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市徐汇区2021年高三4月双基诊断语文试题 上海市徐汇区 2021- -0 2021 学年高三 4 4 月双基诊断语文试题 一、句子默写 1按要求填空。 (1)锦江春色来天地,_。(杜甫登楼) (2)_,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3)伤心秦汉经行处,_。(张养浩_潼关怀古) (4)_,万钟于我何加焉?(lt;孟子gt;二章) (5)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_。(荀子劝学) (6)"家住吴门,_。'出自北宋词人的苏幕遮燎沉香。 (7)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梦境时,尤显时空变幻倏忽之妙的两句是:"_,_'。 (8)琵琶行中,"_,_
2、'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轻快与冷涩。 (9)王昌龄的边塞诗具有雄浑苍茫的意境,比如,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又如,从军行中"_,_。' 二、选择题 2下列成语使用正确一项是( )。 a寒风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大家从睡梦中吹醒,让人不寒而栗。 b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言献策。 c昨天下午,千人团队游览了日月潭,领略了巧夺天工的宝岛风光。 d为了使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克服了重重困难。 3下列语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见到它
3、可以让人纳凉;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这几个人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这两个字涵义极广。 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 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 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 abcd 三、论述类文本 下文,完成各题。 列子中讲过一个九方皋相马的故事,两千多年来,魅力不减。故事说的是,秦穆公要找一匹千里马,请伯乐引荐一个相马人。伯乐说,他的子侄辈皆是才干一般的人,找往常的良马还
4、能够,只需看看体形、表面、筋肉、骨架就行,而千里马则不同,这种马身形若有若无,跑起来尘土和脚印皆无,一般人辨认不出。他有个一同担柴的朋友,名九方皋者,足当此任。三个月后,传来音讯,说马已找到,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命人去一看,原来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不悦,说此人连马的公母、颜色都分不清,焉能找到千里马?伯乐一听却大喜,说,神乎其技也,我望尘莫及。九方皋相马,"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事实证明,这匹马果然是匹千里马。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文学翻译和翻译批判,当咱们对文学译著进行赏识和评判时,难道不应该力求做一个九方皋那
5、样的人吗?"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所求者,此之谓也。 九方皋相马的要诀在于专心于马的精气神,而不锱铢必较于体形、表面之类。从事文学翻译以及翻译批判的人,能够从九方皋身上取得的启示是判别译著的好坏,就要看它是否体现了原作的精气神,而不仅仅看译著的句子词汇是否与原作一一对应,是否严格正确、准确或精确。所谓原作的精气神乃是其"原有的风味',即风格。风格者何?岂非"绝尘弭迹'者乎!译作传达原作的风格做到铢两悉称,是不可能的,可是极力传达,努力做到活灵活现,则是可能的,这就要求译者准确地感觉、体会到原作的风格,并且能够用汉语加以正确表达,
6、这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进程,也是全面落实"信、达、雅'的结果。风格是贯穿原作的一股气势,或刚或柔,或动或静,或显或隐,例如夏多布里昂的华美,斯丹达尔的简枯,波德莱尔的阴冷,加缪的镇定这股气势同样应该在译文中闪现。至于细节上的瑕疵,例如某个句子译得不够准确,某个词语译得不够恰当,在这种风格气势的统领下,是不难纠正的。 许多名著往往有几处瑕疵,不害其为名著,这是由于有风格的存在。汉王充说"良工必有不巧。'魏曹植说"世人著作,不能无病。'唐韦庄说"左太冲十年三赋,未必无瑕;刘穆之一日百函,焉能尽丽。班、张、屈、宋,亦有芜辞,沈、谢、应、
7、刘,犹多累句。'这是我国古人衡文时的基本态度,也契合九方皋的相马经历,即采取了的立场。还是清沈宗骞说得明白:"每见古人所作,细按其尺度交搭处不无小误,而一毫无损于大体,可知意思翰墨已得,余便易易矣。亦有院体稿本,竟能无纤毫小病,而鉴赏家反不甚重,更知论画者首须大体。'其"鉴赏家'如此,不正是衡诗评文的九方皋一类的人吗? 沈宗骞所说的鉴赏家正是我所说的文学翻译批判家,前者面临的是想象力对现实世界的加工和改造,而后者面临的是想象力和想象力的产品。假如让一位文学翻译批判家谈论傅雷译的高老头,他是着眼于风格,还是细节?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外 国文学名著丛书版的高
8、老头中,傅雷把"鸡'译成了"鸭',只能说不留心犯了一个小错,无关宏旨。像这类小错能够纠正和防止,但并不影响高老头被看作是准确传达了原作风格的一部优异译作,正如批判家李健吾所说"巴尔扎克的庞大段落,在他是气魄,是气势,是舒畅显示出他的才思浩瀚,千言万语,宛如怒涛飞跃,一放而出。'傅雷译的高老头的风格,庶几近之。一位文学翻译批判家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译品的风格上,要独具只眼,看出著作全体的美。钱锺书谈艺录引陆放翁句"大巧谢雕刻'"琢雕自是文章病',方虚谷句"丽之极,工之极,非所以言诗',等等,皆
9、是声明此意。 全体的美并不必定建立在细节的准确之上,有时分过于追逐细节的完美,以至于失去创造的活力,那就因小失大了。当然,细节的过错仍然是过错,当它危及全体的美的时分,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指出来。 (郭宏安风格乃文学之大体) 4第段空格处应填入的成语是( )。 a抉瑕掩瑜 b瑕瑜互见 c瑕不掩瑜 d瑜不掩瑕 5根据上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一项( )。 a如果译者能够准确地感觉、体会原作的风格并且能用汉语准确表达,就一定能将原作风格传达得铢两悉称。 b诸多优秀作品因为具有或刚或柔,或动或静,或显或隐的精气神,所以虽然有些瑕疵,但也不害其成为名著。 c译作整体之美不一定建立在细节的精确之上,所以
10、,文学翻译批评家在批评时不必关注细节上是否完美。 d文学翻译批评家应把注意力放在译品的"精气神'上,独具只眼,发现其整体之美,否则就丧失了创造力。 6有人认为第段的引用有堆砌之嫌,请你对此发表看法。 7概括全文的思路。 四、文学类文本 下文,完成各题。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 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
11、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 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的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的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的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
12、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所以每到下午上国文之类的课程,学生们便不踊跃,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方。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吧。 有一天上作文课,徐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
13、?'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的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
14、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如今想来,当初的"凶'何尝不是一种负责。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也因此逐渐领教了他的才学。还有他的朗诵也非常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的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的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
15、的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 徐先生之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整页整页的勾;洋 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的给我解释一会,他说:"你拿了去细细的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
16、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工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8第段集中刻画了国文老师的形象,分析这样描写的用意。 9赏析第段画线部分"咬牙切齿'一词的表达效果。
17、10第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除了使表达形象生动之外,还起到了怎样的效果?请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赏析。 11文章结尾段文字平淡却意蕴丰富,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五、古代诗歌 下文,完成各题。 秋晚归故居 (唐)李昌符 马省曾行处,连嘶渡晚河。 忽惊乡树出,渐识路人多。 细径穿禾黍,颓垣压薜萝。 乍归犹似客,邻叟亦相过。 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押韵的情况看,本诗不是一首古体诗。 b从诗歌的内容看,本诗不是一首怀乡诗。 c"马省曾行处'具有"老马识途'的意思。 d"细径穿禾黍'写出回家的迫不及待。 13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
18、项是( )。 a平淡潇散 b清新流畅 c质朴沉郁 d婉约凄切 14赏析颔联中"忽'"渐'二字的表达效果。 六、文言文 下文,完成各题。 颜真卿,字清臣,秘书监师古五世从孙。少孤,母殷躬加训导。既长,博学工辞章,事亲孝。 安禄山逆状牙蘖,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陴浚隍,料才壮,储廥廪。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纾禄山之疑。果以为书生,不虞也。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玄宗始闻乱,叹曰:"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臣邪?'及平至,帝大喜,谓左右曰:"朕不识真卿何如人,所为乃若此!' 贼破东都,遣段子光传李憕、卢奕、蒋清首徇河北,真卿畏众惧,绐诸将曰:"吾素识憕等,其首皆非是。'乃斩子光,藏三首。它日,结刍续体,敛而祭,为位哭之。 李希烈陷汝州,卢杞乃建遣真卿:"四方所信,若往谕之,可不劳师而定。'诏可,公卿皆失色,以希烈反状明,劝不行,答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A/T 2183-2024法庭科学足迹检验实验室建设规范
- 订购合同协议书模板范本
- 贸易签约协议书模板
- 赛事服务协议书范本
- 购买手工亮片合同协议
- 订书协议书范本
- 费用变更合同补充协议
- 设计公司月结合同协议
- 购买品牌货车合同协议
- 财务劳动保密合同协议
- 2025衡水市武强县辅警考试试卷真题
- 山西省太原市2025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三语作文模拟题分析+材料+范文:关心人本身应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
- 2025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古诗文主题默写汇编(2)(含答案)
- 长城汽车2025人才测评答案
- 河道的管理和防护课件
- 绿化作业安全教育培训
- GB/T 45282-2025IPv6地址分配和编码规则总体要求
- 二便失禁病人的护理措施
- 浙江省金华义乌市稠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独立作业英语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