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前言1.1 工程概况受甲方北京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委托,我组承担了北京林业大学柏儒苑小区6#、7#、8#楼工程勘察工作。拟建的“北京林业大学柏儒苑小区楼房”工程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肖庄,清华东路以北、荷清路以东、学清路以西,已建建筑物 东北侧。建设规模约13369平方米。拟建建筑物平面分布及尺寸详见”勘探点与建筑物平面布置图”,其相应的高度、结构类型及地下室情况:根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本工程由住宅楼和地下车库两部分组 成。住宅楼部分包括6#、7#、8#楼,地上1314层,地下3层,地下连续墙结 构,基础埋深为由00标高下约12.00m;地下车库部分为地下3层,框架结构, 基础埋深为
2、由00标高下12.00m,其设计室内i0.00标高尚未确定,如下表1所 示:表1建筑物工程特性建筑物名称建筑物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烈度地上层数高度(m)地下层数基础埋深(m)上部最大何载(kN/m2)6#楼二级81339.0310.01957#楼二级81442.0310.02108#楼二级81442.0310.0210纯车库二级800310.045根据建筑工程安全等级、建筑场地等级、建筑地基等级综合评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应定位乙级。1.2 场地现状、场地环境及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1.2.1 场地现状、场地环境据现场踏勘,拟建场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肖庄,清华东路以北、荷清路以 东、学清路以西
3、,已建建筑物东北侧。拟建场地基本平整,地面标高1.72.0m, 三通一平”基本实现,具备施工条件。1.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对已有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在本次勘探深度范围内(最深25.50m)地 层,按成因年代可划分为人工堆积层、 新近沉积层和第四纪沉积层三大类, 并按 岩性及工程特性进一步划分为6个大层及亚层。现分述如下:表层为人工堆积之厚度为0.803.20m的粘质粉土填土、砂质粉土填土层 及房渣土、碎石填土1层。人工堆积层以下分布有厚薄不均的新近沉积的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层,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1层及粘土、重粉质粘土2层。新近沉积层及局部人工堆积层以下为第四纪沉积的粉质粘土、 重粉质
4、粘土 层,粉砂、细砂1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2层及粉质粘土、粘质粉土3层; 粘质粉土、粉质粘土层,砂质粉土、粘质粉土1层,粉砂、细砂2层及粘土、 重粉质粘土3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1层,粘土、 重粉质粘土2层及细砂3层;卵石层及细砂、中砂1层。1.2.3 水文地质条件在场地深度范围内(25.50m)已测得3层地下水,现场实测的各层地下水水 位及类型参见表2:表2地下水情况序号地下水类型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m)标高(m)1台地潜水1.403.5044.1546.086.006.40 (施工影响)40.8141.61 (施工影响)2层间水10.9013.5034.2436.3
5、610.8012.8034.6736.663层间水(局部具承压性)16.2018.1029.5531.6220.1022.0025.6127.37工程场区台地潜水的天然动态类型属渗入蒸发、 径流型,主要接受大气降水 入渗、地下水侧向径流及管道渗漏等方式补给, 以蒸发及地下水侧向径流等为主 要排泄方式;其水位年动态变化规律一般为: 6月份9月份水位较高,其它月 份水位相对较低,其水位年变化幅度一般为 12m。场区层问水的天然动态类型属渗入径流型, 主要接受地下水侧向径流等方式 补给,以地下水侧向径流为主要排泄方式。根据“北京市区浅层地下水长期观测网”中的资料及相关成果图件,拟建 场区1959年及
6、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均接近自然地面。1.2.4 方案编制的依据(1)建设方提供的柏儒苑地勘工程招标文件和北林大柏儒苑工程平面 图;(2)搜集临近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3)现场踏勘所了解的场地情况及场地环境;(4)现行国家有关勘察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见表 3:表3本工程应执行的勘察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规范类别规范名称规范编号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GB50011-200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 版
7、)行业标准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国家计委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 10号工程勘察收费标准(2002修订本)二、拟建物地基基础预分析根据地层条件拟采用箱型基础,现从以下两方面考虑是否需要进行地基处理或者采用桩基础2.1天然地基承载力该场地层粘质粉土、粉质粘土,土质较好,层厚2.6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fa Mb b Md md McCk(2-1)式中:fa 计入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影响的
8、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ck基础下,1倍基础宽度范围内土的粘聚力标准值,kPa;k基石下,1被基础宽度范围内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Mb、Md、Mc 承载力系数,见表 4;b基础底面宽度,大于6m时按6m取值,对于砂土小于3m时按3m取值;d 基础埋置深度,m; 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在填方平整地区,可自填土底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才完成时,应 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基或筏基时,自室 外地面标高算起;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 高算起;基底以下土的天然容重,地下水位以下用浮容重,kN/m3;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容重,地下水位以下用浮容重,kN/
9、表4承载力系数Mb、Md、Mc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k (° )MbMdMc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k (° )MbMdMc001.003.14220.613.446.0420.031.123.32240.803.876.4540.061.253.51261.104.376.9060.101.393.71281.404.937.4080.141.553.93301.905.597.95100.181.734.17322.606.358.55120.231.944.42343.407.219.22140.292.174.69364.208.259.97160.362.435.00385
10、.009.4410.80180.432.725.31405.8010.8411.73200.513.065.66根据所给资料,可得 Mb 0.57, Md 3.3, Mc 5.9,20.3, m 10.3,ck 28。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0.57 15.9 6 3.3 10.3 10 5.9 28 559.5kPa基底最大压力N Fp N一F 1.5 10 14 20 10 410kPaAfa p所以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条件。2.2沉降验算以7#楼为例,按分层总和法进行沉降计算。1)计算地基土的自重应力sd 19.6 2 9.4 2 19 3 20.3 3 158.9kPa2)基底压力计算N
11、Fp1.5 10 14 20 10 410kPaA3)基地附加应力计算p0 p sd 410 158.9 251.1kPa4)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J789计算地基沉降量,计算如下表5地基沉降量计算表zL/Bz/B二iZiiZi1zi1Esipo S' p ( izi Esii 1z 1)SS'(m)(kPa)(cm)(cm)04.70101.99102004.904.9020.1360.9951.991.97102004.859.7540.2730.9903.961.818134003.4113.1660.4090.9635.7781.638134003.0716.23
12、80.5460.9277.4161.504134002.8219.05100.6820.8928.921.34134002.5121.56120.8190.85510.261.192134002.2323.79140.9550.81811.4520.662650000.2624.0515.21.0370.79712.114综上所述,天然地基满足要求,可以直接采用箱形基础三、勘察工作量布置3.1 勘察工作量布置的原则3.1.1 勘探点间距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4.1.15规定:详勘阶段、地基复杂 程度中等,勘探点间距:1530m。宜按建筑物周边或角点布置,对无特殊要求 的
13、其他建筑物可按建筑物或建筑群的范围布置。综合各方面因素,最终确定出的勘探点布置详细位置,见纲要附图。3.1.2 勘探孔深度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4.1.18规定:对高层建筑和需作 变形计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 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到稳定分布的地层。根据计算,得到变形计算深度为15.2m,所以按照规范,控制性孔深取16m, 一般性勘探孔孔深取10m。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5.7.8规定:对于桩基和基础埋深 大于5m的天然地基,地震液化的判别深度应增加至 20m,并且
14、布置的勘探点不 少于3个。所以,选¥ K01、K16、K36这3个孔作为地震液化的勘探孔,孔深为20m。3.1.3 取样及试样要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4.1.20规定: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 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 6件(组);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 厚度大于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另外采取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数量,应按建筑地基复杂程度确定, 宜占总数的1/3至1/2。所以,取土标贯孔选择 13 个,即 K01、K03、K06、K08、K09、K11、K14、 K16、 K20、K29、K31、 K34、K36;取土
15、孔选择 6 个,即 K17、K19、K21、K23、 K25、 K27。3.2 具体勘察工作量布置勘探孔按建筑周边和角点安排,具体工作量布置见下表4所示:表4勘探点工作量布置项目孔深(m)工作量(个)合计(个)备注控制性孔161039拟建地卜室为3层,基础埋深约10m203一般性孔1026标贯试验根据土层情况每隔1.5m做一次,并要求标贯试验第一点离孔泥面 不得大于1m。现场钻探时取样拍照,并采取扰动样做室内试验。计划一般性孔取土样30 (6X 5)件,控制性孔取土样 97 (10X7+3X9)件 共计取土样127件;布置取水试验孔2个,即K09、K29;静力触探孔8个,预 计进尺10m。四、
16、现场勘察基于勘察目的与要求,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本次现场勘察拟采用钻探取样、 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现场渗透试验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勘察和评价。4.1 钻探4.1.1 钻探目的摸清土层和基岩的构成、分布和埋深,测定地下水,取样并作为原位点测试 加以利用。4.1.2 钻探数量和位置13 个控制孔 K01、K03、K06、K08、K09、K11、K14、K16、K20、K29、 K31、 K34、K36, 6 个取土孑L K17、 K19、K21、K23、 K25、K27,乘U下的 11 个 一般性勘探孔,都进行钻探。4.1.3 使用设备和钻探方法深孔采用XY-150型工程钻机,水位以上采用干法
17、钻进,重锤少击法取土,当遇地下水时采用泥浆护壁、回转钻进并取土,采用单动双管全断面取样器。遇到局部承压水孔段的时候,每次进尺应较岩芯管长度小0.1 m以上,防止发生烧钻、埋钻事故,钻进中要配备专用高压注水泵,保证停钻不停泵。要经常用注水 泵,正循环钻进必须大于孔内水压的压力向孔内注水,严防孔底无水打干眼。若钻进过程中出现孔壁坍塌或缩径等必须采用跟管钻进。钻探回次进尺< 2.00m,岩芯采取率:粉质粘土、粘质粉土 80%砂土 >70%4.2 取样4.2.1 取样目的为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提供原状土样和水样。4.2.2 位置和数量13 个控制孔 K01、 K03、K06、K08、K09
18、、K11、K14、K16、 K20、K29、 K31、K34、K36,以及 6 个取土孔 K17、K19、K21、K23、K25、K27 每 2m 取 一次试样,在地层中必须取一次。4.2.3 取原状土样机具采用固定活塞式取土器取原状土试样。4.3 标准贯入试验4.3.1 标准贯入试验目的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规定确定粘质粉土、粉质粘土 的承载力,判断细砂土的液化趋势;根据经验确定基础底下(住宅楼基础埋深 3.00m,纯地下车库基础埋深12.00m)细砂土的密度和力学指标,判断沉桩的可 能性,确定桩侧土层摩擦力及桩端土层承载力。4.3.2 位置和数量在 13 个控制孔
19、 K01、K03、K06、K08、K09、K11、K14、K16、K20、K29、 K31、K34、K36中都进行标贯试验。4.3.3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符合 如下表5要求:表5标准贯入设备要求落 锤锤的质量(kg)63.5落距(cm)76贯入器对开管长度(mm)>500外径(mm)51内径(mm)35管 靴长度(mm)5076刃口角度(o)1820刃口单刃厚度(mm)2.5钻 杆直径(mm)50相对弯曲<1/10004.4 静力触探试验4.4.1 静力触探试验目的确定各土层的力学性质,即触探参数的大小和变化情况,按规范确定各土层的承载力,划分土层,为桩基设计、持力层选择和单桩承载力估算提供依据。4.4.2 位置和数量在 8 个孔 K4、K5、K12、K13、K18、K22、K32、K33 进行静力触探,具体位置见附图4.4.3 静力触探机具及要求静力触探使用ZJYY-20A型静力触探车,采用双桥探头,液压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保设备销售合同第三方担保与售后服务协议
- 《养老保障与子女监护权变更的离婚协议》
- 物联网产业园区信息共享与数据交换平台方案
- 土建工程预拌混凝土供应方案
- 矿产资源开发合同中的矿业权抵押担保分析
- 物流企业股权转让与供应链优化合作协议
- 旅游度假区物业挂靠接管与旅游服务协议
- 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 离异双方签署未成年子女房产监护权及抚养费支付协议
- 二手房买卖合同签订前注意事项及法律风险提示
- 金属学第三章
- 人工智能训练师(5级)培训考试复习题库-上(单选题汇总)
- 小学科学-哪杯水热教学课件设计
- 酒店明住宿清单(水单)
- 《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 应用技术推广中心 报告1212
- 教学第七章-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课件
- 应急值班值守管理制度
- 外国文学史-总课件
-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补充说明
- 房屋租赁信息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