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第24讲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考纲明细考纲明细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生物进化与生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物多样性的形成() 板块一板块一 知识知识自主梳理自主梳理 一、拉马克进化学说一、拉马克进化学说 1内容内容 更古老生物更古老生物进化而来的。进化而来的。 (1)生物不是神造的,是由生物不是神造的,是由_ 低等低等高等高等(2)生物是由生物是由_到到_逐渐进化的。逐渐进化的。 用进废退用进废退(3)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_
2、获得性遗传获得性遗传。 和和_ 2意义意义 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否定了否定了_ 论的基础。论的基础。 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1内容内容 2意义:意义:科学地解释了科学地解释了_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的原因,以及生 多样性多样性和适应性,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生物和适应性,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生物物的物的_ 界。界。 3局限性局限性 ? ?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对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对? ? ? 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 ?强调物种的形成是
3、渐变的,不能很好地解释物强调物种的形成是渐变的,不能很好地解释物? ? ? 种大爆发现象种大爆发现象 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生活在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_的全部个体。的全部个体。 (2)基基 因因 库库 : 一一 个个 种种 群群 中中 全全 部部 个个 体体 所所 含含 有有 的的全部基因全部基因。 _ (3)基因频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基因频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等位基因数的比率。的比率。 _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
4、进化的原材料 (2)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环境环境_。 不定向不定向(3)生物的变异是生物的变异是_的,的, 只是产生了生物进化只是产生了生物进化原材料原材料方向方向的的_,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_。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经自然选择经自然选择不定向的不定向的变变 异异 是是_不不 利利 变变 异异 被被淘汰淘汰_,有利变异逐渐积累,有利变异逐渐积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 导致导致定向改变定向改变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 _ 4隔离与物种的形成隔
5、离与物种的形成 (1)物物种种:能能够够在在自自然然状状态态下下相相互互交交配配并并且且产产生生可育后代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种。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种。 _ (2)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自由交流_的现象叫做隔离,的现象叫做隔离, 包括两种类型:包括两种类型:_地理隔离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生殖隔离。 和和_ 隔离隔离(3)作作 用用:_是是 物物种种 形形成成 的的必必 要要条条 件件, 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的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_ 四、共同进化四、共同进化 1共同进化共同
6、进化 生物与无机环境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之间在相互(1)概念:不同物种之间,概念:不同物种之间,_ 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相互选择相互选择(2)原因: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的_和生物与无机和生物与无机相互影响相互影响环境之间的环境之间的_。 2共同进化的实例共同进化的实例 五、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五、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内容:内容: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_多样性、多样性、基因基因 物种物种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多样性。多样性。 _多样性和多样性和_ 2形成原因:形成原因:生物的共同进化。生物的共同进化。 化石化石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研究生
7、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_。 深入思考深入思考 1 如何判断两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如何判断两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 提示提示 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标准,就是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标准,就是 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若存在生殖隔离,则一定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若存在生殖隔离,则一定 是两个物种。是两个物种。 2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病毒,还是细胞生物?其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病毒,还是细胞生物?其生活环境是陆地,还是海洋?生活环境是陆地,还是海洋? 提示提示 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厌氧的单细胞生物,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厌氧的单细胞生物,它们生活它们生活 在海洋中在海洋中(病毒
8、是专性寄生的,病毒是专性寄生的,没有寄主细胞,没有寄主细胞,就没有病毒就没有病毒)。 自查诊断自查诊断 1 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 2 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能不变。( ) 3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 4 一般来说,一般来说, 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 5 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9、 ) 板块二板块二 考点考点题型突破题型突破 考点考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017江苏高考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并没有生殖隔离 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
10、中含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有复杂生物的化石 解析解析 物种的基因是种群内所有个体所含基因的种物种的基因是种群内所有个体所含基因的种类之和,类之和,并非每个个体都含有这些基因,并非每个个体都含有这些基因,A错误;错误;两洲人属两洲人属于同一物种,于同一物种, 虽存在地理隔离,虽存在地理隔离, 但未形成生殖隔离,但未形成生殖隔离,B正确;正确;选择作用分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选择作用分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生定向改变,C 正确;正确;生物的进化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生物的进化过程由简单到复杂,在没在没有受到破坏
11、的情况下,有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在古老地层中,在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较简形成化石的生物较简单,在新近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较复杂,单,在新近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较复杂, D正确。正确。 题型一题型一 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考查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考查 12017浙江嘉兴高三测试浙江嘉兴高三测试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因素之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因素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类变异都是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前提各类变异都是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前提 B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 C自然选择对影响个体存活和繁殖的差异进
12、行选择自然选择对影响个体存活和繁殖的差异进行选择 D 长期自然选择使种群中的微小有利变异积成显著变长期自然选择使种群中的微小有利变异积成显著变异异 解析解析 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前提,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前提, A错错误;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手段,误;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手段,B正确;自然正确;自然选择对影响个体存活和繁殖的差异进行选择,适者生存,选择对影响个体存活和繁殖的差异进行选择,适者生存,C正确;长期自然选择使种群中的微小有利变异积成显著变正确;长期自然选择使种群中的微小有利变异积成显著变异,异,D正确。正确。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
13、然选择学说的基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和发展表现在( )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种群是生物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基本单位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的实质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隔离导致新物种形成隔离导致新物种形成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 B C D 解析解析 达尔
14、文自然选择学说没有从根本上解释生物进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没有从根本上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从基因的角度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从基因的角度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化的原因,正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个体是正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单位,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生物进化的单位,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及繁殖的基本单位,所以化及繁殖的基本单位,所以正确。正确。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 (1)“突变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基因突变变”和和“染色体
15、变异染色体变异”。 (2)变异先于选择,例如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是在农药变异先于选择,例如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是在农药使用之前,农药仅起到选择作用。使用之前,农药仅起到选择作用。 (3)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但也不是说只有一个方向。如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但也不是说只有一个方向。如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昆虫就向无翅和翅异常发达两个方向进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昆虫就向无翅和翅异常发达两个方向进化。化。 (4)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性状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性状(表现型表现型)。 题型二题型二 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关系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3 2017南昌模拟南昌模拟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大约一万年前
16、,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 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的分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过程 B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 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的 D品系品系1和品系和品系2两种群的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两种群的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和物种2 解析解析 图中图
17、中a过程是地理隔离,过程是地理隔离, 多数新物种形成先经历多数新物种形成先经历a过程,但有例外,如用秋水仙素诱导二倍体植物染色体加过程,但有例外,如用秋水仙素诱导二倍体植物染色体加倍形成的个体是四倍体,此四倍体的形成没有经过地理隔倍形成的个体是四倍体,此四倍体的形成没有经过地理隔离,离,A错误;错误;b过程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可定向改变种群过程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基因频率,B正确;正确;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变异是不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定向的,与基因突变、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有关,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有关,C错错误;误;只有当品系只有当品系
18、1和品系和品系2出现生殖隔离时,出现生殖隔离时,才会形成两个才会形成两个物种,物种,D错误。错误。 4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分别生活着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分别生活着15个陆生龟种群,它们的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个陆生龟种群,它们的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研究发现,它们是由南美洲西海岸大陆龟进化而不相同。研究发现,它们是由南美洲西海岸大陆龟进化而来的,都保留着南美洲西海岸大陆龟类的痕迹,但它们部来的,都保留着南美洲西海岸大陆龟类的痕迹,但它们部分种群间杂交无法得到后代或杂交后代不育。根据以上信分种群间杂交无法得到后代或杂交后代不育。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叙
19、述正确的是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陆生龟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陆生龟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进化的进化的结果是不一定形成新物种结果是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B陆生龟新物种的形成经历了基因突变、自然选择、陆生龟新物种的形成经历了基因突变、自然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C陆生龟发生的变异决定了其进化的方向陆生龟发生的变异决定了其进化的方向 D刚开始进化时,刚开始进化时,不同岛屿的龟种群由于生殖隔离而不同岛屿的龟种群由于生殖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解析解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生物进生物进化不一定会
20、形成新物种,化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为生殖隔离的产新物种形成的标志为生殖隔离的产生,生,A正确;正确;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和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自然选择和隔离,、自然选择和隔离,B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错误;刚开始进化时,刚开始进化时,不同岛屿上的龟种群由于地理隔离而不同岛屿上的龟种群由于地理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错误。错误。 技法提升技法提升 1.判断生物进化与物种
21、形成的方法判断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方法 (1)从形成标志方面分析从形成标志方面分析 如果生物之间出现了生殖隔离,则说明形成了新物如果生物之间出现了生殖隔离,则说明形成了新物种。种。 如果只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则只能说明生物一定如果只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则只能说明生物一定发生了进化。发生了进化。 (2)从二者联系方面分析从二者联系方面分析 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隔离后才能形成新物种。隔离后才能形成新物种。 生物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发生生物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了生物进化。 2物种形成的
22、三种典型模式物种形成的三种典型模式 (1)渐变式渐变式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形成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形成 (2)骤变式骤变式无地理隔离而产生生殖隔离无地理隔离而产生生殖隔离(多见于植多见于植物物) 骤变式物种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变骤变式物种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变异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旦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异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旦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基基因频率改变因频率改变)。 (3)人工创造新物种人工创造新物种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如番茄如番茄马铃薯马铃薯)、 多倍体远缘杂交多倍体远缘杂交(如甘蔗萝卜如甘蔗萝卜)、 多倍体育种多倍
23、体育种(如如八倍体小黑麦八倍体小黑麦)等方式也可以创造新物种。等方式也可以创造新物种。 题型三题型三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52017潍坊模拟潍坊模拟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说法,正确的是( ) A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而进化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而进化 B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适应性变异的发生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适应性变异的发生 C进化过程中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进化过程中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
24、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解析解析 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A错误;错误;环境条件的改变对环境条件的改变对生物的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产生了适应性,生物的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产生了适应性,B错误;错误;进化过进化过程中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程中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条件,C正确;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D错误。错误。
25、 6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以下叙述不正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B捕食关系对捕食者与被捕食者都是有益的,捕食关系对捕食者与被捕食者都是有益的,捕食者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进化 解析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正
26、确;两种动物之间的关系可以促进两者之间的共同进化,两种动物之间的关系可以促进两者之间的共同进化, 捕食者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B正确;正确;生物多样性的内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故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一定有新物种的产生,故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一定有新物种的产生,C 错误;错误;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与生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共同进化,共同进化, 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D正确。
27、正确。 微专题八微专题八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相关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相关计算 基因频率定义与计算公式基因频率定义与计算公式 (1)定义: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定义: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基因数的比率。 (2)计算公式:某基因频率某基因的数目计算公式:某基因频率某基因的数目/该基因的等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总数位基因总数100%。 一一 常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常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 1已知基因型个体数已知基因型个体数(定义法定义法) 某基因某基因 某基因纯合子个体数某基因纯合子个体数2杂合子个体数杂合子个体数频频率率个体总数个体总数2100%
28、,即:,即: 2AAAaA100% 2? ?AAAaaa? ?Aa2aaa100% 2? ?AAAaaa? ?(A、a为基因,为基因,AA、Aa、aa为三种基因型个体数为三种基因型个体数) 2已知基因型频率已知基因型频率(最常用最常用) 某基因频率某种基因的纯合子基因型频率某基因频率某种基因的纯合子基因型频率1/2杂合杂合子基因型频率。子基因型频率。 1 已知人的褐眼已知人的褐眼(A)对蓝眼对蓝眼(a)是显性。是显性。在一个有在一个有30000人的群体中,人的群体中, 蓝眼的有蓝眼的有3600人,人,褐眼的有褐眼的有26400人人(其中纯其中纯合子合子12000人人)。那么,在这个人群中。那么
29、,在这个人群中A、a的基因频率各的基因频率各是是( ) A64%和和36% B36%和和64% C50%和和50% D82%和和18% 解析解析 因等位基因成对存在,因等位基因成对存在,30000人中共有基因人中共有基因30000260000(个个),蓝眼,蓝眼3600人中含人中含a基因基因7200个,个,褐眼褐眼26400人,纯合子人,纯合子12000人含人含A基因基因24000个,杂合个,杂合子子14400人含人含28800个基因,个基因,其中其中A基因基因14400个,个,a基因基因14400个。个。 则则A的基因频率的基因频率(2400014400)/60000100%64%,a的基因
30、频率的基因频率(720014400)/60000100%36%。 22016云南曲靖质检云南曲靖质检将某生物种群分成两组,分别将某生物种群分成两组,分别迁移到相差悬殊的两个区域迁移到相差悬殊的两个区域A和和B中,若干年后进行抽样中,若干年后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A区域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区域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SS80%,Ss18%,ss2%;B区域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区域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SS2%,Ss8%,ss90%;下列基因频率结果错误的是;下列基因频率结果错误的是( ) AA地地S基因的频率为基因的频率为89% BA地地s基因的频率为基因的频率为11% CB地地S基
31、因的频率为基因的频率为6% DB地地s基因的频率为基因的频率为89% 解析解析 已知已知 A 区域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区域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SS80%,Ss18%,ss2%,则,则 S80%1/2 18%89%,s1 89%11% ,A、B 正确;正确;B 区域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区域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SS2%,Ss8%,ss90%,则,则 S2%1/2 8%6%,s1 6%94%,C 正确,正确,D错误。错误。 二二 X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 1已知基因型个体数已知基因型个体数(定义法定义法) 某基因总数某基因总数某基因频率某基因频率100%。 2女性个体数男性个体数女
32、性个体数男性个体数2已知基因型频率计算已知基因型频率计算 最简便、最准确的方法是:将基因型频率百分号去掉最简便、最准确的方法是:将基因型频率百分号去掉转化成基因型数量进行计算。转化成基因型数量进行计算。 3在一次红绿色盲的调查中共调查男女各在一次红绿色盲的调查中共调查男女各200名,调名,调查发现,女性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查发现,女性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人,患者5人,人,男性患者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是人。那么这个群体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 A4.5% B6% C9% D7.8% 解析解析 因为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因为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
33、 男性的为男性的为 XY,红绿色盲基因红绿色盲基因(用用 b 表示表示)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染色体上,所以基因所以基因 b 共有共有 36( 即即 15 1 5 2 11 1) 个,因此,色个,因此,色36盲基因的频率盲基因的频率100% 6%,B正确。正确。 200 2 200 4调查某校学生中关于某种性状的各种基因型及比例调查某校学生中关于某种性状的各种基因型及比例为:为: 则该校学生中则该校学生中X和和X的基因频率分别是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6%、8% B92%、8% C78%、92% D8%、92% Bb 解析解析 伴性遗传的基因频率计算,伴性遗传的
34、基因频率计算, 只计数等位基因所存只计数等位基因所存在的染色体,在的染色体, 即男性只统计一个基因,即男性只统计一个基因, 女性中统计两个基因,女性中统计两个基因,所以该校学生中所以该校学生中 X 的基因频率为的基因频率为 7.36% 0.32% 2 4%42.32% 2 7.36% 2 0.32% 2 46%4%100% 8%,则,则 X 的基因频率为的基因频率为 92%。 bB三三 遗传平衡定律遗传平衡定律 1适用条件适用条件 (1)种群大;种群大; (2)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 (3)没有迁入、迁出的发生;没有迁入、迁出的发生; (4)种群之间不存在个体
35、的迁移或基因交流;种群之间不存在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 (5)没有自然选择。没有自然选择。 2内容:内容: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为一对为一对(A、a)时,时,设设p代表代表A基因的频率,基因的频率,q代表代表a基因的基因的频率,频率, 则则p代表代表AA(纯合子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的基因型频率,2 pq代表代表Aa(杂杂合子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的基因型频率,q代表代表aa(纯合子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的基因型频率。 3遗传平衡特点:遗传平衡特点: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代代遗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代代遗传中保持不变。传中保持不变。 (1
36、)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等于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等于1,即,即pq1。 (2)基因型频率之和等于基因型频率之和等于1,即,即p2 pqq1。 (3)已知基因型已知基因型AA或或 aa 的频率,的频率, 求求A或或a的频率用开的频率用开平方的方法。平方的方法。 2222 5 白化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一般为白化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一般为1/100001/20000,但在一个长期与世隔绝的小岛上,白化病的发病率却为但在一个长期与世隔绝的小岛上,白化病的发病率却为1/1600,若控制肤色的基因用,若控制肤色的基因用A、a表示,则该小岛上基因表示,则该小岛上基因A和和a的频率分别是的频率分别是( ) A1
37、/2、1/2 B99/100、1/100 C39/40、1/40 D无法计算无法计算 解析解析 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题意可知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题意可知 aa的基因型频率的基因型频率 1/1600,所以,所以 a 的基因频率的基因频率1/16001/40,则,则 A的基因频率的基因频率1 1/4039/40。 62017大连测试大连测试如表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某对如表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某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由这些数据不能得出的结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由这些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论是( ) A由于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该生物发生了进化由于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该生
38、物发生了进化 Ba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 C1970年,该种群中年,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的基因型频率为18% D 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的 解析解析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A的基因频率不断减少,的基因频率不断减少,a的基因频率不断增加,由于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可判的基因频率不断增加,由于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可判断该生物发生了进化,断该生物发生了进化,A正确;由于正确;由于a基因频率不断增加,基因频率不断增加,则则a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基因控制的隐
39、性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B正确;正确;1970年年A的基因频率为的基因频率为0.10,a的基因频率为的基因频率为0.90,若按平衡定若按平衡定律计算,得出律计算,得出Aa的基因型频率为的基因型频率为20.100.900.18,如,如果不遵循平衡定律就不是果不遵循平衡定律就不是0.18,C错误;错误;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性状的选择实现的,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性状的选择实现的,D正确。正确。 四四 随机交配与自交条件下的基因频率计算随机交配与自交条件下的基因频率计算 1自交:自交:种群个体自交时,种群个体自交时,纯合子增多,纯合子增多,杂合子减少,杂合子减少,基因型频率
40、发生改变。自交过程不改变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自交过程不改变基因频率。 2自由交配:自由交配:在无基因突变、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在无基因突变、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相同时,处于遗传平衡的种群自由交配遵循遗传平衡定力相同时,处于遗传平衡的种群自由交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不变。如果律,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不变。如果一个种群没有处于遗传平衡状态,自由交配不改变基因频一个种群没有处于遗传平衡状态,自由交配不改变基因频率,但改变基因型频率。率,但改变基因型频率。 72014海南高考海南高考某动物种群中,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和aa基因基因型的
41、个体依次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和和25%。若该种群中的。若该种群中的aa个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一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 A331 B441 CD121 120 解析解析 该种群中具有繁殖能力的该种群中具有繁殖能力的 AA和和 Aa分别占分别占 1/3 、2/3 ,故,故 A、a 基因频率分别为基因频率分别为 2/3 、1/3 ,随机交配产生的,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子代中 AA、Aa 和和 aa分别占分别占 2/3 2/3 4/9 、2/3 1/3 24/9 、
42、1/3 1/3 1/9 ,B正确。正确。 8某植物种群中,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个体占16%,aa个体占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次为(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解析解析 种群中,种群中,A 基因频率基因频率16%1/2 (1 16%36
43、%)40%,a基因频率为基因频率为 6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不变。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不变。16a16a;48a?48%(1/4AA1/2Aa1/4aa) ,即即12a24a12a;因此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因此自交产生的后代中 AA频频率率16%12%28%,A 基因频率基因频率28%1/2 24%40%。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由基因频率推测基因型频率易出现的误区由基因频率推测基因型频率易出现的误区 并不是所有的群体都可以利用基因频率来推测出基因并不是所有的群体都可以利用基因频率来推测出基因型频率。自交的种群,如豌豆等不能利用基因频率求出基型频率。自
44、交的种群,如豌豆等不能利用基因频率求出基因型频率。因型频率。 板块三板块三 方向方向真题体验真题体验 12016北京高考北京高考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隔为F区和区和T区。区。20世纪世纪90年代初,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间F区的区的( ) A豹种群遗传豹种群遗传(基因基因)多样性增加多样性增加 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
45、改变 C物种丰物种丰(富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度出现大幅度下降 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 解析解析 因地理隔离形成的因地理隔离形成的F区和区和T区两个种群,在自区两个种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它们种群的基因库有一定的差别,因此,然选择的作用下,它们种群的基因库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将将T区的豹引入区的豹引入F区后,区后,会导致豹种群基因多样性增加,会导致豹种群基因多样性增加,A正确;从题干中无法确定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是否会发生改正确;从题干中无法确定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是否会发生改变,变,B错误;由于错误;由于T区和区和F区的豹只存在地理隔离,未产区的豹只存在地理隔离,未产生生
46、殖隔离,仍为同一物种,所以生生殖隔离,仍为同一物种,所以T区的豹迁到区的豹迁到F区后,区后,物种丰物种丰(富富)度不发生改变,度不发生改变,C错误;错误;F区在引入健康豹繁殖区在引入健康豹繁殖子代后,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将降低,子代后,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将降低,D错误。错误。 22016江苏高考江苏高考下图是某昆虫基因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 B基因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 C基因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
47、料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 野生型昆虫和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离 解析解析 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C正正确;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基因,但突但突变生物与原生物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变生物与原生物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B、D错误;据图中错误;据图中信息知:信息知:野生型昆虫细胞的靶位点与杀虫剂结合后,野生型昆虫细胞的靶位点与杀虫剂结合后,杀虫剂杀虫剂进入细胞内,进入细胞内, 说明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并不会形成抗药靶位说明杀虫
48、剂与靶位点结合并不会形成抗药靶位点,点,pen 基因突变型昆虫细胞的抗药靶位点不能与杀虫剂结基因突变型昆虫细胞的抗药靶位点不能与杀虫剂结合,说明抗药靶位点的形成可能与靶位点结构发生变化有合,说明抗药靶位点的形成可能与靶位点结构发生变化有关,关,A错误。错误。 32015安徽高考安徽高考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的A基因频率为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基因频率为20%;种群;种群2的的A基因频率为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则下一代中Aa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心血管外科手术操作规范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合同范本】简单借款合同
- 《2025年公有土地交易合同》
- 中国与外国买方信贷合同
-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考题及答案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影响力与2025年产业集聚的产业链整合与协同创新报告
- 2025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发展困境与突破性策略研究
- 机修钳工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经济昆虫养殖员质量管控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大模型应用开发代码解释考核题(含答案与解析)
- 网络自动化运维教程-课程标准
- 进度落后述职报告
- 百家争鸣详解课件
- 肠内营养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指南
- 《生理性止血》课件
- 《尿液红细胞及形态》课件
- 中医药与人工智能融合应用
- 【直接打印】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复习提纲
- 潮流玩具项目融资方案
- 互联网加智慧燃气大数据一体化管控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