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的诊断及处理_第1页
高热的诊断及处理_第2页
高热的诊断及处理_第3页
高热的诊断及处理_第4页
高热的诊断及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热的诊断及处理一、高热的病因( 一 )感染性疾病1. 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疱疹病毒脑炎、皮疹后脑炎、腮腺炎病毒炎、脊髓灰质炎、狂犬病毒脑炎、巨细胞包涵体脑炎等。2. 螺旋体感染:钩端螺旋体脑炎、脑梅毒回归热等。3. 立克体氏体感染:地方性及流行性斑疹伤寒、恙虫病、Q热等。4. 寄生虫感染:脑型疟、脑内阿米巴病、脑血吸虫病、弓形体病,脑旋毛虫病、嗜酸性脑膜炎等。5. 绑菌性感染:化脓性脑脊髓膜炎、脑脓肿、急性菌痢,细菌性心内膜炎、肝脓肿、结核病、败血症等。(二 ) 非感染性疾病1. 结缔组织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结

2、节性脂肌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2. 物理性疾病:中暑、烧伤等。3. 中枢性疾病:脑血管病、脑外伤、癫痫持续状态、颅内压增高症等。4. 内分泌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5. 恶性肿瘤: 肾癌、肝癌、胃癌、淋巴瘤及白血病等。6. 血液病 : 急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减少症、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等。7. 药物反应: 恶性症状群、抗生素药物、抗癫痫药物等药品产生的药物反应。诊断二、高热的诊断8. ) 病史详细询问病史对发热原因的诊断常能提供重要线索,一般而言。急性感染性疾病起病比较急骤。常有受凉、疲劳、外伤或进食不洁等病史,如发热前有明显寒战者,多属于化脓性细菌性感染

3、或疟疾,而一般非感染性发热,以及结核、伤寒、副伤寒、立克次氏体和病毒感染多有寒战。9. ) 热型发热性疾病中有相当一部分疾病具有独特的热型,如稽留热( 一日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 ) 多见于乙脑、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 ; 弛张热 ( 一日内体温波动2以上) 多见于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白血病等; 间歇热 ( 发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多见于疟疾、化脓性局灶性感染等; 波状热 ( 热型变化量波浪起伏状 ) 多见于布氏杆菌等; 不规则热( 热型有一定规则) 多见于风湿热、流感等。(三 ) 伴随症状发热伴寒战常见于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或败血症等; 发热伴咳嗽、吐痰、胸

4、痛、气喘等,常见于肺炎、胸膜炎、肺结核或肺脓肿; 发热伴头痛、呕吐,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发热伴上腹痛、恶心、呕吐,常见于急性胃炎、急性胆囊炎等; 发热伴下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等,常见于细菌性痢疾;发热伴右上腹痛,厌食或黄疸等,常见于病毒性肝炎或胆囊炎;发热伴关节肿痛,常见于风湿热或败血症等; 发热伴腰痛、尿急、尿刺痛,常见于尿路感染、肾结核等; 发热伴有局部红肿、压痛,常见于脓肿、软组织感染等; 间歇性发热伴寒战、畏寒、大汗等,常见于疟疾或伤寒等病; 发热伴皮下出血及黏膜出血,常见于流行性出血热、重症病毒性肝炎、败血症或急性白血病等。(四 ) 体征

5、1. 生命体征:如发热伴随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多提示肺炎等呼吸道感染; 如发热伴血压降低、脉速、烦躁等要警埸感染性休克或败血症。2. 面容:一般急性感染多呈急性面容、表情淡漠。无欲状见于伤寒、 副伤寒 ; 流行性出血热和斑疹伤寒则面部潮红似醉酒状;感染性休克者表现为面色苍白; 活动性红斑狼疮可有面部蝶形红斑 ; 口角疱疹常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疟疾。3. 皮肤:皮肤的环形红斑和结节性红斑有助于对患者诊断;皮下结节是风湿热的主要体征之一; 出血性皮疹或出血素质常提示重症感染或血液病; 皮肤或软组织有化脓性病灶常提示为人为原因或败血症的来源; 发热伴皮肤黄染( 黄疸 ) 要注意肝胆道感 染、钩端螺旋

6、体病、急性肝炎和急性溶血等。4. 淋巴结:局部淋巴结肿大常提示局部有急性炎症; 全身淋巴结肿大要排除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结结核等。5. 胸部: 如闻及肺部干湿性罗音或实变体征者,则应该考虑呼吸系统感染; 原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心杂音发生明显改变时,应注意感染性心内膜炎; 发热伴心包积液体征常提示心包炎。6. 肝脾肿大:发热伴肝脾肿大应考虑血液病、风湿性疾病和某些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疟疾、伤寒以及肝胆道感染等; 如伴有腹部体征应考虑为消化道系统疾病。7. 肾区叩击痛:发热伴肾区叩击痛,结合泌尿道刺激症状.应考虑肾盂肾炎、肾周围炎或肾周脓肿等。8. 关节肿

7、痛:发热伴关节肿痛应考虑风湿热、败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局部感染; 发热伴腓肠肌剧痛常提示钩端螺旋体病。9. 发热伴器官损害体征:常为全身性疾病或败血症。10. ) 辅助检查11. 1)血、尿、粪常见检查为筛选的首选项目。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多考虑为细菌性感染; 减低者则多为病毒或杆菌感染。若怀疑败血症、肠道及泌尿道感染,需分别送血、粪、尿培养。各种穿刺液除常规检查外,有时需送培养或涂片检查。 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皮肤瘀点及脑脊液涂片检查可找到脑膜炎奈瑟菌,疟疾患儿血涂片可查找疟原虫,白喉假膜涂片检查白喉杆菌。(2) 必要时检查肥达反应、外斐反应、嗜异性凝集试验、冷凝集试验等,有

8、助于鉴别诊断。风湿热或类风湿病分别进行抗链球菌溶血素O或类风湿因子检查。免疫缺陷病致反复感染者可行血清免疫球蛋白及细胞免疫与补体测定。血液病宜行骨髓象检查。 怀疑结核病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怀疑胆道感染者行十二指肠引流液的检查与培养,可获得有意义的结果。总之,可按病情需要进行有关检查,但需注意分析检查结果时,要除外由于取样或操作过程等误差与污染而致的假阳性或假阴性。三、高热的治疗(一)病因治疗高热病因确定后,针对病因给予治疗,如过敏则抗过敏治疗,细菌性感染则给予抗生素治疗。(二)减温措施1 .物理降温一般可采用冷毛巾湿敷额部每510分钟变换一次,将冰袋置于额、枕后颈、腋和腹股沟处降温,也可用25

9、%一50%的酒精擦浴或温水擦浴,对于过高热()尚可用冰盐水保留灌肠。将患者置于冰水浴盆中或空调病房内,或用冰盐水洗胃, 也可静脉注射冰化葡萄糖生理盐水,不仅可补充水份和热量,且能迅速降温。2. 药物降温视发热程度可用口服或肌注解热镇痛药,如乙酰 水杨酸等。对未成熟儿、小婴儿与体弱儿一般不用解热剂降温。常用的解热剂有APc5 10mg/( kg 次) , 或阿鲁散1 2岁婴儿每次 l 一 2 片(每片含阿司匹林克、鲁米那克)。也可用小儿退热散(扑热息痛栓),l 一 6岁,1粒/次,一日12次,将栓剂塞入肛门。对于过高热伴惊厥、谵妄者可行冬眠疗法,按病情可采用冬眠l号(氯丙嚷50mg异丙嗪50mg

10、杜冷丁 100mg 5%事 萄糖液250ml),冬眠2号(杜冷丁 100mg氢麦角碱一、5孀萄 糖液250ml)或冬眠3号(普鲁卡因35g、司巴丁一、硫酸镁 6g、生理盐水150ml)静滴。3. 针刺降温常用穴位为曲池、台谷、大椎、少商等。4. 其他对症处理高热时不显性水分丢失增多,加之食欲减退,应及时补充水份和电解质。口服有困难者给予静脉补液,并注意热量的供给,使用1: 4(含钠液:葡萄糖)液,可适当予以钾盐等。四、高热的预防(一) 、预防1、衣着要凉爽,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的办法。2、居室空气要流通,必要时用电扇来回吹风,千万不可关窗闭户不让孩子见风。3、鼓励饮水,保持口舌滋润,小便通畅。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