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和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动素的影响_第1页
电针和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动素的影响_第2页
电针和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动素的影响_第3页
电针和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动素的影响_第4页
电针和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动素的影响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针和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动素的 影响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论文代发FD是慢性持续 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腹胀、嗳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烧心、 胸骨后隐痛或反胃等,病程超过12 周以上,经各项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一组消化内科的临床症候群 1。现代医学多采用促动力药、质子泵抑制剂、粘膜 保护剂和抗抑郁剂等药物治疗2,中医药多施以针灸和调理脾胃的方药,如调和脾胃之代表方剂半夏泻心汤。本研究观察了电针和半夏泻心汤单用及合用 对FD模型大鼠血浆、胃窦及下丘脑组织中胃动素(motilin , MTL含量的影 响,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动

2、物与分组 健康成年SD大鼠,共60只,体质量为180 250g,雌雄不拘,由安徽省全椒安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 可证:SCXK(苏)2002-0002。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 (常规饲养,未作任何处理)、模型组(夹尾刺激处理造模)、西药组(造模后给予2.82g kg-1 d-1枸檬酸莫沙必利水溶液灌胃治疗,连续 7 d)、电 针组(造模后给予电针治疗)、中药组(造模后给予中药灌胃治疗)、电针加中药组(造模后给予电针及中药灌胃治疗)。 1.2 药品与仪器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批号960101,由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提供;PCES控电针治 疗仪,由安徽中医学

3、院针灸经络研究所研制;MTLM免药盒,由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原北京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 1.3 FD 模型复制 参照文献 3介绍的方法,采用夹尾刺激引发大鼠打斗。结果大鼠出现紧张、 焦虑反应,进食量明显减少,毛色变暗、枯黄、不顺,与上述文献报道基本一 致,说明造模成功。 1.4 中药制备 半夏泻心汤水煎剂所用中药购自安徽中医 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房,经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中药教研室鉴定,均为正 品。生药剂量比例按原方根据文献4方法换算,取人用剂量(3.3g/kg )的10倍。药物以蒸储水煎煮30min,提取2次,合并煎液并过滤,水浴加热蒸发 浓缩为1g/mL,贮于冰箱中备用。造

4、模后以33g kg-1 d-1剂量开始给药,每 日 1 次灌胃,连续7 d 。 1.5 电针处理 造模后,将大鼠放置于特制的固定器内,动物保持清醒安静状态,根据" 大鼠穴位图谱"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华兴帮研究员等用模拟骨度法绘制而成),选取大鼠双侧"足三里"穴(ST36)为针刺穴位。实验开始时将大鼠左右后肢膝关节外下方(即腓骨小头下方)体毛除去,确定穴位(腓骨小头下方5mmt)后用苦味酸作标记,1寸毫针刺入。以 电针仪给予电刺激,频率为20100 Hz的疏密波混频刺激,输出电压 46 V,以大鼠下肢轻微颤抖为度,持续电针20min,每日1次,连续7 d

5、。1.6取材 禁食24 h ,取材前用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1.0g kg-1腹腔注射麻醉大 鼠后,进行标本采集。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 年第 24 卷第 5 期方正清,等.电针和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动素的影响 1.6.1 血液采集 打开 腹腔,由腹主动脉采血;取血1.5 mL 置于含 100g/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EDTA-2Nsj) 30和抑肽酶30试管中混匀,室温放置 20min, 4C、3 500r/min 离心20min,取血浆-20C保存,用于测定血浆 MTLB含量。1.6.2 胃、肠组 织采集 取近幽门部胃窦组织,用电子天平迅速称质量后以m胃组织:V生理盐水

6、二1 : 5的比例放入煮沸的生理盐水中继续煮沸3min,加入1mol/L冰醋酸0.5mL于匀浆器中制成匀浆,放置12h,再用相应体积的1mol/L NaHCO3中 和,4C、3 000r/min离心30min,取上清液,-20C保存,用于测定胃窦组织 中MTL的含量。取空肠起始段近端肠组织,迅速称质量后制成匀浆(方法同胃 窦组织),4C、3 000r/min离心30min,取上清液,-20C保存,用于测定肠 组织中MTL的含量。1.6.3 脑组织采集快速剥离大鼠脑组织,按照文献5 所标记的相应位置,在冰盘上切取大鼠下丘脑,迅速称质量后制成匀浆(方法 同胃窦组织),于4C、3 000r/min离

7、心30min,取上清液,-20C保存,用于 测定下丘脑组织中MTL含量。1.7检测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严格按照 试剂盒说明书方法进行。1.8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for Windows 11.0软件 分析。2结果 表1结果显示,模型组血浆、胃窦组织、空肠组织、下丘脑组 织中的MTL含量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或P< 0.01 );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浆、胃窦组织、空肠组织及下丘脑组织 MTL含量均显著性升高(P<0.01 );电针组胃窦组织 MTL量及电针组、中药 组下丘脑组织MTL含量与电针加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8、lt; 0.01 )。3 讨论FD发病机制较复杂,可能与胃动力障碍、胃感觉异常、胃肠电节律紊乱和社会 心理功能障碍等胃源性因素关系密切,其发病机制的研究焦点是胃肠动力学。 尽管FD可能为一组异常情况下的症状表现,但动力紊乱在其病理生理中具有重 要的意义。表1各组FD大鼠血浆和胃窦、空力及下丘脑组织中MTL量的比较FD患者中约50%伴有胃肠动力紊乱,有餐后胃排空迟缓和胃动力低下,或 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减低,胃肌电异常(节律障碍),幽门机能不协调, 并有肠道运动或胆道运动障碍等。胃肠运动障碍在FD中的发病作用已得到肯定。研究发现在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胃肠道壁粘膜内分泌细胞及中枢、外周和胃 肠道壁

9、内神经系统中存在MTL MTL是由2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生理功能 是促进消化道运动,加速胃排空,对胃肠运动尤其对消化间期移g复合运动(inter digestive migrating motor complex , MMC有重要调节作用, MTL 常在MMC相达到高峰,参与 MMC相收缩,被认为是一种消化间期激素6- 8。中医学将FD归入"痞满"、"胃痛"、"嘈杂"、"胃缓”等范畴。临床上以肝 胃不和多见,故本实验选择此类模型。董建华教授9认为FD应从肝脾胃论 治,脾虚是发病的基础,肝郁是发病的条件,胃气不降是引发诸症

10、的原因。健 脾、疏肝、降胃为基本治则。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中重要的和解方之一, 由七味药物组成,其中"半夏、干姜辛开而温,以散脾气之寒;黄苓、黄连苦泻 而寒,以降胃气之热;人参、甘草、大枣甘温调补,和脾胃,补中气,以复中 焦升降功能,此即辛开苦降甘补之法”,具有和胃降逆、开结除痞的功能,广泛 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治疗10。李蕙等11在实验中发现,肝胃不和型 FD 大鼠不仅存在独立的胃肠动力障碍,胃窦、十二指肠协调收缩次数也显著降 低,与胃窦、十二指肠收缩变化不一致有关,是肝胃不和型FD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并推测胃肠MMC相异常、胃肠协调运动障碍可能是肝胃不和型FD的发病机制之一。本研究结果

11、表明,模型组大鼠血浆和下丘脑及胃肠组织内MTL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 0.05或P< 0.01 ),提示模型组大鼠胃动力障 碍,胃节律紊乱,胃动力低下;由于结肠功能紊乱,动力障碍,可表现腹泻或 便秘样结肠动力传输改变12,与李惠等的结论基本一致。电针刺激足三里 穴、中药复方半夏泻心汤灌胃可改善 FD大鼠胃肠电节律,增强FD大鼠的胃电活动,有效地改善胃、结肠动力,协调胃、结肠运动12。而电针加中药联合干预组下丘脑组织MTL含量显著性高于中药和电针单因素干预组,提示电针 和中药对FD大鼠下丘脑组织MTL的调节有协同作用。各组FD大鼠血浆和下丘 脑及胃肠组织内MTL含量的变化,

12、提示电车+和平夏泻心汤对FD大鼠胃肠电的调整作用可能是通过刺激中枢和(或)外周释放 MTL而MTL乍为调节因子可传 递信息。针刺足三里穴后,针感传入到下丘脑特定结构中的胃动素能神经元以 及相关肽能神经和神经递质,再激活外周肠神经系统胃动素能神经元,启动胃 肠运动,改善协调胃肠运动。电针足三里穴和中药复方半夏泻心汤可调整血浆、胃肠及下丘脑组织中MTLTK平,改善胃运动功能,具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 探讨。 1 Gschossmann J M, Hanag S, Holtmann G.Epidemiological trends of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

13、dersJ .Dig Dis Sci , 2001, 19( 3):189.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胃肠动力学组. 我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流程和指南 J . 中华消化杂志,2000, 20( 4):264. 3郭海军,林洁,李国成,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动物模型研究 J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 9(3):141. 4徐叔云 . 药理实验方法学M . 第 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 1136. 5包新民,舒斯云.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 83. 6 Malagelada J R.Functionaldyspepsia.Insights

14、 on mechanism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J .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 , 1996, 25(1): 103. 7 Berstad A, Hausken T, Gilja O H , et al.Ultrasonography of the human stomachJ .Scand J Gastrointerol , 1996, 220(Suppl) : 75. 8周吕,柯美云胃肠动力学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51. 9王长洪 . 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教授学术经验系列之一: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论治经验J . 辽宁

15、中医杂志,1999, 26( 7):289. 10刘渡舟. 伤寒论诠解M .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96. 11李蕙,李国成. 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动素和 p 物质的表达及中药情志舒的干预作用 J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3, 11(1): 12. 12方正清,申国明,徐颖,等. 电针和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电图的影响 J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 24( 1): 14.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 FD)是慢性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 痛或不适、腹胀、嗳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烧心、胸骨后隐痛或反胃等,

16、病程超过12 周以上,经各项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一组消化内科的临床症候群 1。现代医学多采用促动力药、质子泵抑制剂、粘膜保护剂和抗抑郁剂等药物治疗2,中医药多施以针灸和调理脾胃的方药,如调和脾胃之代表方剂半夏泻心汤。本研究观察了电针和半夏泻心汤单用及合用对FD模型大鼠血浆、胃窦及下丘脑组织中胃动素(motilin , MTL含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动物与分组 健康成年SD大鼠,共60只,体质量为180 250g,雌雄不拘,由安徽省全椒安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 可证:SCXK(苏)2002-0002。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 (常规饲养,未作任

17、何处理)、模型组(夹尾刺激处理造模)、西药组(造模后给予2.82g kg-1 d-1枸檬酸莫沙必利水溶液灌胃治疗,连续 7 d)、电 针组(造模后给予电针治疗)、中药组(造模后给予中药灌胃治疗)、电针加中药组(造模后给予电针及中药灌胃治疗)。 1.2 药品与仪器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批号960101,由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提供;PCES控电针治 疗仪,由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研制;MTLM免药盒,由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原北京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 1.3 FD 模型复制 参照文献3介绍的方法,采用夹尾刺激引发大鼠打斗。结果大鼠出现紧张、焦虑反应,进食量明显减少,毛色变暗

18、、枯黄、不顺,与上述文献报道基本一致,说明造模成功。 1.4 中药制备 半夏泻心汤水煎剂所用中药购自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房,经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中药教研室鉴定,均为正品。生药剂量比例按原方根据文献4方法换算,取人用剂量(3.3g/kg )的10倍。药物以蒸储水煎煮30min,提取2次,合并煎液并过滤,水浴加热蒸发 浓缩为1g/mL,贮于冰箱中备用。造模后以33g kg-1 d-1剂量开始给药,每 日 1 次灌胃,连续7 d 。 1.5 电针处理 造模后,将大鼠放置于特制的固定器内,动物保持清醒安静状态,根据" 大鼠穴位图谱"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华兴帮研究员等用模拟

19、骨度法绘制而成),选取大鼠双侧"足三里"穴(ST36)为针刺穴位。实验开始时将大鼠左右后肢膝关节外下方(即腓骨小头下方)体毛除去,确定穴位(腓骨小头下方5mmt)后用苦味酸作标记,1寸毫针刺入。以 电针仪给予电刺激,频率为20100 Hz的疏密波混频刺激,输出电压 46 V,以大鼠下肢轻微颤抖为度,持续电针20min,每日1次,连续7 d。1.6取材禁食24 h ,取材前用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1.0g kg-1腹腔注射麻醉大鼠 后,进行标本采集。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 年第 24 卷第 5 期方正清,等.电针和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动素的影响 1.6.1

20、血液采集 打开 腹腔,由腹主动脉采血;取血1.5 mL 置于含 100g/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EDTA-2Naj) 30和抑肽酶30试管中混匀,室温放置 20min, 4C、3 500r/min 离心20min,取血浆-20C保存,用于测定血浆 MTLB含量。1.6.2 胃、肠组 织采集 取近幽门部胃窦组织,用电子天平迅速称质量后以m胃组织:V生理盐水二1 : 5的比例放入煮沸的生理盐水中继续煮沸3min,加入1mol/L冰醋酸0.5mL于匀浆器中制成匀浆,放置12h,再用相应体积的1mol/L NaHCO3中 和,4C、3 000r/min离心30min,取上清液,-20C保存,用于测定

21、胃窦组织 中MTL的含量。取空肠起始段近端肠组织,迅速称质量后制成匀浆(方法同胃 窦组织),4C、3 000r/min离心30min,取上清液,-20C保存,用于测定肠 组织中MTL的含量。1.6.3 脑组织采集快速剥离大鼠脑组织,按照文献5 所标记的相应位置,在冰盘上切取大鼠下丘脑,迅速称质量后制成匀浆(方法同胃窦组织),于4C、3 000r/min离心30min,取上清液,-20C保存,用于 测定下丘脑组织中MTL含量。1.7检测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严格按照 试剂盒说明书方法进行。 1.8 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 for Windows 11.0 软件分析。 2 结果 表 1 结果

22、显示,模型组血浆、胃窦组织、空肠组织、下丘脑组织中的MTL含量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 );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浆、胃窦组织、空肠组织及下丘脑组织MTL含量均显著性升高(P<0.01 );电针组胃窦组织 MTL量及电针组、中药 组下丘脑组织MTL含量与电针加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1 )。3 讨论 FD 发病机制较复杂,可能与胃动力障碍、胃感觉异常、胃肠电节律紊乱和社会心理功能障碍等胃源性因素关系密切,其发病机制的研究焦点是胃肠动力学。尽管FD可能为一组异常情况下的症状表现,但动力紊乱在其病理生理中具有

23、重要的意义。表1各组FD大鼠血浆和胃窦、空肠及下丘脑组 织中MTL含量的比较FD患者中约50%伴有胃肠动力紊乱,有餐后胃排空迟缓 和胃动力低下,或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减低,胃肌电异常(节律障碍), 幽门机能不协调,并有肠道运动或胆道运动障碍等。胃肠运动障碍在 FD中的发 病作用已得到肯定。研究发现在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胃肠道壁粘膜内分泌细胞及 中枢、外周和胃肠道壁内神经系统中存在 MTL MTL是由2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 肽,其生理功能是促进消化道运动,加速胃排空,对胃肠运动尤其对消化间期 移行复合运动(inter digestive migrating motor complex , MMC 有重要 调节作用,MTL常在MMC相达到高峰,参与 MMC相收缩,被认为是一种消化 问期激素6-8。中医学将FD归入"痞满"、"胃痛"、"嘈杂"、"胃缓”等范 畴。临床上以肝胃不和多见,故本实验选择此类模型。董建华教授9认为FD应从肝脾胃论治,脾虚是发病的基础,肝郁是发病的条件,胃气不降是引发 诸症的原因。健脾、疏肝、降胃为基本治则。半夏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