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抽水试验报告记录_第1页
钻孔抽水试验报告记录_第2页
钻孔抽水试验报告记录_第3页
钻孔抽水试验报告记录_第4页
钻孔抽水试验报告记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钻孔抽水试验报告记录作者:日期:第一章抽水试验成果报告 51工程概况 52实施深井降水背景 52.1 搅拌桩试桩52.2 地质条件勘探52.3 降水方案的确定 63 降水试验的目的和任务 64试验场地的选择 75 降水试验方案的实施 75.1 试验井的结构及平面布置75.2 试验井及观测井技术参数75.3 降水设备85.4 试验步骤85.5 试验数据记录表85.6 抽水试验设备器具配置85.7 人员配置95.8 抽水试验数据观测要求:96试验数据成果汇总 97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及整理分析 117.1 渗透系数k值计算 117.2 影响半径R计算:137.3 水文地质参数成果13第二章基坑深井降水

2、设计方案 141降水深度 142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确定 143基坑总涌水量 144干扰井单井出水量 155总井数 156降水井布置 157降水井结构 168水泵选型 169降水供电设计 1610降水运行工期安排 1711深井降水工程量 1812意见与建议 18第三章深井降水施工方案 191施工方案 192施工顺序及工期安排 193降水井成井施工 193.1 施工工艺流程193.2 施工方法194排水施工 205供电设施 215.1 变压器215.2 备用电源215.3 电缆敷设216降水井运行及管理 216.1 水位和水量控制 216.2 井管保护216.3 降水运行保障措施 217降水井施工

3、设备、人员配置 228质量保证措施 239安全和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24第四章降水施工、运行管理费用 251钻井费用 252降水井运行费用 253电缆、排水管费用 254合计费用 2510黑龙江干流堤防工程第二十标街津口闸现场抽水试验成果报告及基坑深井降水设计和施工方案第一章抽水试验成果报告1工程概况街津口闸址河床高程43.345.28mfc右,揭露的地层岩性主要有:低液限粉土、级 配不良中砂、级配良好中砾、-1级配不良中砂、低液限粉土、级配良好中砾、 低液限粘土、级配良好中砾等。闸址区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岩性为级配良好中砂、级配良好中砾,底部 高程31.0m以下为低液限粘土,级

4、配良好中砂渗透系数经验值为 K=2M0-2cm/s-3 142cm/6级 配良好中砾渗透系数经验值为 K=1.51O1cm/s-2.01acm/s地下水与河水水力联系密切,水 位随莲花河水位变化而波动。2实施深井降水背景2.1 搅拌桩试桩原设计街津口闸基坑四周设置多头小直径搅拌桩防渗墙,以拦截地下水,确保基坑施 工期安全。2015年7月19日2015年7月21日我部在街津口闸左侧下游部位采用 ZCJ-25型一次 成墙搅拌桩机分别进行了4组水泥土搅拌桩的试桩施工,钻进至地面以下14.0m (高程2.2 m)处均出现钻杆抖动、卡钻现象,并能听到钻头撞击、摩擦坚硬障碍物的声响,经过 多次提钻、下钻、

5、改变钻头反复尝试均无法穿越该层,无法达到设计深度(底高程29mj)。2.3 质条件勘探2015年7月1日7月15日,我部在导流明渠右侧0+0卜0+600位置进行了 9 口降水井 施工,钻进至13.015.0nm寸钻杆内部有硬物碰撞声响,钻杆并无异样,至15.CH 18.0m (高程35.0-32.0m)时钻杆有响声、有振动、底部有较大碰撞及摩擦声音,多次发生卡钻现象, 泥浆及钻头带出砾石粒径在2mm-200mm之间,且大粒径含量较多。为进一步验证该区域地层砾石部位、 粒径及存在的普遍性,2015年7月21日我部在闸 站(X=5311075.763Y=562528.082 H=47.5m 处施工

6、一口试当井,钻进至13.异 15.0m(高程34.A32.5m)时钻杆有响声、有振动、底部有较大碰撞及摩擦声音,与明渠降水井揭示 地层情况基本一致。2015年 7 月 25 日我部在(X=5311055.894Y=562502.243 H=50.8 处施工一口抽水试验 井,降水井钻孔直径700mm钻至13.8m (高程37.0m时出现大颗粒砾石,底部有较大碰 撞及摩擦声音,钻杆出现抖动,卡钻取出石块直径200mm至17.5m (高程33.3m穿越大颗粒砾石层。施工期间我部对钻井抽出砾石进行了筛分(部分遗落在泥浆池中),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进行了取样,称量计算如下表:抽水试验井大颗粒砾石统计表粒

7、径重量(kg)砾石体积(m3)孔内砾石层体积(m3)大颗粒砾石占总体积的 百分比(%)510cm48.650.018221.421.31>10cm46.310.017341.2总计94.960.0361.422.5注:1砾石比重取2.67g/cm3;2大颗粒砾石出现层高 3.7m,孔径700mnr综上所述在街津口闸区域地面以下 15m 18.0m处(高程35.0m-32.0m普遍存在较大 粒径砾石且砾石较为集中,多头小直径搅拌桩无法穿越该层进入低液限粘土层,无法达到 设计要求深度(桩底高程29.0m),防渗墙无法起到防渗作用。2.3降水方案的确定根据以前的类似工程砂层、砂砾石地层的降水经

8、验,本工程采用深井的降水方案 是切实可行和有效的,能够将地下水降低到设计高程并确保持续有效运行,保证基坑边坡 的稳定及旱地施工。经多方面的充分讨论确定了试验方案、试验场地确定后,立即组织各 种资源进场施工,按照试验方案要求,自 2015年7月23日开始钻井,到2015年7月28 日完成了单井试验工作。共完成 1眼降水井,井底高程为28.5,井深23ml并完成3眼观 测井,先后进行了单井三次降深抽水试验。3降水试验的目的和任务(1)对成井结构及单井出水量进行测验。(2)通过抽水试验求得含水层的综合渗透系数。(3)确定漏斗曲线及影响半径。(4)确定单井最大出水量、干扰出水量,计算基坑总涌水量,最终

9、确定基坑降水 方案,合理地选择水泵泵型。(5)确定最佳的井间距,完全拦截外围地下水向基坑的侧向补给,确保闸基坑边 坡安全,实现渠道土方工程旱地开挖施工。4试验场地的选择单井抽水试验选择时考虑到作业方便、代表性等因素,单井降水试验选择在街津口闸左侧上游(X=5311055.894Y=562502.24都位,该处地下水位埋深3m左右,供电及排水 条件均较好,符合开展试验的主要条件。通过试验,确定单井出水量、渗透系数、影响半 径等基本的设计数据,绘制或计算漏斗曲线,为闸站基坑降水提供参数。5降水试验方案的实施5.1 试验井的结构及平面布置抽水井(单井试验井)井深为 21m,成井直径700mm井管全部

10、采用直径 500mm 的钢管,其中下部15m为花管作为过滤器,上部为实管,花管外包 60目滤网,各管接头 部位采用焊接接头。滤料为豆石(1-5mm)保2#、3黜测井井深21m,成孔直径500mm井管全部采用直径300mm的UPVC 管,下部15m为花管:滤料为豆石(1-5mm)为了保证井的出水量以及观测井的水位变化灵敏度,所有井采用反循环钻机进行 钻孔,泥浆护壁,成井后立即大泵量抽水洗井直到完全出清水为止。各井之间的相对位置 见试验井平面布置示意图。试验井布置详见下图:3观测井观测井观测井井试程并L_r单井抽水成转布置示意图5.2 试验井及观测井技术参数试验井及观测井技术参数详见下表:试验井、

11、观测井技术参数井类别井深(m)钻孔直径(mm)井管直径(mm)井底局程(m)备注试验井21.570050028.51#观测井21.547015028.51#观测井21.547015028.51#观测井21.547015028.55.3 降水设备参考导流明渠降水效果,抽水试验选用三种型号的水泵进行三次降深抽水试验:第一次降深水泵:250QJ型潜水泵,水泵流量 80m3/h;扬程20m;功率7.5kw。第二次降深水泵:250QJ型潜水泵,水泵流量 125m3/h;扬程32m;功率18.5kw)第三次降深水泵:300QJ型潜水泵,水泵流量 180m3/h;扬程40m;功率30kw。5.4 试验步骤由

12、于考虑到地下水含水层岩性比较单一、渗透系数较大、抽水井水位降深较小, 因此试验采用单井稳定流三次降深进行数据收集及计算。(1)先进行单井一次降深抽水试验:抽水井采用水泵(250QJ80-20/7.5)水,1供2供3黜测井进行观测。一次降深抽水稳定后停机恢复水位,并更换水泵。(2)二次降深抽水试验:恢复水位稳定后,采用水泵 (250QJ125-32/18.珈水。1#. 2#、 3豺进行观测。二次降深抽水稳定后停机恢复水位,并更换水泵。(3)三次降深抽水试验:恢复水位稳定后,采用水泵(300QJ180-40/30)I水。1张2#、3豺进行观测。三次降深抽水稳定后停机恢复水位,并更换水泵。5.5 试

13、验数据记录表各井水位观测记录及出水量记录见附表5.6 抽水试验设备器具配置抽水试验设备器具配置表设备器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回转钻机(反循环)ZJ-200台1柴油发电机50kw台1深井潜水泵250QJ80-20/7.5台1250QJ125-32/18.5台1250QJ125-32/18.5台1电测水位计支4水表个1本次抽水试验采用潜水泵抽水、系统电源作为动力。水量采用水表测量,测量精 度符合规范要求。5.7 人员配置本次抽水试验配备专人负责,为了测得数据的精确性,将测量人员分为两组(每 组4人,分黑白两班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观测井水位。安排专人指挥测量,以统一观测时间。抽水试验于2005年11月10日

14、开始,试验具体操作如下:单井降深抽水试验:2015年07月28日2015年07月29日进行单井一次降深抽水 试验,稳定出水量为90nf/h; 2015年07月30日2005年07月31日进行二次降深抽水试 验,稳定出水量175m7h。5.8 抽水试验数据观测要求:1)抽水井动水位、观测井水位均采用了电测水位计同步观测(每口井各一支) 。 抽水试验都进行了静止水位观测(静止标准:连续 2小时水位变化不大于1cm)。在每口井 抽水开始后的5、10、1S 2R 2S 30min都进行了水位观测,以后每隔 30min观测了一次, 3个小时后改为1小时观测一次。2)抽水结束后立即观测了恢复水位,观测时间

15、每隔30min观测一次,直至稳定。3)抽水井出水量采用水表观测。抽水试验都进行了初始水表读数的观测,抽水 试验开始后每隔1小时进行观测一次。4)水位稳定符合规范要求:2小时内变幅不大于1cm,稳定延续时间不少于6小时。5)现场记录均采用了规范的表格进行记录。字体均比较工整、清晰,观测人员均 签字确认。6试验数据成果汇总表3抽水试验流量、降深水位观测成果汇总表井号抽水井1次降深Q=90m3/h抽水井2次降深Q=175m3/h抽水前静止水位(EL)降深 (m)稳定水位(EL)抽水前 静止水位降深 (m)稳定水位(EL)抽水井44.151.2442.9144.051.7942.261 #观测井44.

16、160.7243.4444.051.2842.772 #观测井44.160.6543.5144.081.2142.873#观测井44.20.5543.6544.100.9843.12107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及整理分析7.1渗透系数k值计算(1冲用裘布衣公式法求k值:适用条件:潜水含水层,多孔完整井。K=0732Ql g(2H- Si- S2) (Si- S21 r1Q一抽水量(m3/d )K渗透系数,m/dH含水层厚度(m)Si, S2第1、2个观测井水位降深(m)表5渗透系数k值计算成果表(2港虑邻河因素,利用裘布衣公式法求 适用条件:潜水含水层,邻河、完整井、k值(一个观测孔):观测线垂直岸

17、边且近河一边,一个观降深观测井计算K值抽水井第一次降深1#, 2#3841#, 3#2582#, 3#171抽水井第二次降深1#, 2#7821#, 3#2962#, 3#150经过验算剔除一些不合理的结果,最终确定K值为218m/d29测孔2b- r 11K=0.732Ql(2H- S 1)S1gQ一抽水量(m3/d )K渗透系数,m/dH含水层厚度(mS观测井水位降深(m1一观测井距抽水井距离(m) b 河水岸边距抽水井距离(项降深观测井计算K值抽水井第一次降深1#1212#903#70抽水井第二次降深1#1342#963#78表5经过验算剔除一些不合理的结果,最终确定 K值为98m/d渗

18、透系数k值计算成果表(3)虑邻河因素,利用裘布衣公式法求 k值(2个观测孔):适用条件:潜水含水层,邻河、完整井、观测线垂直岸边且近河一边,一个观测孔2b- r iriK=0.732Ql(2H- S i)SigQ一抽水量(m3/d )K渗透系数,m/dH含水层厚度(m)Si一观测井水位降深(m)b 河水岸边距抽水井距离(m ) 渗透系数k值计算成果表ri一观测井距抽水井距离(m)降深观测井计算K值抽水井第一次降深1#, 2#4101#, 3#2852#, 3#199抽水井第二次降深1#, 2#8361#, 3#3272#, 3#175经过验算剔除一些不合理的结果,最终确定K值为246m/d表5

19、分析以上K值计算,采取一个观测孔计算的数值没有两个观测孔的计算数值准确,因此采用(1)和(3)的选取结果进行平均,即 K值为232m/d 7.2影响半径R计算:(1冲用裘布衣公式法计算影响半径Si (2H-S1)LgR=lg r2-S 2(2H-S2)lg r(Si S2)(2H-S1-S2)R一影响半径。S1 ,S2-观测孔水位降深。r1 ,r2-观测井至抽水井距离H含水层有效厚度(m)表4影响半径计算成果表降深观测井计算R值(m)抽水井第一次降深1#, 2#938191#, 3#31782#, 3#520抽水井第二次降深1#, 2#745581#, 3#38052#, 3#449考虑到1号

20、井跑离抽水井较近,受地下水流影响较大,因此影响半径米用2喇3班由水井观测的数据计算结果取影响半径R为500m这个结果也和砾石层的经验数值较为接近。7.3水文地质参数成果根据以上稳定流各种实用条件下所得出的结果分析,进行选取水文地质参数表9水文地质参数推荐值表R(m)K(m/d)500232本次单井抽水试验所得出的水文地质参数将用于下一步闸基坑的深井降水设计附件:现场抽水试验观测数据资料第二章基坑深井降水设计方案1降水深度1.0m (基坑底部高地下水水位标高46.0ml,为满足施工要求,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 程38.0m),故水位降深为46-37.0=9.0m2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确定(1)渗透系数

21、K根据抽水试验结果,渗透系数 K=232m/d(2)影响半径R根据抽水试验数据计算影响半径R=500m(3)基坑等效半径r0基坑视为矩形基坑,r0=0.29 (a+b)其中a、b分别为基坑的长和宽,a=210 b=110经计算:r0=0.29 (210+110 =92.8m3基坑总涌水量基坑涌水量:1.366K(2H S)Sln R0 lg -式中:Q总一基坑总涌水量(m3/cl);K渗透系数(m/d)取K=232m/dH潜水层厚度(m), 46-31=15mS一降水深度(m), 46-37.0=9.0mrA等效半径(m), r0=92.8mR0:等效引用半径(m), R0=R+r0=592.

22、8m经计算:基坑总涌水量Q总=73946m3/d4干扰井单井出水量Q, 1.366 K(2H S)S m Rn 1gn-Tnrw"式中:K渗透系数(m/d)H潜水层厚度(m);S一降水深度(m);r0一等效半径(m)R一引用影响半径(m);rw一井管半径(m),半径取0.25mn一降水井数。经试算:当 n=25时,Q'单=3078m3/d=128.3m3/h® Q'总=76959m3/d 满足要求。根据现场 明渠抽水情况来看,干扰单井出水量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合。5总井数为确保降水安全系数,实际井数按 1.2倍的计算数量考虑,因此现场实际打井个数为 1.2X

23、25=30 (口)。6降水井布置计划在街津口闸四周布置 30眼降水井,基坑内部布置 2眼观测井,考虑导流明渠渗透对基坑的影响,导流明渠6眼降水井继续运行,以截断导流明渠渗水,缓解基坑降 水压力。考虑基坑补水方向,基坑上、下游侧各布置 9眼井,间距21m;左侧布置7眼 井,间距18.5m右侧布置5眼井,间距27.5m详见街津口闸降水井平面布置图。7降水井结构(1)井口井口应高于地面以上30cm以防止地表污水及泥土渗入井内。(2)井壁管井壁管均采用焊接钢管,直径 500壁厚3mmi(3)滤水管本方案采用桥式滤水管,滤水管的直径、壁厚与井壁管相同。(4)沉淀管沉淀管焊接在滤水管底部,成锥形,长度为

24、1.0m5(5)滤料地面以下2.0m至孔底部位围填中粗砂滤料,具上粘土封闭。(6)井底高程控制考虑到水泵高度较大,而且基坑降水深度较大,水位降低到设计高程后,剩余的含 水层厚度只有5-6m滤管进水量受到限制。因此将井底高程适当降低到含水层以下,使 含水层的水跌落至井内,同时也可以使水泵始终处于一定的淹没深度,综合考虑各方因 素,降水井井底高程控制在EL23降水井结构详见附图“降水井结构示意图”。8水泵选型根据抽水量、扬程、地质情况等综合因素考虑,选用QJ250型潜水泵,单台功率18.5kw扬程32n 流量125m3/h水泵排水管直径为6寸管。9降水供电设计为了防止大面积停电的突然发生及现场电路

25、系统故障,降水井运行的整个过程采用双电源,即采用工业用电为主,配备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同时在电路设计时采用 双向闸刀,确保工业用电与柴油机发电供电自由切换,系统电源和备用电源之间切换不 大于2分钟。双向闸刀切换控制箱结构示意图如下:f yJ I总抻屯输淀电机烧电图9-1双向闸刀切换控制箱结构示意图双电源线路布置主要考虑线路负载及降水电箱负载两个主要方面,每级电路所用电线必须达到负载要求,同时电箱作为降水专用电箱,其他用电设备不能随意接入。本次 降水方案现场共布置降水井 30眼,水泵功率18.5kw/?,主电缆采用3X 300+1X 120mm2 电缆;分控电箱至水泵电缆采用 3X10+1m

26、m2电缆。电路布置示意图如下:1 电发电信电水泵 11 A 韶建工现场降水供电原婉布置图10降水运行工期安排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安排,降水施工及运行工期安排如下:(1) 2015年8月20日完成基坑左、右侧降水井施工;(2) 2015年8月30日完成上下游侧降水井施工;(3) 2015年9月1日至2015年10月20日完成冬季前降水施工;(4) 2015年10月20日至2015年10月30日逐步减少降水井的运行数量,待平压 后暂停降水,确保降水设备安全越冬;(5) 2016年4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完成基坑降水,观察地下水位情况,逐步 减少降水井数量,通水后停止降水井运行。11深井降水工

27、程量深井降水工程量见下表。12意见与建议(1)导流明渠采取30cm厚粘土护底,增加防渗性能,降低导流明渠向基坑的渗水(2)街津口闸基坑上、下游围堰在原设计位置的基础上向外移,使围堰远离基坑, 降低围堰外侧河水向基坑的渗水量。附件:附图1:街津口闸降水井平面布置示意图附图2:降水井断面布置示意图附图3:降水井结构示意图第三章深井降水施工方案1施工方案采用反循环回旋钻机进行成孔,孔径800mm采用直径500mm桥式透水管(厚3mm 钢板卷制),管外包裹孔径60目的滤网2层,管节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其外填充中 粗砂滤料。2施工顺序及工期安排(1)施工顺序基坑左侧一基坑右侧一基坑上游侧一基坑下游侧。

28、(2)工期安排2015年8月10日至2015年8月15日施工闸站基坑左侧7眼降水井;2015年8月16日至2015年8月20日施工闸站基坑右侧5眼降水井;2015年9月10日至2015年9月15日完成闸站基坑上、下游18眼降水井;3降水井成井施工3.1 施工工艺流程测量定位一埋设护筒一挖泥浆池一成孔一冲孔换浆一吊放井管一填滤料一止水封 孔一洗井一水泵安装。3.2 施工方法(1)井位测量定位测量人员根据降水井布置图,使用全站仪、水准仪放出井位,测量井口地表高程并 记录。(2)护筒安设护筒采用3mm钢板卷制而成,长约1.2m,直彳约100cm可导向定位,保证钻进垂 直度,并保护井口段钻进过程中不塌

29、孔,防止外部泥浆和水破坏孔口段进入。护筒制作完成后,可对照井中心位置人工挖坑,坑直径应略大于护筒直径,坑深 0.8ni护筒中心线应与井中心线基本重合,护筒外超挖部分可用土回填。(3)挖泥浆池泥浆池布置在距井23m处,尺寸4X3X 1.2s泥浆池与护筒回浆口通过挖沟连接, 沟槽尺寸400X 300mm泥浆池底部及侧面应铺设防渗薄膜,泥浆沉淀后应将清水抽走, 并清理泥浆。(4)成孔成孔采用反循环SPC100型钻机,柴油机驱动,钻进采用自造泥浆循环钻进,根据 泥浆稠度情况加水,钻进过程中,通过打捞渣样判明地层地质情况,并记录在钻孔记录 内。钻至设计深度后,停钻进行泥浆置换。(5)泥浆置换泥浆置换关系

30、到成井的质量(出水量),对防止井壁塌孔也有重要影响,应采取逐 步稀释泥浆的办法。置换时可保持原泥浆循环,在泥浆池内加清水,回浆沟内增加一台 污水泵抽排回浆,使得泥浆池和井孔内泥浆逐步得到稀释。(6)井管安设安装前检查过滤器的缝隙是否符合要求,测量孔深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下管时在滤 水管上下两端各设一套直径小于 5cm的扶正器,以保证井管能居中。井管分节安装,每 节井管5.0m长,井管连接采用焊接,焊接应牢固、垂直、不透水。滤网搭接宽度1.0m=(7)填滤料井管下设完成后,沿井壁四周均匀的投填滤料。在下井管和填滤料过程中,间隔使用污水泵将返出的泥浆抽排到泥浆池外。(8)洗井滤料填充完成后,应立即洗

31、井,以免护壁泥浆逐渐硬化影响渗水效果。洗井采用空 压机,使残留在滤料内的泥浆随着水流带出来,增加其透水性能。4排水施工降水井抽水管采用6寸PVC管。左、右侧抽出的水排入基坑边缘修筑的集水池 (3m X3mx2.5项,然后通过敷设的排水管自流排入莲花河内(围堰以外),排水管道采用 400mm钢管,坡降3%,埋深不小于500mm上、下游侧降水井排出的水直接通过排水管排入上、下游围堰外侧。5供电设施5.1 变压器现场布置两台变压器,闸站左侧布置一台三维立体卷铁心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型号SB11-M.RL-630/10右侧布置一台箱式变电站,型号 YB-315/105.2 备用电源现场配备4台150kw

32、星光柴油发电机组,并联同时供电能够满足降水井的负荷需求 发电机组布置在变压器旁边。5.3 电缆敷设考虑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主电缆(3X300+1X 120mm2沿降水井暗敷,水泵电缆 (3X 10+1mm2通过控制柜与主电缆连接。6降水井运行及管理6.1 水位和水量控制根据不同的工况,开挖的深度,实时监控降水井的出水量和地下水位情况,及时调 整降水井运行的井数和运行时间,在保证基坑安全和干地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 地下水的抽水量,即节约了能源,又能使周围的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6.2 井管保护降水工程贯穿施工的前后,存在较多交叉施工,井管易受破坏,开挖井管部位时, 安排专人指挥,井管四周

33、采用人力挖土。井管应高出地面30cm,高出部分张贴反光贴条 警示;每口井边放置标识牌,标明井号、位置、高程及运行人员姓名。6.3 降水运行保障措施(1)人员保障为保障降水运行的顺利实施,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职责,现场配备负责人1人、电工2人(每班)、运行人员4人(每班)、维修人员2人(每班),人员分工见下 表。降水运行人员职责分工表序号人员职责1负责人统一指挥,协调管理,负责工程降水的运行; 负责降水资料收集整理及数据分析; 负责地下水水位实时监控。2电工负责施工现场降水电路布置;负责降水设备、电路系统的检查工作; 负责电源切换,确保供电系统正常。3降水人员负责水位观测,原始数据收集;24

34、小时值班,保护抽水设备;挖土期间保护水井,防止降水井被破坏;负责现场巡视,密切注意用电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通知电工;(2)物质保障为了避免出现因水泵、电缆、水管等问题造成降水中断的情况,降水运行所涉及的 设备、耗材及配件,均按不低于 2用1备的要求进行配备,降水运行物质派专人负责, 确保降水运行的顺利进行。(3)供电量保障现场拟布置30眼降水井,水泵功率18.5kw 30台水泵同时运行共需30X 18.5=555kw现场布置了两台变压器,一台630kw三维立体卷铁心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一台315kw 箱式变电站,提供电量 630+315=945kw555kw满足要求,同时现场为降水专门配备了 4台150kw的发电机。能满足降水井的全数连续运行需求。(4)双电源保障现场配备了 4台柴油发电机组,同时电路设计采用双向闸刀,确保工业用电与柴油发电机供电自由切换。在系统电源停电的情况下,5分钟完成备用电源启动及副恢复供电工作。7降水井施工设备、人员配置(1)主要施工设备工器具配置见下表:主要施工设备、工器具配置表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功率(kw)备注回旋钻机SPC100台2泥浆泵/台2洗井挖掘机1m3台1泥浆池开挖装载机5m3台1r泥浆池回填电焊机25kVA台1井管焊接(2)材料汇总表人员配置见下表:人员配置表工种名称数量(人)备注钻井施工6管理人员2每班组技术人员2每班组质检人员1运行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