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纪地貌学 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 第四纪:第四纪是指约以来地球开展的最新阶 段。第四纪的特点:1、在短暂的地质时期内发生过屡次急剧的寒暖气候变化和大规模冰JI活动2 、人类及其物质文明的形成开展3 、显著的地壳运动4 、广泛堆积陆相沉积物和矿产5 、急剧和缓慢发生的各种地质灾害不断改变人类生存环境6 、人类活动的范围和强度与日俱增与前第四纪相比,第四纪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人类的出现和人类文明的开展气候发生了显著的降温,并出现明显的冷暖波 动第四纪分期:是指 约240万年以来地 球开展的最新阶 段。* 2-1第四纪分期与分界年龄外双及各界H4t kA jir;电质时代辗件
2、时第布四纪 容率 高断纪 吉尔咕叫.金新世QJ H :比更新世Qij - -'i r g 口 一 . 中更世(Qj 7 31; 早更疝"(Qi)2 HO 二毒?长;N. )2、第四纪沉积物的特征: 1、岩性松散,第四纪沉积物形成时间短,成岩 作用微弱,绝少硬结成岩。2、成因多样,由于第四纪气候、外动力和地貌 多种多样,所以成因不同。3、岩性岩相变化快,由于形成时动力和地貌环 境变化大,所以沉积物的岩性岩相结构变化也 大。4、厚度差异大,剥蚀区厚度小几十厘米到十 几米,堆积区厚度较大几十米到几百米。5、具有不同程度的风化,由于沉积物多出露 于地表,受到冷暖气候交替变化影响,时代
3、越老 风化越深。6、含有化石及人类文化遗存,在有的第四纪 陆相堆积物中,含有大量的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 石等成因标志:沉积学标志:第四纪沉积物的岩 性、结构、构造、产状和沉积体形状等特征属于 沉积学标志。岩性:第四纪碎屑沉积物 的岩性研究,除运用沉积岩石学的方法和经验 外,针对第四纪沉积物松散、成熟度低、易风化 和成岩作用微弱等特点,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的综 合分析。1、砾石:对大于2mm的砾石或 角砾,应尽量在野外统计 研究其砾性、砾径、砾向、 砾态、外表特征和风化程 度。2、砂和粘土 :小于2mm0土在野 外可根据其外貌和物理性 质分为砂、亚砂土、亚粘 土和粘土。应采集局部标 本、通过室内粒度分
4、析粒 度特征研究、颗粒外表电 子显微镜扫描特征研究 对野外命名补充修正沉积构造:沉积物结构 有大、中、小不同尺度特征。大指沉积无变形变 位和接触关系。中尺度指砾石和砂的排列特征。 小尺度指镜下沉积颗粒的排列和砾间关系等。1、流动营力结构:定向结构叠 瓦式排列、非定向结构离散式、弥散式无数 细小角砾散布在砂土中、 填充式巨砾间填充无数 细砾。2、非流动营力结构:定向结构冰 楔式、多边形式,非定向 结构架堆式、层间式3、沉积构造:层理、楔状体、结 核。地貌标志:1、直接地貌标志:根据堆积地貌 的形态可以判断堆积物的 成因,如洪积扇、河流阶 地分别指示起组成物属于 洪流成因和河流成因。如 堆积地貌破
5、坏严重,那么要先恢复起形态特征。2、间接地貌:利用剥蚀地貌推断 起相关沉积物的成因和时 代。相关沉积物:外力作 用在剥蚀区塑造剥蚀地貌 的同时,将破坏下来的岩 屑搬运到相邻地区堆积。 环境标志:环境标志有物理环境标志对沉积形 成有重要影响的气温、降水、外动力作用类型、 强度及其方向、古地磁环境等参数、化学环境 标志有关水体、大气、土壤和地下水等的化学 成分和区域地球化学性质和生物环境标志与 沉积物形成有关的指示性动植物化石和遗迹三 类。第四纪沉积成因类型及其分类:一般划分为残积 物el、崩积物col、滑积物dp、重力堆 积物、坡积物dl、洪积物pl、冲积物al、 湖积物l、沼泽沉积物、海洋沉积
6、物、地下水 沉积物、冰川沉积物gl、风成沉积物、生物 沉积物、风积物eol、人工堆积物等成因类型, 火山碎屑沉积物是一种特殊的成因类型。每一种 成因类型可根据不同情况划分为不同亚类, 如湖 泊沉积物根据湖水的矿化度可划分为淡水湖沉 积物与咸水湖沉积物。不同的成因类型间还有一 些中间类型或过渡类型,如三角洲沉积物是一种 冲积+湖泊沉积物或冲积+海洋沉积物,冰水沉积 物是一种冰川+河流沉积物等。地貌形态:指地面上具有一定几何形态的上下起 伏。地貌的根本要素:地形面地表具有不同坡 度的面,地形线指两种地形面相交而成 的线,地形点2条以上地形线相交的点c 地貌的分类:根本形态指那些成因单纯、体积 小、
7、单个分布的地貌形态一一扇形地、阶地、 斜坡、岭脊、洞、坑等。组合形态在空间分布 上有一定的规律、在成因上有联系、在形态上无 联系的地貌组合在一起小一山岳、盆地、平原、 沙漠等。高于周边形态的称为正形态,反之为负形态。地貌的相对等级:相对等级:可分为 5级I .巨型地貌地球外表可以分为两大地貌单元: 大陆、洋盆大陆: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的大陆壳组成, 平均海 拔875m遭后期破坏严重。目前地貌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洋盆:由单一的硅镁层的大洋壳组成, 其上 覆盖松散沉积物。地貌因受水体保护,形态原始。 洋底平均深度-3794m.大陆边缘:是陆壳的延伸局部,具有与大陆 相似的结构,包括大陆架、大陆坡。II.
8、大型地貌在巨型地貌根底上进行划分。大 陆又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盆地。 山地成因分类:由山岭和山谷组成。成因上可以 分为构造山地、剥蚀山地(冰川山地、岩溶山地 等)。平原成因分类:地势平坦、高差小,或略有起伏 的大面积地貌组合。成因分类包括构造平原、剥 蚀平原、堆积平原。田.中型地貌:山地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河谷、分 水岭IV .小型地貌:河谷分为谷坡包括阶地、谷底。V .微型地貌:在小型地貌中更低一级的地形起 伏。地貌是内外地质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原因一一内外地质营力。?根底一一岩石和地质构造 地貌旋回说:美国地貌学家提出侵蚀旋回学说, 即指假定有一地块,原始面非常平缓,在某一地 质时期突然抬
9、升,抬升后遭受河流的侵蚀和流水 剥蚀,根据剥蚀程度,分为:a.幼年期短暂,起伏迅速增加。峡谷 V字 型,高差大。b.壮年期(“起伏最强烈,地形变化最大。 河谷侵蚀,斜坡大量发育,峡谷变宽谷。)c.老年期(起伏微弱而无限延长(指时间),山 坡消失,在分水岭之间残存有小小的残丘。 形成 老年期的时间需很长。)幼+壮W老年期。老年期开展的终极状态,即成 为准平原。这些只代表其阶段性,不反映时间关 系。第三章风化和重力地貌与堆积物堆积物:地表岩石经受风化作用发生物理破坏和 化学成分改变后,残留在原地的堆积物,称为残 积物。具有多层结构的残积物剖面称风化壳。残积物主要特征:1 .残积物岩性:风化越深,细
10、粒越多。1原岩岩屑:岩块、角砾、粉砂级颗粒2风化剩余矿物:抗风化能力: 氧化物 硅酸盐碳酸盐和硫酸盐 卤化物。溶解 度:食盐 石膏 方解石 橄榄石 辉石 角闪石 滑石 蛇纹石 绿帘石 正长石 黑云母 白云母和 石英3地表新生矿物:主要是粘土矿 物和胶体矿物。2.残积物结构构造:由于风化作用具有从地表 往下随深度增加而减弱,使残积物显示分带现 象。1全风化带:主要是原岩全风化为 高价铁染红的粘土。2半风化基岩带腐岩,地下水通 过裂隙进入岩石一定深度,使岩石沿裂隙风化成 泥质产物3未风化基岩带:保存原岩岩性、 结构,构造等特征。3、残积物厚度和产状:残积物一般保存在平坦 的分水岭上,厚度变化大,产
11、状极其不规那么。 崩塌及崩塌堆积物:陡坡上的岩体、土体、块石 或碎屑层,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的快速 下移崩落、翻转和滚落,在坡脚形成倒石堆或岩屑堆,这种现象称为崩塌。滑坡及滑坡堆积物:斜坡上的大量土体、岩体或 其他碎屑堆积物,主要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 一定的滑动面做整体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 。 滑坡要素:1 .滑坡体:斜坡上向下滑动的那局部土体或岩 体。其上的树木随土体滑动而歪斜,称为醉树醉 汉林。2 .滑动面滑动带:滑坡体沿斜坡主体滑动的 面。一般呈向上凹的圆弧形。滑动面有时只有一 个,有时有几个。滑动面上有磨光面和擦痕。有 时有滑动面上下明显的扰动和拖曳褶皱现象,构 成滑动带。3
12、.滑坡壁与滑坡阶地:滑坡体与坡上方未滑动岩土体之间的陡崖称为滑坡壁。滑坡壁是滑动面露出的局部,它的高度 代表下滑的距离。滑坡体下滑时,由于滑坡体各 个局部移动的速度差异,产生分支滑动面,使滑 坡体分裂成为几个滑坡阶地。由于滑坡体沿弧形 滑动面滑动,因此滑坡阶地原有地面都向内倾斜 呈反坡地形。4 .滑坡舌与滑坡鼓丘:滑坡体前缘常呈舌状突出,称为滑坡舌。在滑坡体移动过程中,滑坡舌 前面由于受到阻力挤压而鼓起,称为滑坡鼓丘。5 .滑坡湖与滑坡洼地:滑坡滑动后,在滑坡壁 下部和滑坡台阶的后缘,即滑坡台阶的反坡处, 常常形成滑坡洼地。有时因地表水或地下水出露 而形成滑坡湖。6,滑坡裂隙:滑坡形成条件I,
13、岩性条件:滑坡主要发生在含有亲水性粘土 矿物,易于吸水加重岩体负荷,可塑性强, 使岩体易于变形滑动的区域。II , 地质构造条件:滑面常沿层理、节理面、断 裂面等界面发生。III ,地貌条件:具有一面临空,坡度在 20-40间的斜坡IV .气候和水分条件:大量地表水和地下水渗入V .地震VI,人工活动:人工开挖。使岩体失去支撑。坡积物:是片流和重力共同作用下,在斜坡地带 堆积的沉积物,其中有时夹有冲沟和重力的粗粒 堆积物。坡积物岩性:以片流搬运的砂、粉砂和亚粘土为主。角砾以棱角一次棱角状为主,短距离搬运岩 性与斜坡上基岩一致。坡积物结构构造:由于片流往坡下运动速度逐渐 变慢,坡积物呈现水平与垂
14、直方向粒度变化。1、平面上:近坡局部以粗粒为主,夹 细粒碎石、砂土透镜体,宽度和厚度不大。 中部以亚砂土或亚粘土为主,夹少量碎石透镜 体,宽度和厚度最大。近谷底部为亚粘土,厚度不大;有时过渡为坡积冲积层。2、垂直坡面上:形成自下而上由碎石 亚砂土 亚粘土构成的韵律层。外表常发 育古土壤。坡积物层理与坡面倾向、倾角大体一 致,岩屑扁平面多顺坡向排列,长轴与坡向近垂 直。第四章流水、湖泊和沼泽地貌与沉积物河流阶地:过去不同时期的河谷底部河床及河 漫滩局部,由于河流下切作用的加强被抬升超 出一般洪水面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谷坡 上,这种地貌称为河流阶地。河漫滩:河流洪水期淹没河床以外的谷底局部,
15、称为河漫滩。冲积物:河流的沉积物统称为冲积物。冲积物的成因:冲积物碎屑来自上游的集水区、 河底及河岸基岩、谷坡上的重力堆积物、坡积物、 老冲积物和冰磺物。冲积物的特点:砾石成分复杂,往往具叠瓦状排列。砂和粉砂 的矿物成分中不稳定组分较多。分选性较好。磨圆度较高。层理发育,一般倾向河流下游常呈透镜状或豆荚状,少数呈板片状。往往具有二元结构,下部为河床沉积,上部为 河漫滩沉积河流阶地的分类与特点:1、侵蚀阶地:阶地的阶面和阶坡 由基岩组成,阶面上保存 有不厚的冲积层或剩余冲 积砾石。2、基座阶地:阶面和阶坡上部为 冲积物组成,阶坡下半部 露出基座。以上两种阶地是在侵蚀基准面下降时,河流都深切到河床
16、冲积层以下的基岩中并使其露出于水 面以上。3、堆积阶地嵌入阶地、内叠阶 地、上叠阶地、掩埋阶地 泥石流:泥石流是洪水侵蚀山体,夹带大量泥、 砂、石块等固体物质沿着陡峻的山间沟谷下泻而 成的特殊洪流。泥石流的形成条件:A、地形条件:大面积的汇水区;沟谷具 有一定的比降,一般 1030%最小 3.8%,最大一月不超过 50%太大或太 小的比降都不利于泥石流的形成。B、物源条件:源区或沟谷有丰富的松散 岩块、岩屑。主要来源:a。构造破碎带提供bo崩塌、滑坡堆积物c。岩石风化形成的碎屑物质do高山区的厚层冰磺物e。人工弃渣、矿产弃渣C水源条件:强降雨或其他水源补给。a.强降雨b.大量快速的冰雪融水c.
17、湖水或滑坡 坝溃决此外,泥石流的形成尚与沟谷流域面积、流域高 差、切割程度等因素有关洪积物:由洪水堆积的物质,简称 洪积物,它是组成洪积扇的堆积物。洪积物的特征:洪积物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在洪积扇顶部, 堆积有粗大的砾石;在洪积扇边缘,沉积物主要 为砂、粘土,并具有层理。在扇顶与扇缘之间, 沉积物既有砾石,又有砂及粘土。洪积物这种分 带现象是粗略的,各带之间没有截然的界线。洪积物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其物质成分较单 一,不同冲沟中的洪积物岩性差异较大;洪积物分选性差,往往砾石、砂、粘土混积在 一起;洪积物的磨圆度较低,一般介于次圆状和次棱 角状之间;洪积物的层理不发育;洪积物在剖面上呈现出多元结
18、构。砾石、砂、粘土的透镜体相互交叠.坡积物与洪积物区别:由于坡积物来自附近山坡,一般比洪积物成分 更单纯,另外坡积物中砾石含量少,一般为细碎 屑物,如亚砂土、亚粘土等,常见到小的砾石透 镜体,而洪积物砾石丰富;坡积物的分选性比洪积物差;坡积物比洪积物的磨圆度低,砾石的棱角较明显;坡积物略显层状,不具洪积物的分带现象;坡积物多分布于坡麓,分布较广,构成坡积裾 地形,但其厚度小。而洪积物分布于沟口形成洪 积扇地貌,厚度较大。第五章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岩溶形成条件:1、岩石的可溶性:主要取决于岩石成 分和结构岩石的结晶颗粒的大小、结构类型及 原生孔隙性、构造。2、岩石的透水性:1成分纯、刚性强的 岩
19、石透水性好2厚层的可溶性岩石较薄层可溶性岩石 的透水性好3构造发育的地段岩溶作用强,褶皱和 断裂作用使岩石的破裂程度加大,透水性增 强。3、水的溶解性:水的溶解性主要取决于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含量越高,溶解性越强。 4、水的流动性:滞留的水容易饱和,溶解 能力有限,流动性越好,不容易饱和,溶解 能力强。各种岩溶地貌:一地表岩溶:1、牙沟和溶沟。2、石林与岩 溶漏斗。3、峰林、峰丛与溶蚀洼地。4、孤峰与 岩溶平原。5、盲谷、断头河与干谷。6、落水洞 与竖井。二地下岩溶:1、溶洞。2、地下河、伏流与 地下湖。第六章:冰川和冻土地貌与堆积物冰川的类型:? 1山岳冰川A.冰斗冰川及悬冰川冰斗冰川:冰斗
20、雪线附近的椭圆型洼 地内发育的小型冰川。悬冰川:冰斗内积雪量大于消融量,冰 从冰斗挤出,呈小型冰舌悬挂于冰斗口 外的陡坎上。B.山谷冰川:冰斗口外的悬冰川不断伸长 到达山谷中,并沿山谷流动形成山谷冰川。C.山麓冰川:一条或几条巨大的山谷冰川 从山地流出,在山麓扩展或集合成广阔的冰川2大陆冰川A.冰原在微弱切割的分水岭及高原上,发育面 积较大,地面平坦或下凹的冰体。面积 几百Km。B.冰帽随着冰雪的积累,冰原外表由下凹转变 为穹形上凸,称为冰帽。面积最大可达 5 万 Kn2i。C.冰盖面积超过5万Km的冰体称为冰盖。山岳冰川剥蚀地貌:(1)冰斗定义:冰川在雪线附近塑造的椭圆型基岩洼地。 组成:峻
21、峭的后壁、深凹的斗底、冰坎。研究意义:古雪线位置、古温度波动的重要标志(2)刃脊、角峰刃脊:相邻的两个冰斗冰川或山谷冰川的后壁或侧壁发生节节后退,使两相邻冰斗或山谷之间的 山脊变得越来越窄,形成两侧陡峻、顶部锋利的 山脊。角峰:当3个或3个以上不同方向的冰斗,在冰 川的刨蚀作用下,冰斗的后壁不断后退,它们之 间的距离不断缩小,最终围成一个锋利、似金字 塔形的山峰。(3)冰槽谷与悬谷冰槽谷:山谷冰川塑造的线型谷地。A.纵剖面上:起伏较大,冰蚀湖盆,串珠状湖泊B.横剖面上:呈“ U”型C.平面上:较平直D.谷壁:光滑,形成三角或冰溜面,其上发育 擦痕或刻痕。悬谷:支谷冰川谷底高悬于主冰槽谷的坡上,
22、 称 为悬谷。(4)羊背石冰槽谷的底部和大陆冰J11的冰床上,由于冰JI的 磨蚀作用与拔蚀作用形成的石质小丘。冰碱物:由冰川直接形成的沉积物称为冰磺物冰磺物的特点:(1)岩性,既有远源成分,又有近源成分,以近 源为主。(2)粒度,粒度差异悬殊,分选差,频率曲线特 征不服从一般的正态分布。(3)结构构造,岩块和砾石无定向排列,杂乱无 章,亦无层理,有时具有粗略的分层(4)砾石磨圆度,冰硬物磨圆度极差,以棱角状、 次棱角状为主,少数具有较好的磨圆。(5)砾石形状及外表特征,砾向,砾态,擦痕。石英砂外表特征,棱角状壳状断面,圆形的刻蚀 坑槽或擦痕。冰磺地貌:底磺基磺及底基磺地形,底磺丘陵、 鼓丘当气
23、候转暖,冰运物随着冰前的后退广 泛堆积在冰床上,这局部冰磺称为底磺。侧横堤当气候条件稳定时,冰川将冰运物源源输送 到冰前堆积,形成弧形的珑岗,称为终破堤 或终磺珑。终磺堤山谷冰川的两侧在冰川退缩时,可堆积成侧磺堤。冻土:高纬度或高山地区的降水少,温度低年 均气温零度以下,气候干冷,缺乏以形成冰川 的地区,地面仅有不厚的雪层,土层持续大量散 热,地温不断下降,地面形成的冻结层。冻土类型:类型:季节冻土每年冬冻夏融 永久冻土多年不融 结构:活动层、永冻层。冻土地貌石海、石川和岩屑坡A、冻土地区常年处于负温,物理风化强烈, 岩石长期处于负温条件下被冰劈作用破坏, 地面广泛裸露冻裂的岩块和碎石,称石海
24、。 B、岩块受重力作用往沟谷地集结成带,因 冻胀、收缩和春季底土解冻等石块整体往下 蠕动,称石河。C不对称谷地缓坡上的寒冻风化崩解岩屑, 沿坡下移,堆积成岩屑坡。冻融泥流阶地冻胀丘和冰核丘A、由于冻土区内土层粒度和水分的分布不均匀,含水多的细土比周围土层具有更高的 冻胀率,形成局部隆起的丘状地形,称冻胀 丘。B、土层冻结时,假设土层中的某些局部不 断接收冻结层间水或层下水的补给,将形成 一个地下冰核,冰核使地面隆升成丘,叫冰 核丘。热熔地形第七章风力地貌和堆积物与黄土风蚀作用aeolian erosion):风以其自身力量 和所挟带的沙石对地表岩石、松散物的破坏作 用。风蚀地貌的类型:1 .风
25、蚀小形态风蚀壁龛:风沙吹蚀岩壁所形成的蜂窝状小形O风棱石:由风沙流长期磨蚀形成的由几个磨光 面组成棱角明显的砾石2 .风蚀垄槽雅丹 在干旱地区、干涸的湖底常因干缩而裂隙发 育,风沿着裂隙不断地吹蚀,形成垄槽地形。3 .风蚀洼地和风蚀湖由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吹蚀而形成的洼 地。4 .风蚀谷和风城风沿着暂时性洪水所形成的冲沟吹蚀,使谷 地进一步扩大,形成风蚀谷。在较软弱的水平岩层分布区,风蚀作用常形 成一些平顶层状山丘,类似断壁残垣的千载古 城,称之为风城。黄土侵蚀地貌:1黄土区大型河谷2黄土区冲沟黄土潜蚀地貌:(1)黄土碟黄土碟平缓的黄土地面上的一种碟形凹地,深数米,直径1020米,称为黄土
26、碟。它 是由于地表水下渗浸湿黄土后,在重力作用 下黄土发生压缩或沉陷使地面陷落而成的。(2)黄土陷穴和暗穴黄土陷穴是黄土碟进一步开展、沉陷、形成 深度大于宽度的负地形。3黄土井4黄土柱和黄土桥 黄土柱分布在沟边的柱状黄土体。它是由流水沿 黄土垂直节理潜蚀作用和崩塌作用残留的黄土 局部。黄土柱有时可高达十几米。黄土桥两个陷穴之间或从沟顶陷穴到沟壁之间由于地下水作用使它们沟通,并不断扩大其间的 地下孔道,在陷穴间或陷穴到沟床间残留在顶部 的土体就形成黄土桥。第八章海洋和陆海交替带地貌和沉积物河口区:入海河流与海水相互作用的地区, 称为 河口区。河口区通常可以划分为近口段、 河口段和口外海 滨段。近
27、口段:从潮区界到潮流界的河段;河口段:从潮流界到口门的河段;口外海滨段:从口门陆上三角洲的边缘向外海到水下三角洲前缘坡折处。近口段尽管受到潮汐的顶托,但仍然以河流作用 为主;河口段河流与潮流共同作用,双向水流和河床不 稳定是河口段的特点;外海滨段以海洋作用为主,除潮流作用外,还 有波浪和海流的作用。三角洲:在河流与海洋或湖泊的集合处沉积 形成的平面上大致呈三角形的堆积体。第九章第四纪沉积物年龄测定与古环境参数研 究方法概述一.物理年代学方法- 概念:利用矿物岩石的物理性质如热、 电、磁性等测定沉积物年龄的方法。- 种类:古地磁法:古地磁学方法是利用 岩石天然剩余磁性的极性正反方向变 化.与标准
28、极性年表比照.间接测量岩 石年龄的方法。- 、热释光TL、光释光(OSL)、电子 自旋共振ESR :- 这是根本原理相似而测试对象及方法 不同的3种年代学方法。一 木艮本原王里:- 三种方法不同之处在于:TD是通过不 同的激活手段加热、光照、加磁场 使其释放出来的。- 裂变径I亦法:- 可以利用径迹密度和长度的变化特征, 恢复样品的受热历史,因此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古地温及构造热史等方面的研究。一等。二.放射性同位素年代法利用矿物和岩石中含有微量放射性同位 素的自行衰变计算年龄的一大类方法。 1、宇宙成因同位素法14C法等2、非宇宙成因同位素法:K-Ar法、U系法3、人工核放射性沉降法。三.其他方
29、法历史考古法沉积学方法树木年轮法第十章第四纪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变化第四纪气候变化的标志1 .宏观气候标志1岩石气候标志2地貌气候标志3生物化石气候标志2 .微观气候标志(1)氧同位素O8/ O16测温法冰期:海洋沉积物中 O 18/O16高极地冰盖中O 18/O16 -低粘粒分子率:SiO 2/Al 2Q、SiOJFe 2Q比值低一一湿热、比值高一一干冷(3)CaCQ:海洋中:冰期 CaCCW间冰期一一CaC0氐4微量元素在温暖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繁茂,植被生长过 程中从土壤水溶液中吸收局部微量元素,并富集 在土层中。干冷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势衰,土层中大局部 微量元素流失。5粘土矿物:高岭土一一湿热伊利石一一干冷6沉积物粒度参数7磁化率:磁化率大一一温湿、磁化率小 干冷冰期一一第四纪时期全球性的降温期。特点:1、发生大规模的冰川活动;2 、大陆冰川从高纬向中纬扩大;高山上部的山岳冰川向山下或向山外围扩大;3 、引起生物群从极地向赤道迁移, 从高山向低地迁移 间冰期一一两次冰期之间全球性的增温期,地表 大量的冰雪消融以致消失,大陆冰川消失或向高 纬后退,高山区由山下向山上后退,但有大量的 新生种产生。第H一章第四纪生物、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常见急救技术-吸痰术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足疗推拿治疗常见足部疼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产业技术创新与政策法规研究报告
- 2025年社区团购市场用户留存策略与区域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影视工业化制作流程改革与质量标准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拉弦乐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半轴套管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解析卷-人教版8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定向攻克试题(含答案解析)
- 考点攻克自考专业(小学教育)试题(名校卷)附答案
- 2025版外墙保温涂料分包工程合同规范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4年新版教材)
- 2024-2030年中国纳米烧结银市场深度调查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WS 329-2024 麻醉记录单标准
- 不交养老保险劳务合同范本
- JT-T-1223-2018落水人员主动报警定位终端技术要求
-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二十篇
- 2024封窗高空作业免责协议书范本
- 我的收藏(共10篇)
- 国家质量监测四年级学生数学考试试题
- 青斑血管炎的护理查房
- 2024年河南省成考(专升本)生理学护理学专业考试真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