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安全车速指南_第1页
保持安全车速指南_第2页
保持安全车速指南_第3页
保持安全车速指南_第4页
保持安全车速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保持安全车速指南1目的为使驾驶人员养成良好驾驶习惯,形成正确的安全车速观念,提高遵守道路限 速规定的自觉性,保持安全车速,谨慎驾驶,更好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特 制定本指南。2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级单位的机动驾驶员和交通安全参与人员。3内容3.1安全车速概念 安全车速是指机动车驾驶人根据自身情况' 车辆状况' 道路条件 和交通情况,在法律法规和道路标志标线规定的限速范围内,选择能够保证安全的 行驶车速。车辆在道路上行驶,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速度必须控制在安全车速之内。在不同的道路交通状况' 气候环境条件、驾驶人操作水平和车辆技术状况下,车 辆的安全车速也是不同的。3

2、. 2限速标志和标线有关知识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实行统一的道路交通标志 标线。其中关于车速限制的交通标志和标线有:1)限速标志和解除限速标志。见图1所示图1限速标志和解除限速标志图2最低限速标志“限速”标志表示该标志至下游“解除限速”标志的路段内,机动车行驶速度 不准超过标志所示数值(单位为km/h) o "解除限速”标志:表示限速路段结束。2)最低限速标志。见图2所示最低限速标志:表示机动车驶入下游的道路的最低时速限制(单位为km/h)(3)限速标线。见图3所示。限速标线用反光涂料施划在需要限速的车道 ±o黄色数字表示最高限速,白色数字表示最低限速。图3限速标线3.

3、3确定安全车速的有关依据3.3.1车速与驾驶人动视力的关系。见表1和图4所示。车速(km/h)驾驶人视点(m)驾驶人可视范围(度)4018010060250757036065803806010060040表1车速与驾驶人动视力的关系图4车辆行进视野与速度关系一般人的视野约180度至200度,此为静止时的视野,行进时,速度愈快, 视野愈狭窄。车速越高,驾驶人的视点越远,视野越窄,对道路上信息的接收量 越少。从 而影响驾驶人观察' 判断的准确性。3.3. 2车速对空间距离和速度判断的影响。见表2o实验时的车速80km/h110km/h驾驶人判断的车头实际间距(m)3091152 30 91

4、152驾驶人判断的车头间距(m)21558514 40 64表2车速对空间距离判断的影响驾驶人在驾驶中准确地估计空间距离,才能保持安全车距。根据表2,在同向行驶中,驾驶人判断与前车的距离往往比实际距离小。而且随着车速的增加,这种判 断误差也不断增加。另外,驾驶员对前方来车的速度和距离难以做出正确的判 断,往往会低估对方车辆速度,而且对方车速越高,判断的误差越大。很多超车 时发生的正面碰撞事故,都是由于这种判断失误造成的。3.3. 3车速与驾驶人辨认距离关系。见表3辨认距离 (m)Z - 71 f+.r-7- / IX/ 警告标志牌禁令标志牌指示标志牌4027233643560239307411

5、80212276374100179239326表3车速与驾驶人辨认距离关系由表3可见,在同向行驶中,驾驶人辨认的距离往往比实际距离小。而且随着车 速的增加,这种判断误差也不断增加。3.3.4驾驶人疲劳前后的反应时间。见表4O反应时间(S)止人 疲劳前疲劳后18 220. 48-0. 560. 60-0. 6322-450. 53-0. 750. 58-0. 8245600. 64-0. 800. 78-0. 89表4 :驾驶人疲劳前后的反应时间在超速行驶时,车辆超车' 会车的频率增大,行车间距经常缩到很短,车外的 情况应接不暇,随时有发生危险的可能,所以驾驶人容易紧张。超速行驶使驾驶

6、人容易疲劳.由表4可见,驾驶人疲劳后比疲劳前反应相对迟钝,超速行驶时驾 驶人疲劳前后的反应时间也会滞后,且年龄越大,反应也越迟钝。进而会延迟意 外情况下采取安全措施的时间。3. 4. 5安全车速与安全车距关系3.4.5. 1安全车距定义:机动车在同车道行驶时,前后两车之间必须保持足以采取 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该距离称为安全行车间距。3. 4. 5. 2安全车速与安全车距关系:安全车距大小与车速、驾驶人的反应时间' 车 辆性能和道路条件等有关。车速越高,安全行车间距要求越大。驾驶人在行车过 程中,必须根据安全行车间距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车辆安全行驶速 度,保持必要的行车间距,

7、确保行驶安全。3. 4. 5. 3安全车距值的确定:最保险也容易记的是借用高速公路上有关前后车安全 距离的规定,即本车的实际行驶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公里,就与前车保持多少米以 上的车距。例如,本车的行驶速度是50km/h,与前车应保持的安全车距是50m以上;80km/h,应保持的安全车距是80m以上。如果气候不好,如雨雪天,路面比较滑,安全车 距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延长23倍以上。3. 4. 5. 4保持安全车距:驾驶人在驾驶中准确地估计空间距离,才能保持安全车 距。当驾驶人超速行驶或疲劳驾驶时,会对安全车距估计不足,就无法做到保 持安全车距。比较科学的方法是采用“两秒钟”法则判断前车和后车距离是否达

8、 到安全车距值。在跟前车行进当中,前车与后车通过路边某一固定参照物的时间 间隔在两秒以上时,说明车距符合要求。否则,要立即降低车辆行车速度。当遇 到雨天路滑等恶劣天气时,应预留更长的安全车距,跟车距离应为“三秒钟”或“四秒钟”。3. 4. 6速度与制动距离关系。见表5o制动距离的长短与行驶的速度' 制动力、 附着系数有关。行驶速度越高,制动距离越长,行驶速度与制动距离的平方成正 比.采取制动时车速越高,制动距离越长,制动时的车速每增加一倍,则制动距 离约增加四倍。由于制动力的大小,除与踩下制动踏板的行程有关外,还取决于 车轮与地面的附着系数,道路越光滑(如结冰路面)附着系数越小,制动距

9、离越 长。驾驶员可参考表5中所列汽车行驶速度与制动距离关系换算。制动距离(m)汽车行驶速度 (Km/h)员映内距 驶反间驶m) 驾在时行离<各种道路制动距离(m)结冰路浮雪路泥土及 有水木 板路碎石、 煤渣及 有水沥 青路存板湿青 砾木潮沥路沥青、砂砖 路潮 湿水 1口 口外水 泥、破路 粗糙 沥青 n/7附着系 数0.1附着系 数0.2附着系 数0.3附着系 数0.4附着 系数 0.5附着 系数0.6附着 系数0.7汽车51.040.980.490. 330. 250. 190. 160. 14102. 093.941.971.310. 980. 780. 660. 14153. 13

10、8. 854. 432.952. 211.771.481.26204. 1715.747. 875. 253.943. 152. 622. 25255.2124.612.38. 26. 154. 924. 13.51306. 2535.4217. 7111.818. 857. 085.95.06行 驶 速 度(Km/h )357. 2948.2124. 116. 0712.059.68. 036. 89408. 3362.9731.482115. 7412.5910. 499459. 3879.739.8526. 5619.9215. 9413. 2811.385010.4298.3949.

11、1932.824. 6019. 6816.414. 065511.48119. 0559.5239.6829.7623.8119.84176012.51141.6870.8447. 2335.4228. 3423.6120. 246513.55166. 2782. 1455.4241.5733. 2527. 7123.757014. 58192.8496. 4264. 2848. 2138.5732. 1427. 557515.62221.37110. 6873.7955. 3444. 2736.931.628016. 67251.88125.9383.9662.9750.442368517.

12、 71284. 34142. 1794. 7471.0856. 8747.440. 629018. 75318. 77159. 39106. 3679.6963. 7553. 145.549519.79355. 18177. 59118.488. 7971.0459.250. 7410020.84393. 55196. 77131. 1898. 3978. 7165.656. 32表5汽车行驶速度与制动距离关系表3. 4. 7超速行驶。超速行驶包括下列两种情况:(1)机动车行驶车速高于道路最高限速;(2)机动车行驶车速超过了安全车速。4保持安全车速要点安全车速的选择,应根据道路限速、气候条件、

13、车辆装载、 车辆状况、道路能见度、交通条件和驾驶人的操作技术水平' 身体状况等诸多因 素来确定。在考虑车辆技术状况' 道路条件、环境和天气状况、交通条件的情况下,驾 驶人自身特性是最大安全车速选择的主要限制条件。4. 1驾驶人在选择安全车速时应当遵循的原则:(1)驾驶人员必须要了解有关安全车速的选择依据,如:车速与驾驶人动视力 的关系' 车速对空间距离判断的影响、车速与驾驶人辨认距离关系、驾驶人疲劳 前后的反应时间' 行车速度与制动距离关系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规定 的限速范围内,根据道路条件、驾驶人生理和心理状况、车辆技术条件和交通环 境条件运行条件灵活掌

14、握和控制车速,选择合理的安全车速。(2)在交通拥挤、车辆较多、车流已有自然速度节奏的道路上行驶,要使本车 随车流速度行进,避免车速太高或太低。(3)保持平稳车速,不可强行超车。(4)遇到道路条件复杂、恶劣天气、视线条件不良等不利安全驾驶的情形,应 严格控制车速。(5)机动车行驶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安全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 30Km:a)进出非机动车道,通过铁路道口、急弯路、 窄路、窄桥时;b)掉头、转弯、下陡坡时;c)遇雾、雨、雪、沙尘、冰雹,能见度在50m以内时;d)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时;e)牵引发生故障的机动车时。(6)机动车驶近急弯、 坡道顶端等影响安全视距的路段,应当减速

15、慢行,并鸣 喇叭示意。(7)机动车行经漫水路或者漫水桥时等特殊路段或危险路段时,应当停车察明 情况,确认安全后,低速通过。(8)在单位院内、居民居住区内,机动车应当低速行驶,避让行人;有限速标 志的,按照限速标志行驶。4.2高速公路上行车保持安全车速要点: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车辆安全行驶速度 应保持在最低限速和最高限速之间。在遇有雾、雨、 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 气象条件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能见度小于200m时,开启雾灯' 近光灯' 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 超过60Km/h,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m以上的距离;(2)能见度小于100m时,开启雾灯' 近光灯&

16、#39; 示廓灯' 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 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40 Km/h,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m以上的距离;(3)能见度小于50m时,开启雾灯' 近光灯' 示廓灯' 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 闪光 灯,车速不得超过20 Km/h,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4)在路面有较多积水的情况下,当行车时速超过80Km时就会产生“水膜现 象”。即车轮完全丧失与路面的直接接触而悬浮在积水面上,就如滑水一般,这时转向和制动操作完全失灵。所以,遇雨、雪等不良天气,在高速公路上行车要 适当减速,减至80Km以下为宜。同时为了保持足够的行车间距,与前车的行车间距的数值应维 持在本

17、车行车时速公里数的23倍以上。4. 3夜间行车保持安全车速要点:(1)夜间行车由亮处到暗处时,驾驶人的眼睛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必须降低 车速;夜间在驶经弯道、坡路、 桥梁、窄路和视线不良地点时更应降低车速,并 随时做好制动或停车的准备;驶经繁华街道时,由于霓虹灯以及其他灯光的照射 对驾驶人的视线有影响,也须低速行驶;(2)经过小镇、 城郊结合部这些交通情况比较复杂的地段时,还要特别考虑到 季节的影响因素,车速一定不能过快,要密切注意有人占路乘凉、小孩在路两旁 嬉耍横穿马路等意外情况的发生。(3)夜间行车遇大雾、大雨,也是十分危险的。大雾中视线不好,在灯光照射 下,在车辆前方形成一片雾帘,打开防

18、雾灯也只能照到前面一段很近的距离。在 这种情况下,最好离开道路到安全地带停车,不要勉强行驶。如果需要急于行 车,车速一定要缓慢,视情况多鸣喇叭,引起对面来车和前方的人车注意。4. 4冰雪路面行车保持安全车速要点(1)在冰雪路面上行车,要根据道路情况保持均匀的行驶速度,保证车辆平顺 行驶,需要提高车速时,要逐渐缓慢地踩下油门,逐渐加速,不要加速冲车太 猛,以防打滑或侧滑。操纵方向不要过急。(2)转弯时速度要低,转弯半径尽量大一些,以防侧滑。会车时应选择宽敞平 坦的地点,提前减速,避免交会时制动。(3)交会时既不要太靠路边,又要注意保持两车的横向间距,原则上不要超 车。如果非超不可,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宽敞、平坦、路面情况少的路 段,得到 前车同意时再行超车。4.5克服超出安全车速驾驶的几种心理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要以合理' 谨慎的态度行驶,选取与道路交通环境相匹 配的安全行车速度。需要克服以下几种心理:(1)自我显示心理:故意在一些交通复杂路段开快车,使乘员或行人感到惊 讶,借此炫耀自己驾驶能力。(2)麻痹和侥幸心理:在较熟悉的路段上或在视线良好、道路平直、横向干扰 少的路段上,容易产生麻痹和侥幸心理,情不自禁地盲目超速行驶。(3)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