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时代广场G地块设计体会未删减_第1页
包头时代广场G地块设计体会未删减_第2页
包头时代广场G地块设计体会未删减_第3页
包头时代广场G地块设计体会未删减_第4页
包头时代广场G地块设计体会未删减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包头时代广场G地块设计体会 (未删减)城市核心区超大型高层综合体设计一包头时代广场G地块设计体会摘要本文总结了包头时代广场G地块的建筑设计思路、方法。从基地分析、交通及流线组织、形体设计和平面功能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一套分析思路和应对策略,对解决城市核心区的超大型商业的各种矛盾进行了有益探索。关键词包头;时代广场 G地块;超大型商业;建筑设计;作者:王胜单位:北京奥思得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100022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些二三级城市出 现了超大型的高层综合体建筑。它们一般位于城市中心的核心地段,同时由于层数高,规模大,形象突出,往往会成为 城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这类建

2、筑不仅要保证内部复杂的功 能关系,满足业主的商业诉求,而且还要解决城市层面的一 些复杂问题。这些情况都增加了建筑设计的难度。其中,我 们进行的包头时代广场 G地块的建筑设计就是一个典型的 案例。在本项目中,我们通过不断地在设计中平衡城市环境 和建筑单体之间的关系,基本达到优化建筑设计、完善城市 设计、提升地域价值的预期目的。1 .项目概况:包头时代广场是目前包头最大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含商业、办公、酒店、居住等多种功能。划分为9个地块,依次为AG地块(图1)。时代广场G地块位于包头时代广场东 北角。基地北隔城市绿化带与城市主干路一黄河路遥望,西 侧隔时代大道与金融中心(已建)相邻,南侧为时代广场

3、一 街,东侧为沼潭路。项目用地面积 26331总建筑面积246720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182515 m2,地下建筑面积 64205 m2。包头时代广场 G地块地下共三层,地上二H一层, 总高97.3m,主要功能为家居卖场及办公。2 .基地分析2.1. 区位环境基地所在区域位于包头市区南侧,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距火车站2.2公里,距民航机场18公里,区内拥有多条城市 规划主干道,辅以纵横交错的区间路,形成四通八达的快捷 交通网络。基地所在区域市政设施齐备。西北侧1.5公里处为包头乐园;北侧1.8公里为中国联通包头公司及内蒙古包头博物 馆;北侧3.5公里处为包头市政府。成熟的市政配套可吸

4、引 大量人流。图2区位交通图2.2. 基地界面属性基地北侧及东侧均为城市道路,西侧南侧道路均为内部 区间路。决定了建筑四个面的界面属性。北侧及东侧为为外 向的城市界面;西侧及南侧为内向的商街界面。这样的界面 划分,对建筑的出入口设置及立面造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图3项目界面属性图4 “绿丘”形态示意2.1.基地环境的制约因素一一市政绿化带按照规划条件,基地北侧为 60米宽的城市绿化带。这 样的绿化带布置在城市主干路两侧在城市规划角度有其积 极的意义,但对于建筑单体而言,绿化带若设计不当,将会 给项目带来困难。首先,由于绿地的阻隔,城市道路和建筑 的联系被人为硬性割裂了,卖场人流疏散也将受影响。其

5、次, 大尺度的绿化缺少可达的体验界面,可视的景观元素,使城 市失去了应有的密度和建筑空间,失去了宝贵的街道商业场 景。2.3. 基地环境的制约因素一一容积率及建筑密度:该项目地处城市核心区,规划用地极其紧张,容积率接 近7。这样的容积率在一线城市很常见,但在像包头这样的 二线城市并不多见。按照规划条件,建筑北侧、西侧退线10 米,南侧退线15米,东侧退线20米。为保证经济效益最大 化,建筑基本采用满铺的设计手法,这样建筑周边场地比较 紧张。在有限的场地内,合理布置入口广场、绿化、地面停 车;满足消防环路、扑救场地、集散广场相关要求;并保证 各类人流、车流互不干扰成为本项目的一个研究课题。2.4

6、. 基地的交通组织原则一一“人车分流,以人为先” :项目设计之初,我们就在交通组织方面确定了 “人车分 流,以人为先”的原则。具体思路如下:首先机动车流线只 在基地外围解决,建筑周边交通以步行为主,使人流与车流 避免交叉。其次,服务车流及地库出入口应避开卖场主要人 流方向,以免在入口处造成局部的交通拥堵。再次,由于场 地紧张,地面停车数量有限,大部分停车需在地下解决。这 样要求地下停车位数应从长远角度考虑,保证尽可能多的容3.2. 交通系统组织一独立的车行交通系统本次设计,在地面仅提供了有限的停车位,位于基地 东侧,共计16辆。其中2辆残疾人车位。其余均在建筑地 下解决。地下空间约有 900辆

7、车的停车空间,容量考虑了预 留。基地外围设有三个地下车库出入口,沿时代广场一街 一侧东西各有一个地库出入口,沿沼潭东路有一个地库出入口。可由道路直接入库,最大限度避免对人行的干扰。卖场 货运入口共两个,分布于建筑的南侧两端,这个位置远离卖 场主入口,相对隐蔽。车辆在该出入口完成装货或卸货后, 离开基地。日常状态下,建筑周边除了一小段必要的货运通 道外,均没有车行流线进入建筑周边。3.3. 交通系统组织一完善的步行交通系统在基地首层的周边,均设有完善的步行系统,以便把行 人引入本广场,创造良好的商业氛围。由于基地四周的界面 属性不同,建筑出入口布置对此做了呼应。基地北侧及东侧为外向的城市界面,位

8、置醒目,场地开 敞,主力店入口布置于此处更为有利,可以迅速吸引及疏导 商业人流。我们将美凯龙卖场三个主要出入口均设于此界 面,人流进入建筑后,通过中庭的各种垂直交通设施迅速将 人流疏导至各层。代表红星美凯龙形象特征的装饰幕墙沿建 筑东、北两边布置,有助于向城市展示企业形象。基地西侧及南侧为内向的商街界面,相对安静隐蔽。我 们在这两处界面布置了写字楼出入口,共三个出入口,分别 对应三个写字楼大堂。 办公主人口与卖场各次要出入口保证 必要的距离,避免商业人流对办公人流的干扰。3 .总平面设计:3.1. 绿化带改造为保证项目的综合效益。我们将城市绿化带做适当改 造,将城市绿化带纳入项目的景观考虑范围

9、内。经多方面考虑,初步设想北侧绿地处理为若干“绿丘” 形态,“绿丘”间布置步行广场,步行广场内设置景观小品 及市政设施。此种立体式绿化不仅增加了绿化带给人的实际 视觉感受,减少了城市噪音、尾气对行人的影响;同时创造 了亲切宜人城市尺度,易于建立使用人群对场地的归属感。 步行广场兼做集散广场,作为缓冲,减小了建筑人流对城市 干道的压力。同时,基地西侧及南侧街道尺度宜人,且毗邻金融中心及时代广场D地块,有一定的人流密度,适宜开发一些零售 商业。我们在这两处界面设置了若干独立的小商铺,这些小 商铺均为两层,有内部楼梯作为联系。底层商业门面通过开 敞玻璃门对外开放,将与D地块底店一起,共同烘托商业内

10、街氛围。图5交通流线组织图6总平面图4 .建筑形体设计建筑通过简洁、清晰的体块组合彰显力量和气势;通过 体块间的进退关系展示逻辑和层次;通过花岗岩和玻璃幕墙两种材料间的穿插咬合体现细节和变化。建筑造型竖向上分为三段。首层除入口外,均为深色石 材饰面,成为一坚实的基座;中部从二层至五层,依照红星 美凯龙方面外装修统一做法,采用“双表皮”做法,内侧为 白色浮雕墙面,外层为点支玻璃幕墙,玻璃幕墙外挑约2米。 远看,形成“漂浮”的玻璃体。上部塔楼外观以“岩石”作 为设计元素,也为深色石材饰面;外挑两米,与裙房玻璃幕 墙找齐。在塔楼和裙房之间为层高5.4米的公共服务层,作为过渡层,立面上相对于塔楼和裙房

11、退后一些,外围护为通 透的玻璃幕墙。这样,自下而上建筑形体上形成 “退-进-退-进”的变化, 色彩上形成“黑-白-透-黑”的变化,材质上形成“重 -轻-轻- 重”的变化。建筑立面划分运用了模数设计原则:在垂直向以 2000mm处为模数;在水平向以 1000mm为模数。并在垂直 向每2000mm分格缝错动500mm ,形成规律图案下的一种 律动。本工程在立面控制线,材质、色彩方面与毗邻的金融大 厦进行了呼应,保证黄河路街道界面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图7总体鸟瞰图4.1. 功能组织原则一灵活可变的复合功能我们将“灵活可变的复合功能”作为我们平面功能组织 的设计原则。在满足商业和办公两大基本功能情况下,

12、派生 出休闲、餐饮等商务空间以及外铺空间。这些补充功能与基 本功能之间形成互相依存的关系。另外,在办公这个具体功 能中,我们增加了办公空间的灵活性,引入了更多内涵和外 延。图8功能的多样性5.2.平面功能布局因9生且目匕力、邑本项目功能布局采用垂直功能分区的方法进行设计(佟9)。地下三层、二层为车库和附属设施。停车数 900余辆, 共设三个汽车疏散口,可直通地面。5.平面功能建筑地下一层至五层,主要作为商业用途,设有专门的 出入口。首二层西侧和南侧考虑一些小商铺,其余为大空间 商业。裙房的商业平面中从西至东有三个中庭。中庭贯穿整 个地下一层至五层,结合中庭安排电梯、扶梯,成为商业空 间中的公共

13、交通空间。卖场内部楼电梯间、卫生间沿周边均 匀布置,尽量保证中部商业区域的完整性。图10首层平面图建筑六层商务层是建筑中“水平向”的“空间枢纽”。层高5.4米。从形态角度,六层商务层为“折线性”空间,首尾相接,自然围合成两片庭院,实现了在繁华商业区“闹 中取静”的构想。在这里,空间和建筑实体互为图底关系 (图 10),且空间的意义已超越实体。图11内院的“图底”关系图12六层平面图“线性”的建筑形态保证有最大的界面长度与自然景观 亲密接触。商务层外围立面均为玻璃幕墙,庭院与商务层室 内没有高差,最大限度地消除室内外的界限。从内部功能而 言,六层商务层既作为下层商业空间的自然延续,又作为上 层办

14、公的“准地面层”,各种人流通过电梯或扶梯在此交汇, 形成不可多得的商业氛围。六层均匀布置了三个厨房,可提 供餐饮服务。其余区域可布置咖啡、茶座、商店等空间。塔楼七层至二十一层为办公空间,平面形态分别为“L型、“Z”型、“倒L”型。三座塔楼首层主入口处各有一个 独立的办公大堂。进入大堂后通过交通厅电梯可到达塔楼各 层办公空间。塔楼标准层采用紧凑的设计方法。建筑为框筒 结构,核心筒主要设置楼梯、设备管井、公共卫生间、垃圾 收集间等公共用房。核心筒以外布置内走道的办公房间。办 公间分隔墙体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墙,为将来租户自行分 隔、装修创造必要的可行性和灵活性。可满足客户弹性办公 的需求。图13塔楼

15、标准层平面图每个塔楼空间转折处均设有“中厅”空间。如果说 6层 商务层即是整个建筑中“水平枢纽”的话,塔楼“中厅”则是办公空间中重要的“竖向枢纽”。从形式上,每个中厅形态均不相同,各有特色,中厅中观赏楼梯形式各异,这些场 景最终形成了个性分明的场所印记。从功能上,中厅是办公 人员富有魅力的交流空间;两层通高的空间开敞、明亮,在 此大家有了偶遇、寒暄、闲聊,同时也完成了从生活到工作 之间的角色转变。从涵义上,从下至上 AG七个序列寓意 上班族周而复始的时间单元一一“星期一”至“星期日” 。这是我们熟悉的时间坐标,一个个的工作、生活场景形成了难以抹去的思维印记。(图11)图14 “中厅”概念6.结语目前,时代广场G地块主体已封顶,我们也在施工配合 阶段对设计细节进行完善,希望成为包头新的城市标识,提 升包头的城市形象。在经验层面,我们对超大型高层商业总 结了如下策略,希望对其他同类型的建筑设计起到借鉴的作 用:a.超大型高层商业需综合考虑规划、建筑、景观等要素,改善公共环境,缓解城市交通,梳理和整合城市要素。b.研究城市环境因素,变不利为有利条件。必要时,可提 出改造建议,完善城市设计。c.整合内外交通,合理设置各种出入口,减少对城市的压力。 d.作为城市街景的要素,要修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