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校新能专业设置所特有的问题与思考摘 要 “新能科学与技术”是在能危机与环境危机两大世界性难题的背景下提出的,发展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同时也是我国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那么培养新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等研发和工程技术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目前新能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除了存在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共同性问题外,还存在一些新能行业本身特有的问题。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归纳了部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例如延长本科学制或者“本科+工程硕士”连读等建议。【关键词】:p 新能 课程设置 教育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
2、00/jki.kjdks.20_.09.013Abstract "New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put forwar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wo worldwide problems of energy crisis and environmental crisis.Developing clean and renewable new energy technology is a huge challenge facing today"s social development, and
3、 it is also the only way for China to achieve industrial upgrading.So cultivating high-level RD and engineering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new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 one of the important goal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But at present, besides the mon problems in the curriculum of new
4、energy related majors, there are also some unique problems in the new energy industry itself.Based on my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some problems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e_tending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or "undergraduate + engineering master" continuou
5、s reading.Keywords new energy; course setting; education and teaching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_)(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列出了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 “新能汽车产业”和“新能产业”占了两项,新能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新能技术”是在能危机与环境危机两大世界性难题的背景下提出的,发展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同时也是我国赶上甚至超越世界其他国家成为能领域领头羊之前所未有的机遇,还是我国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那么培养新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等研发和工程技术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教育
6、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我国实现弯道超车的基础保障。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教改办20_2号)等文件的颁布实施,高等学校越来越具有办学自主权,由此带来的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共同性问题如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专业设置雷同、专业设置滞后等,1在此不做讨论,本文主要想谈谈新能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所存在的特有的问题与建议。我国在2021年将“新能材料与器件专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之一。22021年教育部批准设置“新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20_年将原有的风能与动力工程和新能科学与工程合并统一改为“新能科学
7、与工程”,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_ 年),新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是能动力类下的特设专业。3具体内容涉及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等等。该类课程的内容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较为庞杂,需要掌握的基础理论多。这主要是因为该课程是一门涉及到化学、物理学、材料学、传热学、电化学、与电子科学等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性课程。4目前,国内陆续有很多高校开设了与新能科学与工程相关的专业,我校也分别在能与动力学院和环化学院开设了“新能科学与工程”以及 “新能材料与器件”两个本科专业。正是由于新能相关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特点,其课程设置和建设依然是亟需解决的难点和重点。对于此,笔者想结合自身
8、经历,谈一些想法。1 存在的特有问题1.1新能行業特点决定该专业的学生就业无法保障目前我国所谓新能行业普遍存在一些共同的特点,总结如下:(1)严重依赖国家政策,国家政策扶持时,资本大批量的涌入,市场过热,产能过剩,比如2021-2021年,国家“十城千辆”的政策驱动以及20_-20_年间,新能汽车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使得众多动力锂电池企业诞生,市场野蛮生长,相关技术人才短缺。国家政策调整时,则对整个行业打击沉重,就业便成为大问题,比如前段时间能局发布的“531”新政对光伏企业以及行业从业人员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同样,到2021年国家将取消对动力锂电的补贴,部分企业已经出现资金链断裂或者被吞并
9、的征兆。(2)“婴儿企业”,新能行业基本都是近几年才兴起,本身就很脆弱,对人员的需求很少,比如据我所知,目前较火的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企业全国不超过5家。(3)行业生态链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导致学生就业面窄,新能专业不同于其他传统基础学科,传统基础学科的学生就业面较广,因为经过了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发展,比如材料、机械、英语等,社会需求面广,而新能专业则不同,如果学生毕业不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方向,则毕业既是失业。新能行业这3种主要特点导致该专业学生就业率不高或者说不稳定,这是行业特点所决定的。1.2新能行业本科生的出路新能行业之所以谓之“新”就是基本都属于高新技术企业,而高新
10、技术企业最需要的自然是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它们普遍偏重研发,也就是说基本都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然而正如前文所述,目前教育部批准的“新能科学与工程”与“新能材料与器件”均是本科专业,那么这两个专业培养出来的本科生何去何从?继续读研读博,自然是最好的出路,但是那些没有读研读博的学生呢,是不是就成了“鸡肋”?在研发上没有发言权,在工程上没有别人专业,即使到了新能的企业,也只能待在车间和一般大专生操作工无异。如此状态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因为本科教育可谓“大学的灵魂”,凡是世界知名大学都将本科教育作为其发展的立校之本。51.3新能专业设置的困境针对知识的价值与课程设置的问题高等教育史上主要出现
11、了三种基本的价值观,即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以学科为本位的价值观以及以人为本位的价值观。6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0_9号附件3)第一章第3条中有明确的专业设置依据。高校在设置新能相关专业时也应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文件来对相关课程进行调整。正如前文所述,新能相关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特点,包括了潮汐能,风能,太阳能(光伏),电化学储能,燃料电池以及核能等多种技术,他们之间有所联系,但又有天壤之别之处,让学生仅仅在两年的专业课学习中掌握这么多种技术是不可能的,那就必须有所取舍,有所偏重。现阶段上述各种新能技术都处于一个相互竞争的关系,某种技术的胜出往往导致其他技术的淘汰,
12、但是现阶段谁也不知道哪种技术会胜出或是什么时候胜出?比如电动车现在是锂离子电池占据主导,而PEMFC大有盖过锂离子电池的势头,但是PEMFC的技术还没有完全到商业化的程度。根据教高20_9号附件3规定:“高校专业设置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那么高校专业课的设置到底该偏重动力锂离子电池还是该偏重PEMFC呢?更何况学生毕业是四年或者更久之后的事情,谁能预测?1.4新能专业教师的困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重要性不必多说。新能专业是一个成立不足10年的新专业,而现在进高校至少要博士甚至博士后,普通人从本科到博士毕业正好需要10年的时间,也就
13、是说现在的新能专业的教师都是其他专业转行的“外行”,根本不是新能专业科班出身,那么这些教师对该专业的理解必定不会太深,况且面对如此繁杂多样的新能技术种类以及拥有着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们,该如何做一个全面兼顾的好教师是我们一直回避不了的难题,同时,这些博士们基本都没有行业工程经验,要怎样才能培养出新能行业优秀的工程师呢?2 相关建议经过上述分析p 可以发现新能专业除了有着其他专业共同的问题之外,还有着该专业特有的一些难题,那么怎样解决或者减轻这些问题呢,本文想给出如下建议:(1)国家的政策要有延续性和渐进性:国家在扶持某一新技术时,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建议出台这些政策持续时间不低于4年,这样从大一
14、进大学到毕业,不至于选专业的时候是热门,毕业就成了冷门甚至整个行业死掉。同时,即使有变动,也要给大家留有缓冲的时间和余地,笔者觉得动力锂电池的逐步取消补贴这种方式非常好,给了大家充足的思想准备以及准备的时间。(2)建议延长本科学制或者“本科+工程硕士”连读:针对上述问题2,我觉得可以借鉴医科大學的很多五年制专业,通过多一年的深入学习让我们的本科生也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或者“本科+工程硕士”连读,学制可以是五到六年,高校和相关企业共同培养,前4年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最后一到两年在相关企业学习实践,例如我校就和天津中环签署了联合培养的协议。(3)信息共享,做好顶层设计:针对问题3,有关哪种技术占据
15、优势或者会共存,行业大牛以及相关部门更会有独到的远见卓识,建议可以分享给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并由教育部根据相关高校特色指定相关高校开设相关课程。(4)积极推进教师进行工程实训:针对新能教师不了解工程问题的特点,建议多组织相关教师去企业实习学习,一方面自己学习工程知识,增加工程经验,另一方面可以发挥自己特长,帮助企业解决某些技术难题,我校在这方面也一直鼓励年轻老师去企业锻炼,给了我们很多成长的机会。总之,虽然新能专业的发展壮大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是开设新能相关专业是大势所趋,这是我国实现产业升级,努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的历史任务,相信只要高校、企业、教师、学生和社会力量共同努力,我国的新能事业定会更上一个台阶,走向世界前列。基金项目:教改示范课程-机械制造与材料基础,校级教改,2021【参考文献】:p 1 任丽清,李世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2021.3:5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文版租房合同协议书
- 服装生意合作合同范本
- 菜鸟废纸回收合同范本
- 物品无偿使用合同范本
- 道路水稳维修合同范本
- 酒店代订正规合同范本
- 民间私人借贷合同范本
- 电脑公司学徒合同范本
- 淘宝如何签署协议合同
- 绝味鸭脖加盟合同协议
- 2025年税收和注册税务师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工会经审财务知识竞赛培训试题考试题库(含答案)
- Starter Unit2 Keep TidySectionB(1a-1d)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5湖南衡阳工会招聘11名工会社会工作者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焊接质量检测记录规范模板
- 2025年辽宁省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招聘(104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七年级上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100题练习(含答案)
- 西藏文化考试题目及答案
-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英语答案
- 2025秋外研新版三起点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2025北师大版(2024)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