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当前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探讨_第1页
应用文-当前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探讨_第2页
应用文-当前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探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当前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探讨 rn 【摘要】自2006年以来, 中国 有过热的趋势,面对现时的经济状况,中央银行出台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进行调控。 本文将以我国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目标为标准,评价在 2006年到2007年的宏观调控中货 币政策的有效性。根据现时经济形势的情况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和货币政策自身存在的特点, 以及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情况, 得出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各种原因。 最后针对影响货 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提出改善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 ,资产价格持续攀升,物价上涨,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如此特殊的经济情况是 前所未有

2、的。中央银行已屡次实行货币政策,但在目前复杂的经济 下,货币政策是否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献综述 1. 西方经济学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在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中, 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认同货币政策的作用, 而理性预期 学派那么提出不同意见。 (1) 凯恩斯学派。凯恩斯认为,“有效储蓄之数量乃定于投资数量,而在充分就业限度以 内,鼓励投资者乃是低利率。故我们最好参照资本之边际效率表, 把利率减低到一点, 可以 到达充分就业。可见,凯恩斯虽然偏爱 政策,但也不否认货币政策的作用。 之后,凯恩斯主义者汉森、萨缪尔森、索罗和托宾等人也肯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随着 他们对货

3、币政策作用的认识的加深,他们提出了 “逆经济周期调节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 主张。 (2) 货币学派。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 济波动的一个主要根源,“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的第二个作用,是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 环境一一继续用米尔的比喻,就是使货币政策这架机器润滑运行,“货币政策有助于抵消经 济体系中来自其他方面的主要波动。由此可知,弗里德曼充分肯定货币政策对稳定经济的 作用。 (3) 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卢卡斯曾提出过著名的“政策无效 性命题。他指出:“当扩张性货币政策反复推行时,它不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推动力消失 了,对生产没有

4、刺激作用, 期望生产能扩大,但结果却是通货膨胀, 而不是别的。显然,卢 卡斯完全否认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2. 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观点 对于货币政策能否发挥调控作用,中国经济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过分突出甚至否认货币政策的有效作用。 中国人民大 学黄达教授认为,“给人的印象,货币政策得心应手,是极有利的工具。但 证明,过分高估其效能,不是实现不了设想的目标, 就是在强力贯彻实施中带来很大的 副作用。 第二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具有非对称性即通货膨胀得力而治理通货紧缩乏力。 对外贸易大学的吴军教授认为,“进入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实

5、践,可以 证明再经济衰退阶段的恢复经济增长方面,财政政策的强效应和货币政策的弱效应。 第三种观点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持肯定态度。南京大学的范从来教授认为,“我国并没 有陷入流动性陷阱,投资和消费的利率弹性是存在的, 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具备的。 二、 评价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 弗里德曼说,“我相信,某一货币总量是目前可得的、最好的、货币政策的直接指示器 或评价标准。而且我相信:与选择价格水平的做法相比,具体选择哪一种货币总量所带来的 妨害那么小得多。可见,弗里德曼认为评价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是货币供给量。 在国内,李春琦等学者在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时, 多数也采用货币供给量 M2作为评价

6、指标。而崔建军(2006)认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表达在货币政策目标及其实现程度。但其是 在封闭的环境下,用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来评价。 考虑到,在我国货币供给量是否应作为中介目标尚存争议,而且经过线性回归的检验, 发现货币供给量与 CPI的拟合程度不高。中国经济已逐步与国际接轨, 中国的市场已不再封 闭。所以本文以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即“维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 促进经济开展。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在近期调控中发挥的作用,评价货币政策的效果。 币值稳定,包括对内币值稳定和对外币值稳定。 本文通过06年和07年的CPI指数和人 民币汇率走势,进行考察。而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那

7、么通过 GDP增长率来评价。 三、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评价 经过数据 ,在这两年中央银行已屡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年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以达 14%创 历史新高,冻结了商业银行大局部资金。年贷款利率也调至 7.47%,比06年年初上升了 1.89%明显是要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虽然中央银行频繁地实行货币政策,但物价仍 呈上升趋势,超过警戒线 3%这似乎与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背道而驰。 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上升, 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顺差也持续增长, 外汇储藏屡创 新高。我国实行的是有 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但现在汇率已上升了一定幅度, 中央银行似 乎无法控制。 再看GDP增长率

8、,07年第一季度 GDP增长率为11.1%,第二季度为11.9%,第三季度 为11.5%,第四季度为11.2%,仍成双位数增长,并没有放慢的迹象。 紧缩的货币政策并没有 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如果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显著,应该能平抑通货膨胀,且不影响经济开展。虽然货币政 策在这轮调节过热经济的过程中, 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但没有成功地维持币值稳定, 人 民币仍然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并且日趋严重,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著。 四、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 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有很多, 尤其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 既有货币政策本身存在 的缺陷,也有经济环境的制约。主要表现为: 1. 货币政策

9、本身的缺点 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性。货币政策由制定、 执行到产生效果,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在市 场较完善的兴旺国家, 货币政策发挥效用需为六个月到一年。 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 中,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阻塞, 由货币政策所推动的货币供给很难到达县域地区。 货币市场体 系尚存缺陷,市场利率尚没形成,这也影响到货币政策发挥效用。 此外,中央银行隶属于国 务院,只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力, 没有决策权。所以,货币政策的时滞要比兴旺国家 要长。 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通过商业银行, 而商业银行一般很少给中小 企业 贷款。所以,货 币政策的作用影响不到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能够按往常一样进行贷款投资。 在我国

10、,中小企 业占据市场的大局部。调控不了中小企业,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减弱。 从货币供给性质来看,目前我国处于转轨经济,同时,我国奉行二级银行体制,中央银 行、商业银行体系、企业、居民个人都参与货币创造过程。因此,我国的货币供给同时具有 外生性和内生性,而不是纯粹的外生性, 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给量有限, 货币政策的效果 有所减弱。 2. 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制约 本次的通货膨胀属本钱推动型通货膨胀, 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著。 这次的物价上涨 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 而食品价格的上涨又引起其他物品的价格上涨。 全面的物价上涨, 自然 引起工资上涨,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多,从而使通胀加剧。即便中央银行能控制货币的 供给,但不管货币政策如何紧缩,人们都不可能将购置食品的钱存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 紧缩的货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