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北师大版02套]_第1页
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北师大版02套]_第2页
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北师大版02套]_第3页
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北师大版02套]_第4页
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北师大版02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北师大版02套命题范围:第一、二单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01.道光帝接受林那么徐等人禁烟的主张是因为 A鸦片摧残人的身体B坚持闭关锁国政策C鸦片输入威胁清朝统治D整顿吏治的需要0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略权益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05?马关条约?的签订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是A日本迅速成为东方强国B日本在华势力增C英国在华势力削弱D俄国在华势力削弱06以下允许外国在我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A?天津条约?B?中法新约?C?马关条约?D?辛

2、丑条约?08.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斗争和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相同点是A以外国教堂、租界为进攻目标 B利用宗教组织发动群众C被那拉氏出卖而失败 D以农民为主体的自发的爱国运动12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外表做做样子 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洋务运动没有到达“自强、“求富的目的13洋务派当时所办的中国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是 A福州船政局B上海机器织布局 C汉阳铁厂 D轮船招商局14.“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维新志

3、士 在临刑前朗诵的一首绝命诗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光绪帝15.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16.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东京17.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A都要求在中国开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D都公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18.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三民主义 B三大政策 C中体西用 D自强求富19.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A提倡民主B提倡文学革命C提倡科学D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4、20.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 B C D21.关于京师大学堂地位的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是全国的最高学府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标志着近代中国西学的发端22.以下关于?申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内容登载了国家政治大事 B由英国人创办C新闻量大,范围广,真实可信 D是戊戌变法的舆论工具23.最早到中国摄影的人是A英国人 B法国人 C俄国人 D美国人24.在国际上被视为最具有中国气派的民族服装是A丝绸服饰 B唐装和长袍 C满族服装 D中山装和旗袍25.中国新

5、式学堂开始设立是在( )A洋务运动中B戊戌变法时 C清政府公布?奏定学堂章程?之后 D新中国建立后二、材料题(共二小题,每题15分,计30分)26.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1840年,英国挑起了鸦片战争。清政府在英国武力胁迫下于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1856年,英国再次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逼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北京条约?,英国占据了九龙半岛。年又打着“保卫香港的幌子,向清政府提出展拓香港界址的要求。材料二2001年,深圳市盐田区在“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广场1号界碑旁修建了警世钟亭。警世钟高1.842米,象征着?南京

6、条约?的签订,重1.55吨,象征 着英国侵略和瓜分中国领土一个半世纪,其钟裙下的8个梯形,象征着“中英街的8块界碑。钟亭用黑色大理石铺就的石壁和台阶上铭刻着?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条款,一道道刻痕在默默地诉说着那段沉痛而屈辱的历史。在“中英街博物馆广场1号界碑旁,一座镌刻着“勿忘历史,警钟长鸣的警示钟沉静地矗立在人们面前。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英街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英街,这条长不过200多米的小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缩影。她啸聚百年风云,记录沧桑巨变。材料三 年的“318, 沙头角上空第3次响起18响警示钟声,香港这个

7、曾经流离的孩子回归祖国怀抱已有7个年头。深圳的“318,像沈阳的“918一样,已经成为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成为一个特殊的象征。战士整齐坚决的脚步声震撼所有人的心头;当国旗升起的时候,青山碧海间回荡着?义勇军进行曲?雄壮的旋律。这庄严的仪式,神圣的时刻,让每一个公民看到民族的精神,感受国家的尊严。材料四“我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警示钟前,来自盐田各学校的中学生们庄严进行成人宣誓。法国思想家卢梭在?政治经济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希望人们有道德吗?让他们从爱国做起。 “中英街318警示日活动,核心是弘扬民族精神。用这种

8、形式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市民、尤其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答复:1“中英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缩影。她啸聚百年风云,记录沧桑巨变。请你写一段关于“中英街 沧桑巨变的“导游词。(5分)2“中英街318警示日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5分)3深圳的“318 警示钟声对深圳人有重要意义。研究一下你的家乡,找出一个类似“警示钟声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写出理由。(5分)材料一:断发易服到20世纪初随着清王朝的倒台,形成自发的群众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有的报纸指出,民国建立后政体、国体、官制、礼仪、历法、刑名、娱乐、住所的诸多变化,以服装的变化最迅速、最广泛。一

9、时间“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爱华兕兴,女兕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穿着打扮焕然一新。剪辫易服是在反封建思想指导下的风俗改进,不同于历代改元易服之举。历史上的变衣冠所变的是形制,不变的是伦理性和等级性,即使起自下层的农民起义也不例外,太平天国的“蓄发易服,从衣冠上维护尊卑贵贱的等级之别,与清政府并无二致。材料二: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用以维系封建等级制度的衣冠之治,由于它不平等性也遭到取缔。民国初年公布的?服制? 规定官员不分级别。此种服制打破等级界限,不分尊卑贵

10、贱,所以虽是官员的制服,但对生活权利的平等却起了表率的作用。真正结束衣冠伦理政治化观念的,是孙中山提出的服装制作的四条原那么,其要点在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这就使得人人须叟不可离身的服装,摆脱等级制度和政治伦理的干预,促使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衣冠之治彻底解体,使着装与现代文明接轨,这是中国服装史的重大变革。材料三:自1840年英国殖民者用大炮强行翻开中国的大门以后,在很长的时间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人们用异样的目光盯着中国男子脑后拖着的那根长长的发辫,感觉令人费解。一位亲身参加过中国太平天国革命的英国人伶俐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许多年里,全欧洲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唐最奇特的民

11、族:他们的剃发、蓄辫、斜眼睛、奇装异服以及女人的毁形的脚,长期供应了那些制造滑稽的漫画家以题材。以至于在历史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漫长时间之后,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一些欧洲国家的人还把梳辫子、穿乖僻服装当成中国人的固有形象,到处张贴,作为去中国旅游的广告。材料四:在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很难发现辫子的害处。但自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古老中国的大门在强力下被翻开,由于中西方交通的开展,有了中西风俗的比拟,最早开始与外国人接触或最早触及近代工业文明的某些中国人开始意识到蓄辫是一种陋俗。男人脑后的这根大辫子犹如绳索捆绑了中国封建社会200多年,在世纪之交剪与不剪又成了革命与否的标志。请答复:描述一下辛亥革命前后官

12、员的形象包括着装、发式等,或画一幅形象图。(3分)和历史上的衣冠变化不同,辛亥革命后的服装,摆脱了“等级制度和政治伦理的干预,谈谈你对这话的理解。(3分)为什么说“在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很难发现辫子的害处,在近代工业文明“蓄辫是一种陋俗?(5分)你喜欢什么样的服饰?说出理由。(4分)三、问答题(共2小题,每题10分,计20分)28.毒品,是全球性的公害,毒品走私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而中国是深受毒品祸患的国家之一。请你结合一百六十多年前林那么徐禁烟的有力措施和虎门销烟的壮举,谈谈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对待日益泛滥的毒品问题?(10分)2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出于谁之口?2分有人认为他“坐以

13、待毙太愚蠢,死的不值得。就此谈谈你的看法。(8分)参考答案:26、此题结合历史,从香港岛的被割占到中国恢复行使主权,可作适当的文字艺术加工,不必是史实的堆砌大胆给分。采意不采点。国家繁荣兴盛,经济持续开展,钟声回荡,告吁人们铭记国耻;国旗猎猎,鼓励人们发奋图强!后人应该永远记住那一段落后挨打的岁月,共同为国家出力,让祖国永远富强! “318让我们记住:一个公民,惟爱国是第一责任;一个爱国者,惟国耻不能忘记。她将永远鼓励着每一位炎黄子孙自强不息,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必拘泥于自己所在的县或市,地域范围可扩大采意不采点。可从自己努力学习或在各种竞赛中拼搏等答复。27、(1)根据学生描述或绘制酌情给分。不求完整,能够表达出某一点特征即可。(2)采意不采点,学生根本表达出以下局部内容的含义即可:剪辫易服是在反封建思想指导下的风俗改进,不同于历代改元易服之举。历史上的变衣冠所变的是形制,不变的是伦理性和等级性,从衣冠上维护尊卑贵贱的等级之别。辛亥革命使作为封建主义规章的礼制也随之瓦解。用以维系封建等级制度的衣冠之治,由于它不平等性也遭到取缔。民国初年公布的?服制?打破等级界限,不分尊卑贵贱,所以虽是官员的制服,但对生活权利的平等却起了表率的作用。孙中山提出要用卫生、实用、经济、美观的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