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_第1页
41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_第2页
41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这个外力称为汽车的制动力。图4 一 1制动时车轮受力4.1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4丄1制动效能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行驶速度直至停车的能力,是制动性能最基本 的评价指标。他是山制动力、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来评价的。制动力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人为地使汽车受到一个与其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汽车 在受一外力作用下迅速地降低车速至停车,图4一 1为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制动 时的车轮受力图,图中为车轮制动器 的摩擦力矩,丐为汽车旋转质量的惯 性力矩,写车轮的滚动阻力矩,F为 车轴对车轮的推力,G为车轮的垂直载 荷,巧是地面对车轮的法向反作用 力。在制动工程中滚动阻力矩写,惯性 力矩丐相对较小时可忽略

2、不计。地面F二空 制动力理可写为:"r式中:r_一车轮半径。地面制动力理是汽车制动时地面作用于车轮外力,直值取决于车轮的 半径与制动器的摩擦力矩,但其极限值受到轮胎与地面间附着力聲的限 制。在轮胎周缘克服车轮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力称为制动器制动力巴即式中:车轮制动器(制动蹄与制动鼓相对滑转时)的摩擦力矩。制动器制动力耳 取决于制动器结构、型式与尺寸大小,制动器摩擦副系数 和车轮半径。一般情况下其数值与制动踏板成正比,即与制动系的液压或气压 大小成线性关系。对于机构、尺寸一定的制动器而言,制动器动力主要取决于 制动踏板与摩擦副的表面状况,如接触面积大小,表面有无油污等。图4一2是在不考

3、虑附着系数 变化的制动过程,地面制动力心 及附着力 轧 随制动系的压力(液 压或气压)的变化关系。车辆制动时,车轮有滚动或抱死 滑移两种运动状态。当制动踏板力 理(码Y码)较小时,踏板力和制 动摩擦力矩不大,地面与轮胎摩擦力 即地面制动力心足以克服制动器 摩擦力矩使车轮滚动。车轮滚动时的 地面制动力等于制动器制动力 (玉二耳)时,且随踏板力巧 的增长成正比增长。图4一2地而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及附着力之间的关系但当制动踏板力码二專时地面制动力理等于附着力哄兔®时,车轮即抱死不转而出现拖滑现象,显然,地面制动力理受轮胎与路面附着条件的限制,其最大值 隘泳不可超过附着力,即Fx<F

4、Fz(=Fz(p半车轮抱死而拖滑后,随着制动踏板力继续增大(码用),制动器制动 力耳山于制动器摩擦力矩的增长而直线上升,当地面制动力心达到极限值 %后不再增长。因此,地面制动力理首先取决于制动器制动力儿,但同时乂受到地面 附着条件气的限制。所以汽车制动时必须具有足够的制动器制动力(制动器 摩擦力矩),同时路面乂能提供高的附着力,才能获得足够的地面制动力。由上述分析可知,制动器制动力是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最本指标之一。通 过对制动力的检测,不仅可以测得各车轮的制动力的大小,还可了解汽车前后 轴制动力合理分配,以及各轴两侧轮制动力平衡状况。若同时测得制动协调时 间便能全面的检验车辆的制动性能。在试验

5、台检验车轮制动时,与车辆行驶中悄况类似,车轮也会出现两种运 动状态,一种是,车轮转动状态,此时试验台将测得与制动踏板力相应的最大 车轮制动力(等于制动器制动力);另一种是车轮处于停转(试验台滚筒相对车 轮轮胎滑转)状态,此时试验台测得的车轮制动力(相当于前述的地面制动力) 将等于轮胎与试验台滚筒之间的附着力。往往小于车轮制动器制动力,而无法 测得车轮制动器制动力的最大值。因为附着力大小和轮胎与滚筒之间的正压力 及附着系数有关。正压力与轴荷大小,以及车轮在试验台上与滚筒之间的安置角有关,在试 验检测时该轴荷多半是车辆空载状态。为排除这种检测的不确切性,在GB7258 -2003,机动车运行安全技

6、术条件内规定可通过增加相应车轴上的附加质量 和作用力来获得足够的附着力。制动距离制动距离与行车安全有直接关系,而且最直观。驾驶员可按预计停车地点 的来控制制动强度,故政府职能部门通常按制动距离的要制定安全法规。各国对制动距离的定义不一致,在我国安全法中,是指在指定的道路条件下, 机动车在规定的初速度下急踩制动时,从脚接触制动踏板(或手触动制动手柄) 时起至车辆停止车辆驶过的距离(见GB7258-2003, 。制动距离与制动 过程的地面制动力以及制动传动机构与制动器工作滞后时间有关,而地面制动 力与检验时在制动踏板上的踏板力或制动系的压力(液压或气压)以及路面的 附着条件有关,因此,测试制动距离

7、时必须对制动踏板力或制动系的压力以及 轮胎与地面的附着条件作出相应的规定。制动减速度制动减速度j与地面制动力理及车辆总质量有关,以下式表示:式中:G_汽车总重力;g重力加速度;莎一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对某一具体车辆而言,制动减速度与地面制动力是等效的。因此也常用制 动减速度作为评价制动效能的指标。制动减速度在一次制动过程中是变化的, 如图所示。当车辆制动到全部车轮抱死滑移时,回转质量换算系数才等于1,而 此时地面制动力尺七® ,山此可得最大减速度:通常,车辆检测时用平均减速度或最大减速度作为制动效能的评价指标,在 我国的安全法中则采取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DD (Mean Ful

8、ly Development Deceleration)珂2-厂2MFDD = 匕_色£92 化-场)(nVs)式中:力一一°网,车辆速度,km/h;耳° % ,车辆速度,km/h;% 一制动初速度;kni/h禺_一在速度和之间车辆驶过的距离(m);乞_一在速度兀和眄之间车辆事故的距离(m)。充分发挥的平均减速度MFDD的表达式可通过舞体运动过程功能平衡的原 理推导得到。沿汽车山制动初速度%经制动到%的过程中,其动能变化为5*(%,应等于地面制动力对汽车做的阻力功呦鸟,即:图4一3制动过程中制动减速度变化”蓝一呼)=峽式中:加_汽车的总质量;j制动过程的平均减速度

9、。上式可简化为:逬號二2属同理,当车辆山制动初速度经制动减速达到眄的过程,有计算式:逬呼二2屁为简化起见假设制动过程中车辆的平均减速度是相同的,则上面两式可合并得:號-吟=2卅厂鸟)式中:叭、耳的单位为km/h,若以基本单位进行运算则应乘系数1/3.6, 将上式整理得:1用弋讥弋2(3.6)2£-场 23 92毘-瓦)当制动过程比较稳定,制动减速度比较稳定也可以认为充分发出的平均减 速度是采样时段的平均减速度即为:匕(小)3監式中 为汽车速度由叫 降至耳所用时间。制动时间制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即制动时间,很少作为单纯的评价指标。但是作 为分析制动过程和评价制动效能乂是不可缺少的参数。如

10、对于同一型号的两辆 汽车产生同样的制动力所经历的时间不同,在两辆汽车的制动距离就可能相差 很大,对行驶安全将产生不同效果。因此通常把制动时间作为一辅助的评价指 标。制动过程各阶段的时间分布大致如图所示。图中所示时间门为驾驶员反应时 间,从接受制动信号到脚踩到制动踏板为止,一般需要0.7s1.0s。该时间车辆按 原车速继续行驶;"为制动器作用时间(乂称制动协调时间)。一般为0.2s0.7s 主要取决于驾驶员踩制动踏板的速度和制动系的形式和结构,该期间制动减速 度逐渐增大,直至达到最大制动减速度;心为持续制动时间,该期间制动减速度 基本不变;出为制动释放时间,一般在0.2s-1.0s之间

11、。在我国安全法规中还釆用制动协调时间评价制动效能(见GB7258- 。该法规中所提到的制动协调时间,是指在急踩制动时从踏板开 始工作至车辆减速度(或制动力)达到表4-3中规定的车辆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 度(或表4一1中所规定的制动力)75%时所需时间。制动抗热衰退性汽车制动抗热衰退性能是指汽车高速制动,短时间内重复制动或下长坡连续制动时制 动效能的热稳宦性。因为制动过程实质是把汽车的动能通过制动器吸收转化为热能。制动 过程中制动器温度不断升髙,制动器摩擦系数下降制动器摩擦阻力矩减小,从而使制动能 力降低,这种现象称热衰退现象。因此,可以用制动器处于热状态时能否保持有冷状态时 的制动效能来评价汽车

12、制动抗热衰退性能。制动抗热衰退性是衡屋制动效能恒圮性的一个 指标。随着髙速公路的发展和车速的提髙,汽车制动性能的恒左性也愈来愈高。但由于测 试方法复杂,在一般汽车综合检测中较难实施。对于在用汽车也无需检测制动抗热衰退性。 制动稳定性制动稳定性是指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通过制动时汽车按给定轨迹行驶的 能力来评价,即汽车制动时维持直线行驶或预定弯道行驶的能力。制动稳定性 良好的汽车,在试验时不会产生不可控制的效能使汽车偏离一定的试验通道。 我国安全法规中对制动稳定性有相应的规定(见GB7258。汽车丧失制动稳定性表现为制动跑偏和车轴侧滑现象,特别是后轴侧滑,是 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汽车跑偏是

13、指汽车制动时不能按直线方向减速停车,而无法控制地向左和向 右偏驶的现象。汽车制动时出现某一轴或两轴的车轮相对地面同时发生横行移 到的现象称为制动侧滑现象。产生制动跑偏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左右车轮制动时制动力增长快慢不一致或 左右轮制动力不等,特别是转向轮左右车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另外轮胎的 机械特性、悬架系统的结构与刚度、前轮定位、道路状况、车辆轮荷分布状况 等因素也会影响制动跑偏。为了控制制动跑偏,在安全法规中对左右轮制动力 的平衡有相应要求(见GB7258。汽车在制动过程中,当车轮未抱死制动时,车辆具有承受一定侧向力的能力。 汽车在一般横向干扰力的作用下不会发生制动侧滑现象。当车轮抱死制动时

14、, 车轮承受侧向力的能力儿乎全部丧失,汽车在横向干扰力作用下极易发生侧滑。制动时前后轮抱死的顺序取决于设计时制动力在各轴之间的合理分配,道路 状况。为了改善制动稳定性,在有的汽车上装有制动力分配调节装置如限压阀、 比例阀、感载阀等,LI前以发展到采用计算机如控制的汽车防抱死装置。汽车 制动跑偏与汽车制动时车轮侧滑也是有联系的。严重的跑偏常会引起后轮侧滑。上述儿方面的评价指标主要评价汽车制动时制动性能的好坏,然而一旦需要 解除制动力时制动装置能否迅速、彻底、解除往往也会影响行车安全严重时也 会造成交通事故。例如当车轮抱死制动而汽车乂失去控制时,驾驶员通过放松 制动踏板不能迅速解除制动,此时汽车将可能丧失制动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