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接入对电能质量的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整合)7.16_第1页
DG接入对电能质量的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整合)7.16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DGDG接入对电能质量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分布式供电系统中输电线路大多呈放射状分布, 为分析不同分布式电源对电 能质量的影响,本文基于 MATLAB/SimulinkMATLAB/Simulink 仿真环境建立了如图 1 1 所示的简单 配电网供电系统结构图。在仿真中为了减少变量因素,所使用的分布式电源均采 用 PQPQ 控制方法来完成功率控制。为了方便分析忽略并网逆变器谐波。 和传统电网相比,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的电压等级一般较低, 低压传输线 和中压及高压输电线路参数特点不同,为了方便分析配电网参数见表 1 1。 表1线路阻抗参数 畑km R/X 低压低压 0.624 0.083

2、7.70 中压 0J61 0.190 0.85 高压 0.060 a i9i 031 图 1 1 中馈线 A A 中,每一段线路长度均为 1km1km,采用低压线路参数,电阻 R=0.642 /kmR=0.642 /km,X X =0.083 /km=0.083 /km。系统母线电压标幺值去 1.05,电压基值为 0.4kV 功率基 值为 10MVA,馈线 A A 中所有负荷节点数据如表 2 2 所示。 一會丼真电 A BLSI _ 严 _ SJ Bus: Bits k Rus 12 * * T Lead? Lcadk Loadl PCC Lead 13 图 1 简单分布式供电系统结构图 Lo

3、ad 15 表 2 负荷节点数据 节点节点 肴功肴功/MW 无功无功 节点节点 有功有功/MW 无功无功 Busi 0.03472 0.02085 Bus? 0,45 B9 0,27083 Bus2 0.10417 0,0625 RusX 0.520X3 03125 Bus3 0J7361 D. 10417 Bus9 035417 Busi 0.243Jb 0.14583 BuslO 0,65972 0395S3 Bus5 03125 0.1875 Busll 172917 0.4375 Bus6 0.38194 0.22917 Busi 2 0+79861 0.47917 电网的潮流决定了电

4、网的电压分布状态, 所以电网中负荷消耗和电源注入功 率的变化都会引起电网节点的电压波动。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引起电压波动根 本原因是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波动,下面将分析并网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波动引 起电压波动的机理。 图 2 2 为分布式电源并网示意图,在等效过程中忽略配电网中其他节点的影响 只考虑该分布式电源于网点处对配电压电压的影响, 同时为了分析出电压波动的 本质忽略分散的无功补偿装置,其中 U 1为机组出口电压相量;U 2为电网电压相量,Z 为线路阻抗,S为线路上流动的功率相量,其中: Z = R jX S P jQ 取 U2与实轴重合,其向量图如图 3 3 所示(1(1- -1 1)

5、 (1(1- -2 2) 图 2 分布式电源并网等效电路 电压波动也是向量,由两个分量 U U 和 组成,分别为电压降落的纵分量 和横分量,即: U PR QX U2 PX QR U2 则电压波动为: du +丿禹=(+笃严+j严;QR) Uy 由于分布式电源多采用电力电子装置并入配电网, 且与负载相距很近,没有 长距离传输过程。因此与大电网相比,含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有一些不同, 并 相应地需对传统电力系统分析方法进行修正。 从表可以看出,对于中高压传输线,系统呈现电抗特性: XRXR,故电阻 R R 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以低压为主的含有 DGDG 的配电网,系统其呈现阻性:RXRX, 故电

6、抗 X X 可忽略不计. . 则有: 则有: U Ui = U= U2+ + 目 Z Z U2U2 U2U2 可得: P_$Q 5 皿图 3 电力线路的电压向量图 日十 S 电压波动幅值为: 考虑分布式电源的有功远大于无功,即 P Q,可将式进一步化简为 PR dU U2 由式可见,配电网的电阻 R R 和电网电压 U U2恒定,则分布式电源的电压波动 主要决定于有功功率的波动。 即: dU K?dP 式中:K R/UK R/U2。 验证结果经过多次验证具有通用的准确性, 在实际工况下具有一定的使用价 值。为进一步分析不同 DGDG 对馈线负荷电压的影响,定义系统电压稳定性指标如 下: | 厶

7、 M 4( A? - + (蜜 + RP) i = max(厶,厶*丄心) 此指标较之其他指标更能体现出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电压质量的影响。 在实验仿真中引入四个分布式电源,当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考虑各 DGDG 不主动参与电压调节,除光伏电池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式进行工作输出外, 其余分布式电源控制模式均采用定功率模式,仿真模型图如图 4 4。 图 4 系统 MATLABSimulink 仿真图 功率分布式电源有功出力恒为 2 2. 25MW25MW,其有功出力为总负荷的 4545%,负 荷采用静态恒功率负荷。逆变器型 DGDG 采用输出特性较好的燃料电池模型, 运行 在额定功率因数。 考

8、虑不同 DGDG 分别安装在馈线首端 Bus2Bus2、馈线中部 Bus6Bus6 和馈线末端 Busl2 Busl2 这三种情况。三种情况下对负荷电压质量的影响情况与无 DGDG 时做了对比,仿真 结果如下:( (图中 0 0, 1 1, 2 2, 3 3分别表示无 DGDG 接入、接入逆变器型 DGDG、接入同 步电机型 DGDG 和异步电机型 DGDG 的情况) ) 1.5 UM) 孝0J5 * IUW (b)馈线首端 Bus2 接入不同 DG 引起的变化 (c)馈线末端 BuslO 接入不同 DG 引起的变化 图 5 安装位置变化时不同 DG 对电压质量的影响 由于标幺值计算的特殊性,

9、各节点的标幺值与基准值的偏差即为电压偏差, 利用电压偏差比上额定电压即可获得电压改善率。 由图 5 5 知,不论 DGDG 安装在馈 线首端、中部还是末端,逆变器型 DGDG 对配电网电压支撑作用最大,然后是直驱 同步电机型 DGDG,它们都能显著改善配电网电压质量,而异步电机型 DGDG 降低了 配电网电压质量,定义加入分布式电源后电压变化值与未加入前电压比值为电压 改善率。对于不同馈线上的节点,由于 PCCPCC 点的存在使分布式电源的作用力无 法直接穿越 PCCPCC 节点对其产生影响,故而其电压质量变化很不明显。不同 DGDG 对馈线负荷电压的影响情况详见表。验证结果经过多次验证具有通

10、用的准确性, 在实际工况下(b)馈线中部 Bus6 接入不同 DG 引起的变化 坦M#M科 1 1 3 A $678 4 10 H 11 l3 M 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表 3 不同 DG 对馈线负荷电压的影响 异步电机型 DG 逆变器型 DG 电压平均 改善率 电压稳定 性指标 电压平均 改警率 电压稳定 性指标 馈线筲端 -048% 0.019995 0.93% 0.019998 馈线中部 -7.06% 0.016891 83% 0.016827 馈线末端 9.50% 0.007151 10.38% 0.01H18 由表 3 3 分析知,DGDG 安装位置从馈线首端到末端变化时,逆变器型

11、DGDG 对负 荷电压的改善作用增强,系统电压稳定性也逐渐提高。而异步机型 DGDG 对负荷电 压的影响却明显不足,这是因为正常运行时,异步电机型 DGDG 的惯性系数较大, 从而降低了馈线上各负荷的电压质量。 因此,异步电机型 DGDG 接入系统时需配置 一定的补偿设备来加快反应速度。 验证结果经过多次验证具有通用的准确性, 在 实际工况下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DGDG 安装位置从馈线首端到末端变化时,同步机型 DGDG 和逆变器型 DGDG 的电 压改善作用逐渐增强,是因为馈线末端距平衡节点电气距离长且其短路容量较 小,因此同样的DGDG 出力便会产生更大的电压变化。 以上几种情况均可视为

12、单 D DG G 集中接入时 DGDG 对电压质量的影响,下面考虑 DGDG 总出力不变,多 DGDG 分散接入时 DGDG 对电压质量的影响。以逆变器型 DGDG 为 例,考虑在馈线中部 Bus6Bus6 接入有功出力恒为 2. 25MW2. 25MW 的逆变器型 DGDG,分散接 入设置以下三组: 在 Bus2Bus2、Bus4Bus4、Bus6Bus6 分别接入有功出力恒为 0.75MW0.75MW 的逆变器型 DGDG; 在 Bus7Bus7、Bus9Bus9、BusllBusll 分别接入有功出力恒为 0.75MW0.75MW 的逆变器型 DGDG; 在 Bus3Bus3、Bus6B

13、us6、Bus9Bus9 分别接入有功出力恒为 0.75MW0.75MW 的逆变器型 DGDG。 不同情形下 DGDG 对电压质量的影响做了对比,仿真结果如下: 由图 6 6、图 7 7 仿真结果知,集中接入时 DGDG 对馈线负荷电压的改善作用小于 各分散接入方式,而各分散接入方式下 DGDG 对负荷电压的改善作用亦不同。 对于 不同馈线上的节点,由于 PCCPCC点的存在使得分布式电源的作用力无法直接穿越 PCCPCC 节点对其影响,故而其电压质量变化不明显。各接入方式下馈线负荷电压 指标对比如表所示。验证结果经过多次验证具有通用的准确性, 在实际工况下具 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表 4 DG

14、 分散接入时馈线负荷电压指标对比 DG接入方式接入方式 集中 分散分散 分散分散 分散分散 H压平均改善率压平均改善率 6.18% 6,90% S.96% 电压稳定性指标电压稳定性指标 0.015527 0,012849 0,009693 0*010732 由表 4 4 知,各分散接入方式较集中接入的电压平均改善率高, 电压稳定性也图 6 多 DG 分散接入时引起的电压变化 1 1 1 1 Fo.fl,fl.uo.Fo.fl,fl.uo. 好;各分散接入方式中分散下 DGDG 对负荷电压的平均改善率最高,电压稳定性 也最好。表明:多 DGDG 分散接入时,DGDG 对馈线负荷电压的改善作用优于

15、集中接 入,且分散接入的位置越靠近馈线末端对电压改善作用越明显, 这和单 DGDG 接入 时越靠近末尾对线路电压改善率越高的结论相符合。 验证结果经过多次验证具有 通用的准确性。 以逆变器型 DGDG 为例,通过改变出力进一步研究对配电网电压的作用。 考虑 在馈线末端Busl2Busl2 接入 4 4 台额定有功出力为 2 2. 25MW25MW 的逆变器型 DGDG,分别就 逆变器型 DGDG 出力 0 0、3333%、6767%、100100%情况进行分析,仿真结果如下。 图 8 逆变器型 DG 出力变化时引起的电压变化 0加 - * - i -i - i - 1- 1 - 1 - 1 I

16、 I I - 1 - -J - 0 I 2 J J S 7 H 4 10 II 12 U 14 1$ I I A 0I I A 0- -0 0 由图&图 9 9 仿真结果知,随逆变器型 DGDG 出力的增加,其对馈线负荷电压 的改善作用逐渐增强。对于不同馈线上的节点,由于 PCCPCC 点的存在使得分布式 电源的作用力无法直接穿越 PCCPCC 节点对其产生影响,故而其电压质量变化很不 明显。逆变器型DGDG 出力变化时馈线各负荷电压指标如表所示。 表 5 逆变器型 DG 出力变化时馈线负荷电压指标对比 逆变器型逆变器型 DG Li力力 0 33% 67% 100% 电压平均改善率电压

17、平均改善率 0 7.00% 8.76% 10.58% 电压稳定性指标电压稳定性指标 0.019931 0.015068 0,012907 0.0 H 001 由表 5 5 知,逆变器型 DGDG 出力从 0 0 到 100100%逐渐增加时,电压平均改善率逐 渐升高,系统电压稳定性也越来越好。表明:在不改变逆变器型 DGDG 安装位置时, 对负荷电压的支撑作用由出力决定,出力越大,其对馈线负荷电压的支撑作用越 大,系统电压稳定性也越好。验证结果经过多次验证具有通用的准确性, 在实际 工况下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配电网中电流质量参数指标主要表现在分析谐波电流的特性, 而谐波电流占 有率是常用的对

18、谐波研究的工具,所以本节主要通过研究谐波占有率来反映配电 网电流质量。参考对电压的分析,为了分析结果统一,所有分布式电源仍然采用 逆变器并网形式,针对 DGDG 安装位置不同而引起配电网中谐波电流变化,假设 DGDG 数量没有变化,并且保持每个 DGDG 容量不变,只改变它们在网络中的位置。 表显示的是各 DGDG 的装设位置信息。 表 6 DG 位置变化的信息 方案方案 DG】 DG2 DG 厂厂 DG4 沿线分布沿线分布 i 5 7_ 飞 首端集中首端集中 1 1 1 1 中间樂中中间樂中 5567 末端集中末端集中 11 11 12 12 根据表 6 6 给出的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在 M

19、ATLAB MATLAB /SimulinkSimulink 中进行分析 可获得如图1010 表示的馈线沿线各负荷节点的谐波电流畸变率值。 从图 1010 可以看出:(1 1)总容量相同的 DGDG,其位置越接近线路末端,馈线沿 线各负荷节点的电流畸变越严重。反之,DGDG 越接近系统节点,对系统造成的谐 波影响越小;(2 2)从减小谐波畸变的角度来看,DGDG 并不适宜在末节点接入系统, 相反,可选择在线路接近系统节点处和馈线中间位置的组合; (3 3)对于不同馈线 上的节点,由于 PCCPCC 点的存在使得分布式电源的作用力无法直接穿越 PCCPCC 节点 对其产生影响,故而其电流质量变化

20、很不明显,验证结果经过多次验证具有通用 的准确性。 由于逆变器型 DGDG 接入系统后,谐波问题比较突出,因此研究仅针对逆变型 DGDG。4 4 台DGDG 分布的位置为:节点 3 3 接入 DGlDGl,节点 5 5 接入 DG2DG2,节点 7 7 接入 DG3DG3,节点 9 9 接入 DG4DG4,容量分布情况见表 7 7。 表 7 各方案 DG 容量分布情况 方案编号 DG1 DG2 DG3 DG4 0 0 033 0.67 0 1 0J1 0.33 0.33 1 0.67 1 0.33 1 1 1 通过仿真可获得容量变化后配电网谐波电流占有率的分布如图1111 图 10 不同 DG

21、 接入位置配网谐波情况 .9.7.9.7唐.3.|.3.|白+.5.5占 I I i 1 1 I I & & o Go G- - 图 11 不同容量 DG 接入后配网后谐波情况 从图 1111 可以看出:在不改变 DGDG 接入位置的情况下,馈线上的谐波畸变率 由 DGDG 总容量决定,总容量大,同一馈线沿线各负荷节点电流谐波畸变率明显, 当容量大于到一定值时,某些畸变严重节点的谐波电流超过标准规定的谐波电流 畸变率的限值。对于不同馈线上的节点,由于 PCCPCC 点的存在使得分布式电源的 作用力无法直接穿越 PCCPCC 节点对其产生影响,故而其电流质量变化很不明显。 验证结

22、果经过多次验证具有通用的准确性,在实际工况下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分布式电源之间位置关系或者出力关系发生变动时,均会导致电流质量的变 化,实际上当配电网中的多个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同时独立地进行并网运行时, 逆 变电源都是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当成单输入单输出系统来控制, 然而此时多逆变 电源间的交互影响不能忽略。单逆变电源独立运行时好的控制方法在多个逆变电 源同时运行时效果会明显变差。 分析时需要首先求得系统输出和输入之间的传递函数矩阵 G(0)G(0)。考虑如图 1212 所示的等效简化电路。 3 3 * M 5 T 1J 11 12 13 M 15 4l4ld d 和 M M 丿 3 3 I I

23、 o o a a O gO g 图 12 等效简化电路 图 1212 中:i is以为非线性负荷等效谐波源,位置靠近分布式电源 1 1,将 2 2 个逆 变型分布式电源等效成谐波注入源记 i ici和心;R Ri和 L Li, R R2和 L L2为等效线路谐 波阻抗;R R3和 L L3,R R4和 L L4为分布式电源处等效谐波阻抗;R Ri和 L Li为谐波源处 等效谐波阻抗。选择谐波源处电压 U U 作为系统的输出,谐波电流 i iC1和 i iC2作为系 统的输入。对图 1212 电路列微分方程如下:nN.T di,勺 _ 甘 _ R 萨 h h di U % _ 勺-R&

24、di LA 您兔-Rh =: dt h I 4 曲;u - ( 1 1- -3 3) _ dt Lt _ * 小f叫十L+J u -农机+5 + +5 + “卜 此外,图 1212 中电流把 i iC1和 i ic2由分布式电源的逆变器控制方式决定, 采用基 于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谐波等效方法,以分布式电源源 1 1 为例建立数学模型如图 1313 所示。 G沖号 - : G 旳, _* 1 I : 图 13 分布式电源谐波数学模型框图 图 1313 中:G G1(s(s) )为谐波检测环节的传递函数,谐波增益为 I I,基波增益 0 0: GF(S ) )为谐波电流生成环节的传递函数,可以等效

25、成时间常数很小的一阶惯性环 节;k k 为补偿系数,完全补偿时 k k 1 1 ; ic(s)为逆变器直接输出的补偿电流;ii(s) 为谐波源 1 1 检测到的本地负载中流过的谐波电流;iio(s) ic(s) is(s),不等于实 际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 ii(s)。 考虑到逆变器中 LCLC 滤波器电容支路的分流作用,iio(s)与 ii(s)之间的传递函 数GZ (s s)可以近似的表示如下: 厶 W + &CS + 1 (I-4) 式中:C C 为滤波器电容。 综上可得分布式电源 I I 的闭环传递函数 G Gci(s(s) )为: G (孚)= - %、 - (I-5) 同理,

26、 可求得分布式电源 2 2 的闭环传递函数GC2(S)。 对式做 LaplaceLaplace 变换并 将由 G Gci(s)(s)和 G GC2(S(S) )确定的电流关系代入,可得多逆变器谐波时系统的传递函数 矩阵为: 1 + Gr2( (5) ) 则 RGARGA 的表达为: 也二 G(0) g (G丁 =入 入 (I(I- -7)7) 式中:i和2为参数, 表示 HadamardHadamard 积, 表示矩阵的广义逆。 RGARGA 描述的是当其他谐波源加入时对原控制回路的影响, 1反映分布式电 源 l l 受分布式电源 2 2 的影响程度,2反映分布式电源 2 2 受分布式电源 1

27、 1 的影响程 度。 氏+ (駕+厶声) 必+妇占+ +厶訂 (I(I- -6)6) 由式和式可以看出,RGARGA 由 G(0)G(0)决定,而 G(0)G(0)的值与图电路中的阻抗参数 有关。令G(0)=gG(0)=gi,g g2 ,图 1414 给出了 g g2=5=5 时 RGARGA 参数随 g g2变化的仿真结果。 图 14 影响系数关系曲线 1或2越接近 1 1 说明分布式电源产生的谐波电流受其他分布式电源的影响 越小,从图1414 中可以看出,2 2 个分布式电源之间始终存在交互影响。 此外,1和 2和始终为 I I,这是由 RGARGA 矩阵的性质决定的。图 1414 中随着

28、 g g2的增大,1逐 渐减小,2逐渐增大,说明分布式电源 1 1 受分布式电源 2 2 的影响越来越大,分 布式电源 2 2 受分布式电源 1 1的影响越来越小,即分布式电源 2 2 接入点越来越远离 分布式电源 1 1,与上述仿真结果相符合。当 g g1 g g2时,2 2 个分布式电源之间的影 响程度是相同的。综上,分布式电源之间始终存在交互影响, 交互影响的大小由 分布式电源之间电路的具体阻抗参数决定。 另外,分布式电源并网后会对原线路上的电流起到助增作用, 使该段线路的 短路容量提高。短路容量的水平会对电压波动和闪变造成影响。 同时短路容量的 高低也会对系统中的谐波造成影响。分布式电

29、源渗透率的提高,负荷的频繁投切, 将会引起电压暂降频次的提高,会对感应负载造成更大的冲击,并且短路容量的 增大会改变电压暂降的程度。 通常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系统大部分采用电力电子装置实并网, 电力电子装置 会产生的电压电流谐波,甚至电网不对称故障产生的负序电压以及电网自身的电 压谐波,与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站变流器相互作用, 将导致变流器产生附加谐波电 流。当大电网具有足够的备用容量和调节能力,一般不必考虑分布式新能源发电 站功率波动引起的频率偏差,而主要考虑功率波动引起的电压波动和闪变。 2.1 DG2.1 DG 接入谐波影响分析 m 叮II.6II.4毗 谐波指配电网中一个频率是基波的正整数倍数

30、的周期性正弦波形分量。 如公 式所示,可用各次谐波的含有率 THDTHDh来描述配电网中谐波等相关参数。 配电网中用户负载的非线性是引起谐波电流的最常见原因。 非线性表示负载 阻抗随时间、温度等其他参数而变化,导致回路中电容器、互感器等元件因过流 或过压损坏;也有可能是使继电保护装置损坏出现不操作或者误操作; 谐波也会 使电网中电气设备利用率下降,大幅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谐波电流还会降 低功率因素,降低配电网效率。第 h h 次谐波含有率的定义是周期性交流量中含有 的第 h h 次谐波分量的方均根值与基波分量的方均根值百分比: THDh= 100% (1-8) Ii 式中,Ih与Ii分别表

31、示电能信号数据的 h次谐波与基波有效值。 分布式新能源发电主要通过两个途径给系统带来谐波: 一是电机本身所装备 的电力电子装置,此外,电机并联补偿电容器也会和线路电抗产生谐振。 由于谐 波的不固定性,会随着电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配电网运行时谐波电流一旦被放 大发生谐振后,对电力系统的危害极大。 由于并网光伏逆变器的绝缘栅双极型功率开关 (IGBTIGBT)的物理特性,以及采 用脉宽调制控制方法的逆变器自身特点,并网光伏电站运行时会产生相应的电压 电流谐波,且由光照强度变化(如自然光照强度变化、浮云的阴影效应、物体的 阴影效应等)引起光伏电站输出功率的波动间歇变化以及光照不对称都会引起谐 波污染

32、。图为并网光伏发电站在晴转多云天气的实测电流谐波畸变率曲线, 可见 在出力较小的凌晨和傍晚时电流谐波畸变率较大, 中午多云时电流谐波畸变率也 有所突增。 图 15 新能源发电站总电流谐波畸变率 2.2 DG2.2 DG 接入电压闪变分析 电压的波动是一种物理现象,具体指配电网中供电电压的有效值发生了一次 或者连续发生的变化。闪变是指人对灯光亮度改变的一种心理感觉, 是由灯光亮 度发生改变所引起的不稳定感。例如用户家里同时使用白炽灯、 洗衣机、电冰箱 等,如果这些电器都使用同一电源,很有可能造幅值波动现象成供电电压出现幅 值波动现象,进而白炽灯灯光出现闪烁。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 S S,启动电机

33、 M M 时,电路中容易出现冲击电流 I Irms,此时公用配电网的阻抗就会导致白炽灯两端电压下 降,电压下降就会引起白炽灯亮度发生变化, 即使电压波动很小, 亮度变化也很大,这种现 象就是闪变。 图 16 波动以及闪变电路现象示意图 2 50H1 4 6 8 10 12 U 16 18 20 22 24 Mi R R 6 6 4 4 2 2 光伏发电站的输出功率随光照强度和温度波动变化, 图为某地 6MW6MW 光伏并网 发电站接入电网时,发电站与电网公共连接点在 24 24 h h 时间的相电压波动曲线, 图中 C C 相电压波动大于 A A 和 B B 相,且 C C 相电压波动多次超出

34、 4%4%艮制。通常新能 源发电站所接入的电网短路容量越大,贝憔明该配电网络越坚强,新能源发电站 的功率波动以及启动和停机引起的公共接入点的电压波动和闪变就越小。 若新能 源发电站接入的电网较薄弱时,则在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并网点和电压等级。 分布式小水电本身没有调节性水库, 其出力受季节、气候、水势影响较大。 发电机组的起动还会改变线路的潮流分布, 使原来单一的放射性配电网变为有 多个电源接入的复杂电网,从而加大了电力部门调压的难度,调节不及时或调节 失误会使电压超标。 垃圾发电是把各种垃圾收集后,进行分类处理。 第一步是对燃烧值较高的 进行高温焚烧, 同时彻底消灭其中病原性生物和腐蚀性有机物等,在高温焚烧 的过程中,产生高温蒸汽,从而推动涡轮机转动,使发电机产生电。 第二步对 不能燃烧的有机物进行发酵,进行厌氧处理,然后干燥脱硫,产生甲烷气体后再 经过燃烧,产生蒸汽从而发电。 经过焚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