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方案设计说明_第1页
小学方案设计说明_第2页
小学方案设计说明_第3页
小学方案设计说明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易地新建盐官镇丰市中心小学工程项目方案设计项目概况本项目选址位于01 省道南,原丰士镇政府以北,丰兴路东,中三里港西区块,项目总用地面积为28080 平方米,地块内地势平坦,用地状况良好;规划用地性质为教育科研用地。建筑后退东侧用地红线要求为20 米,后退北侧用地红线要求为15 米,后退南侧用地红线要求为5 米,后退西侧用地红线要求为2米;周边道路的人流与车流主要来自包王南路和区一路。学校建设规模为30 班。规划设计思想本项目充分考虑该地块的地形与周边现状情况, 努力实现校园内功能布局合理、紧凑;交通流线方便、快捷。在满足规划要求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一个“阳光、健康、绿色、舒适”的校园环境。1

2、、以人为本、创造适宜的使用空间充分考虑学生和教师的心理感受、设计空间及色彩注意明亮畅快,提供舒适的使用空间。2、设计新颖、富于特点的建筑根据所处的位置和特点,立面用色注意使用一些明快清爽的色彩,造型上较轻盈雅致,区别于普通的建筑,设计一个有鲜明个性的建筑。3、建筑与自然紧密结合,创造优良的教学环境作为城市的建筑, 结合城市总体环境考虑, 使建筑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建筑内外均考虑相应的环境绿化,建筑与环境相互融合。4、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畅通学校功能相对较为简单, 因此,设计时注意各个出入口分别设置,既分离又方便的联系,强调流线的合理与畅通。5、简洁务实设计,同时适当超前考虑创建简洁,具有时代感的现

3、代化建筑。 本建筑群采用现代简洁的手法表达建筑,强调其简洁性,突出建筑的个性。注意利用建筑材料的配合,体现建筑的时代性,充分反映出建筑的气质。总体布局设计根据规划要求, 拟建教学楼、办公楼、风雨操场和展示厅等其他辅助用房,把校园功能合理区分为教学行政区、 体育运动区和后勤区。从动静的合理分区考虑, 基地的东侧和北侧为城市道路, 相对喧闹,宜设置体育运动区,而基地的西部和南部比较安静,适合布置教学行政区。由此形成我们现在的布局:即南面设置专用教学楼, 往北西面设置两幢教学楼, 东面设置行政综合楼。教学区北面设置体育馆和食堂,东北部为体育运动区,中心位置为钟楼。学校主入口位于南侧,方便教师、学生出

4、入;次入口位于北侧,靠近后勤用房。 教学楼与行政综合楼由走廊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个相对围合的教学行政空间。 错落的绿化空间给教师、学生不一样的记忆。功能布局三个功能区域为教学行政区、体育运动区、后勤区三大部分。A、教学行政区位于整个用地的南侧,由三幢四层教学楼和一幢四层行政楼互相串联组成,报告厅融入其中。B、体育运动区位于整个用地的东北部,有一个 200m跑道的运动场、四个篮球场和一个网球场组成,运动设施齐全。体育运动区与教学行政区分区明显,避免了噪音干扰,不会对其他教学活动产生影响。体育馆与食堂同为一栋建筑。C、后勤区位于地块西北部,食堂与体育馆同为一栋建筑。一层为车库,二层、三层为

5、餐厅和其他用房。绿化景观设计在校园景观设计上, 充分考虑了方案的用地布局特点,将师生的可参与性放在首要位置, 以钟楼水景景观为节点, 创造出一个多样化、人性化的景观系统。本项目的绿化设计为集中绿地结合分散绿地的方针。主要在道路两侧、建筑物四周进行以带、面结合的绿化布置。树种以草皮、小灌木和行道树为主。 教学行政区绿化一小灌木和草皮为主; 体育运动区绿化以草皮和乔木为主。同时,考虑到小学的教学需要, 方案对校园绿化进行针对性设计。道路交通设计小学校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安全性, 因为地块北侧、 东侧为道路,车流量较大, 所以人行的校园入口宜设在地块东侧靠南,连接区一路。学校的主入口也是设于区一路上

6、,方便师生以及车辆出入。而在场地的西北角设置车行入口, 车行道兼消防车道则沿基地边缘,顺应地形的走势,环绕整个场地,既有效的实现了人车分流,同时为校区内各部分的使用提供了方便。车库设置于体育馆及食堂的一层空间,正对车行入口。建筑风格建筑运用中西结合的设计手法, 以简洁的体型和质感对比, 结构体系的真实表现,来体现校园建筑的秩序、理性和人文的内涵。建筑造型注重体块的高低错落和穿插, 形体的咬合串接, 形成丰富的空间变化, 立求营造清新、 淡雅的校园建筑和亲和温馨的育人环境。由于是小学, 建筑的色彩处理和可识别性显得尤为重要。 设计中将不同类型的教学组群赋予不同的色彩系列,使整个校园洋溢着轻松、明快的视觉氛围,同时又强调色彩的和谐统一和对比搭配,使各建筑组群的色彩自然融入到整个校园环境之中。节能设计1、自然通透的建筑平面布局,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风2、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3、空调节能和再生能源的广泛利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总用地面积28080.00平方米2、总建筑面积18800.30平方米a教学行政综合楼12938.55平方米普通教学楼4481.48平方米专用教学楼3572.63平方米行政楼2558.32平方米报告厅1098.34平方米其他教学用房1227.78平方米b体育馆及食堂综合楼5861.75平方米食堂24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