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优化练习鲁教版必修32018080338_第1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优化练习鲁教版必修32018080338_第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优化练习鲁教版必修32018080338_第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优化练习鲁教版必修32018080338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宇宙飞船经济”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生命就是在这川流不息的物质循环中得以体现的。“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的、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据此回答12题。1“宇宙飞船经济”体现了()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b人类中心论思想c人地伙伴论思想d人地对抗性思想2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使()a人类崇拜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b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c地

2、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加快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宇宙飞船经济”是强调人和自然的相互协调发展,实现物质循环使用,并不产生污染。第2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社会活动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答案:1.c2.d“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沃土之民不材,瘠土之民向义”(管子),都是我国古代有关人地关系思想的反映。据此回答34题。3题干中的两句话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类中心论c人地相关论 d人地伙伴论4该思想形成于()a人类社会早期 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 d二战以后解析:第3题,理解题干的含义

3、是解题的关键,“制”“俗”“不材”“向义”都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意思是指风俗习惯受地形的制约,反映的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第4题,地理环境决定论形成于生产力低下的人类社会早期。答案:3.a4.a5下列行为符合“天人合一”思想的是()a内蒙古草原人口增加,大力发展粮食种植b积极采集冬虫夏草,提高藏民的经济收入c在洞庭湖地区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d在三江平原设立保护区,保护湿地资源解析:a、b、c三项都体现了人类中心论的思想。答案:d6下列说法符合人地伙伴论思想的是()a在我国西南地区大量采伐林木b在我国西北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c在我国主要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制度d在东北

4、平原大面积开垦沼泽地解析:大量采伐林木、大面积开垦沼泽,会导致生态破坏;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大面积植树不符合实际。答案:c7下列叙述的排序,同人地关系思想演变顺序一致的是()休养生息,永续利用人定胜天,世界主宰观风雨雷电而知天地之恩威a bc d解析: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是由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向人地伙伴论转变的过程。“休养生息,永续利用”体现了人地伙伴论思想;“人定胜天,世界主宰”体现了人类中心论思想;“观风雨雷电而知天地之恩威”体现了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答案:c8人类社会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人口增长越来越快,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下列四种生产方式或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

5、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顺序相对应的是()轮作、间种、生态种养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驯养野兽,种植禾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a bc d解析:对应谋求人地协调,对应改造自然,对应崇拜自然,对应征服自然。答案: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我国大跃进时期的生产口号。据此回答910题。9这个口号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c人地相关论 d人地伙伴论10下列有关该理论观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作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b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c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适应环境d

6、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解析:第9题,这句话的含义是“胆量决定产量”,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中心论思想。第10题,人类中心论思想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答案:9.b10.c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读图,完成1112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每日能源消耗不断增长12.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

7、对环境影响较大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解析:第11题,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各发展阶段并不是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由图可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第12题,原始社会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农业社会人类消耗的主要是生物能源,其开发利用过程中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工业社会生态问题严重,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有所缓解,但尚未得到解决。答案:11.d12.b二、

8、非选择题13读洞庭湖变迁图,完成下列问题。(1)乙图与甲图相比,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_。造成这种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_,是“_”人地关系思想的体现,其后果是什么?(2)为什么要在洞庭湖周边地区设立大片蓄洪区?体现了哪种人地关系思想?解析:迫于人口压力,洞庭湖区经历过多次大规模的围湖造田,致使湖面面积大大减小。洞庭湖与长江相通,在调蓄长江洪水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湖面锐减的结果是水灾频繁,损失越来越大,反复的洪水灾难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洞庭湖的生态价值,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防灾兴利之本。答案:(1)湖泊面积大大萎缩变小围湖造田人类中心论湖泊面积萎缩,调蓄洪水功能下降,洪水灾害频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9、,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洞庭湖萎缩,调蓄洪水功能下降,建立蓄洪区是为了调蓄长江洪水。人地伙伴论。14下图是某山区“人地关系”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代表不同涵义的字母分别填入图中带有数字标号的圆圈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a社会经济效益b制约社会经济发展c水土流失加重 d水土流失减轻e农林牧综合治理 f毁林开荒g粮食单产提高(2)上述各选项中,摆脱恶性循环的关键是_。(3)若我国东部北回归线附近某地区发生上述恶性循环,能否形成沙漠?试述其中的原因。(4)我国著名的“生态农业第一村”(留民营村)体现了良性循环模式,该村建设生态农业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5)借鉴上述农业发展情况,说明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并结合实际分析了农业的发展方向。答案:(1)fcbedga(2)实现农林牧的综合治理(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