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教案第一课敦煌莫高窟_第1页
七年级(上)教案第一课敦煌莫高窟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一课书库艺术的宝库一、教材分析:敦煌莫高窟艺术是人类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课教学的目的是使 学生重视我国的石窟艺术的悠久历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 意识到作为 中华民族的子孙,既要为拥有这些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而骄傲和自豪, 更要在“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的同时,去了解和学习艺术经典, 积极参与文化传承,为今后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一)教学目标:1 1、 通过学文及观赏,感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培养 对民族文化的兴趣。2 2、 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 并能对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3 3、 通过学习莫高

2、窟的彩塑和壁画艺术, 提高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 能力。(二)教学内容本课以莫高窟为重点,了解和学习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并链接我国 其他的著名石窟。从石窟艺术追溯佛教的起源;从对雕塑、壁画的欣 赏,引申到对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对宗教文化的了解;通过了解 现状和遭受掠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 1、 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2 2、 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二、名词解释敦煌:敦煌市,是甘肃省酒泉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甘肃省 西北部,历来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东峙 峰岩

3、突兀的三危山,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 玛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以敦煌石窟及敦煌壁画而闻名 天下。敦煌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明显的特点是气候干燥,降 雨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莫高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 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 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 735735 个,壁画 4.54.5 万平方 米、泥质彩塑 24152415 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 艺术地。1961961 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之一。19871987 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石窟: 四大石窟指的是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 艺术景观,包括: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 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四大石窟。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的 历史瑰宝。洛阳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东南, 分布于伊水 两岸的崖壁上,南北长达 1 1 公里。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年间,先后营 造 40400 0多年。现存窟龛 23002300 多个,雕像 1010 万余尊,是中国古代雕刻 艺术的典范之作。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 龙门石

5、窟的造像艺术融入了对本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的悟性与强烈追求,使石窟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堪称展现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 龙门石窟是北魏、 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皇室贵族拥有雄厚的人力、 物力条件, 他们所主持开凿的石窟必然规 模庞大,富丽堂皇, 汇集当时石窟艺术的精华, 因而龙门石窟是十分 具有代表性的。这些洞窟的开凿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 具有浓厚 的国家宗教色彩,所以龙门石窟的兴衰,不仅反映了中国5 5 至 1010 世纪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变化,同时从某些侧面也反映出中国历史上一 些政治风云的动向和社会经济态势的发展, 它的意义是其它石窟所

6、无 法比拟的。三、教学建议1 1、内容不要过难,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主要是了解敦煌 壁画、石窟以及国宝的现状。2 2、要提咼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咼民族自豪感。四、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九色鹿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请同学讲述一下这个故事。如果没有看过请同学们观看九色鹿短片。通过短片提问:哪一种艺术形式展现了这个故事?(二)展示课件教师简述佛教的传入和石窟艺术。欣赏莫高窟图像说一说:图片的艺术特点。十六国及北魏前期 内容简单,造型朴拙,色彩淳厚,线条苍劲, 人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物比例适当,面相丰圆。北魏晚期(西魏)人物形象面貌清瘦,眉目开朗,嫣然含笑,衣裙飞扬,形成了潇洒飘

7、逸的风格。北周 产生了面短而艳,温婉娴静,富有生命力的形象。唐代 造型趋于写实,人物比例均匀,面相丰满,身姿优美,神 情各异,衣纹舒展自然,表现出不同份与个性诸神。敦煌壁画已北朝和唐代为最盛。北朝壁画多“本生故事”宣传一 种彻底的牺牲精神。北朝的时代是一个战乱的时代,民生多灾多难, 备受苦难的人民把理想寄托在这些佛教理义上。(三) 展示课件教师简述龙门石窟(唐),欣赏龙门石窟图像说一说:图片的艺术特点。唐代社会的繁荣成就了艺术上的繁荣。 到了唐代社会安定,壁画 宣传的良辰美景恰是对盛唐繁荣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折射, 作品充满健 康、乐观的情调。(四)展示课件教师简述敦煌壁画的被盗经过。(五)作业请

8、同学们回家查阅相关资料自行了解我国的四大石窟艺术。五、教学资料 1 1、九色鹿:九色鹿是中国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1981981 1年出品的动 画电影,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九色鹿是国产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动画片, 该片采用敦煌壁画的形式,具有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风格。剧情介绍: 古代,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波斯商人的骆驼队因遇风沙袭击而迷 路,忽然出现一头九色神鹿给他们指点方向。九色鹿回到林中,听见 有人呼救。原来一个弄蛇人在采药时不慎落水。 九色鹿忙将他驮上石 岸。弄蛇人感恩不尽,九色鹿只求他别将遇见它的事告诉别人,弄蛇 人连连答应,还对天起誓。波斯商人到了古国皇宫,与国王谈起沙漠 中的

9、奇遇,谁知王后听了,执意要取九色鹿皮做衣裳。国王无奈,张 贴布告:捕到九色鹿者给予重赏。弄蛇人见利忘义,向国王告密,并 设计将九色鹿引入包围圈。当他假装再次落水,神鹿闻声赶来救他时,守候的武士们就万箭齐发。谁知九色鹿发出神光,利箭都被化为灰烬。 九色鹿向国王揭露弄蛇人忘恩负义的丑恶行为, 国王深为不安。弄蛇 人吓得胆颤心惊,连连后退,跌进深潭淹死,恶人终究得到应有的惩 罚。此片采用了敦煌壁画的形式,具有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风格。而 弄蛇人忘恩负义后的丑恶嘴脸,和九色鹿安详的神态和神圣的威慑力, 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2、佛教的传入:目前较为盛行的说法是佛教是在两汉之际即公元前 后传入中

10、国,具体时间尚有待考证。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 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公元前三世纪被定为印度国教,并开始向 国外传播。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人的思想意识、民族关系、文化 艺术、风俗习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时至今日,国内依然寺庙林立, 僧侣众多,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一派兴旺景象。3 3、石窟艺术:我们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待,则认为佛教石窟艺术是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在公元前 367367 年由一名叫乐尊的和尚所传入。他当时云游到鸣沙山东 麓,看到山顶金光万道,仿佛千万尊佛在空中隐现。于是开始在这里开凿石窟,潜心修行。至此中国佛教石窟艺术在敦煌 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掀开了辉煌的篇章。 至汉代开始,经历

11、了三国两 晋南北朝,到后来的隋唐、五代、宋、元的发展,至元末石窟艺术经 历了千年的发展才在此逐渐走向了衰落并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整个石窟艺术从汉代开始到隋唐的艺术巅峰时期再到元代的结束,除了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还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一 个至关重要的作用。4 4、敦煌壁画被盗经过: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鲜为人知,几百年里 基本保存了原貌。但自藏经洞被发现后,随即吸引来许多西方的考古 学家和探险者,他们以极低廉的价格从王圆箓处获得了大量珍贵典籍 和壁画,运出中国或散落民间,严重破坏了莫高窟和敦煌艺术的完整 性。19071907 年,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在进行第二次 中亚考

12、古旅行时,沿着罗布泊南的古丝绸之路,来到了敦煌。当听说 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后,他找到王圆箓,表示愿意帮助兴修道观,取得了王的信任。于是斯坦因就被允许进入藏经洞拣选文书,他最终只 用了200200 两银两,便换取了 2424 箱写本和 5 5 箱其他艺术品带走。19141914 年,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又以 500500 两银两向王圆录购得了 570570 段 敦煌文献。这些藏品大都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现拥有与敦煌相关的藏品约1.371.37 万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但由于该馆对中国文物的保护不力甚至遭致失窃, 因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而受到不少指责。19

13、081908 年,精通汉学的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在得 知莫高窟发现古代写本后,立即从迪化赶到敦煌。他在洞中拣选了三 星期,最终以 600600 两银两为代价,获取了 1 1 万多件堪称精华的敦煌文 书,后来大都入藏法国国立图书馆。19091909 年,伯希和在北京向一些 学者出示了几本敦煌珍本,这立即引起学界的注意。他们向清朝学部 上书,要求甘肃和敦煌地方政府马上清点藏经洞文献,并运送进京。 清廷指定由甘肃布政使何彦升负责押运。 但在清点前,王圆箓便已将 一部分文物藏了起来,押运沿途也散失了不少,到了北京后,何彦升 和他的亲友们又自己攫取了一些。于是,19001900 年发现的五万多件藏 经洞文

14、献,最终只剩下了 87578757 件入藏京师图书馆,现均存于中国国 家图书馆。对于流失在中国民间的敦煌文献,有一部分后来被收藏者 转卖给了日本藏家,也有部分归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但更多的已难 以查找。王圆箓藏匿起来的写本,除了卖给斯坦因一部分以外,其他 的也都在 19111911 年和 19121912 年卖给了日本的探险家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 19141914 年,俄罗斯佛学家奥尔登堡对已经搬空的藏经洞进行了挖掘, 又获得了一万多件文物碎片,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近代, 除了藏经洞文物受到瓜分,敦煌壁画和塑像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所有唐宋时期的壁画均已不在敦煌。伯希和与 19231

15、923 年到来的哈佛大学 兰登华尔纳先后利用胶布粘取了大批有价值壁画,有时甚至只揭取壁画中的一小块图像,严重损害了壁画的完整性。王圆箓为打通部分 洞窟也毁坏了不少壁画。19221922 年,莫高窟曾一度关押了数百名俄罗斯沙皇军队士兵,他们在洞窟中烟熏火燎,破坏不小。19401940 年,张大千在此描摹壁画时,发现部分壁画有内外两层,他便揭去外层以观 赏内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层,这种做法后来引发了争议,依然争论不休。19401940 年至 19421942年,国画家张大千两次赴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 在那里逗留的时间加起来约一年多,剥损壁画的事情就发生在这期间。 张大千剥损的壁画 总共约有 3030 余处。莫高窟第 130130 窟是敦煌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