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原料及工艺方案的选择和优化_第1页
制氢原料及工艺方案的选择和优化_第2页
制氢原料及工艺方案的选择和优化_第3页
制氢原料及工艺方案的选择和优化_第4页
制氢原料及工艺方案的选择和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制氢装置原料及工艺方案的选择和优化上海华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纪志愿随着合成氨、甲醇等合成气工业的飞速发展,国内轻油蒸汽转化制氢技术有了长足 的进步。在半个多世纪的工业实践中,ICI、凯洛格、赫尔蒂、KTI、托普索等公司在转 化炉型、催化剂性能、能量回收、净化方法等方面均有重大改进,使轻油蒸汽转化技术 日臻成熟,可靠性、灵活性有了很大提高。目前由于越来越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各种发动机燃料的质量越来越高,炼油厂中 氢气的需要不断增加,极大地剌激了制氢工艺的迅猛发展。 以KTI、托普索为代表的轻烂 蒸汽转化制氢技术公司,在充分吸收、借鉴现代合成气生产经验的同时,利用其制氢的 优化设计软件,力求开发出适

2、合当代要求的轻烧制氢技术。最新的进展包括:1、低水碳比、高转化温度,以降低原料和燃料消耗;2、预转化工艺和后转化工艺(一种列管式的 转化反应器)与常规转化炉的优化组合应用,以降低转化炉的燃料消耗;3、应用现代节能技术,优化余热回收方案,以进一步降低装置能耗。国内轻烧蒸汽转化制氢技术自六十年代第一套 2Xl04Nr3/h油田气制氢装置一次投 产成功以来,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三十年来的工业实践表明,国内自行设计施工的制氢装置工艺可靠,开车方便,原 料、燃料单耗和主要性能能量指标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石油化工等行业大于1000m3n/h的制氢装置均采用轻烧蒸汽转化制氢技术。一、制氢技术的多样化目前

3、,氢气生产装置通常采用以下四种技术方案:方案一,以轻烂类(包括天然气、轻石脑油、催化和焦化干气等)为原料,采用水蒸汽转化法生产氢气;方案二,以甲醇、 液氨为原料,采用甲醇或氨分解生产氢气;方案三,以水为原料,电解水生产氢气;方 案四,以煤为原料,采用煤气化法生产氢气。随着国际能源价格的上涨,以轻石脑油等轻烧为原料生产的氢气及富氢产品价格也 将不断上涨,因此目前多用于有低价原料资源(如廉价天然气和催化及焦化干气)的地 区。甲醇或氨裂解制氢虽然工艺装置简单,但由于甲醇和液氨本身就是以煤或天然气为 原料经过制氢后再生产的产品,因此再将其裂解用于制氢,显然成本过高,因此只适合 于特别小规模的装置,通常

4、小于 500Nm3/ho电解水法制氢技术,由于耗电高导致氢成本过高,因此也只适合于特别小规模的装 置,通常小于200Nm3/ho由于中国是煤炭生产大国,煤炭价格较低,原料丰富,因此煤制氢的成本在几种工 艺中属于较低的一种,但由于煤制氢工艺流程较长,操作环境略差,污染相对较大,因 此通常适合于无其他廉价原料的中、大规模制氢装置(大于 2000Nm3/h)。以下是几种制氢工艺技术的技术经济性比较见表1序号工艺路线氢气成本元/Nm3投资流程通常的适合规模1天然气蒸汽转化0.8-1.21较复杂5500-2x102轻油蒸汽转化1.0-1.51较复杂500-2x10 53干气蒸汽转化0.4-0.71.05

5、较复杂5500-2x104重油转化0.9-1.22-3非常复杂10000-2x10 55甲醇裂解2.0-2.50.6简单50-10006氨裂解2.5-3.00.5简单10-2007电解水3.5-4.01简单10-2008煤气化0.8 1.01.2-1.3非常复杂52000-2x10二、轻姓蒸汽转化制氢技术方案选择轻姓蒸汽转化制氢装置根据配套的净化工艺不同,主要可分为两种流程,即化学净 化法(常规净化法)和变压吸附净化法(PSA净化法)。国内早期建设的制氢装置均采用化学净化法。近年来,由于 PSA的氢回收率进一步 提高,特别是PSA实现国产化以后,投资进一步降低,因此,新建 PSA净化法制氢装置

6、 明显增多。两种流程在国内均已有成功的操作经验。两种净化流程的工艺特点见表 2。表2两种制氢工艺特点比较序号项目化学净化法PSA法1工业氢纯度(mol%)>96>99.92流程情况较复杂较简单3原料耗量1.01.40 1.504燃料耗量1.00.45综合能耗1.00.856工程投资1.01.05 1.17供氢压力,MPa(G)1.31.5-2.4从表中可以看出,化学净化法流程具有原料消耗低、工程投资低的优点,但工艺流 程复杂、能耗较高、生产的工业氢纯度低;PSA净化流程,尽管其原料消耗高、投资稍高, 但其能耗低、工艺流程简单、开停工方便、工业氢纯度高、供氢压力高。尤其是由于近 期P

7、SAg术的进步(多床多次均压,吸附剂性能的改进等),使氢气的回收率高达9092% 加之近几年PSA技术的国产化,极大地降低了 PSA的投资,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该工艺的 氢气生产成本,使该技术在新建制氢装置中占主导地位。两种净化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原料和燃料价格及技术经济比较结果。即流程选择 依据主要取决于原料和燃料的差价。差价越大、采用化学净化法工艺技术越经济。差价 越小,采用PSA净化工艺技术越经济。三、制氢装置原料的多样化由于制氢装置中的各种催化剂对原料的族组成、储程以及杂质含量均有特殊要求, 而且制氢装置的原料在氢气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高,约达 6585%。因此,在选择制氢 原料时,应充分考

8、虑各种因素,优先选用 H/C比大的含硫低的饱和烂类原料,或者几种 H/C比大的原料混合进料,以减少原料耗量,降低氢气成本。适合于作制氢装置的原料可分为气态烂和液态烧二类。气态烂主要有:天然气、沼 气、加氢干气、重整干气、焦化干气、催化干气以及芳构化干气等。液态姓:主要有:直 储石脑油、加氢的轻石脑油、重整装置生产的抽余油、拔头油以及加氢装置生产的饱和 液化石油气等。在上述原料中,除天然气、沼气外,其它原料均为石油化工厂生产或副产的产品。焦化干气由于氢气含量较高,而且烯烧含量较低,因此,焦化干气是一种非常好的 制氢原料。而催化干气尽管氢气含量较高,但由于氮气含量较高,在系统跑“龙套”,造成燃料和

9、公用工程消耗增加;烯烧含量较高,则必须增加烯烧饱和设施,造成装置投资 增加。因此,催化干气与焦化干气相比,装置投资和消耗均较高,一般不宜作为制氢装 置的原料,而应首先作为全厂的燃料使用。除非在全厂没有焦化干气的情况下,才考虑 使用催化干气。在采用干气水蒸汽转化工艺制氢时,一般原料选择顺序为:首选加氢干 气、焦化干气、催化干气以及其它轻姓:类。四、含烯姓:原料的烯姓:饱和技术目前,制氢装置使用的含烯烂原料主要是焦化干气和催化干气。焦化干气或催化干 气作为制氢原料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烯烂饱和问题。由于烯烂的加氢反应是一个强放 热反应,从催化剂的耐热性能来说,加氢过程的操作温度就有一定的限制。因此要

10、使烯 烂加氢转化反应顺利进行,就必须合理选择烯烧加氢工艺以及与此相配套的低温性能良 好的加氢催化剂,以维持加氢反应的正常进行。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烯烧加氢工艺主要 有以下几种:1、绝热加氢工艺烯姓绝热加氢工艺是国内目前处理低烯烧制氢原料的主要工艺,是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具工艺路线与制氢装置传统的加氢工艺相同(见图 1),只是操作温度和使用的 催化剂不同。融江血 翱气睇炉 咻聒葬,版X清二:蛤皿-艺上雏在具体的工业应用中,可以单独采用焦化干气作原料,或者采用不含烯姓的原料(如 天然气、加氢干气以及重整干气等)与高烯姓含量的焦化干气或催化干气,以一定的比 例混合,使混合气体中的烯姓含量适应于选定的

11、加氢催化剂的使用温度要求。该工艺的特点是工艺简单,利用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即可进行。随着新型低温性能良 好的加氢催化剂的开发成功,目前该工艺已在国内制氢装置,尤其是老制氢改造中广泛 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工艺由于受到混合气体烯姓含量的限制(一般小于 6.5%),因此,焦化干气或催化干气的使用量受到限制,不足以最大程度的利用廉价的焦 化干气或催化干气。目前,国内制氢装置改造中,比较常用的是加氢干气和焦化干气的 混合进料改造,加氢干气和催化干气的混合进料改造还很少见。2、绝热循环加氢工艺绝热循环加氢工艺是绝热加氢工艺的延伸,其基本原理就是将加氢反应器出口的不含烯姓的反应产物经冷却压缩后返回到反

12、应器入口,利用调节烯姓含量(小于6.5%),从 而有效地控制反应过程的温开(见图 2)从理论上讲,该工艺可以使用高烯姓含量的气体 (如催化干气)作原料,而且烯姓含 量没有限制。但随着烯姓含量的提高,循环气体量加大,原料预热炉的热负荷提高,投 资提高,能耗增加。因此,在使用该工艺时,应权衡原料的烯姓含量与装置经济性的关 系。该工艺的特点是可以使用高烯姓含量的气体,但由于增加了循环气的冷却和压缩过 程,因此,投资增加较高,操作费用也有所增加。特别是循环气压缩机,由于压比较小, 为压缩机的选型带来很大困难。签于此,目前该工艺尽管在美国、日本、巴西等国家中 使用较多,但在国内应用较少。只有我国安庆化肥

13、厂采用此工艺,用催化干气代替轻油 作为合成氨原料。3、等温绝热加氢工艺等温绝热加氢工艺是齐鲁第一化肥厂在绝热加氢工艺的基础上,针对绝热加氢工艺 存在的问题,而开发的一种不受原料中烯姓含量限制的全新烯姓加氢工艺。与此配套的 催化剂为西北院开发的JT-4等温加氢精制催化剂。期%I昂忡灿梦筌如或於M地帕戒律景版.柒该工艺由于不受烯姓含量地限制,可以单独使用焦化干气或催化干气。与绝热循环 加氢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投资低、能耗低、原料适应性强、操作弹性大等优点。在石 化行业推广,将具有极大的工业应用价值。目前,该工艺已在齐鲁第一化肥厂、武汉石 化总厂、清江石化总厂推广应用。4、变温烯姓:加氢工艺变温加氢

14、工艺由一台列管式加氢反应器和一台氧化锌脱硫反应器组成,取消了等温 绝热加氢工艺中的绝热反应器。列管式加氢反应器管程和壳程温度均是变化的,谓之变 温。该反应器的壳程取热介质可以采用市售的导热油或加氢精制装置的柴油。壳程入口 温度为220230C,出口温度根据导热油的不同可以控制在 310350C ;管程入口温度 为220230C,出口温度控制在340380C,满足氧化锌的脱硫温度要求。催化剂可以 采用西北院开发的JT-4和JT-1G组合加氢精制催化剂。反应气体温度通过调节导热油的流量来控制高温导热油的循环冷却根据处理的原料气的规模可以分别采用水冷、空冷、发生蒸 汽以及与其它冷流介质换热的方式(见

15、图 4,图5)。从图中可以看出,来自原料预热炉 的温度为220230c的原料气进入变温列管式反应器的管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烯 姓饱和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通过壳程导热油的控制取热, 使反应器出口温度达到340 380C o此时,烯姓和有机硫已完全转化,然后进入氧化锌脱硫反应器脱除无机硫。变温加氢工艺的特点是:1)流程简单,与等温绝热加氢工艺相比,可以省掉一台绝 热反应器,降低了装置投资;2)由于取热介质采用压力较低的导热油,因此,列管式加 氢反应器的壳程设计压力大大降低,设计难度降低,设备造价也降低;3)可以充分发挥加氢催化剂的高温活性;4)操作简单可靠。变温加氢工艺技术已在杭州炼油厂、西安

16、石化总厂等制氢装置采用。五、蒸汽转化工艺条件的选择轻烧蒸汽转化反应操作条件的选择是影响制氢装置经济性的重要因素1、转化温度蒸汽转化反应过程是受热力学限制的,为满足高温转化反应的工艺要求,提高转化 反应的转化率,降低转化气中的甲烷含量,应维持较高的转化气出口温度,以降低原料 消耗。近年来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扬和各种性能优良的新型耐高温炉管的出现,转化反应 的操作温度也呈上升趋势。对于采用价格较高的轻石脑油作原料时,应尽可能提高转化 气出口温度,以降低原料消耗;但对于原料价格较低,或原料和燃料相同的制氢装置, 采用较高的转化温度,虽然原料消耗降低了,但 PSA单析气的热值降低,外补燃料增加, 经济性不

17、明显,而装置投资却有所增加。而且过高的反应压力和温度又给转化炉的机械 设计造成很大困难,且投资增加,影响全装置的经济性。因此,转化温度的选择应综合 考虑到原料和燃料的性质和价格进行选择。根据目前国内转化炉炉管的生产水平,转化炉的出口温度按820 865c考虑。2、水碳比从化学平衡角度上来看,提高水碳比有利于转化反应,提高原料转化率,有利于抑 制催化剂积碳。但由于大量的富裕水蒸汽“跑龙套”,因此,提高了装置的能耗和氢气成 本;水碳比的降低将使转化炉的热负荷降低,燃料耗量降低,外输蒸汽增加,有利于降 低氢气成本和装置能耗。但转化的水碳比也不能过低,过低的水碳比造成催化剂的积碳 倾向加大。根据装置转化温度的选择,水碳比选择 3.0-3.5(mol/mol)。3、转化压力目前,国内外制氢装置采用PSA净化工艺流程时,装置供氢压力一般较高,为2.4Mpa(G)左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