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语文四下《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_第1页
北京版语文四下《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_第2页
北京版语文四下《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_第3页
北京版语文四下《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_第4页
北京版语文四下《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采用组块的方法学习生字,理解词义;3、通过朗读训练,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扫路人乐观开朗、自信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教学流程:一、直接引入,板书课题课题中“峰、 人” 两个字用红笔写, 且写得很大。 )二、引导质疑:看到老师写的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把 “峰” 和“人” 写得那么大? “峰” 和“人” 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天游峰是一座怎样的奇峰?扫路人又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为什么?)三、品读感悟感悟老人的朴实与勤劳1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位怎样的老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相

2、关的句子。出示: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1)你从哪些词语中读懂了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扫路人?( 2)能读出你的感受吗?(指导朗读)通过作者细腻的笔触,就这样,我们认识了这位勤劳朴实的老人,读!过渡: 人们常说外貌是留给人的第一印象, 刚才我们就从老人的外貌中读出老人的质朴慈善 健康 勤劳,在脑海中已经初步建立了对这位扫路人的认识。感悟老人的自信与豁达1 、 那么在作者章武的眼里, 他对老人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呢

3、?快速默读课文,找找相关句子。 (自信豁达)2 、 为什么老人的 “自信 ”和 “豁达开朗 ”会给作者那么深的印象, 然而真正了解一个人不仅要“察其貌,还要听其言,观其行”,老人的“自信”“豁达开朗”究竟体现在哪里,我们这就要从老人的言行中寻找答案。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老人的哪些言行中读出了他的自信与豁达,画出来细细品读,圈画批注。出示:“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3 1)指名读。4 2) 谢谢你的朗读, 同学们, 你们觉得老人到底是累呢?还是不累呢?有人开始持怀疑态度了。这样,不管你的观点如何,都要摆出一

4、定的依据来,依据在哪?在课文中。累或不累?先找出理由来,然后在座位上试着讲讲自己的观点。【观点一:累】师:你能从文中找出依据来吗?出示: 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1)、你关注到了这一连串的数字。“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同学们,咱们也来做个估算,一层楼有大概22 级楼梯,九百多级相当于几层楼?老师课前算了一下,天游峰大概有四十多层楼那么高,就这样一位老人,

5、每天都要连续爬四十多层楼那么高,此时,你最想说什么?再瞧瞧那顶天立地的山峰(相机出示第 2 节),你从中读出什么?(峰险)引导读好险。 (这么险的山峰看着都不寒而栗, 何况还要扫上扫下, 怎能不累?)5 2) .还有也觉得老人累的同学有补充的理由吗?(师顺指文字)“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 半途而返”是啊,游客一般都是年轻力壮的居多,可文中一连用了哪四个词形容他们的呀?游客仅仅是爬山看风景,就累成这样,而老人呢?还要(学生重读:一级一 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师:说累的同学,咱们一起读读这段话,用朗读同样也能证明你们的观点。过渡:看来,老人的工作真是

6、累啊,对吗?有不同意见的吗?【观点2:不累】(当学生说到喜欢这份工作时)你有何凭证?哪里看出他是喜欢这份工作的?出示: “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1)、重点圈出 “我能舍得走吗? ”师:这句话换种说法就是(生:我舍不得走)师:你真是老人的知音,那你能帮老人回答,老人舍不得的是什么吗?(交流)【还有说不累的同学有补充的理由吗?】扫路人的收入肯定不高。喝山里的水,吃大米饭和青菜,这样的生活叫清苦。有多少人愿意过这样的生活?你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吗?清苦的生活,在老人眼里,却能那么诗意:

7、 “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这就叫豁达。齐读小结: 其实爬山是很累的, 抬头望望那如银丝般从空中飘下的山峰与那上千级的台阶,就能知道, 70 岁的老人自然累。但是,他能够把 “累 ”丢在一边,看到“累 ”以外的美。把苦和累看淡,去看甜和美的一面,这就叫豁达,这就是令作者难以忘怀的 “豁达开朗 ”。你看,就是这位老人,多少年了,他忘情于山水,习惯于劳动,习惯于生活,热爱了这样一份看似简单却又并不容易的工作, 他不觉得累, 反而享受于他的工作、生活,所以他才说“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8、”现在,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老人?(板:热爱生活)过渡:听到这里,我们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生:崇敬之情)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愫读一读。其实作者作者也是如此,你们看!出示: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 “ 30年后,我再来看您!”师:老人说出示: 30 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 1 ) 、 同学们, 30 年后老人几岁了? ( 100 岁) 我们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可见活到 70 岁已经不容易了, 更何况 100 岁, 从老人的回答中你又体会到什么?(老人对自己活到 100 岁充满了信心,可见老人十分的豁达开朗)板:乐观、自信( 2)、我们再来合作读读对话,感受老人的乐观自信三、总结写作方法过渡:同

9、学们,你们看,两段外貌描写,三段语言描写,字数虽然不多,却把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人描写得栩栩如生。 这样的直接描写我们在文学创作中把它称为(正面描写)如果我们的面前有一张画纸, 老人的形象就在这张纸上, 但是如何使他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丰富呢?你觉得我们还可以在旁边画什么?(天游峰、游客)没错, 背景的烘托更能凸显人物的个性和品质, 比如我们刚才通过文中对天游峰和游人的描写感受到了老人这种热爱生活、 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那么文中对天游峰和游客的描写在文学创作中我们把它称为?(板:侧面烘托)四、总结延伸:1 、总结:老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貌不惊人的扫路人,为什么给作者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呢?老

10、人看似普通, 但他亲近自然, 热爱工作, 自信乐观的精神却深深留在作者心里。出示最后一节:说罢,老人朗声大笑。笑声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 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 又悄悄地落回原处。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宿鸟扑棱棱地飞了起来, 又悄悄地落回原处。 这充满自信、 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这笑声到了驻地就没有了吗?你能把这句改一改, 改得比作者更高明吗?同学们,现在,你觉得这位老人还仅仅是一个扫路人吗?(交流)没错,他是一个智者,他像一位老师他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已经渐渐清 晰起来,渐渐高大起来,他就是天游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2、让我们一起记住这样一首诗:快

11、乐的思想(选自七彩阅读)做每一件事,都给它一个快乐的思想,就像把一盏盏灯点亮。砍柴的时候,想着的是火的诞生, 锄草的时候,想着的是丰收在望。与你同行,想着我们有共同的理想。跟你分手,想着会师时候的狂欢。3、“30年后,作家章武又一次来到武夷山,看到那银丝一样的阶梯”根据上面文字展开想象,写一段话。1 、 这就是这个外表朴实的不能再朴实的老人给我们的启发, 这样的普通劳动者还有很多,例如泰山的挑山工峨眉山的铺路人森林的守夜人他们不顾世俗的偏见,对工作勤勤恳恳,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所有的人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23、宋飞的设计:第一课时切入:1 、板书:扫路人 你在哪里见过他(她)?

12、(这里通过对 “给你留下什么感觉”的追问唤起他们对身边扫路人的印象:很普通,很可怜,很可敬,显得很累,有些憔悴等等)2、寻找陌生化的感觉:板书:天游峰的,齐读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天游峰的扫路人和普通的扫路人有什么不一样)整体读:2 、工作地点不一样:天游峰 大街上读描写天游峰的句子。谈感觉。3 、年龄不一样:年轻力壮 七十岁的老人4 、精神面貌不一样:显得比较“没劲儿 ”(疲惫等) 精气神倍儿足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执教: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 张志荣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采用组块的方法学习生字,理解词义;3、通过朗读训练,理解句子所表达

13、的思想感情。4 、 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扫路人乐观开朗、 自信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最让你敬佩的人是谁?2 、 作家章武, 他却对一位偶然相遇的普普通通的扫路人敬佩不已! 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天游峰的扫路人(板书课题。)3、说说你对扫路人的印象扫路人的哪些地方让作者敬佩呢?以至于他游览天游峰后,不写山不写水,却写了这位扫路人。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 、学生自读,要求:( 1 ) 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 ) 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3、结合课文学习生字:第一组:瘦削 精瘦 慈

14、善 炯炯有神(外貌神态)第二组:顶天立地气喘吁吁 大汗淋漓 望而却步(登山有关)第三组:扑棱棱 打量竹扫帚 沏茶褪色(难读的字词)前3个轻声生字多音字:削、褪、色炯:字形,不要多横4、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三、再读课文:1 、速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2、作者心目中的扫路人是怎么样的老人?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你是怎么样体会到的?作记号、写体会3 、板书:这是一位 老人。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并谈出自己的体会。四、精读课文,交流。 “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 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1 )你对老人

15、的初步印象是什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节约、精神)( 2 )指导朗读。文中还有一段老人的外貌描写,请同学们找一找。 “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 1 )你从这段外貌描写中,你又读出了什么?( 2 )练习有感情朗读。( 3 )这两处都是外貌描写,作者为什么不放在一起呢?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1 )你觉得老人是一位怎样的人?( 2 )学生交流。(工作认真、负责)( 3 ) 同学们, 你们觉得扫路的工作累吗?累。 为什么?天游峰的扫路人的工作要比一般的扫路人更累?为什么

16、?你从哪儿看出来?(范读第六节,我读这一节,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老人的工作到底是 “累 ”还是 “不累”?学生再读课文,重点讨论,各自阐述理由。师小结:工作辛苦,但身心愉悦。人累心不累。)(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废。) 你从哪些词语中感觉到累?(顶天立地、九百多级、层层叠叠、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废。)出示课件。 指导朗读。过渡:面对如此险峻的天游峰,游人登山尚且不易,何况要一级一级扫上、扫下的扫路人呢?但老人却说不累,不累,这又是为什么呢?(

17、1 )读这段话,学生交流原因。( 2 )你觉得老人是一位怎样的老人?(热爱大自 然,热爱生活)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1)老人为什么舍不得走?老人吃的什么、喝什么?呼吸的是什么?你们呢?(2)指导朗读。(3)老人质朴的话,却道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那就是:只有爱一份事业,才会乐在其中。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指导朗读。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 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1)你觉得老人是个怎样的人?(热爱生活,热爱工作)(2)老人为什么舍不得走?出示填空:老人喝的是 (你们喝的是 )老人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