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与纳税人复习教案_第1页
财政税收与纳税人复习教案_第2页
财政税收与纳税人复习教案_第3页
财政税收与纳税人复习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财政税收和纳税人复习教案教学目的和要求:1、 通过复习使学生识记的知识(1) 财政、预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2) 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范围。(3) 税收的基本含义。(4) 税收的基本特征。(5) 财政收入的基本含义。(6)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2、 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的知识( 1 )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的原则。( 2 )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意义。( 3 )我国税收的性质。( 4 )税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 )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应负法律责任。( 、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的问题根据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说明公民应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

2、自觉纳税,依法行使纳税人的权利。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的原则。( 2 )财政的作用。( 3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4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方法:归纳讲述 图表引导表格归纳 讲练结合 时事引路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CAI 课件教学课型:复习课。教学时间:( 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和逻辑结构(这个问题由老师讲述)1 、 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创造出来的全部财富,有相当一部分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集中分配,这就设计财政和税收等问题。 因为,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集中性分配, 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

3、重要手段, 税收则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 本课的主要内容就是介绍积累和消费的关系、财政、税收等基本知识。2 、 本课的逻辑结构本课介绍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过程, 包括财政、 税收和纳税人的基本知识,由“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和“税收和纳税人”两节组成。二、本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这部分内容由学生归纳后教师小结)1 .本课的基本概念( 1 )社会总产品( 2) 社会总产值( 3 ) 国民收入 ( 4 ) 个人消费 ( 5)公共消费 ( 6)财政 (7)预算(8)财政收入( 9)财政支出( 10)财政收支平衡( 11)税收(12)税收的强制性( 13)税收的无偿性( 14)税收的固

4、定性( 15)偷税( 16)欠税( 17 )骗税( 18 )抗税( 19)纳税人( 20)增殖税( 21)营业税( 22)消费税( 23 )消费税( 24)企业所得税( 25)个人所得税( 26)关税2、基本原理( 1)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 2)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3)税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税收的基本特征( 5)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三、教师讲解复习本课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对财政认识的几个误区。误区一:国民收入等于财政收入。分析: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其一,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掉生产资料后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就是净产值, 称作国民收入。 它是劳

5、动者创造的新的社会财富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其二,国家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的一个方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组织收入、 筹集资金的过程。 从国家取得收入的形式来看,财政收入可分为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误区二:财政收入就是税收收入。分析:这种观点也是不对的,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财政收入的来源有四种途径:税、利、债、费。即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而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误区三:财政收入大于支出才是最理想的状态。分析:尽管财政支大于收往往会引发

6、通货膨胀的发生。但是这也不并不意味着财政收大于支是最理想的状态。 因为如果财政收大于支, 节余过度, 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对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实际上在预算和决算中, 收支相等才是最理想的状态。误区四:财政收入越多越好。分析:财政收入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取得的收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大力增加财政收入。国家财政收入太少, 会直接减少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 降低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能力,最终也将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但是,国家财政收入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是越多越好,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 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

7、力的增加产生不利的影响, 最终也回阻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 2 )对“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认识的几个误区。误区一: 把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 意味着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不再重 要。误区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靠扩大财政赤字搞建设,会引发通货膨胀 (3)对纳税人认识的几个误区。误区一:纳税人就是征税对象。误区二:只有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才是纳税人。误区三:所有人都是纳税人。四、单学科能力渗透结合点1、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的关系物质形态 社会总产品、各生产部门生产的产 品总和有两种形态(使用价值),两者是统价值形态 社会总产值/(用货币表示)2、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

8、和国民收入的关系3 .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第一,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使积累和消费部分都有所增长。分析这个问题时应向学生讲清这样三个问题:一是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的原因;二是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的方法;三是积累和消费增长的程度。在国民收入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只让积累增长, 用于积累的部分过多, 消费部分必然相应减少,这样就会挫伤人们的劳动积极性,降低生产发展的速度, 增加积累也就会落空。如果只让消费增长,用于消费的部分过大,把生产成果“分光吃尽”,那么生产的发展就会缺乏后劲,最终也不利于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既不能重积累,轻消费,也不能轻积累, 重消费,而要兼顾积累和消费。 怎样做

9、才能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呢?这就要大力发展社 会生产,只有社会生产发展了,国民收入总量增加了,才能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4 .在经济生活中,税收、罚款、没收财产都形成财政收入,但就特征而言,税收与后 两者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目 特税利债费罚款没收财产强制性有有无无有有无偿性有有r无无有有固定性有无无有无无5 .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与封建社会税收的异同点相同点:税收都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都是为国家实现其职能服务的。具有税收的共同特征。税收都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前提的分配关系。分配的主体都是国家。税款都是取之于民。不同点: ,封建社会税收社会主义税收税收来源税收最终受益者税收增长方式体

10、现的关系封建社会的税收来源于劳动人民,其最终受益者是统治阶级,如秦始皇将横征暴敛上来的税用于修阿房宫、建骊山墓、筑长城,用于自己的奢侈消费,维护自己的统治,而人民没 有得到任何好处。税收的增长是靠掠夺的方式,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剥削关系。在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税收也是来源于人民,主要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创造的物质财富。五、跨学科能力渗透结合点1 .通过国民收入、财政等经济学知识,渗透历史学科中各历史时期设计财政有关内容产 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过程;渗透地理学科中关于各国财政概况或与此有关的的知识。2 .通过税收及其有关知识,渗透历史学科中关于各个历史时期“税”或“税法”及征税 的特点的有

11、关知识。六、与本课知识点相关的热点点击1 .国家为什么要扩大财政赤字?今年3月6日,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在全国人大上作的关于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说,2002年,中央财政总收入110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中央财政总支出14118亿元,比预算增加374亿元。中央财政收支相抵, 赤字3098亿元。2003年中央预算草案为:中央财政总收入11940亿元,比上年增加 575亿元,增长5.1%。中央财政总支出15138亿元,增加675亿元,增长4.7%。中央财政收支相 抵,赤字3198亿元,增加100亿元。今年比去年扩大财政赤字100亿元。向学生说明

12、两点:(1)扩大财政赤字之举是我国政府实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体现。(2)财政赤字出现较高升幅不会引发通货膨胀。2、刘晓庆偷税案。经税务机关调查认定,刘晓庆及其所办的北京晓庆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刘晓庆 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自1996年以来,采取不列、少列收入,多列支出,虚假申报,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等手段,偷逃税1458.3万元。税务机关已分别向刘晓庆及其所办公司送达了税务处理决定书,除追缴税款外,同时加收滞纳金573.4万元。截至目前,税务机关已追缴入库税款196.6万元,冻结公司银行存款 214万元。据悉,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第一稽查分局 将于近期委托北京市拍卖行依法公开拍卖刘晓庆及其所办公司提供纳税担保的房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刘晓庆作为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个人行为已涉嫌偷税犯罪。2002年7月24日,经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