是一棵很普通的柏树,自从被移植到此地后,感染了伯牙子期的故事的灵气,而从中部一分为二,长出了两部分茂盛的树干。这两部分树干,同样的青葱,具有同样的生命力。世界上所有吸引与被吸引的心灵,来到此棵树上,都会被深深地打动。我想起了那一首诗:如果我爱你,决不像攀缘的凌霄花;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红霓。这一棵高大伟岸的树,静默地透散着沉淀后的生命力,当嘴里不由自主地念着这几行诗时,心房里被很多很多的感想充斥着。世间事事,都是有着极其客观的不圆满,如同乌云下,落日的金色光芒与急速掠过的雾霭交相辉映的天空。没有人能完全懂世上的另一个人,那些喜怒悲伤,那些来龙去脉。可是,那又何妨呢?只消一曲自心间温柔流淌而起的琴声,从清瘦的指间划落,从陌生的心灵涌起,这便是一个自然和谐的永恒。这也便是一个知音的故事。即使,转瞬即逝。几千年后,当诗人们在江城里告别时,他们题在墙上的诗文告诉我们,那一个离别的五月里,江城落下了梅花。所有的离别都是黯然消魂的。我们却不知道俞伯牙的心情。当俞伯牙再次造访的时候,故人已经西辞黄鹤。在那瞬间,伯牙只是摔碎了自己的琴。知音的琴声,现在不可再闻。知音的故事,却一年一年流传了下来。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