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沉淀法-病毒提纯方法_第1页
PEG沉淀法-病毒提纯方法_第2页
PEG沉淀法-病毒提纯方法_第3页
PEG沉淀法-病毒提纯方法_第4页
PEG沉淀法-病毒提纯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Viruses such as baculovirus can be concentrated by polyethylene glycol precipitation.2. Adjust the pH of the virus-co ntai ning supernata nt to 7.2-7.5. Polyethyle ne glycol (PEG, MW 6,000) is added to a final concen trati on of 8% (w/v).3. Stir at 4 °C for 2 hours.4. Cen trifuge at 10,000 x

2、 g for 2 hours.5. Resuspe nd the pellet i n a small volume of appropriate buffer ( e.g., RNase-free ddH2 for virus RNA prep).沉淀法-病毒提纯方法|_主要是从稀的悬浮液中浓缩病毒,有中性盐沉淀法、聚乙二醇(PEG)沉淀法、有机溶剂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皂土法和鱼精蛋白沉淀法等。1. 中性盐沉淀法:病毒一般在45%以上饱和度的硫酸铵溶液中沉淀,且保持其感染性。在含有病毒的组织培养液 中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硫酸铵,可以很容易地沉淀某些病毒如狂犬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等。2. 聚乙二醇

3、沉淀法:聚乙二醇(PEG)为水溶性非离子型聚合物, 具有各种不同的分子量, 用于病毒沉淀的主要是分 子量为2 0006000的PEG。将PEG配成50%左右的溶液,或直接将固体 PEG加于病毒悬液中,使其达到所需浓 度,通常在4C搅拌过夜,然后离心使病毒沉淀。Tanncock(1985年)成功地用PEG浓缩了禽脑脊髓炎病毒。3. 有机溶剂沉淀法:甲醇、氯仿、正丁醇、氟碳化合物等都可用于提纯病毒,但乙醚、氯仿等脂溶剂对于具有脂质 囊膜的病毒具有破坏和灭活作用,故不适于这类病毒的浓缩提纯。4. 等电点沉淀法:病毒粒子在等电点时,所携带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相互中和,因而失去相互排斥的作用而发生沉淀。多数

4、病毒的等电点在 pH4.55.5之间,因此在pH36范围内均可沉淀,由于一部分细胞成份在等电点时亦发 生沉淀,此法效果不太理想,但从感染的组织培养液中浓缩病毒,可以获得较好结果。应用酸性范围的等电点沉淀 或分级沉淀病毒时,必须注意pH对病毒活性的影响及病毒粒子电荷与组织蛋白电荷的差异。5. 皂土法:Girin(1989年)应用皂土在酸性条件下(pH44.5)吸附轮状病毒 SA-11,再在碱性条件下(pH8.5),又使 其洗脱下来,从而达到纯化目的。6. 鱼精蛋白沉淀法:鱼精蛋白为碱性蛋白,具有携带其它蛋白质共沉淀的作用,能和直径大于50nm的病毒共同沉淀而不影响病毒的感染力。当向这种沉淀物加入

5、 1mol/LNaCI时,病毒又重新释放到悬液中,而鱼精蛋白仍然沉淀。直径小于50nm的小型病毒则不与鱼精蛋白共同沉淀。因此,可利用鱼精蛋白去除病毒材料中直径大于50nm的异种蛋白质。聚乙二醇 HOCH2(CH2OCH2)nCH2OH(n > 4)( Polyethylene Glycol简写为 PEG),它的亲水性强,溶于水和许多有机 溶剂,对热稳定,有广泛围的分子量,在生物大分子制备中,用的较多的是分子量为600020000的PEG。PEG的沉淀效果主要与其本身的浓度和分子量有关,同时还受离子强度、溶液pH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的pH值下,盐浓度越高,所需PEG的浓度越低,溶液的

6、pH越接近目的物的等电点, 沉淀所需PEG的浓度越低。 在一定范围内,高分子量和高浓度的PEG沉淀的效率高。以上这些现象的理论解释还都仅仅是假设,未得到充分的证实,其解释主要有:认为沉淀作用是聚合物与生物大分子发生共沉淀作用。由于聚合物有较强的亲水性, 使生物大分子脱水而发生沉淀。聚合物与生物大分子之间以氢键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 出。通过空间位置排斥,使液体中生物大分子被迫挤聚在一起而发生沉淀。有机聚合物沉淀的优点是:操作条件温和,不易引起生物大分子变性;沉淀效能高,使用很少量的PEG即可以沉淀相当多的生物大分子;沉淀后有机聚合物容易去除。水溶性非离子型聚合物沉淀法常用的

7、聚合物为聚乙二醇(PEG)及硫酸葡聚糖。水溶性聚合物沉淀蛋白质的机制尚不清楚,大致有如下解释:聚合物与蛋白质形成共沉物;聚合物与蛋白质之间发生水的重分配;聚合物与蛋白质形成复合物。此法受许多因素影响,主要是pH、离子强度、蛋白质浓度和 PEG的分子量等。分子量为 20006000的PEG皆适宜于做蛋白沉淀用。如若使用得当,效果甚为满意。一般认为,PEG浓度在3%4%时沉淀免疫复合物,6%7%可沉淀IgM , 8%12%可沉淀lgG,12%15%可沉淀其他球蛋白,25%可沉淀白蛋白。最突出 的应用是用3%4%的PEG沉淀免疫复合物,未结合的抗原和抗体留在溶液中。按此原理设计了快速测定法和循 环免

8、疫复合物测定法从网上搜索到得关于 PEG沉淀提纯病毒的方法,先汇总至此贴,希望大家支持本版1、用超声波或冻融的方法使细胞破碎释放出病毒;2、慢慢搅动并加入 NaCl终浓度是0.5mol/L,有助于病毒的沉淀,再等量加入10% PEG(一般使用的是 PEG6000Millpore公司的离心浓缩柱,Amicon系列的可以就可以了。如果对样品的纯度不是严格要求的话,可以建议使用 一次浓缩15ml样品。);3、4C过夜或放置一段时间;4、8000/min离心30分钟,收集病毒沉淀;5、 将病毒沉淀加入适量的pbs中,4C过夜;6、10000r/min离心1小时,沉淀即为浓缩的病毒。 还可以用梯度离心或

9、其他方法进一步纯化。PEG沉淀法提纯病毒1、用超声波或冻融的方法使细胞破碎释放出病毒;2、 慢慢搅动并加入 NaCI终浓度是0.5mol/L,有助于病毒的沉淀, 再等量加入10% PEG(般使用的是 PEG6000就可 以了。如果对样品的纯度不是严格要求的话,可以建议使用Millpore公司的离心浓缩柱,Amicon系列的可以一次浓缩15ml样品。);3、4 C过夜或放置一段时间;4、8000/min离心30分钟,收集病毒沉淀;5、 将病毒沉淀加入适量的pbs中,4C过夜;6、10000r/min离心1小时,沉淀即为浓缩的病毒。 还可以用梯度离心或其他方法进一步纯化。Concen trati

10、ng virus (PEG6000)1. Viruses such as baculovirus can be concentrated by polyethylene glycol precipitation.2. Adjust the pH of the virus-co ntai ning supernata nt to 7.2-7.5. Polyethyle ne glycol (PEG, MW 6,000) is added to a final concen trati on of 8% (w/v).3. Stir at 4 °Cfor 2 hours.4. Cen tr

11、ifuge at 10,000 x g for 2 hours.5. Resuspe nd the pellet i n a small volume of appropriate buffer ( e.g., RNase-free ddH2 for virus RNA prep).PEG- it?慢病毒浓缩试剂* 价格:¥ 3802.5 说明:欢迎询价详谈 货号:LV810A-1PEG- it?慢病毒浓缩试剂原理PEG是高分子聚合物,具有高亲水性,在溶液中会吸收大量水分,减少病毒之间的距离,使病毒与病毒能够很容易 的聚合在一起,病毒的相对浓度提高,达到沉淀浓缩的目的。PEG-it?

12、中还含有特定的(SBI专属的)缓冲液,它能够保持病毒的活性。少量残留的PEG-it?还会提高感染效率, 使病毒更稳定。图1使用简便快捷只需将5倍的PEG-it?溶液与包含病毒颗粒的细胞培养基混合离心30分钟,即可得到10-100倍的病毒浓缩液特点快捷:全程只需30mi n只需普通离心机,低速离心即可高效:能使病毒颗粒浓缩10-100倍 安全:对所有靶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是无毒的 使用方便:无需使用特别的仪器,避免了昂贵的超高速离心机的使用,无残留:没有细胞残片的残留,避免对细胞的毒性和免疫原性 提高转导效率:为动物转导提供高滴度的病毒特别适合大体积的病毒浓缩,解除了超滤管小量的限制 产品信息货

13、号产品名称包装体积价格(Y)说明LV810A-1PEG-it? Virus Precipitatio nSolution (100 mL aliquot)100 mL3802.5适用于400ml慢病毒细胞上清液浓 缩LV825A-1PEG-it? Virus Precipitatio nSolution (250 mL aliquot)250 mL8287.5适用于1L慢病毒细胞上清液浓缩纯化病毒用终浓度 10%PEG处理后8000g离心,溶解于 PBS。这样的方法对吗?PEG沉淀的原理是什么啊?是这样的,纯化病毒和噬菌体都可以,原理就是PEG8000是一种高度的网状聚合物,很粘稠,可以把病毒

14、沉淀下来。Catalog #Product Name+|SizePriceBuy NowK904-200PEG Virus Precipitation Kit200 preparati ons$725.00K904-50PEG Virus Precipitation Kit50 preparatio ns$245.00PEG Virus Precipitation Kit中文名称PEG病毒沉淀试剂盒(200次)供应商Biovisi on产品货号K904-200产品报价Y 11600/200 次分析背景资料包装出来的重组病毒常常含量很少,因此通常需要浓缩之后才能进行储存或其它应用。另外,在病 毒

15、包装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毒的蛋白或生物分子杂质。因此需要一种快速、简单而便宜的方法来 浓缩病毒,同时去除杂质。产品描述BioVision的PEG病毒沉淀试剂盒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省时的方法来浓缩病毒,无需超速离心。本 试剂盒可用于小实验样品处理或者大规模咼产出、咼生物量病毒制备。本试剂盒可利用细胞培养液 或者环境样品浓缩逆转录病毒、杆状病毒、慢病毒、噬菌体等。浓缩倍数可达100倍以上。试剂盒中还有一种优化的重悬溶液可最大化地进行病毒复苏,根据病毒类型和来源,复苏比例在40-100%不等。整个过程都使用无毒试剂,浓缩的病毒可用于感染实验、DNA或RNA纯化等。产品特点1、一种快速简单便宜的方法浓缩

16、病毒去除杂质;2、简单方便省时的方法浓缩病毒,无需超速离心;3、病毒可浓缩100以上;4、整个过程都使用无毒试剂。保存建议请在接收到该 Biovision品牌的PEG病毒沉淀试剂盒(200次)产品后,置于-20C保存。PEG Virus Precipitation Kit中文名称PEG病毒沉淀试剂盒(50次)超速离心法-病毒提纯方法录入时间:2009-6-26 9:30:33来源:青岛海博病毒粒子经过初步浓缩之后,要进一步纯化,通常采用超速离心法,它是分离提纯不同大小的病毒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应用超速离心法沉淀病毒时,必须了解所用离心机的离心力。离心机由于转头的回转产生了强大的离心力,这种 离心

17、力是随转头的大小和离心管至转轴中心的距离而变化的。高速和超速离心机的离心条件,有的以每分钟速度 (r/min)表示,有的则以离心力重力加速度g(980cm/S为单位来表示。离心沉淀时,沉降速度与离心力有关。当运转角速度为 3,运转半径为 R时,则:离心力g=3 2Rav , 3 =(2 n r/mri)/60 ,图13-2 =角转头的横剖面图表明从旋转中心到离心管顶部、中部及底部的距离。上式中,Rav为离心管中心至转轴中心的平均距离(如图13-2)。从上式可以作出r/min、R与g三者关系的贯线图(如图13-3)。三者中如知其二,就可推算另一数值。如转速超过7万,或R为英寸时,可参阅图13-4

18、。图13-3 =推算转头离心力的贯线图图13-4=推算转头离心力的贯线图由此图可以获得与半径相关的相对离心力的值。将尺放在图左侧表示离心头中的离心管距转轴中心的距离(即旋转半径的标尺)上,然后使之与预选转速(即图右侧的离心速度标尺)成一直线,在图中 央的标尺上即可读出相对离心力之值。图中点线表示测量一个相对离心力的例子。离心机转速在4000r/min左右的称为低速(普通)离心机;转速至 25000r/min左右的称为高速离心机;转速 25000r/min以上的称 为超速离心机。高速和超速离心机装有冷冻装置和抽真空装置,以保持离心腔中恒定的低温,并减少转头运转时空气的摩擦力。超速离心机有制备和分

19、析用两类,最近又生产出制备、分析及区带连续离心三用装置在一起的离心 机,有的还带扫描装置。使用超速离心机的分离提纯方法有三种:(1)差速离心法;(2)速度区带离心法;(3)平衡密度梯度离心法(或等密度梯度离心法)。1. 差速离心法这是应用较早的简单方法,建立在不同大小和比重的粒子在沉降速度上存在差别的基础上。具体做法是将被分离的 样品交替进行低速离心与高速(或超速)离心。沉降速度差别在一个或几个数量级的粒子,可用本法分离提取。粒子大小、转速与离心沉淀时间的关系,如图13-5。图13-5 =病毒粒子大小、转速及离心沉淀时间的关系图差速离心适用于从组织培养液、鸡胚尿囊液或经过红细胞吸附释放的病毒悬

20、液中提纯病毒。在由感染细胞或组织匀浆中提取病毒时,由于与病毒大小相近的细胞亚单位及碎片的存在,提纯效果不理想。 差速离心法的优点是能迅速处理大量样品,故常作为病毒精制的第一个阶段,或者用于病毒样品的浓缩和粗提。以差速离心法分离提纯病毒时,经常以低速(20003000r/min , 2030分钟)及中速(10000r/min , 2030分钟)去除较大的宿主细胞碎片、污染的细菌及其他较大的杂质。然后,选择在60分钟内能够沉淀80%以上的病毒粒子的较高速度,离心12小时,使病毒沉淀。对中、大型病毒如流行性感冒病毒,在经红细胞吸附释放后,于25000r/min离心60分钟,即可达到目的。小型病毒如脊

21、髓灰质炎病毒、披膜病毒,则需以3500045000r/min离心12小时。高速或超速离心沉淀物,可用研磨和超声波振荡等方法打碎后悬浮于缓冲液中。对于非病毒杂质较多的样品进行差速离心,由于病毒对沉淀物的非特异性吸附而有较多损失。2. 速度区带离心法是根据被分离物质在强大离心力中沉降速度不同而进行的分离方法。该法使用的介质密度应该小于被分离物质的 密度。介质可以为均一密度,也可以为梯度密度。当被分离的物质沉降到与介质密度相等的区域时就不再沉降。不 同分子形成不同的区带, 而称为速度区带。该法要求样品浓度为顶端浓度梯度的1/10,样品体积为离心管体积的 5%。常用的介质有蔗糖、甘油、聚蔗糖等。在病毒

22、纯化时,将病毒样品溶液层加于密度梯度层的顶部,借助病毒粒子或 其亚单位成分本身的浮密度差别,在离心力作用下降到密度相等的介质层内,最后排列成带状停留不动。密度较小 的粒子或成分停留在上面的几层内,密度较大的粒子或成分沉降于下面几层内。应用密度梯度法,可以获得相当纯 净的病毒样品。病毒粒子或成分的沉降速度取决于其大小、形状及比重,也取决于离心力及悬液介质的密度和粘度。蔗糖是生物大分子粒子密度梯度分离时最常应用的材料,因其易溶于水,且对核酸及蛋白质呈化学惰性。常用的梯 度范围从5%20% : 10%60%。蔗糖浓度梯度离心后,蔗糖溶液的密度以折射法测定折射率,按如下公式计算:-2蔗糖溶液的折射率如

23、表 13-2。除蔗糖浓度连续梯度离心外,近来有人在两层浓度梯度上层加病毒浓缩样品,经超速离心后将病毒收集于两层界面处;也有人在单层蔗糖浓度溶液上层加病毒浓缩样品,经超速离心,使病毒沉淀于蔗糖溶液底部。这两种方法比较简单,但浓缩提纯的效果远远不如多层连续梯度法。3. 平衡密度梯度离心法平衡密度梯度离心法是根据粒子的浮密度不同而加以分离。力,亦称有效密度。浮密度(有效密度)=m-的介质有氯化铯(CsCI)、氯化铷(RbCI)、硫酸铯(Cs 有机盐。病毒离心时,病毒粒子p比介质密度大,所谓浮密度就是物质的质量减去在一定介质中所受的浮 为物质质量,p为物质密度,为介质密度。常用、溴化钾(KBr)、酒石

24、酸钾(K等无机或即p >p0病毒沉淀,p <p0时则上浮。制备梯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饱和的CsCI溶液上面层加病毒样品(容量比1 : 4);另一种是将病毒样品与 CsCI浓溶液均匀地混合。一般用水平转头,经较长时间的超速离心,在离心管中形成 CsCI的浓度梯度,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样品中的病毒粒子分布于相应密度的 区域内。这种方法在分析离心中是最常用的。应用本法时,离心转头的回转数越高,离心时间越长,越能接近平衡状态。平衡密度梯度离心法广泛应用于病毒和核酸的提纯上。用平衡密度梯度 离心法提纯的动物病毒有多型瘤病毒、牛痘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狂犬病病毒和马传贫病毒等。有的病毒在这些

25、无机盐类溶液中被破坏, 可加入0 0 牛血清白蛋白,或用0 3 甲醛先将病毒粒子固定, 然后进行 平衡密度梯度离心,常能较好地回收病毒。大多数病毒的浮密度在1 1 范围内,见表13-3。所以制备密度范围为1 1 的悬浮介质,便可满足大多数病毒密度梯度离心的需要。 用CsCI溶液进行平衡密度梯度离心时,以测定25C时CsCI溶液的折射率(n p= 11时,时,n指各梯度分层液在 25 C时的密度。 此部分CsCI溶液折射率为1-12的方法),n-13=(式 2) n例=以马传贫病毒在,求其密度:按照下列公式求得各梯度分层液的密度:密度范围为-12=(式1)密度范围为 p =1371指各梯度分层液

26、在25 C时的折射率,CsCI平衡密度梯度离心后提纯于第12分段部位中,中游离铁蛋白在CsCI平衡密度梯度离心后提纯于第将所得折射率代入式1中,则即马传贫病毒浮密度约为 1 。例=急性传贫马血清18分段部位,此部分CsCI溶液折射率为1 11,求其密度:将所得折射率代入式 2中,则-13即铁蛋白浮密度约为1 。各种无机盐溶液的密度与折射率的关系,一般以下列公式表示:p =a?rt)如果知道各种盐类溶液的系数 a和b,即可按测定折射率的方法简单地求得其密度。由折射率计算密度时,常用溶质的质数a和b值及其密度的适用范围如表13-5。4. 两种超离方法的比较速度区带离心法和平衡密度梯度离心法各有特点

27、,现将这两种超离方法加以比较,具体见表13-6表13-6 =速度梯度离心法与平衡密度梯度离心法的特点,WK11 , WK20ZQ , WK20ZQW速度区带离心法平衡密度梯度离心法BHDG4原理沉降与颗粒质量成正比,以物质沉降速度的不同进行分离沉降与颗粒的密度成正比,以物质的浮密度不同进行分离BHDG6介质密度小,如蔗糖、甘油、聚蔗糖,蔗糖浓度10% ,密度11预制梯度,不连续密度大,如CsCI,Cs, CsCI浓度01,密度为11,自成连续梯度BHG4离心力场强,离心速度高,使被分离物质易沉降稍强,速度相对低,使 CsCI形成梯度,建立沉降扩散平衡BHG4离心过程样品向离心管底沉降不论样品起

28、始时在什么位置,离心中样品停留 于介质的等密度部位BHG2离心时间较短,一般为几小时到几十小时较长,十几小时到数天BG)F5. 密度梯度离心法的操作程序(1)密度梯度的制备:制备密度梯度的方法有不连续的(即人工操作)和连续的(即机械操作)密度梯度两种。不连续的或分层的密度梯度的制备不连续的密度梯度是以人工操作法制备的,在一定温度下(一般在20 C或在25 C )配制一系列浓度差为5%的梯度溶液,例如蔗糖可配制成 5%、10%、15%、20%、25%、30%、35%、40%(W/V)等溶液(用蒸馏水或适宜的缓冲液配制 ),用皮下注射器或微量吸管,小心地先吸取浓度最大的溶液注入离心管底, 然后依次

29、加入较低的各个浓度(40%宀5%),一层覆盖着一层地层加于离心管中,注意避免产生气泡。假如各层界面被冲动破坏,则应重新制备。也可以将长针头插入管底,依次从浓度低到高加入各溶液。连续的密度梯度的制备为了产生一个连续的密度梯度,常用梯度混合装置来制备梯度。HT5” SSJZ图13-6 =简易的密度梯度溶液制备装置、B为盛蔗糖溶液的玻璃管。活塞双通;2搅拌棒;3活塞;4连接处;5聚乙烯小管梯度混合装置如图13-6,由A和B管组成。两管之间用双通活塞联结。在活塞关闭的状态下,向A管中加入低浓度蔗糖溶液,向B管中加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两管中容量要相等。在B管出口处用一根聚乙烯小管连接到离心管。在给B管充

30、液时,可将聚乙烯小管的流出口向上转动,使之超过液体的水平面,从而阻止液体流出。充液后可将小管接到离心管中使之贴着管壁,然后开动小搅拌器,使搅拌棒转动,同时打开两 管间活塞。这三个操作要同时进行,以保证梯度的连续性。当梯度液体自B管流出时不允许移动离心管,待离心管中所盛的梯度溶液的体积达到需要量之后,将离心管小心地静止于4 C 12小时,以平衡之。现在不少 制备用超速离心机”携带有 密度梯度制备自动装置”。按照这个方法制备的蔗糖浓度梯度,理论上按下式计算:-(C -C )(1-V) -b/a 管和B管的横断面积各为 a、b,其中所含蔗糖浓度分别为 C 、C , 两液开始混合以后流出Vml时流出液

31、的浓度为 C。A和B管的横断面积一般情况下相等,故a=b,这时获得的梯度为直线梯度。如果 ab时,离心管中浓度梯度产生凸形和凹形梯度曲线。这些浓度梯度是根据样品和实验目的而 专门选用的。一般使用的浓度梯度范围为20卅5% , 40% 10%,或60卅10%等。(2) 加入样品:用如上所述注射器或微量吸管吸取悬浮于适宜缓冲液中的病毒或核酸样品(约梯度介质体积的1/10容量),从液面上方1mm处,紧贴着离心管壁轻轻层加于梯度介质面上。(3) 高速或超速离心:将加入样品的离心管装入套管内,也可将离心管置于转头的套管内,以免在装进套管时震动液体。拧紧套管螺帽,将套管吊在水平转头上,置于离心机内。梯度离心一般用高速或超速离心机。离心速度和时间,根据所分离的样品选定。离心开始,样品中各种粒子逐渐分离,分布于相应的密度梯度层中成为带状(如为透明的聚碳酸酯离心管,则可以清楚地见到带状分离,并拍照)。离心时间到时,使离心机自然停止,不许制动,以免破坏梯度。(4) 梯度的分段收集(取样):在离心完了以后,为了把已分离物质的各条带分开,必须取出梯度溶液。梯度溶液的分 段收集方法有如下几种。 取代法:从离心管底部穿刺或将带长针头的注射器插入离心管底,使一种稠密的介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