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柳林兴无煤矿有限责任公司_第1页
山西柳林兴无煤矿有限责任公司_第2页
山西柳林兴无煤矿有限责任公司_第3页
山西柳林兴无煤矿有限责任公司_第4页
山西柳林兴无煤矿有限责任公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西柳林兴无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山西柳林兴无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 院于2011年11月编制了山西柳林兴无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矿 井地质报告注吕梁市煤炭工业局初审后,以吕煤行字2012486号 文件上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受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委托,山西省煤炭地质技术委员会评审中 心组织有关专家对地质报告进行了审查,于 2012年8月17日召开 了评审会议,编制单位按专家意见进行了认真的修改,2012年10月12日将修改稿送评审中心。经有关专家复核后,形成评审意见如 下:一、矿井概况(一) 位置交通及矿井开发山西柳林兴无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井田(以下简称井田)

2、位于柳 林县城东6km处,行政区划属柳林县庄上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 110 54' 24 110 56' 48,北纬 37 21' 24 37 24' 29。2011年10月30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发放的采矿许可 证号(证号C1400002009101220041023,批准开采410号煤层, 井田面积11.6305km2,开采标高840570m。井田北西与山西柳林汇丰兴业同德焦煤有限公司相邻、北与山 西柳林庄上煤矿有限公司相邻、东北与山西柳林联盛龙门塔煤业有限公司相邻,东与山西柳林汇丰兴业曹家山煤业有限公司相邻,南与 山西柳林金家庄煤业有限公司相邻,西面与华

3、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 沙曲矿相邻。井田东部有柳(林)石(楼)公路穿过,距 307国道距离仅 4km,距孝柳铁路青龙站4.5km,交通较为便利。山西柳林兴无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原名柳林县兴无煤矿,矿井始 建于1929年,1930年投产,经过多次技术改造后,2012年7月31 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为其颁发的煤炭生产许可证(证号 201423270139,载明生产能力为 1.75Mt/a。矿井现有4个井口,采用斜井开拓,装备一个综采工作面,2 个掘进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全部 垮落法管理顶板。该矿现开采4、5号煤层。4号煤层除保护煤柱 外,基本采空,现在有一个综采工作面对南部一块资

4、源进行回采 5号煤层已经形成完整的生产系统,在井田东北部开采。下一阶段,对4号煤层的04026回采工作面开采,对5号煤层 的 05210、05211、05212、05216、05217、05218 回采工作面开采。(二)地质概况1 .地层井田大部被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黄土覆盖。赋存的地层由老到新 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和上统太原组,二叠系 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统上石盒子组,上第三系上新统,第 四系中上更新统和全新统。2 .构造井田构造形态为 向南西倾斜的单斜,地层倾角3°8°。未发现有断层和陷落柱,未见有岩浆岩侵入现象。构造复杂程度为简 单。3 .煤层井田

5、主要含煤地层为山西组和太原组。山西组含2、3、4、5号共4层煤,4、5号煤层为可采煤层,其它煤层均不可采。含煤系数为8.89%。太原组含6、7、8上、8、9、10号共6层煤,其中,6、8、9、10号煤层为可采煤层,其它煤层均不可采。含煤系数为 6.6%。4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煤层厚度 1.464.36m,平均 3.21m,偶含1层夹研,结构简单,为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大部被 采空。5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上距4号煤层6.45m,煤层厚度 0.451.90m,平均1.20m,偶含1层夹研,结构简单,为较稳定的 大部分可采煤层。井田东北部被采空。6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上段上部,上距 5号煤层20.2

6、4m,煤层厚 度0.541.47m,平均0.80m,偶含1层夹研,结构简单,为不稳定 的局部可采煤层。尚未开采该煤层。8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段上部,上距 6号煤层23.37m,煤层厚 度0.602.60m,平均1.44m,含13层夹研,结构较简单,为稳定的大部分可采煤层。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段下部,上距 8号煤层6.91m,煤层厚度 1.322.20m,平均1.85m,含12层夹研,结构较简单,为稳定的 全区可采煤层。10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上部,上距 9号煤层7.42m,煤层厚 度1.202.80m,平均1.68m,结构较简单,含12层夹研,为稳 定的大部分可采煤层。4 .煤质(1)物理性质及

7、宏观煤岩类型井田内各煤层物理性质相似,煤的颜色为黑、灰黑色,光泽多 为玻璃光泽、沥青光泽,结构主要以条带状结构的中条带和细条带 状结构为主,并见有线状结构,构造多为层状,亦见少数的块状构 造,断口多呈阶梯状和贝壳状,条痕多为黑色、黑褐色。各可采煤层宏观煤岩特征相近,煤岩组分多以亮煤、镜煤为主, 其次为暗煤。煤岩类型为光亮型半亮型煤,含少量半暗暗淡型 煤分层。(2)化学性质与工艺性能4号煤层灰分(A):原煤7.8%32.34%,平均15.72%;浮煤 0.58%11.06%,平均 6.73%。挥发分(Vdaf):原煤 20.04%24.74%, 平均 22.44%;浮煤 17.67%22.82%

8、,平均 20.00% 全硫(St.d ): 原煤0.33%0.69%,平均0.46%;浮煤0.40%0.57%,平均 0.49%。发热量(Qr.d):原煤 21.31 32.40MJ/kg ,平均 28.86MJ/kg;浮煤 31.02 34.02MJ/kg ,平均 32.19MJ/kg。粘结指数(0.i): 5994,平均83。胶质层厚度(Y) : 8.021.0,平均 13.6mm5号煤层灰分(Ad):原煤8.51%31.48%,平士匀为20.58%; 浮煤5.94%12.47%,平均8.52% 挥发分(Maf):原煤18.84%23.90%,平均 21.47%;浮煤 17.98%18.8

9、9%,平均 19.00% 全硫(St.d):原煤 0.63%4.32%,平均 1.96%;浮煤 0.67%1.29%, 平均0.83%。发热量(Qr.d ):原煤23.2433.49MJ/kg ,平均 27.87MJ/kg;浮煤 31.26 34.10MJ/kg ,平均 33.24MJ/kg。粘结指 数(0.I ): 6984,平均77。胶质层厚度(Y) : 10.0mm6号煤层灰分(A):原煤22.71%35.54%,平均27.61%;浮 煤 9.39%。挥发分(Maf):原煤 23.22%28.50%,平均 26.43%; 浮煤21.57% 全硫(St.d ):原煤0.84%2.23%,平

10、均1.50%;浮 煤 1.46%。发热量(Qr.d ):原煤 22.17 27.26MJ/kg ,平均 24.59MJ/kg ;浮煤 32.45MJ/kg。粘结指数(G.i ): 94。胶质层厚 度(Y) : 16.7mm8号煤层灰分(A):原煤11.92%19.74%,平均16.98%;浮 煤5.22%9.20%,平均7.43%。挥发分(Maf):原煤18.03%19.58%,平均 18.98%;浮煤 16.61%17.63% 平均17.08% 全硫(S.d):原煤2.15%5.17%,平士匀为3.99%;浮煤 1.19%2.24%,平均1.80%。发热量(Qr.d ):原煤28.33 28

11、.95MJ/kg,平均 28.64MJ/kg ;浮煤 32.70 33.98MJ/kg , 平均33.34MJ/kg。粘结指数(G.i ): 3254,平均45。胶质层厚度(Y) : 7.0mm9号煤层灰分(Ad):原煤13.94%20.80%,平均16.84%;浮煤6.83%9.78%,平均8.49%。挥发分(Vdaf):原煤17.78%21.62%,平均 19.32%;浮煤 16.98%- 18.36%,平均 17.55%。全硫(St.d):原煤 1.80%3.74%,平均 2.44%;浮煤 1.14%1.58%, 平均 1.34%。发热量(Qgr.d):原煤 27.65- 30.67MJ

12、/kg,平均 29.36MJ/kg;浮煤 32.00 32.74MJ/kg,平均 32.32MJ/kg。粘结指 数(0):3755,平均50。胶质层厚度(Y) : 7.0mm10号煤层灰分(Ad):原煤14.64%34.31%,平均25.51%;浮煤9.77%13.70%,平均11.15%挥发分(Vdaf):原煤18.69%22.77%,平均 20.74%;浮煤 16.97%- 18.98%,平均 17.86%。 全硫(St.d):原煤 0.33%0.74%,平均 0.50%;浮煤 0.50%0.79%, 平均0.67%。发热量(Qgr.d):原煤21.6930.13MJ/kg,平均 25.9

13、1MJ/kg。粘结指数(g ) : 5457,平均56。胶质层厚度(Y);4.512.0mm 平均 8.2mm按中国煤炭分类(GB/T57512009)和煤炭质量分级 第1部分:灰分(GB/T15224.1-2010)、懒质修蹶 第2部分:硫分(GB/T15224.2-2010)、媒炭质量分级第3部分:发热量(GB/T15224.3-2010), 4号煤层为特低灰中高灰、特低硫低硫分、中发热量特高发热量之焦煤(JM), 5号煤层为特低灰中高灰、低硫高硫分、中发热量特高发热量之焦煤(JM),6号煤层为中灰中高灰、低硫中高硫、中发热量高发热量之焦煤(JM),8号煤层为低灰、中高硫高硫分、高发热量之

14、瘦煤(SM, 9号煤 层为低灰中灰、中硫高硫、高发热量之瘦煤(SM), 10号煤层为 低灰中高灰、特低硫低硫分、中发热量高发热量之瘦煤(SM)。5 .水文地质井田含水层主要特征:第四系冲积、洪积孔隙含水层,富水性 由砂、砂砾层的发育程度而定;基岩风化带裂隙含水层,岩性破碎, 风化裂隙发育;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 下二叠统山西组K3砂岩和4号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 上石炭统太原组Li、K2、L4、 L5石灰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 奥陶系石灰岩溶裂隙含水层,水位标高为 801801.5m。4号煤层底板标高为610840m, 5号煤层为600830m, 6号 煤层

15、570810m, 8号煤层为560780, 9号煤层为550770m, 10号煤层540 760m。各可采煤层全部带压。经计算,4号煤层最大突水系数为0.025 (MPa/m), 5号煤层为0.026 (MPa/m), 6 号煤层为 0.03MPa/m, 8 煤层为0.039MPa/m, 9 煤层为 0.044MPa/m, 10 煤层为 0.05MPa/m。各可采 煤层最大突水系数均小于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系数临界值0.06MPa/m,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小。4号煤层有4处采空区积水,积水面积54242 m2,积水量 54510m3 5号煤层有1处采空区积水,积水面积8378 m2,积水量 863

16、0m3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6 .其他开采技术条件(1)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特征4号煤层顶板为泥岩,饱和抗压强度 7.918.1MPa,平均13.0 MPa;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饱和抗压强度 2.35.5MPa,平均 3.9 MPa。5号煤层顶板为泥岩,饱和抗压强度 7.131.8MPa,平均19.5 MPa;底板为黑色泥岩、砂质泥岩,饱和抗压强度 5.410.4MPa, 平均为7.9 MPa。8号煤层直接顶板为石灰岩,饱和抗压强度为127.9140.6MPa,平均137.3 MPa;底板为砂质泥岩、泥岩,饱和 抗压强度31.540.6MPa,平均36.1MPa。9号煤层

17、直接顶板为泥岩,饱和抗压强度 3.84.9MPa,平均4.4MPa;底板为灰砂质泥岩、泥岩,饱和抗压强度17.718.9MPa,平均 18.3MPa。10号煤层直接顶板为砂质泥岩、泥岩,饱和抗压强度17.718.9MPa,平均18.3 MPa;底板为铝土质泥岩、泥岩。矿井工程地质条件为中等。(2)瓦斯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吕梁市 2011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和 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文件,兴无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开 采4、5号煤层矿井相对涌出量35.57 m3/t,绝对涌出量 104.43m3/min ,为高瓦斯矿井。(3)煤尘爆炸危险性及煤的自燃倾向性据山西煤矿设备安全技术检测中心对煤层煤样

18、测试,4、5号煤 层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煤的自燃倾向等级为田类,属不易自燃煤层。(三)癞工作1 .以往地质勘查1958年,山西省煤管局地质勘探局148队进行了青龙城普查勘 探,提交了河东煤田青龙城区普查勘探地质报告。1962年10月 7日,山西省煤管局地质勘探局以第 019号决议书定为合格报告。 本次利用了该报告6个钻孔,参考了 1个钻孔资料。1988年,山西省煤炭地质勘探二队在兴无煤矿进行了勘探, 提交了山西省柳林县兴无煤矿精查地质报告,1990年5月,山 西省煤炭工业厅以第9004号决议书通过。本次利用了 7个钻孔资料c1989年,山西省煤炭地质勘探二队对矶水沟煤矿进行了勘探, 提交了山西省

19、柳林县矶水沟煤矿精查地质报告注于1990年由省煤 炭厅评审通过。本次利用和参考了 21、27号钻孔资料。本次利用和参考的16个钻孔。3个甲级孔,6个乙级孔,6个 丙级孔,1个参考孔。16个钻孔钻探共钻穿过可采煤层87层次,优质18层次,合格 层49层次,不合格层20层次;测井可采煤层68层,优质63层次, 合格5层次。2 .本次工作情况本次主要工作是对以往地质工作成果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综合性整理和分析研究而编制了生产矿井地质报告。3,矿井地质工作日常矿井地质工作有:井巷测量、井下地质编录、井下水文地 质观测、瓦斯监测、对煤尘爆炸危险性、自燃倾向性测试。二、报告评审情况(一)资料搜集及编制本次较

20、全地收集了以往地质资料,按照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 行发2011804号文件下发的“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编制, 章节齐全,内容丰富,依据充分,结论基本正确。图件及附表基本 齐全。(二)主要评审意见1,确定了井田地层层序及时代,划分了含煤地层。2 .详细查明了井田构造发育情况,评价了构造复杂程度。3 .详细查明了 4、5、9、10号煤层的厚度、结构,基本查明了 8号煤层的厚度、结构,初步查明6号煤层赋存情况,评价了煤层的 稳定程度与可采性。4 .详细查明了主要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划分了煤类,评价了 煤的工业用途。5 .详细查明了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对充水因素进行了分析,调 查了采空区积水情况,

21、确定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6 .据矿井瓦斯鉴定资料,确定了 4、5号煤层矿井瓦斯等级; 评价了 4、5号煤层的煤尘爆炸危险性及煤的自燃倾向性。7,估算了各可采煤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正确,采用的工业 指标合理,块段划分及参数选择基本合理,估算结果可靠。8,评定了矿井地质条件类别。(三)报告及资源/储量评审结果编制了山西柳林兴无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矿井地质报告(2011年11月)系统地阐述了井田地层、构造、煤层、煤质、水 文地质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矿井地质条件为一类,代号为I 一Iabc, Id, Iefg。报告编制符合要求,可作为1.75Mt/a矿井生产管理的 地质依据,对报告及下述资源/储量予以评审通过。资源/储量汇总表表1煤 层 号煤 类保有资源/储量(kt)动用(kt)累计查明 资源/储 量(kt)111b总量 (%)111b+ 12 2b总量 (%)备注111b122b333总量4JM150131501334865498781001005JM97995473201066664581712492976JM6866686668668SM1221158721808318083689SM171925012570227906279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