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古代汉语《齐桓公伐楚》教案_第1页
【配套K12】古代汉语《齐桓公伐楚》教案_第2页
【配套K12】古代汉语《齐桓公伐楚》教案_第3页
【配套K12】古代汉语《齐桓公伐楚》教案_第4页
【配套K12】古代汉语《齐桓公伐楚》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配套K12教育资料古代汉语齐桓公伐楚教案齐桓公伐楚教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选, 它选自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部书,叫做左传,左传是 左丘明所著,与它并称春秋三传的还有公羊传谷梁传 春秋三传都是对春秋进行补充说明的。左传是一部 历史散文著作,它善于善于叙事和刻画人物、擅长写战争场 面以及外交辞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 就是左传 中描写外交辞令的代表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它 到底精彩在哪里。题解齐桓公(一公元前643),春秋时期齐国的第十五位君主, 侯爵,姓姜,名小白,公元前685年-前643年在位,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曾九合诸侯。桓公时期,北方的狄族相 当强大,曾

2、于鲁闵公元年打败邢国, 于鲁闵公二年灭掉卫国。 南方的楚国其时也迅速壮大起来,并企图扩大势力向北方发 展。当时中原诸侯国面临着南北夹击的威胁,公羊传形 容当时的形势是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齐桓公即位后,在管仲的辅佐下国力强盛,先后率领诸 侯军打败狄族,帮助邢国迁都,使卫国重新得以封立。配套K12教育资料配套K12教育资料齐桓公伐楚发生于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公元前770年中国进入了东周时期,周王室进一步衰落,各诸侯 国强大起来。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 几个大的诸侯国经常发生兼并战争。当时的齐国国君齐桓公 于重用管仲进行改革,使齐国达到了空前的强盛,齐桓公也 因此

3、成为春秋时的第一位霸主。桓公看到当时周王室地位日 渐衰微,周围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进攻,于是号召各诸侯国 尊王攘夷。讲的就是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联合中原 其它诸侯国,向南进攻楚国。攘:排除;夷:是对华夏民族 之外其它各民族的泛称,当时楚国地处长江中游一带,楚人 被中原人视作南蛮之人,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属T两个不同 的系统,所以也是夷。但是,楚国也是一个新兴的强大的诸 侯国,它吞并了江汉一带的各民族部落,并进一步向中原扩 张,控制了一些华夏族小国,象港水边的蔡国就是楚国的盟 国。鲁僖公元年、二年、三年,雄心勃勃的楚成王连续三年 向北侵犯地处中原腹部的郑国,楚国还拒绝给周王室纳贡。楚国势力逐渐向

4、北发展,跟齐国的霸业发生了冲突,因此齐 桓公兴兵南征,首先击溃了蔡国,接着便向楚国进军。楚国 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 开展外交战,最后双方达成妥协: 楚国承认不向周王室纳贡的错误,以齐国为首的诸侯联军退 兵。主要记述了这场外交战的经过。战争最终虽然没有打起来,但遏制了楚国北进的势头,配套K12教育资料配套K12教育资料对于保卫周王室和中原诸侯国意义重大,是齐桓公霸业最辉 煌的一页,前人评价很高。文章记载了齐、楚以武力为后盾 的外交斗争,充分表现了双方高超的谈判艺术和辞令技巧, 尤其是楚国使者的应对,不卑不亢,刚柔相济,屈伸有度, 绵里藏针,曲色表达了楚国愿意和谈但绝不怕交战的立场, 是左传外

5、交辞令的代表作之一。课文第一段串讲1、【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四年:指鲁僖公四年。僖公是鲁国国君,左传是鲁 国的史书,所以叙事均以鲁国国君在位的年份来纪年。齐侯:指齐桓公。齐国是侯爵位诸侯国,所以齐国国君 都可称齐侯。以:介词,凭借,用。诸侯之师:各诸侯国的 军队。这篇文章里没有明确说明有哪些诸侯国参加了这次军 事行动,根据春秋经的记载,参见征讨的有鲁、宋、陈、 卫、郑、许、曹等国。春秋时期统治阶级结构关系:最高统治者:周王其次:诸侯国君再次:卿、大夫最末:家臣一一替在诸侯国中服务的贵族管理家的人 员。如孔子的学生冉有、季路就是季氏的家臣。译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桓公凭借各诸侯国的军队

6、配套K12教育资料进攻蔡国。齐桓公进攻蔡国不是随意而为,而是有原因的。史 记齐太公世家第二记载了这件事的起因,二十九年,桓 公与夫人蔡姬戏船中。蔡姬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 由船,怒,归蔡姬,弗绝。蔡亦怒,嫁其女。桓公闻而怒, 兴师往伐。 三十年春,齐桓公率诸侯伐蔡,蔡溃。这是一场玩笑引发的战争,或许战争有点轻率了,所以 作者就没有详细的描写战争过程,而只是记载了战争的原因 - 一个玩笑。齐桓公与蔡夫人一起在船上戏耍。蔡姬虽然是 女流,但是水性很好。桓公则相反,是个 早鸭子,有点怕 水。作为一代霸主,也是 有所不能的。恐怕蔡夫人也是想 开这个玩笑,要吓唬吓唬不会水的一代霸主。于是她就摇摆

7、 船,桓公恐怕立即就慌乱了,那种慌乱的神态一定让蔡夫人 笑的前仰后合。她固然没有要淹死齐桓公的意思,不过对于 一个男人、齐国是山东地区,一个山东大汉如此怕水、惊慌失措的样子,她 肯定觉得好玩,而且好玩的不可思议。以至于有点失态甚至 脸色大变的桓公喝令她停下的时候,她也不以为然,而是继 续着她的 好玩,在她的心目中,这不过是一个玩笑而已。 然而玩笑还是开大了,桓公下船后还余怒未消,于是决定休 掉蔡姬,与她离婚,把她送回娘家蔡国去了。娘家人知道只 是一个玩笑而被休,觉得桓公有点小题大做,所以也非常生 配套K12教育资料配套K12教育资料气。于是又给蔡姬找了新的婆家,嫁生去了。也就是不肯承 认有错误

8、而道歉,反而有点示威的味道。桓公自然不甘心 陪了夫人又折兵 ,要由这口恶气。于是由兵讨伐蔡国,最 终于力量实力的悬殊,最终也以蔡国的失败而告结束。2、【蔡溃,遂伐楚。】溃:溃败,被打垮。说文水部:漏也。水漏曰溃, 故可引申来指兵败。遂:连词,表示在时间上接着上面行动而发生的事情, 相当于接着、就。伐:讨伐。征伐侵H言寸攻征、伐、侵、H、言寸、攻,都可以指里事上的暹攻,但 意羲31不完全相同。征最初是褒羲言司,只用於上 (天子)暹攻下(言者侯),有道 的暹攻瓢道的。孟子梁惠王上: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I!典王敲伐最初是中性吉司,用於言者侯阈之不是上封下,也不 限於有道封瓢道。左僖驻公十年:膂

9、白币伐我。我指曾 阈,膂和鲁都是言者侯阈,不是上封下,也不是有道封瓢道。彳矍来,征典伐余更常速用或封聚,伐也逐渐中性言司用作褒 羲言司,征、伐也就不分了。左僖驻公二十三年:征伐 以言寸其不然。柳宗元封建言俞:厝于宣王,挟中典彳复古之 德,雄南征北伐之威。配套K12教育资料配套K12教育资料言寸是彳固褒羲言司,一般用於上攻打下,攻打畤要羲正!地魔数封方的罪状,因而也是一槿公的里事行蜀J,相富於 言寸伐、征伐。孟子告子下中是故天子言寸而不伐, 言者侯伐而不言寸。侵含有贬义,是不宣而战,不需任何理,不用钟豉,直 接侵犯别国。苏洵六国论: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袭:秘而不宣,乘人不备而突然发起进攻。郑伯克

10、段 于鄢: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攻是彳固中性吉司,是里事暹攻的泛耦,它不象征、伐、侵、 H、言寸那檬各有明!的特黑占,往往偏重於里事上的攻笺戟, 相富於暹攻、攻打。史言己 HI羽本幺己:臣典符里戮力而 攻秦,符里戟河北,臣戟河南。(臣:邦自耦。M:指羽。)译蔡国溃败,接着讨伐楚国。3、【楚子使与师言日:】楚子是指楚国国君楚成王,楚国是子爵位诸侯国,所以 楚国国君称楚子。使:动词,派遣使者。与:介词,跟,对。 师:指以齐国为首的诸侯联军。译楚成王派遣使者对诸侯联军说:4、【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君:国君,楚国使者称呼齐桓公的身份,是表示尊敬对方。 处:居住。北

11、海:指现在渤海。齐国在今山东半岛,濒临渤 配套K12教育资料海。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诸侯对自己的谦称。这一段话 是楚国使者在转述楚成王的话。南海:即现在的南海。楚国 的主要统治地区在现在的湖北省,距离南海还很远,这里楚 成王只是在强调齐、楚两国相距非常之远,所以对这样的话 没有必要考实。唯:句首语气词。是:代词,作主语,指齐、楚两国的 距离,即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这一情况。风马牛不相及是 谓语,风是动词,指马牛一类的牲畜在发情期雌雄相诱,到 处乱跑。马牛是风的宾语,又是后面不相及的主语, 不相及: 互相不到达,即楚国的马牛不会跑到齐国去,而齐国的马牛 也不会跑到楚国来。也:句尾语气词,表示一

12、种确定肯定的 语气。这一句大意是说,两国相距之远,即使马牛发情到处 乱跑,也跑不到对方的边境。简单地说,就是我们两国各自 一方,互不相干。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一种解释:古文观止 牛走顺风,马走逆风,两不相及,喻齐楚不相干也。译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相距很远,即使马牛 发情到处乱跑,也跑不到对方的境内去。5、【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虞:料想,预料。涉:趟水过河,甲骨文写作河水的上 下两边有两只脚,一前一后,趟水而过,本义引申为进入或 到的意思。之:连词,连接主语君和谓语涉吾地,使这个主 谓结构变为名词性成分,作动词虞的宾语。这一句是说,没 配套K12教育资料想到你们进入我国的领地,这是什么缘故

13、呢?译没想到你们进入我国的领地,这是什么缘故? 6、【管仲对日: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诸侯联军一方管仲生面应对楚国的使者。管仲是齐国的 大夫,姓管,名夷吾,字仲,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召 康公:周文王的庶子,名夷,食邑在召,即今陕西省凤翔县, 死后的谥号为康,公是尊称。召康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成 王的叔叔,在成王的时候担任太保,是帝王的老师,地位很 高。先君:后代君臣对本国已经去世的君王的称呼。太公: 指姜太公姜尚,他是周王朝的开国功臣,武王将他封在齐这 个地方建立诸侯国,因此他是齐国的第一位国君;周成王即 位的时候年龄很小,当时发生了管蔡叛乱,

14、四周各民族也不 服从新诞生的周王朝,所以当时代成王摄政的召康公只好倚 重齐太公,他对齐太公说:五侯:五等诸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诸侯,即天 下所有的诸侯。九伯:九州之伯,九州的行政长官,传说 中原一带的行政区域划分为九州,九州的名称,各书的记载 不一致。这里九伯所指实际跟五侯是一个意思,都是说天下 的诸侯。女:通汝,你。实:句中语气词,表示命令或祈使 的语气。征:征讨,征伐。女实征之:你都可以征讨他们, 配套K12教育资料这是周王室赐给齐太公可以使用周天子的名义征讨有罪诸 侯的特权。夹辅:辅佐,扶植卫护,夹有辅助的意思。译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我国的先君太公说: 天下的诸侯如犯有罪过,

15、你都可以去征讨他们,以辅助周 王室。楚成王说齐楚两国互不相干,现在管仲援引当初召康公 赐给齐太公的特权,说明齐国拥有讨伐有罪诸侯的权利。7、【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 北至于无棣。】履:本是动词,践踏,这里是名词,指践踏的地方,相 当于边界,管辖范围。古人对这句话有不同的注释,有的说 赐我先君履是指赐给齐国的疆域,有的说是指齐国可以征讨 的范围。发生分歧的原因在对下面几句的理解有所不同。海:指黄海和东海。河:指黄河。对这两个地方的理解 没有异议。穆陵:一说是齐国的地名,即山东临驹县的穆陵 关;第二种看法认为应该指现在湖北麻城的穆陵关,当时在 楚国境内。无棣:一种说法是齐国北

16、部的边邑,在现在山东 无棣县的北部;第二种看法认为是指现在河北卢龙县。如果 按照对穆陵和无棣的第一种解释,这几句是谈论齐国的疆域,管 仲在夸耀当年周王室赐给齐国的国土很辽阔;如果按照对穆 陵和无棣的第二种解释,那么这几句就是在说明齐国可以征 配套K12教育资料配套K12教育资料伐的范围。我们从上下文的逻辑联系上看,管仲此言是针对 楚国使者不虞君之涉吾地的说法而发的,意思是说,普天之 下,莫非王士,周王当年赐给我们齐国可以征伐的范围就包 括了楚国,怎么能说是我们擅自进入到你们楚国的领地呢? 这样说来,采用第二种解释更合理一些。译赏赐给我国先君征伐的范围,东边到达大海,西 边到达黄河,南边到达穆陵

17、,北边到达无棣。以上管仲先说明周王室赐给齐国的特殊的权利和地位, 下面接着就历数楚国的过错。这是先讲齐国有攻打楚国的权 利,再讲为什么攻打楚国,都是在为伐楚我理。8、【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贡:贡赋,下属向上级进献的东西。周王朝时各地诸侯都必 须按期向周王室纳贡,这是一种义务。茅:青茅,是楚地的 土产,楚国作为贡赋按期向周王室缴纳。包茅:包扎成捆的 青茅,古人用来滤酒,把酒里的渣滓过滤由来。注意这一句的结构,尔贡包茅是主语,尔贡与包茅是同位语的关系。 入: 交纳。你们楚国应纳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共:即供,供应, 供给,不共就是供应不上。无以缩酒等于说无包茅以缩酒。缩酒:

18、渗酒,在祭祀的时候将包茅立在地上, 把酒浇在上面, 酒一滴一滴地顺着包茅渗入地下,意味着神享用了酒,而酒里的渣滓留在包茅上面。楚国因为没有按期交 纳包茅,结果影响了周王室的祭祀活动,足以构成罪过,所配套K12教育资料配套K12教育资料以管仲便将包茅不入列为楚国的一条罪状。寡人是征:寡人 征是,我要查问这件事情。是指代包茅不入一事,作动词征 的宾语;征:问,责问。注意,徵和征在古代是两个字,意 义上没有关系,到现代简化字里作为同音字归并为征。(苞茅是南方的一种茅草,又叫菁茅。苞茅草盛产于荆山山麓南 漳、保康、谷城一带。楚王在这一带立国之初,周天子让楚 人上缴的贡品,就有这种茅草,主要用于缩酒祭祀

19、。菁茅或 苞茅也被尊为灵茅。至今韩国江陵端午祭祀传统中仍可见苞茅祭酒的遗风。制作祭酒时,先将菁茅、酒曲和米饭搅拌在 一起,使米饭发醉成酒,然后主持用菁茅过滤掉酒糟,把酒 浆装进大瓦缸,沾过灵茅的酒成为神酒。最后将祭酒装进小 土陶瓶子里,在瓶口系上一束茅草,以备用于祭奠山神、城 隍等巫祝祭祀。而今天的湖北端公舞中也有类似风俗的影子。译你们楚国应纳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王的祭祀用 品供应不上,没有用来缩酒的东西,我要查问这件事情。9、【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昭王:指周昭王,名瑕,是周成王的孙子,周康王的儿 子,周穆王的父亲。他是有名的昏君,骄奢淫逸,晚年喜欢 游山玩水,便到江南去巡游,当地的老

20、百姓怨恨他腐败,故 意把一只用胶粘起来的船献给他,昭王坐着这只船渡汉水的时配套K12教育资料配套K12教育资料候,船在江心开裂了,结果昭王被淹死在水里。南征而不复 指的就是这件事情。楚国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责任,周昭王 的时候汉水根本就不在楚国境内。而且对周王室来说这是一 件很不光彩的事情,况且距离齐桓公伐楚已经过了二三百年 的时间,属于历史的陈年旧帐,管仲提由这个理完全是个借 口而已。征:指巡行。寡人是问:跟寡人是征结构意义完全 相同。译周昭王到江南巡行而没有返回,我要追问这件事。以上管仲列举了楚国的两条罪状,作为此次伐楚的理。这是 针对楚国使者所说何故一问而发的。不过两条罪状的轻重明 显有别

21、,第二条理无论如何都难以成立,所以下文楚国使者 的回答对待这两条理的态度也就明显不同。10、【对日: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供给?】贡之不入是主谓结构中间插入连词之构成的名词性成分,在这 儿充当判断句的主语,判断谓语是寡君之罪也。寡君是臣子 对别的国家的人谦称自己的国君。译楚国使者回答说:贡品包茅没有按时献纳,这是 我们国君的错误,岂敢不供给?11、【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其:语气词,表委婉语气,相当于还是、恐怕。诸:之于。译至于昭王没有返回, 您还是到水边去查问此事吧。12、【师进,次于隆。】次:军队临时驻扎,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 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这是古汉语中一个常用动

22、词。 隆:楚国地名,在现在河南省偃城县南。译诸侯联军继续向前推进, 驻扎在隆这个地方。齐桓公进军的目的是进一步对楚国施加军事压力。以上第一段,写齐国进攻楚国的经过以及楚国使者同齐国的初次交 锋。课文第二段串讲1、【夏,楚子使屈完如师。】 使: 派遣。屈完是楚国大夫。译这一年夏天,楚成王派遣屈完到诸侯联军中去交涉。 据史记楚世家:楚成王使将军屈完以兵御之。史记齐世家:楚王使屈完将兵 齐口从这些记载我们 可以知道,屈完这次由使诸侯联军,身后带了强大的军队作 为后盾,因此下文便有联军退兵的举动。2、【师退,次于召陵。】 召陵:楚国地名,在偃城县 东。译诸侯联军向后撤退,在召陵临时驻扎下来。3、【齐侯

23、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乘:乘车,古注:同载也。可知齐桓公跟屈完是同乘一 辆战车。译齐桓公把诸侯的军队陈列由来,跟屈完一同乘车配套K12教育资料配套K12教育资料观看军队阵容。齐桓公这一举动的用意很明显,是在炫耀武力,向楚国 示威。4、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岂:疑问副词,相当于难道。不谷:不善,是诸侯对自己的谦称,与上文寡人意思相同, 都可以译作我。好:友好; 第一个好是名词,指齐楚两国先君之间的友好关系;第二个 好是动词,指相互友好。如何:是固定格式,用来征询对方的意见。不谷是为和先君之好是继都是宾语前置的格式,即 不谷是为应该是为不谷;先君之好是继是继先

24、君之好,现在 为了强调宾语,把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条件是用代词是复 指前置的宾语;为了表现强调的语气,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可 以加上是,如岂不谷是为翻译为难道是为了我个人吗?译齐桓公说:这次用兵难道是为了我个人吗?是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跟我共同友好,怎么样?5、【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惠:表敬副词,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意思是说, 对方这样做是对自己的恩惠,例如赠送给别人东西可以写上 莫莫惠存,意思是对方保存自己赠送的东西是对自己的恩 惠;请别人惠临敝舍意思是对方能到自己家里来是对自己的 配套K12教育资料一种恩惠。翻译的时候大致可在句子前面加上承蒙一类的字眼来

25、表达尊敬的意思。徼:求。敝邑:谦称自己的国家。社稷:土地神和谷神。左昭公二十九年:后土为社。古代各国的君主都要祭 祀社稷,后来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称。史记文帝本纪:计社稷之安。意思是考虑国家的安定。辱:谦辞,表示对方 这样做是受屈辱了,这是通过自谦来表示对对方的敬意,辱 收寡君意思是收寡君使对方蒙受了屈辱。这个辱大致也可以 用承蒙来翻译。收:收容,是针对上文齐桓公所说的与不谷 同好而言的,所以收寡君可以译为收容我们的国君作为同 好。译屈完回答说:承蒙您向我国的社稷之神求福,收 容我们的国君为同好,这本是我们国君的愿望。6、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 不克?】城:城墙,城池。这是城

26、的本义。译齐桓公说:用这么多的将士去打仗,谁能抵挡得 住他们;用这么强大的军队去攻城,什么城池攻克不了!前面管仲和齐桓公又是拿周王室的话来作为借口,又是 打由继承先君友好关系的旗号,这些手段都没有达到使楚国 屈服的目的,于是露生了本来面目。7、【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 配套K12教育资料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绥:安抚。方城:山名。按照杨伯峻先生的说法,凡现 在的桐柏山、大别山,楚国统称为方城。池:护城河,与 城一样都是古代的防御系统。方城以为城:以方城为城,方 城是介词以的宾语,现在前置。这种宾语前置都是为了突生 和强调宾语。无所用之:没有用之的地方

27、。译屈完回答说:您如果用德行安抚诸侯,谁敢不服 从您?您如果要凭借武力,我们楚国就用方城作为城墙,拿 汉水作为护城河,这样,即使您的将士再多,也没有用它的 地方。8、【屈完及诸侯盟。】及:介词,跟,与。盟:动词,古代指在神的前面立誓 缔约。这是盟在先秦的主要用法。屈完与诸侯订立盟约,就 不是专与齐国缔约。译屈完与诸侯订立了盟约。以上第二段。写楚国对抗以齐国为首的诸侯联军的经 过。楚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派由大夫屈完跟齐国进 行外交谈判。屈完采取针锋相对的策略,挫败了齐桓公的武 力要挟,最后以和平方式解决了这场国际争端。小结这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完整地记叙了发生在春秋时期齐 配套K12教育资料

28、配套K12教育资料国与楚国两个大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战,其中外交辞令的描写 相当精彩传神。作者并没有描写人物的举止神态,但是我们 通过人物的言辞却完全可以非常生动地想象由每个人物的 举止神态。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对于这些精妙之处应 当善于体会。重点难点一、文字古今字1、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 2、王祭不共通假字女实征之二、词汇古今异义词1、师进,次于隆2、楚子使屈完如师3、屈完及诸侯盟 三、语法 句式1、 判断句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2、宾语前置句 寡人是征寡 人是问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3、双宾语句赐我先君 履词类活用楚子使与师虚词1、贡之不入:之,是放在主谓结构中的结构助词,其 作用是取消

29、主谓结构的独立性。2、君其问诸水滨:其,是表示委婉的语气词;诸,是 之于的意思。齐桓公伐楚教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选, 它选自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部书,叫做左传,左传是 左丘明所著,与它并称春秋三传的还有公羊传谷梁传C 春秋三传都是对春秋进行补充说明的。左传是一部 历史散文著作,它善于善于叙事和刻画人物、擅长写战争场 面以及外交辞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 就是左传 中描写外交辞令的代表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它 到底精彩在哪里。题解齐桓公(一公元前643),春秋时期齐国的第十五位君主, 侯爵,姓姜,名小白,公元前 685年-前643年在位,齐桓 公是春秋五霸之首,

30、曾九合诸侯。桓公时期,北方的狄族相 当强大,曾于鲁闵公元年打败邢国, 于鲁闵公二年灭掉卫国。 南方的楚国其时也迅速壮大起来,并企图扩大势力向北方发 展。当时中原诸侯国面临着南北夹击的威胁,公羊传形 容当时的形势是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齐桓公即位后,在管仲的辅佐下国力强盛,先后率领诸 侯军打败狄族,帮助邢国迁都,使卫国重新得以封立。齐桓公伐楚发生于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公元前770年中国进入了东周时期,周王室进一步衰落,各诸侯 国强大起来。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 几个大的诸侯国经常发生兼并战争。当时的齐国国君齐桓公 于重用管仲进行改革,使齐国达到了空前的强盛,齐桓

31、公也 因此成为春秋时的第一位霸主。桓公看到当时周王室地位日 渐衰微,周围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进攻,于是号召各诸侯国 尊王攘夷。讲的就是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联合中原 其它诸侯国,向南进攻楚国。攘:排除;夷:是对华夏民族 之外其它各民族的泛称,当时楚国地处长江中游一带,楚人 被中原人视作南蛮之人,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属于两个不同 的系统,所以也是夷。但是,楚国也是一个新兴的强大的诸 侯国,它吞并了江汉一带的各民族部落,并进一步向中原扩 张,控制了一些华夏族小国,象港水边的蔡国就是楚国的盟 国。鲁僖公元年、二年、三年,雄心勃勃的楚成王连续三年 向北侵犯地处中原腹部的郑国,楚国还拒绝给周王室纳贡。楚国

32、势力逐渐向北发展,跟齐国的霸业发生了冲突,因此齐 桓公兴兵南征,首先击溃了蔡国,接着便向楚国进军。楚国 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 开展外交战,最后双方达成妥协: 楚国承认不向周王室纳贡的错误,以齐国为首的诸侯联军退 兵。主要记述了这场外交战的经过。战争最终虽然没有打起来,但遏制了楚国北进的势头, 对于保卫周王室和中原诸侯国意义重大,是齐桓公霸业最辉 煌的一页,前人评价很高。文章记载了齐、楚以武力为后盾 的外交斗争,充分表现了双方高超的谈判艺术和辞令技巧, 尤其是楚国使者的应对,不卑不亢,刚柔相济,屈伸有度,绵里藏针,曲色表达了楚国愿意和谈但绝不怕交战的立场, 是左传外交辞令的代表作之一。课文第一段串讲1、【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四年:指鲁僖公四年。僖公是鲁国国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