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交通运输)第二章H一五 时期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宁波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宁波市交通(港口管理)局编制人员名单一、领导小组组长:俞钢副组长:劳可军、孙时光、徐国光、张延、胡跃军、梁成初、王 玉荣、程启帆、刘龙江成员:汪月娥、常保平、阮敏、徐德明、郑尚权、董建、沈美凤、 葛更坚、王寅毅、赵铁卫、林岳忠、杭明升、竺本国、 冯华、张春波、胡铁权二、工作人员余劲、王爱荣、励娜、钱荣、胡文庭、叶龙、郭和明、蔡鹤立、李星华、马国安、常十军、金曙光、赵娜、郑嫦月、李赛峰、钟敏鸣、林鸿、刘学、石子威、杨爱珍目录第一章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评价1一、发展成就1(一)基础设施1(二)运输服务5
2、(三)支持保障13二、总体评价17(一)主要特点17(二)成功经验19(三)存在的主要问题21第二章十二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形势和需求 23一、形势分析23(一)经济社会发展23(二)发展转型升级24(三)区域协调发展24(四)城乡统筹发展24(五)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25(六)资源环境约束25(七)管理体制改革25二、需求预测26(一)公路客货运输量预测26(二)水路客货运输量预测26(三)公路水路运力发展预测26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28一、指导思想28二、基本原则28三、总体目标29第四章 十二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重点 31一、交通战略重点31(一)实施三大建设”战略
3、31(二)实施 三个一体化”战略31二、基础设施建设32(一)公路32(二)水路34三、交通设施养护35(一)公路养护35(二)航道养护38四、交通运输服务38(一)道路旅客运输服务38(二)道路货物运输服务39(三)水路运输服务40(四)现代物流发展42(五)运输装备发展43五、支持保障45(一)人才队伍建设45(二)法治建设47(三)科技创新49(四)信息化建设51(五)安全保障53(六)廉政建设54第五章十二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保障措施 57一、落实规划57二、注重协调57三、确保要素57四、加强宣传58五、完善政策59第六章附表60附表1宁波市高速公路建设“十二五”规划项目表 60
4、附表2宁波市干线公路建设“十二五”规划项目表 60附表3宁波市公路场站建设“十二五”规划项目表 60附表4宁波市水路建设“十二五”规划项目表 60附表5宁波市干线公路大中修“十二五”规划项目表 60附表6宁波市水路养护“十二五”规划项目表 60第一章“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评价“十一五”时期,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高强度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双重作用下,宁波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实现了连续跨越式发展。围绕把宁波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和 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宁波市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 设、交通运输服务和支持保障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一五”规划目标有望基本实现,主
5、要任务可以全面完成,为全市经济发展大 局做出了重要贡献。一、发展成就(一)基础设施预计“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累 计完成总投资591.5亿元,是“十五”期间总投资的1.8倍。其中,公 路将累计完成投资451.7亿元,水路139.8亿元,见图1-1和表1-1。图1-1宁波市“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投资情况表1-1宁波市“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投资情况预计表单位:亿元类别“十一五”规划投资(调整)“十一五”实际完成投资20062007200820092010(预计)合计较规划增加(%)公路高速公路310.456.2161.5649.8354.2362.5284.33-8
6、.40干线公路97.6328.7724.1228.9327.1632.42141.444.83农村公路44.676.7963.585.952.424.72-44.66公路场站4.570.30.30.240.240.21.28-71.99小计457.2792.0791.9882.5887.5897.52451.73-1.21水运沿海港口及航道104.620.110.9424.1532.2936.74124.2218.76内河港口及航道18.536.826.11.620.30.7315.57-15.97小计123.1326.9217.0425.7732.5937.47139.7913.53合计58
7、0.4119.62109.02108.35120.17134.99591.521.981、公路“十一五”期间,高速公路建设成绩斐然。建成杭州湾跨海大桥、大桥南连接线、绕城高速西段、大契疏港高速、舟山大陆连岛 工程金塘大桥宁波接线;完成杭甬高速宁波段拓宽改造;开工建设 绕城高速东段、象山港大桥及接线、穿山疏港高速公路;启动杭甬 复线高速公路、杭州湾大桥至杭甬高速连接线项目前期工作等。“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主骨架预计至 2012年基本形成。与此同时,干 线公路加快建设,农村公路进入联网建设阶段。预计至2010年,全市将新建干线公路978公里,新建农村联网公路1560公里,农村联网 公路总里程达到8
8、230公里。预计至2010年,宁波市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 10223公里,比2005 年增加2808公里,增长38%,公路网密度将达到102.7公里/百平方公 里。其中高速公路370公里,一级公路800公里,二级公路880公里, 三级公路1502公里,四级公路6059公里,较“十五”末均实现较大 幅度增长,具体详见图1-2,图1-3和表1-2。图1-2宁波市2010年(预计)公路总里程不同技术等级构成图1-3宁波市“十一五”公路网发展情况表1-2宁波市“十一五”公路网发展情况技术等级里程(公里)新增里程(公里)增长比例200520062007200820092010(预计)合计741589009
9、3209572988410223280838%(1)等级公路599381608645894092729648365561%高速公路22622632636637037014464%一级公路57464766671276980022639%二级公路65879681681887688022234%三级公路13681451145614641492150213410%四级公路2980485451955580576360593079103%(2)等外公路1608926861632612612-996-62%预计至2010年,公路运输场站将完成投资1.28亿元,新建成各类 客货运场站48个,建成农村客运停靠站
10、5000余个。2、沿海港口预计“十一五”期间,沿海港口累计将完成投资 124.2亿元,新 增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31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约1.4亿吨,其中新 增集装箱泊位12个,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约720万TEU。“十一五”规划中的港口重点建设项目北仑集装箱四期码头、大榭E港区2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大榭关外 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 大榭中油燃料油码头、大榭招商国际集装箱码头、北仑五期7#9#集装箱码头泊位等一批万吨级以上码头建设完成弁投入使用;航 道方面,象山港航道改造一期工程(3.5万吨级航道)竣工。3、内河水运预计“十一五”期间,内河水运累计将完成投资 15.由乙元,杭甬 运河二期工程(300
11、吨级)改造全线完成,三期工程(500吨级)完 成方案论证。预计“十一五”期间,用于航道疏浚、助航设施设置与维护以 及内河监控系统的投入资金约 1.3亿元,确保了通航安全和畅通。(二)运输服务1、运输生产情况(1)公路运输“十一五”期间,公路运输量持续增长。预计 2010年,全市完 成公路旅客运输量3.3亿人次,完成客运周转量130.1亿人公里,旅客 运输平均运距为41公里,均保持稳定增长。全市完成公路货物运输 量1.65亿吨,完成货物周转量155亿吨公里,货运平均运距为63公里, 货物运输量、货物周转量预计将分别占全省总量的12.5%、16.4%。(2)水路运输“十一五”期间,水路运输量快速增
12、长。预计 2010年,全市完 成水路客运量15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900万人公里,其中沿海客运 量130万人次,内河客运量25万人次;完成水路货运量1.22亿吨,货 物周转量1300亿吨公里,其中沿海货运量 1.19亿吨,内河货运量100 万吨,远洋运输量200万吨。“十一五”期间水路货物平均运距 1066 公里,客运平均运距18.8公里,与“十五”期间基本持平。(3)港口吞吐量“十一五”期间,港口吞吐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 2010年 宁波港货物年吞吐量达到3.5亿吨,较2005年增长30.2%;港口集装箱 吞吐量完成1100万标准多较2005年增长111.2%。图1-4宁波市“十一五”
13、公路水路客货运量情况图1-5宁波市“十一五”港口吞货物吐量情况图1-6宁波市“十一五”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情况表1-3宁波市“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量增长情况表运输方式计算单位200520062007200820092010 (预计)2010比2005增长年均增长数值比例数值比例数值比例数值比例数值比例数值比例公路客运显万人2757096.7%2812093.7%2954193.4%3013093.0%3154595.8%3300019.7%3.7%水路客运显万人1130.4%1210.4%130.30.4%1520.5%142.50.4%15537.2%6.5%公路客运周转量万人公里10404
14、1099.8%)10581099.8%121116;? 99.891 123269199.89b 1242710 998% 135600030.3%5.4%水路客运周转量万人公里1897.20.2%20340.2%2280.80.2%28680.2%2876.440.2%290052.9%8.9%公路货运显万吨1048060.5%1172555.3%1288954.7%1355054.4%1559456.1%1650057.4%9.5%水路货运显万吨5618.632.5%734934.7%8705.937.0%999340.1%1105039.8%12200117%16.8%公路货运周转量万吨
15、公里6448008.7%7191147.6%8120077.7%8567137.4%135130010.9%)1550000140%19.2%X路货运周转量万吨公里680621091.4%)86968692.4%977596-92.3%1074511292.6%1099954489.1%1300000091%13.8%港口吞吐品万吨26881309693451936185383843500030.2%5.4%2、服务水平(1)公路运输“十一五”期间,我市公路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明显。全市2946个行政村中,除5个海岛外,提前全部实现村村通班车,行政 村通车率由2006年初的97.6%提高到目
16、前的99.83%。客车实载率比规 划初期提高近一个百分点, 达到46.9%,公路货运车辆单车产量(年) 达到15.6万吨公里/车。预计至2010年,全市客运班线将达1175条。按班线类别分,省际班线238条、市际班线309条、县际班线225条、 县内班线403条;按里程分,800公里以上的90条、400-800公里的138 条、400公里以下的947条。日发班次达35659班,其中跨省班次占 1.4%、跨市班次占3.5%、跨县班次占15.6%、县内班次占79.5%。全 市高速快客班线达112条,每日发送619个班次。“十一五”期间,我市甩挂运输、集装箱运输、特种货物运输等专业化运输发展迅猛:甩
17、挂运车预计至2010年,全市牵引车将达1万辆,准牵引 总质量31万吨;全挂车达1万辆,准牵引总质量30万吨。其中牵引车、 挂车专用于集装箱运输的将分别占到 80%以上,列全省第一位。专用 于罐车的将占11%,列全省第二位。全市平均甩挂率预计为 1.013, 最高甩挂率将达1.26。集装箱运输。 预计至2010年,全市集装箱经营业户将达370 家,占全省总数的41%,平均每户集装箱经营业户拥有集装箱车辆数 为23辆左右。50家集装箱运输企业的车辆平均规模达到80辆。其中拥有10辆以上的企业占经营业户总数预计高于 60%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预计至2010年,全市共有危险货物运输经营业户将达96家,户
18、均拥有危运车辆21辆。全年完成危险货物 运输量将达1188万吨,周转量37200万吨公里。2007年7月,宁波市 危化品道路运输信息管理系统投入运行,这是国内首创的监管与信 息服务平台。(2)水路运输“十一五”期间我市航运企业运力结构调整继续深化,船舶规 模化、大型化、船龄年轻化发展趋势明显,航运企业平均船队规模 不断壮大。预计至2010年,我市航运企业将达120家,其中货运企业 110家(包括客货运兼营企业3家)、客运企业10家。沿海货运企业的 平均船队规模继续增长, 达到3.25万载重吨。全市拥有60万吨以上运 力的大型航运企业1家、10万吨以上的7家、5万至10万吨的5家。全 市运力的集
19、中程度提高,运力规模前10名航运企业的运力将占全市水运总运力的60%以上。我市航运企业开辟的航线覆盖国内沿海及长江中下游的各主要 港口,目前已经形成以煤炭、成品油、矿石、集装箱为主要货种的 专业化运输船队,这四类货种的运输量已占水运总运输量的75%左右,其中煤炭这一货种运量就占到全市总水路货运量的49.8%。3、运输装备(1)公路运输装备预计至2010年,全市营运大中型客车保有量将达4600辆。按客 运经营的类型分,班线客车 4000辆,旅游客车600辆。从车型来看, 营运客车运力结构在继续优化,高级营运客车的比重逐渐加大,高 级、中级与普通客车比例1:223.3。预计至2010年,全市营运货
20、车保有量将达 56000辆、42万吨,分 别占全省总量的12%、24%。全市集装箱运输车辆将达8000辆,数量 占全省总量80%以上,是浙江省集装箱运营户主要集中地。30吨以上集卡车比重占85%,基本淘汰了 15吨以下尖头解放车,车辆技术结构 明显提升。全市厢式货车保有量将在1.4万辆、2.8万吨;专用车将达10000辆(含冷藏保温车、罐车)、26万吨;全市危险品货车预计将 达2100辆,3.6万吨,100%安装GPS。表1-4宁波市“十一五”期间公路运输车辆及运力发展情况表车辆类别单位2005 年2010增长比例一、富足客牛辆9691101354.58%客位1304991391396.62%
21、其中:出租车辆4689550017.30%客位208522475018.69%二、营运货车辆362125600054.64%吨位23190642000081.11%其中:厢式货车辆396912500214.94%吨位960424500155.10%厢式货车比例百分比10.96%22.32%11.36%集装箱车辆4397800081.94%吨位112997240000112.40%TEU80511550092.52%(2)水路装备预计至2010年,全市拥有国内水路运输营运船舶将达 750艘,390万 载重吨。其中沿海船舶683艘、389万载重吨;内河船舶67艘、1万载 重吨。“十一五”期间,全市
22、水路运输船舶平均吨位继续提高,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省际沿海船舶平均吨位达6500吨,运输船舶平均船龄7.3年。内河船舶数量增长较大,主要以水上旅游船舶为主。表1-5宁波市“十一五”期间水路运输及运力发展情况表指标及单位20052010增长情况机动船机动船 总计艘数艘6967436.75%净载重吨吨位18857793900000106.8%标准箱位TEU197918000809.6%客船艘数艘526423.1%载客量客位5064599618.4%货船艘数艘6416775.6%净载重吨吨位18856243884000106%内:油船艘数艘709028.6%净载重吨吨位14602824400067.
23、1%集装箱船艘数艘612100%标准箱位TEU1979340071.8%拉船艘数艘32功率千瓦14821455驳船艘数艘87净载重吨吨位116221600037.7%总计艘7047506.5%(三)支持保障(1)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完善干部交流制度,使干部交流 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健全干部考核体系,做到用好一 个人,激励一大片,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积极积聚人才,人才总量 进一步增加。预计至2010年,全市交通系统人才总量超过 5000人, 占全系统人数的50%左右,与2005年底相比增加4个百分点。加强人 才培养,人才质量进一步提高。截止 2009年底,全系统14人获得博 士学位
24、、13人具有正高职称、高级技师7名,与2005年底相比分别增 加9人、7人、4人;预计到2010年,全系统中级职称以上人才在专业 技术人才队伍中的比例超过 40%,与2005年底相比增加10个百分点。强化人才使用,用才渠道进一步拓展。为人才提供实践平台,大胆使 用人才;积极选派优秀人才进行多岗位锻炼;发挥人才优势,搞好传 帮带。注重政策落实,管理方式进一步改进。始终以认真落实人事各 项政策为前提,注重三个方面的“两手抓”:一是本级管理与厅、市 级管理“两手抓”,二是编制内管理与编制外管理“两手抓”,三是 系统管理与行业管理“两手抓”。(2)法治建设方面,以地方性法规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交通 立
25、法工作,构建了以地方性法规为主导,市政府规章、局规范性文 件为配套,具有宁波特色的交通法规框架体系;全面规划部署,结 合行业特点突出普法重点,丰富内容和形式强化普法宣教,推行了 常抓不懈的交通法制宣教体系;严格交通行政执法队伍能力素质教 育,推进基层执法站所的规范化建设,加大科技执法装备配备投入, 加强交通行政执法软件和硬件建设,培育了严格执法的交通执法队 伍体系;建立规范的决策机制和执法操作程序,完善了规范文明的 交通执法行为体系;依法界定执法职责,落实执法考评机制,健全 完善执法制度,形成了依法合理的交通执法体系;加强执法监督, 强化交通行政争议的妥善处理,制定实施交通行政赔(补)偿规定,
26、 建立了严管严查的交通执法监督体系。(3)科技创新方面,科技发展取得实效, 部分成果水平突出。“十一五”以来,全市共有73个交通科技项目在市交通局立项, 其中4个项目列入交通运输部行业联合攻关计划,1个项目列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制定计划,12个项目列入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4个项目列入宁波市科技局计划。科技项目预算投入 20075.13万元,各级安排科技补助资金2293.7万元。截止 2008年底,我市共有 11项交通科技成果获各级科技进步奖。杭州湾 跨海大桥系列关键技术、LB多向变位桥梁伸缩装置、公路养护检测与修复技术、 运输信息化技术等科技成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 和社会效益。科技创新有效支
27、撑,节能减排深入开展。“十一五”以来,共组织节能科技攻关项目11项。其中,由市交通局牵头编制的省地方标准公路桥涵挤扩支盘桩工程技术规范已于 2009年7月29日起实施,在交通工程建设中应用公路桥涵挤扩 支盘桩技术,可以节省钢材、混凝土等建筑原材料30-60%,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同时,积极做好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设 备和新能源的推广应用工作。“无极灯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等三个项目被列入全省交通运输行业首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十一五”以来,全市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各项目标任务。(4)信息化建设方面,电子政务建设进步显著。目前绝大部分 交
28、通局和部分交通口单位都建立了各自的网站,实现了省、市、县 三级联网,应用了全省统一的办公自动化( OA)系统,基本实现公 文电子化流转。业务系统应用较快发展。“宁波数字公路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在江北区试点建设工作已启动。市公管处开发了宁波营运 车辆信息安全库、出租车信息整合系统等业务软件系统,应用了运 管行业管理系统,GPS监控、出租车轨迹查询系统等。市港航局应 用了船舶检验系统、水上运输管理系统、水路交通行政许可审批系 统等。行业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市客运站全部实现网上客运信息 查询及同城与异地在线订票、售票,开发应用了车站联网售票系统、 网上售票等系统。宁波市投入运行的高速公路已开发应用了集
29、监控、 通信于一体的收费系统,弁实现全省联网。宁波港集团“基于 RFID 技术的安全智能闸口系统”已开发完成,目前在试运行中。(5)安全保障方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按照“管行 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制订了宁波市交通 局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规则,在全面落实单位主、分管领导安全责 任的同时,建立了各处科(室)及其重点岗位人员的“一岗双责” 的安全责任机制,安全生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网络基 本建立。运输装备安全性不断增强。所有高速、快速客运车辆、危 险品车辆均已安装 GPS系统,新增集装箱车辆安装 GPS达100% o 出租车全部更新、升级了 GPS监控管理系统,部
30、分客运车辆上安装 了集GPS监控、行车记录仪和车内实时抓拍监控于一体的“三合一”监控设施,危险品运输车辆推广罐式专用车呼吸阀技术改造项目, 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6)廉政建设方面,以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深化全系统党风 廉政建设。建立廉政工作领导小组 ,全面领导、协调交通系统反腐倡 廉建设工作;认真落实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责任制,调整弁 健全了廉政责任网络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以廉政教育为抓手,形成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通过主题教育、警示教育、廉政谈话等形式多样的廉政宣教,构筑党员干部的思想 道德防线。以规范程序为前提,健全权力运行制约机制。规范决策 权,建立决策失
31、误责任追究制度;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建立健全行 政许可投诉举报、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完善行政执法运行机制;严格财经纪律,防止和杜绝决策失误、资 产流失以及各种腐败现象发生。以打造阳光工程为切入点,加强交 通建设领域的廉政建设。出台了宁波市交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阳 光工程”实施意见(试行)况启动建设重点工程网上监督平台;出 台了宁波市交通系统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实施方案,规范了交通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运作程序;出台了宁波市交通建设市场信用 考核实施意见,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强化了工程招投标工作 的监管,对所有重点工程项目实行跟踪审计制度。二、总体评价(一)主要特点1、港口
32、继续保持迅猛发展,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进一步提升 “十一五”以来,仅用三年时间,宁波港口即实现集装箱吞吐量翻番、突破1000万标准箱,位列全球第八位。即使在受金融危机冲击 明显、全球主要港口集装箱大幅下降的2009年,港口集装箱依然突破1000万标准箱。预计至“十一五”末,港口集装箱将达到1100万标准箱,以年均 17%的速度快速增长。港口货物吞吐量在“十一 五”初年便突破3亿吨,2008年宁波港货物年吞吐量达到 3.62亿吨,稳居大陆沿海港口第二位,世界港口第四位,“十一五”前三年宁波港货物年吞吐量年均增长 10.5%, 2009年货物吞吐量达到3.84亿吨, 再创新高。“十一五”期间,宁
33、波港口创造了令国内外航运界瞩目的 发展速度,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进一步提升。2、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交通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一五”以来,宁波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已初步 构筑起以港口、市区为中心,以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主干线为 骨架,海、陆、空多种运输方式共同快速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宁波正由陆路交通末端城市发展成长三角南翼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交通运力不断增加。预计至“十一五”末全市营运货车保有量 将达56000辆、42万吨,分别占全省总量的 12%、24%o其中8吨 以上的营业性重型车辆有 15000辆、35万吨,占大型车总数 70%, 在全省各地市重型货车比重排名第二位。全市
34、集装箱运输车辆将达 8000辆,数量占全省总量 80%以上,是浙江省集装箱运营户主要集 中地。航运企业达到120家,平均船队规模继续增长,达到 3.25万 载重吨。其中沿海船舶 683艘、389万载重吨;内河船舶 67艘、1 万载重吨。全市交通供给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在“十五”实现从“明显缓解”到“基本适应”的跨越性转变之后,宁波公路水路交 通运输发展在“十一五”期间保持了 “基本适应”的态势。3、运输市场不断发展,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市公路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明显。全 市2946个行政村中,除5个海岛外,提前全部实现村村通班车;甩挂运输、集装箱运输、特种货物运输等专业化运输发
35、展迅猛。航运 企业运力结构调整继续深化,船舶规模化、大型化、船龄年轻化发 展趋势明显,航运企业平均船队规模不断壮大。另外,交通运输企 业实力明显增强,弁在全省率先成立“宁波快运联盟”,运输服务网络辐射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有1141条客运班线通往市内、 省内各地和全国300多个城市,其中公运集团、汽运集团分别入选 中国道路运输企业百强。4、支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公路水路交通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队伍结构不断完善;交通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依法治交水平不 断提升;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运输装备明显改善;安全性不断增强, 运输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教育、
36、制度、监督弁重的惩治和 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完善,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宁波公路水路交通运 输事业既好又快的发展。(二)成功经验1、领导重视、群策群力“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委、市政府提出“六大联动、六大提 升”的发展战略,高度重视交通发展工作。2007年市政府召开了全市交通发展大会,出台了 “关于加快交通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市上 下形成了齐心合力建交通的氛围。全市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清形势、开拓创新、团结一致、积极进取、扎扎实实推进“十一五” 规划的各项工作,为“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良 好的精神动力和社会基础。2、目标明确、规划清晰宁波市交通局根据建设长三角南翼综合交通枢纽,2020
37、年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先后编制完成了高速公路网规划、干 线公路规划、农村公路规划、港口总体规划、公路主枢纽总体规划, 弁在这些长期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了 “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发展 规划。3、观念革新、理念创新宁波市交通发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从行业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推动公路水路交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十一五”期间,坚持服务大局、关注民生,注重交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构建综合运 输体系,为交通运输步入科学发展轨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要素保障、集约发展“十一五”期间,宁波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充分利用“凡国家审 批项目不占用地方土地指标”的政策,发挥计划单列市项目审批的 有利条件,解决重大
38、交通项目用地指标问题。同时,切实贯彻科学 发展观要求,合理确定技术标准和建设规模,尽可能节约使用土地。“十一五”期间,宁波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 了资金供给。5、支持完备、保障有力“十一五”期间,宁波狠抓交通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注重交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大交通信息化建设力度,强化安全生产 的组织管理和事故预防,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为宁波公路水路交通 运输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总体上讲,“十一五”期间全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支撑了宁波 经济快速发展,保持了 “基本适应”态势,各种运输方式各自保持 着快速发展的势头,弁已达到一定水平。但是站在长远发展目标和 发展综合运
39、输体系高度看,还有以下问题值得我们重视。1、与综合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差距仍然较大根据综合交通运输现代化测算结果,2008年底宁波综合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总体实现程度为 60.4%,离我市综合交通运输现代化战略 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要通过“十二五”和“十三五”两个五年的努 力基本实现宁波市综合交通运输现代化,任务较重、压力较大。公 路水路交通运输现代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应加快 发展步伐,争取率先完成现代化发展任务。2、设施供给能力结构性不足与不断增长的运输需求相矛盾在“十五”、“十一五”期间高强度的交通投资拉动下,宁波市 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快速发展,交通瓶颈总体得到了有效
40、缓解。然而发展不平衡和需求增长不均衡造成交通基础设施在“十 一五”期间还存在着结构性的瓶颈。公路里程快速增长,但高速公路骨架还未完全形成。高等级公路在公路网中所占的比例较低,路网密度也较低。如与上海市相比,上海市二级公路以上高等级公路所占比例达到30%以上,而宁波市还不到20%,高等级公路的网络优势难以发挥。内河航运发展滞后, 杭甬运河500吨级全线贯通目标尚未完成,江海联运功能难以实现。 运输枢纽场站建设滞后于通道发展,配套服务能力薄弱,综合运输 的整体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3、交通发展方式粗放,转型升级任务繁重目前宁波公路水路交通粗放型发展方式特征明显,主要依靠土 地等资源高投入。但从长远来
41、看要想满足不断增长的运输需求,单 纯依靠资源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必须通过科技水 平和管理水平提高来增加交通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宁波公路水路 交通运输发展也正在力图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转型升级任务依 然繁重。4、支持保障能力有待加强“十一五”期间,宁波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的支持保障能力 虽然有很大的提升,但专业人才仍然比较紧缺,专业结构不够合理, 人才资源配置尚有待优化;交通科技开展的广度、深度还不能满足 实际需求,信息化总体水平发展尚不均衡,运输装备安全性能有待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廉政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此外,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经费紧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
42、在“十二五”以及今后的交通发展与改革中认 真加以考虑和解决。第二章“十二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形势和需求“十二五”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 极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 加快交通运输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重要 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时期,我市将在这一发展目标指引下,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深入实施“六大 联动、六大提升”战略部署,切实推进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 业转型进程,继续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进程,为我市“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交通运输基础。一、形势分析(一)经济
43、社会发展根据宁波市“十二五”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至2015年全市GDP总量将达到7200亿元,国民经济年增长率约10%。“十二五”期 间,全市仍将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交通运输需求将 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必然要求增加交通运输设施的供给能力、服 务水平,以适应新一轮经济社会的发展。(二)发展转型升级随着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将分别达到48.5%和48%,形成“二、三”弁举的产业结构格局,进 入服务业加速发展时期。因此在“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发展对 运输总量的需求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对运输的快速性、安全 性、便捷性等质量的要求必将更高,从而推动公路
44、水路运输由量变 向质变的发展。(三)区域协调发展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担负着 重要角色,特别是可以发挥衔接长三角与国家新设立的海西经济区 的作用。另外,浙江省的“山海协作”、“甬舟合作”,宁波市的“余 慈统筹”、“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等区域发展战略也对宁 波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四)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城乡联系通道建设和农 村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加强城乡间高等级道路 的建设力度,构筑起城乡间快速、通达的交通走廊;另一方面要求 加快各城乡内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城乡内部的交通功能。(五)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发
45、展综合运输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任务,也是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发展的方向。另外,2009年3月国务院物流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明确了宁波物流发展的战略定位,为宁波市加 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物流产业的调整升级,加快构建现代物 流服务体系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六)资源环境约束宁波市是一个资源比较紧缺,环境比较优美的城市。而交通运 输是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对环境有一定污染的行业,同时交通运 输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因此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交通运 输的发展,而资源环境对交通运输发展又有一定的约束。如何在全 市交通运输需求旺盛,而土地、资金、环境承载力等要素不可能无 限制供给情
46、况下,统筹优化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结构、比例,合理 确定各种运输方式的建设时序及规模,已成为全市交通发展的新挑 战。(七)管理体制改革宁波市交通运输现行的管理体制基本还是城乡分割、部门分离。 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的要求,为更好地履行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服务、经济 调节、社会管理、市场监管”职责,必须首先整合行政资源,改革现行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新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将有利于宁波市“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二、需求预测(一)公路客货运输量预测预计至2015年,公路客运量为41245万人,客运周转量为168.7 亿人公里
47、,货运量为21147.7万吨,货运周转量为133.7亿吨公里,“十 二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2.64%、4.59%、7.43%和6.57%。“十二五”期间,公路客运分担比例预计会在93.1-92.1%,公路货运量分担率50.7-42.6%。(二)水路客货运输量预测预计至2015年,水路货运量将达到14803万吨,水路货物周转量 达到1591亿吨公里,分别年均增长 7.4%和5.8%。水路客运量将趋于 平稳,至2015年,水路客运量达到175万人,年均增长2.4%。预计至2015年,宁波港域货物吞吐量将达到 4.5亿吨,石油、煤炭、金属矿石等仍是运输的主要货种。煤炭吞吐量达到7530万吨,
48、原油、天然气及制品吞吐量达到 12290万吨,铁矿石吞吐量达到8080 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500万TEU。(三)公路水路运力发展预测公路运输车辆:预计至2015年,全市全市营运客运车辆总量达到16877辆,客位185513个,其中班线客车 4000辆,计90600客位。全市营运货车达到8.7万辆,70万吨位。其中专用车达到16000辆,占全部营运货车的18%;厢式货车达到24000辆,占全部营运货车的27%;集装箱卡车达到12000辆,占全部营运货车的14%。水运船舶发展:预计至2015年,我市货运船舶达到850艘、500 万载重吨。其中沿海船舶达到 750艘、495万载重吨,沿海运输船
49、舶 平均吨位达到6000载重吨;内河船舶达到100艘、5万载重吨,平均 吨位达到300载重吨以上。船舶结构基本合理,集装箱船舶吨位占全 市水运总运力的10%以上。沿海客船稳步发展高速船、 旅游船,重点 发展沿海100客位以上的沿海旅游、观光船舶;内河客运,大力发展 水上旅游、休闲、观光船舶。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实 施省委“两创”、“港航强省”战略和市委“六大联动、六大提升” “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战略,紧紧围绕“交通转型升级” 这条主线和“三大建设”、“三个一体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不断提 升公路水路交通对经济
50、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能力,继续加快公路水 路交通网路和枢纽建设,转变交通发展方式,不断提升支持保障系 统的能力,发展绿色交通,注重公路水路交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 境保护。二、基本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交通运输与经济 平衡发展,统筹交通运输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交通运输各种运 输方式共同发展,统筹城际、城乡、城市交通协调发展。2、坚持转型发展。“转型发展”是“十二五”公路水路交通发 展的主线,交通转型发展的核心是“实现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 转型”。3、坚持综合发展。要切实强化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统筹规划,协 调发展,提高交通运输总体效率和效益,体现各种运输方式的“协作、协调、
51、协同”4、坚持创新发展。要努力推进交通创新发展,推进交通行业体 制机制改革,推进交通科技进步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交通自主创 新能力,实现“科技兴交、人才强交” o5、坚持可持续发展。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 响,大力实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发展低碳交通,努力提高交通运 输效能,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和谐的交通运输行业。三、总体目标至2015年基本完成宁波公路水路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 务,沿海港口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进一步提升,公路水路运输 服务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综合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为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2020年基本实现我市交
52、通运输现代化奠定基础。在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各分项具体目标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公路水路建设总投资超过 600亿元,基本形 成“一环六射”的高速公路主骨架,不断提高以国省道为主的干线 公路网等级,基本完成农村公路网络化建设,初步形成内河骨干航 道网,沿海港口码头规模进一步扩大,等级进一步提高,航道和锚 地条件进一步改善。运输装备与服务:运输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运输方式进一步 转变,运输市场进一步规范,运输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支持保障:坚持“法治立交”“科技兴交”、“人才强交”、“信息促交” “平安保交”、“廉政督交”的发展方针,不断增强宁波公路水 路交通运输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第四章“十二五”公
53、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重点一、交通战略重点(一)实施“三大建设”战略大港口: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提升服务、转型升级的基础 上,打造创新、专业的宁波港口服务链,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 进一步提升。大路网:以“高速公路主骨架、国省道区域干线公路网、县乡 农村公路网”三个层次为主体,基本形成“一环六射”的高速公路 主骨架,不断提高干线公路网等级,基本完成农村公路网络化建设。大物流:围绕“港口物流转型升级、城乡配送构建体系、干线 快运提升水平”三大重点,基本实现交通物流的快速发展。(二)实施"三个一体化”战略构建区域交通一体化:以“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和宁波-舟山港一体化为依托,加快推进宁波交
54、通运输与长三角交通运输一体化 进程。构建城乡交通一体化:加快城乡客运网、城乡配送网“两网” 建设,构建城市与乡村交通一体化格局。构建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强化公路网、水运网、铁路网、航空 运输网、管道运输网在线路、节点、联通便捷性上的衔接,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优势。二、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宁波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将完成 投资约677亿元,其中公路投资517.4亿元,完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7 个,干线公路建设项目34个,公路主要运输场站建设项目 42个;水 路投资160亿元,完成港口码头建设项目14个,沿海航道建设项目1 个,内河码头建设项目1个。(一)公路1、规划目标规划公路建设总里程1864公里,投资517.4亿元,其中高速公路 新建里程307.9公里,投资368.7亿元;干线公路总建设里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新疆塔城地区沙湾一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住宅物业消防演练汇报范文
-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方案
- 2025-2030中国平头式耳机行业消费动态及竞争趋势预测报告
- 光伏电站光伏场地选址方案
- 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与实施方案
- 湿地水质改善与治理方案
- 2025年手机饰品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路面材料选择与设计方案
- 建筑防火安全管理方案
- x酒店项目可行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陕西建筑资质管理办法
- 宝钢质量一贯制管理办法
- 中职导游业务课件
- 2025年《治安管理处罚法》新修订课件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六大系统建设规范
- 吊顶钢结构转换层施工方案
- 手拉葫芦安全培训
- 申报书范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课程申报书课件
- 闵行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上海新教材沪教版)
-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